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字母词使用状况分析与监测模型构建

2017-04-12王秋萍

关键词:字母状况汉语

王秋萍

(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语言学论坛

汉语字母词使用状况分析与监测模型构建

王秋萍

(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字母词在汉语中大量涌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社会需求;二是字母词自身优势。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字母词在汉语中的使用情况一直备受关注,使用中不时引发争议。因此,如何规范使用字母词,如何客观审视其使用状态,如何解释和解决使用中引发的争议等一系列问题也受到重视。字母词监测研究正是基于以上问题而提出,其研究重点为构建合理性的字母词监测模型,推进字母词面向问题的、实用性的监测工作发展。

字母词;使用状况;监测模型

字母词在汉语中的使用已逾百年,然而其真正的大量涌现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这种现象是社会需求及字母词自身优势使然。中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的飞速发展,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新事物、新概念的不断引进,人们文化素质、特别是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及受外语热的影响,字母词的简洁性、形象性、醒目性、时尚性、使用方便等特征越来越明显,而这些也都是字母词使用数量和频率连年增高的重要原因。字母词具有使用数量大,分布广泛,流通度高的传播特点[1]。

一、字母词使用中的争议与讨论

(一)字母词概念和范围之争

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学者对字母词的定义及所包含的对象展开讨论。刘涌泉较早对字母词下定义,即“汉语中带外文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或者完全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前者如B超、卡拉OK;后者如CD、UFO”。它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语[2],字母词属于汉语词汇系统和字母词是中文非字母构词语言特有现象的性质[3]。

当时,对字母词所包含的范围,各家所持观点争议较大。周玉琨认为,字母词是指含有西文字母的外来词,是从书面角度说的,与“汉字词”相对。只承认西文字母构成的才是字母词,汉语拼音字母构成的,如GB、HSK不是字母词[4]。胡明扬认为,只有像GB、HSK这样由汉语拼音缩略构成的才能说是“汉语字母词/语”;像X光、γ射线那样包含外文字母的词可以称为“外文字母词”或“西文字母词”;像WTO、DNA、CD那样的外文缩略语只能说是“原装外文缩略语”[5]。慧生和黄文贵、谢英捷认为,外文字母加汉字语素构成的词语才是字母词,外文缩略语不是字母词。汉语字母词应该是已经汉化、具有汉语特征的词,它可以或已经融入汉语词汇系统中[6][7]。

(二)字母词央视屏蔽门

2010年4月,媒体报道称,国家广电总局向央视下发通知,要求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要使用外语及缩略词,如NBA等。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使用,要在外语及外语缩略词后加中文解释。这一新闻引发了外语缩略语如何使用的大讨论。讨论中,有媒体将广电总局的行为称为“屏蔽”,有网友说,这“逐客令”一出着实给人们“添堵”,被这消息“雷得外焦里嫩”,也为央视的缩写CCTV捏了一把汗,一时间赞同?反对?中立?众说纷纭[8]。

(三)字母词入典涉违法

2012年8、9月份,首都百余名学者、书法家和教育工作者分别联名致信,举报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文收录NBA等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和法规,呼吁严禁将字母词等外文编入我国的汉语词典正文中,引发了社会公众、专家学者对字母词是否该编入汉语词典的热烈讨论[9]。

2015年,我国将“加强字母词监测研究和规范引导”作为加强社会语言文字环境建设的工作任务之一和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10]。因此,当前迫切需要针对我国语言生活中字母词使用引发的问题与争议而开展字母词使用状况的监测研究。

二、字母词使用状况分析

字母词指由字母单独构成或由字母与数字、符号、汉字混合构成的词[3],如SARS、PM2.5、移动4G+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学界一直非常关注字母词在汉语中的使用状况。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几年,是研究的探索阶段,研究较多关注基础理论层面,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字母词的定义、性质、范围、构成和产生途径等。在字母词所包含的范围和性质认定方面,曾有过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字母来源和构成对字母词性质判定的影响。其中,是否已经汉化、是否与汉语和汉字产生联系是影响其是否属于汉语词汇系统的关键性标记。研究认为,字母词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语,它属于汉语词汇系统[3]85。并且,学界对字母词在汉语中使用总体上持接受的态度,认为它是语言接触中产生的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字母词可以用,但不能滥用,需要规范使用。

21世纪以来,借鉴字母词理论研究成果,在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和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撑及语言监测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下,更加注重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来反映字母词在汉语中使用的真实面貌,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字母词与汉语系统的关系、字母词使用的特点,以及使用规范引导等方面的内容。

2005年,中国的语言监测工程正式启动,而字母词的使用状况监测也被列入语言形式监测任务之内。自此,以反映字母词使用状况,描述其使用实态的字母词监测研究随之展开。字母词的应用研究也受其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研究结合“语言+计量+社会”,描述语言,反映社会[11]。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绿皮书,就对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中2006年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字母词的使用状况做了共时年度调查。在大规模语料统计和测算基础上,及时向社会发布了媒体年度字母词使用状况报告,并对字母词的性质、功能、造词方式、使用特点和存在问题做了分析[1]39。

根据一项对1990-2014年《人民日报》新闻语料中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12]:第一,字母词出现的总词种数为8547个。其中,频次为1的字母词占至一半,25年累计使用频次大于500的仅不足1%,而频次覆盖率却近50%。可见,字母词的一次性使用率很高,具有使用的不稳定性和一过性特征,且绝大多数分布范围非常窄,流通度极低。第二,高频使用的字母词数量相当有限,仅几十个。部分高频字母词流通度却很高,它们构成汉语词汇系统的有益补充。第三,从历时平面看,25年里,字母词使用频次和分布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并且前10年上升较快,后15年平稳上升。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科技的大发展,新事物、新概念的大批引入和产生,使外来和新生的字母词术语和专名快速增多,使得前10年字母词使用量较快上升。然而,词汇系统的动态平衡机制,语言的渐变性规律以及字母词的交际地位和公众认可度的多重作用,又使字母词在后15年中呈平稳上升趋势。

字母词使用状况监测研究形成的主要认识有:1.字母词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是以形译方式吸收的外来词,也是产生新词的手段之一。2.字母词在汉语中主要功能是排序、分类和编号。3.字母词中的大部分是专名和术语,尤以缩略形式产生的居多。4.异形和同形量大是字母词使用的主要特点,也是急需引导规范的部分。5.字母词使用数量连年增加,分布广泛;一过使用率高,稳定性差,高频使用的字母词数量有限。6.中文注释、汉化和汉译在字母词使用中被不断强调,使用规范引导工作仍在继续。

此外,针对2012年《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字母词所引发的风波,《中国社会语言学》2012年第2期、《咬文嚼字》2012年第11期、《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5期和《中国语文》2013年第1期均开辟版面集中发文,各大报纸也刊登不少记录争议观点的文章,以此将学术界近年来对字母词使用和入典问题的认识向社会发布和解释,以期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字母词及入典行为,帮助字母词在汉语中健康使用与和谐发展。

另外,要想减少西文字母词的使用,除了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科学管理之外,最必要、最有效的措施是“切实加强字母词的翻译审定工作,对新出现的字母词及时翻译,尤其要加强对汉语译名简称的创制工作,定期向社会推荐字母词的规范译名及其汉语简称”[13]。如果这项工作不及时跟上来,简单地限制字母词的使用很难奏效。因此,我国已于2012年6月成立了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并于2013年和2014年总共公布了三批外文缩略词的中文名称,用来推动汉译工作的开展。

三、字母词监测模型构建

字母词使用状况监测研究建立在语料库实证的基础上,采取计量的方法,关注字母词在语言或社会层面的使用问题,描写其使用实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引导字母词规范使用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因此,本文拟在汉语中使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字母词理论,分析字母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引发热议的焦点,以引导字母词在汉语中规范使用并构建字母词使用状况的监测模型。

(一)字母词监测模型的监测对象

字母词监测模型将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字母词在汉语中的使用进行实态监测,并提出引导字母词规范使用的建议和对策。

(二)字母词监测模型的总体框架

1.字母词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凸显问题意识,使监测模型更有针对性,研究将从前人研究和字母词引发争议的各方观点中,总结字母词使用中存在的、尚未得到有力解释和充分证明的突出问题。例如,字母词和汉语词汇系统的关系、字母词的汉化和汉译、字母词的数量和生命周期、字母词的使用形式与易读性关系等,以此作为字母词监测研究的出发点和着重点。

2.基于媒体语料库的字母词使用状况监测设计和实验

由于字母词在汉语中散落分布,类型和表达功能多样,描述全貌并不容易,人们对字母词的印象也往往流于片面,使用中同形和异形数量大,词形和呈现形式主观创造性强,不容易形成统一规范,引发讨论和争议也较多。本研究将充分发挥语料库语言学优势,以问题驱动,设计字母词使用状况监测实验。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支持下,穷尽语料中带字母词汇现象,并依据表达功能分化不同类型,量化字母词使用全貌和特点,再现流变轨迹。所有监测数据最终形成字母词历时使用状况年表和字母词共时使用状况总表,留待对字母词使用状况的描写、发展规律的总结和规范引导之用。其研究框架如下图所示。

基于媒体语料库的字母词使用状况监测流程图

3.基于社会调查的字母词使用状况监测设计和实验

语言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受到社会和使用者的影响而产生共变。因此,使用者对字母词使用状况影响的监测研究,如对汉语中使用字母词的态度,以及对不同类型字母词和字母词不同使用形式的认可度差异的掌握,字母词知晓程度,字母词使用与否和使用形式,与汉语易读程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测算,将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开展研究。

4.字母词使用实态描写和发展规律总结

字母词监测数据包括共时数据和历时数据,对其使用实态的描写又分为稳态和动态两个方面。

共时监测:拟通过字母词使用状况数据总表,描写当下字母词使用的整体面貌和数量分布情况,描写字母词在汉语表达中的各种类型和功能以及呈现形式、使用中的媒体选择性特征、高频字母词使用与社会事件的共变关系等。

历时监测:拟通过反映年度字母词使用状况的数据表描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字母词在种类、频率和分布等方面的发展流变,字母词的生命力和词种的消亡新生变化,使用形式采用单纯字母词形式,或与不同形式的中文注释并存等呈现形式的变化,以及汉化和汉译发展水平等动态特征;从字母词生命力的测算中发现稳定词种,从字母词呈现形式中发现常用词形,从字母词和汉译词使用数量的长期监测中选定推荐词形等,描述字母词历时监测中的稳态特征。

5.字母词使用规范与引导策略研究

在基于大规模监测语料的语言调查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字母词使用规范建议。该建议拟采用“问题—监测结果—建议”或“监测结果—问题—建议”的模式拟出建议条目。字母词在汉语中规范使用和健康发展,还要建立在对字母词欣然接受的前提下,这其中不仅包括语言接受,还有情感和文化认同。因此,在引导策略研究中,还将综合考虑监测所得实证性结论、语言发展规律、民族情感、文化等因素。

四、结语

本研究紧密联系中国语言监测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中提到的“加强对字母词的监测研究和规范引导”任务环节为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字母词在汉语中使用的基本情况和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以解决字母词使用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及解释近年来引发学术界和社会争议的误解为监测指向,有针对性地构建字母词使用状况的监测模型,采取语料库和计量的研究方法,有针对性地考察字母词在媒体语料库中的使用状况,描写字母词使用实态,总结发展规律,提出规范建议,以期为引导字母词在汉语中规范使用和健康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1]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2006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下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9-47.

[2]刘涌泉.谈谈字母词[J].语文建设,1994(10):7-9.

[3]刘涌泉.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1):85-90.

[4]周玉琨.“GB”、“HSK”是字母词吗?[J].汉字文化,2002(1):60.

[5]胡明扬.关于外文字母词和原装外文缩略语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2):98-101.

[6]慧生.也谈字母词[J].语文建设,1995(7):11.

[7]黄文贵,谢英捷.汉语中外来词语的规范问题[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06-108.

[8]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舆情研究中心.“外语缩略语”如何使用?[J].语言文字舆情与动态,2010(1):9-11.

[9]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2013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55-262.

[10]姚喜双.抓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N].中国教育报,2015-12-07(3).

[11]侯敏,杨尔弘.中国语言监测十年[J].语言文字应用,2015(3):12-21.

[12]王秋萍.汉语书面语中字母词使用稳态与动态跟踪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21-227.

[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对行政机关公文中涉及字母词审核把关的通知[Z].2010.

Utilization of Chinese Letter W ords and Construction of Its M onitoring M odel

W ang Qiuping
(Collegeof InternationalEducation,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4)

A largenumberof letterwordshaveemerged in Chines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Mainly there are twomain reasons for it.The social needs are in the firstplace,and the advantages of letterwords come secondly. Over the past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utilization of letterwords had receivedmuch concern.Therefore,a seriesof issuesare put forward,such ashow to use letterwords regularly,how tomonitor their utilization objectively,and how to explain and solve the disputes of them.Based on the above,this study provides amonitoringmode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of letterwords.

letterwords;utilization;monitoringmodel

H08

A

1674-5450(2017)02-0106-04

【责任编辑:王凤娥 责任校对:赵 颖】

2016-10-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YY062)

王秋萍,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语言学博士,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及语言监测研究。

猜你喜欢

字母状况汉语
学汉语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字母派对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