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师范大学国家级科研项目成果展示
——金融资产价值偏离实体经济运行的边界约束与风险调控机制研究

2017-04-12詹丽

关键词:金融资产师范大学边界

沈阳师范大学国家级科研项目成果展示
——金融资产价值偏离实体经济运行的边界约束与风险调控机制研究

图为项目主持人杨秀萍教授及其部分成果

“金融资产价值偏离实体经济运行的边界约束与风险调控机制研究”项目是2016年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编号:16BJL026)。项目研究团队成员主要由沈阳师范大学经济学、金融学资深教授、副教授、讲师和金融机构专业人士组成。

金融边界理论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重大前沿性课题,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滞后的,但又是无法回避的。在金融“脱实向虚”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挑战性、极端的战略重要性,事关经济金融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因而具有研究的紧迫性。回顾历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无一例外不是金融过度发展的恶果,集中表现在金融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助推金融资产价格过度偏离基础价值,金融泡沫过度膨胀。因此,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金融资产价值偏离实体经济产出有无边界约束?如果有,边界在哪里?如何防范“边界”的触及,进而引发金融风险或危机?理论上必须给予回答。然而,目前世界范围内关于金融边界的理论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项目研究意义重大而深远。

项目研究的价值表现:一是独到的学术创新。项目研究基于金融资产价值与实体经济产出关系的视角,基于金融来源于、服务于、回归于实体经济的本质过程,试图揭示并论证金融资产价值运行相对实体经济产出具有约束边界的客观存在性,金融边界质与量的规定性,金融边界的动态性、层次性和模糊性等特征;尝试构建金融边界理论假说模型。项目研究不仅具有学术理论研究的前沿性、原创性和开拓性鲜明特征,同时更是金融学术思想的创新、金融基础理论的创新。二是独到的应用价值。项目研究基于构建的金融资产价值运行的边界约束理论模型,构建金融风险防范指标体系与机制,提出调控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因此,研究成果将为国家金融发展战略与决策的顶层设计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项目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金融与保险》全文转载论文1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金融相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约束边界理论研究》1部。 (詹 丽)

项目主持人简介:杨秀萍,女,辽宁盘锦人,沈阳师范大学三级教授,金融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中国区域金融论坛理事、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专家。在《中国金融》《金融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5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其他省级以上课题11项;21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等。

猜你喜欢

金融资产师范大学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论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问题探析
国家金融体系差异与海外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选择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