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3崔晨

现代交际 2016年13期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钢琴教学学前教育专业

崔晨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世界近现代音乐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教育体系之一,对世界音乐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它提倡“本原性”的音乐教育思想,将节奏、律动、舞蹈、语言、器乐演奏等相融合进行教学,用自然的方式体验音乐、学习音乐并乐在其中。这样的方法和理念对钢琴教学,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学前钢琴教育的教学开拓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学前教育专业 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13-02

1980年,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廖乃雄教授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介绍到我国。该体系新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受到广大儿童及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对中国的音乐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的理念是“本原性”(也译作“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奥尔夫用“Elementary”来形容自己的音乐。提倡用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即兴奏乐等综合的方式,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培养乐感,并从中获得最完整、最全面的音乐体验。

目前,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多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教学目标。而绝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时没有钢琴基础,不会基础乐理知识。生理上,手指的灵活性、柔韧性、左右手协调能力差,与专业钢琴演奏的要求差距较大。另外,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教学内容丰富,综合了语言、动作、歌唱、演奏、欣赏和创作等。我们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解决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一、节奏训练

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骼,是音乐作品的重要表现力之一,也是钢琴学习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没有音乐基础,对音符时值的概念比较模糊,乐感和节奏感也较差。教学时仅从节奏入手,学生虽能理解,但在实际演奏时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让学生迅速的掌握节奏,培养节奏感?这是钢琴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把节奏作为儿童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突出的特点。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旋律的基础。该体系的主要教学内容均以节奏为基础,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进程之中。

(一)节奏朗读与歌唱活动

朗读活动(speech)是奥尔夫教学法中最富特色的内容,从朗读开始,体会语言中蕴含的节奏。从短小的字词(如呼唤、姓名、水果名称)到儿歌、童谣,利用熟悉的母语汉子,形象、自然地体会和认识节奏。这样由感性体验入手,将复杂节奏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对调动学生兴趣和发展音乐感知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1:

節奏朗读活动不只限于单声部训练,也可用作多声部训练。对其配合、协作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由此可见,这种由朗读开始的节奏训练方法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比较适用的。例2:

(二)声势

声势活动是奥尔夫体系独特的学习方式之一,是一种用简单而原始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声音的活动,即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进行节奏训练。这四种内容与混声合唱中的四声部很相似:捻指——女高音,拍手——男高音,拍腿——女低音,跺脚——男低音。声势活动既简单方便又富有音乐表现力,合作互动性强。例3:

另外,对钢琴初学者来说,双手同时弹奏不同的音高节奏是很不容易的,声势训练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左右手协调问题。将钢琴谱面中的节奏难点拿出来分解练习,特别对钢琴集体课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4:

将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拍左手节奏,第二组拍右手节奏,重复交替进行。熟练后两组并为一组,手掌拍击右手节奏,跺脚表示左手节奏。声势训练使谱面的复杂节奏变得鲜活、有趣,在解决节奏教学问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和协作意识。

二、演奏技术训练

好的技术是随心所欲表现音乐的前提,对于钢琴初学者,演奏技术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定位及钢琴基础实际情况,教师在进行演奏技术教学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及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同时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身心活动的一般规律。奥尔夫教学体系通过律动、舞蹈、表演等内容让学生体会紧张、放松、弹性、平静等各类感受。运用这个方式将钢琴技术训练中的抽象动作形象化、具体化,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别是集体课教学,更容易体会学习技术是所需的身体感受。另外,在做动作时,对听觉和视觉的感受作出的反应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反应训练,对提高学生钢琴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创造力培养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让儿童自己去寻找和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培养创造力是该教学法的原则和目的,从模仿开始,引导学生观察,通过模仿进行体验,最后进入即兴的个性创造,发展其才智和创造能力。在即兴创作过程中,让学生面对挑战,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我们要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培养他们的开放性思维,唤醒他们生而有之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用音乐表现自己。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面对幼儿教育职业,虽不需要有高超的钢琴演奏技能,但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即兴伴奏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听辨能力等的提升是非常显著的。对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也是大有裨益。通过即兴创造内容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想象,发挥创造力,提高钢琴演奏水平,为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音乐应是快乐轻松的,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造浓厚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先感受音乐,在活动、律动中体会音乐的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提高钢琴演奏技能。

猜你喜欢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钢琴教学学前教育专业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课程中的运用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