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多精力当用于前期规划
——访浦发银行总行投资银行及大客户副总经理 宋瑞波

2017-04-12上海国资孙一元

上海国资 2017年2期
关键词:浦发银行国资商业银行

文‖《上海国资》 记者 孙一元

更多精力当用于前期规划
——访浦发银行总行投资银行及大客户副总经理 宋瑞波

学会利用外力,可能会让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走得更稳

文‖《上海国资》 记者 孙一元

2016年1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表示,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参与“一带一路”共同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

浦发银行总行投资银行及大客户副总经理宋瑞波认为,在“有能力”“有条件”的前提下,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参与“一带一路”共同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同时要理性对外投资,坚持做与主业、实业相关的投资,控制投资风险,审慎决策。

重视制定并购战略

《上海国资》:现阶段企业走出去呈现什么特点?

宋瑞波:浦发银行从1992年成立就开始支持实体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有很多酸甜苦辣。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以前相比已经很不一样。

以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为了销售商品,或者最多希望在国外购买一家矿产企业,新的一轮“走出去”则更多讲究产能、技术和品牌方面的合作,甚至,输出管理。

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服务企业方面也面临新的课题。

在长期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总结一些规律。中国企业“走出去”和西方国家的国际化是不太相似的。

比如,美国标普500企业“走出去”,海外收入占其总收入大概是1/3强,中国上市公司“走出去”,海外收入可能仅占总收入的20%左右。这是金额方面的差异。

更多则是路径差异。西方企业或者成熟市场的企业“走出去”的原因是,这家企业本身在本土发展已经足够优秀,希望自身“走出去”获得更多市场。是基于自身需要把制造外移。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大的原因则是,更多的是到国外寻找资源,寻找更优秀的能力,更多的还是立足于国内市场的竞争。在国外并购与在本土发展,国内企业面临的环境也不一样。企业在国外享受的各种待遇可能没有本土那么好,比如与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关系等,企业要应对的挑战,大部分来自于不熟悉当地政策、法律、文化和习俗带来的。

《上海国资》:中国企业收购的成功率如何?

宋瑞波:浦发银行在2005年就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帮助企业并购,我们做过统计,有一些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并购成功率只有20%。其实是不准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并购怎么定义成功?如果只是交易达成,应该远远不止20%,但如果是说并购整合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则成功率可能还不到20%。

整合成功率较低的原因,实际上也大多出自于对当地法律,习俗,文化,政策的不熟悉。未来,企业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在前期规划上,前期的并购战略制定是很重要的,应该制定契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并购战略。

要善于利用专业机构

《上海国资》: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否也随之呈现新特点?

宋瑞波: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需要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来自多方面。比如跨境贸易企业的结算需求,对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如何管理汇率风险?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何降低成本?另外,如何跨境管理全球资金和全球资产?企业如果在境外有一些资金,如何实施有效的市值管理和投资管理?或者如何进行币种期限管理?境内外资金又该如何打通,渠道?用什么样的结构打通这种渠道?

实际上“走出去”是分层分类的。浦发银行配合企业“走出去”,目前总结了六大服务系列。比如,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就需要融资,但在境外,单纯融资成本较高,那么是否进行融资和投资的结合?这其中重要的是重视前期策划,方案如何实施,投资并购之后的跟踪评估和纠正,浦发银行会在全链条管理当中体现综合化服务。

《上海国资》: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综合化服务?

宋瑞波:具体来说,浦发银行“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打造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其一,投行服务。现在的商业银行已经不是以前的商业银行了,现在的商业银行要转型,主要的方向就是投行。商业银行可以配合企业,基于企业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融资、财团银团的整合、结构化融资提供服务;其二是资金服务;其三是结算业务;其四是财富管理。对于财富管理,可以详细谈谈。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面临的问题,比如在海外有职工,在海外有合作方,海外的资金也有一些盈余,那么怎么去进行财富管理?可能,海外的财富管理原来是信托式的管理方法,并没有国内那么多丰富和复杂的产品可以选择,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境内外的联动使用。

此外,在贸易金融方面,我们可以为供应链融资“三流合一”,将信息流、现金流、物流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渗透进入PE投资,甚至在企业海外并购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作为投资者参与,企业海外发债,我们还可做基石投资者。

《上海国资》:您针对目前的状况,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什么样的建议?

宋瑞波:在“有能力”“有条件”的前提下,我们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尽力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参与“一带一路”共同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以便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当然也需要理性对外投资,坚持投资主业、实业相关项目,控制投资风险,审慎决策。

在企业较为关心的海外投资、跨境并购的融资安排上,我们建议企业优先考虑以境外平台实施并购和并购融资。同时保持适中的融资杠杆率,可以考虑以境外现金流、分红等作为还款来源;在进行国际并购时,企业不仅需要得到国内发改、商务、外管部门的批准,也需要重视与当地银行和当地外管部门的沟通。

另外,当一家企业决定“走出去”时,一定要首先进行谋划。一方面当然要有内部优良团队,另外一方面则可以借助外脑,要在前期就善于运用专业机构,将流程和方案进行策划,包括并购过程中如何展开尽调,如何与外部监管部门沟通等。一般大型中介机构,海外都设立有分公司或是子公司,有很多合作伙伴,学会利用外力,可能会让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走得更稳。

猜你喜欢

浦发银行国资商业银行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浦发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浦发银行不良仍待出清
“零不良率”!浦发银行真敢干啊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