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商业发展与中国商业实践研究
2017-04-12郑后建
郑后建
(湖南商学院 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205)
发达国家商业发展与中国商业实践研究
郑后建
(湖南商学院 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205)
发达国家商业发展内涵十分丰富,中国商业实践表现异彩纷呈。 本文重点通过对发达国家商业发展特色和趋势的凝炼,旨在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商业创新发展带来启示。
发达国家;中国;商业;创新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 20多年前就曾指出: “发达国家经济的权力正在迅速地从制造商转移到分销商和零售商。” 工业革命以后, 发达国家商业发展经历了几大阶段、形成了鲜明特色、展现出重要趋势。这为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商业实践提供了经验,指明了方向。
一、发达国家商业发展
(一) 发达国家商业发展阶段
1. 第一阶段: 百货商店的出现 (19 世纪中叶)
19世纪前, 发达国家商业处于杂货店时期,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乃是商品实现销售的主要方式。随着欧洲等西方国家经济形态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9世纪中叶, 作为城市商业化集中的产物——百货商店这种商业业态横空出世。 世界上最早的百货商店诞生于 1852 年的法国巴黎, 名为邦·马尔谢 (BonMarche) 商店, 紧随其后在法国、美国、英国和德国不断涌现出类似商业形态。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以百货商店为主的商业零售业态在西方各大城市快速成长起来,并开始风靡全球。
2. 第二阶段: 连锁商店的兴起 (19 世纪后期)
工业革命之后,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厂代替了作坊,产品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这种变化,流通领域大型连锁商店也随之应运而生。尤其是在这一时期,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开始被新崛起的美国所取代,从而使连锁商店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近代第一家连锁商店是 1859 年创办于纽约的 “太平洋和大西洋茶叶公司”。尔后欧洲和日本也开始出现连锁商店。它作为西方发达国家零售业态的重要革命,把大规模生产原理与分散的商品销售结合起来,改变了零售业的传统经营方式,迅速发展成为西方零售商业中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3.第三阶段: 超级市场的诞生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
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期间,西方国家产生了超级市场这一商业业态。在经济萧条和买方市场格局下,为克服百货商店经营的各种矛盾,为适应城市变革和消费需求变化,1930 年, 美国人迈克尔·库伦开办了第一家超级市场。超级市场的定位是位于城郊结合部的中低收入阶层,既适应了大城市商业格局变迁和调整的需要,又满足了消费者追求便利和获取实惠的购物心理。因而超级市场以其商品价格低廉和交易效率高等优势,诞生之后旋即演变成一种超高速发展的商业业态,不仅在美国迅速发展,而且很快流传到日本和欧洲,迅速传播向全球。
4.第四阶段: 无店铺销售异军突起 (20 世纪90年代以后)
无店铺销售 (None-store Retailing) 又称为 “无固定地点的批发和零售行为”, 是与店铺销售相对而言的,指商业企业不通过店铺而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商业业态。它具体包括电视购物、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形式。无店铺销售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概念,也是零售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进行变革创新的产物。由于国民信用程度和接受程度较高,以及与此相配套的通讯系统、物流系统、电子支付体系等趋于成熟,无店铺销售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发展得很好。
5.第五阶段: 全渠道零售扑面而来 (21 世纪10年代以后)
全渠道零 售 (Omni-Channel Retailing), 是 指商业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通过任何方式购买的需求,采取实体渠道、电子商务渠道和移动电子商务渠道整合的方式销售商品或服务,为顾客提供无差别的购买体验。从全球来看, 零售商和电商都在从单一渠道 (实体店铺) 向复合渠道 (零售商采取了线上和线下双重渠道)和全渠道过度。以发达国家商业为代表,世界进入了全渠道零售时代:不管是传统零售商还是网络零售商,都在打破线上线下的藩篱,跨越商业的传统边界。
(二) 发达国家商业发展特色
1. 科学规划商业网点布局
西方发达国家尽管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但对于商业网点的布局,却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指导下,做到统筹规划,层次分明。在美国,各地根据服务的人口数量、收入水平、空间范围等情况,配置不同数量和结构的商业业态和服务设施,其零售网点布局通常由城市中心商业区、地区购物中心、社区购物中心、邻近购物中心等几个层次组成。大部分发达国家对商业网点建设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日本、法国等有专门立法,美国、英国等在综合性法律中作专门规定。在管理权限上,有的集中在中央或联邦政府,有的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在管理方式上,美国以规划约束为主,日本以项目审批为主,法国则是规划和审批并用。
2. 推广应用连锁经营模式
由于连锁经营能够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因此世界知名大型零售企业大都采取这一经营模式。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 他们国家 19个大的行业门类均已开展连锁经营,并已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 60%以上, 连锁经营俨然已成为美国零售领域占绝对优势的经营方式。与此同时,在英国,连锁经营方式几乎涵盖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便利商店、专卖店等多种不同业态,在整个零售业所占市场份额超过 1/3。 再以日本为例, 连锁商店的销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 30%以上, 也已逐渐成为日本流通业界非常重要的经营形式。世纪之交和新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商业中,以沃尔玛、乐购、 家乐福、 7-11 等国际性大型商业企业为代表,连锁经营模式的推广应用十分普及。
3. 高度重视商业物流配送
为实现商业经营成本的降低,无论是店铺销售还是无店铺销售,无论是连锁经营还是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作为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商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美国连锁店配送中心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大类型。日本零售业是最先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特别是为便利店这种新型业态提供服务的物流技术和配送模式更是层出不穷。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三大物流配送中心都不同程度地承担了物流配送功能,起到了降低物流成本、加速商品流转、提高经营效益的作用:一是大型零售企业自设的物流配送中心;二是由批发商投资、小零售企业加盟的物流配送中心;三是第三方物流。
4.大力开发商业自有品牌
英国玛莎百货是开创商业 “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 PB) 的著名商业企业 , 该 公 司 经营的所有商品都用一个 “圣米高” 牌, 它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 “没有工厂的制造商”。 在玛莎百货的带动和影响下,世界上许多知名商业企业都培育和开发出自己独有的品牌或商标。英国各大主要超市有 30%、 甚至 5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美 国 超市自有品牌商 品 也占 40%以 上 , 以 Costco为例, “Kirkland Signature” 这一自有品牌涵盖的产品种类有成衣、电池等生活用品和食品等。日本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发了自有品牌的大百货公司就将近 40%。 世界百货联合会成员标注自有品牌的比例也有 20%~40%。 新一轮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相对于厂商品牌,发达国家商业自有品牌的发展速度愈发加快。
5.不断创造新的商业概念
为适应国际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各种变化,发达国家商业企业不断创造新的商业概念。①一站式购物。他们通过产品细化和多样化,特别是通过创建超级购物中心,把许多不相关的商店或不相关的产品置于同一屋顶下或同一商业街区内,从而满足消费者的 “全部” 需要。 ②顾客忠诚。近年来,由于一些西方国家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并没有因为顾客满意度 (CS) 的提高而提高。因此,他们把目光转向了设法提高顾客忠诚度 (CL)。 ③跨行业合作。 商业企业引进各种原本属于其它行业的服务项目,如沃尔玛提供支票兑现和复印服务,考斯科开设照片印制服务;加强购物与文化娱乐的结合,如麦当劳、汉堡王设有儿童游乐场等。
(三) 发达国家商业发展趋势
1. 大型化趋势
这一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商业变革的客观要求,它不仅是大规模标准化商品生产的需要,而且是消费者购买力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大型批发公司、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连锁商店等正好顺应了这一趋势。发达国家在小型商业企业保持一定经营比例的同时,呈现出向集团化和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批发业中,美国联合商业公司占企业总数的 65%左右, 占销售额的 83%以上。 英、法和德国的批发业, 也有 “大型化” 的倾向。 零售业方面, 以 2014 年为例, 美国沃尔玛的营业收入高达 4762 亿美元, 美国的希维斯、 好市多, 英国的乐购和法国的家乐福营业收入也均在 1000 亿美元以上。
2. 一体化趋势
发达国家商业中的一体化趋势主要包括横向一体化经营和纵向一体化经营,前者以连锁店为主要形式,后者主要表现为产供销一体化,具体以信息资源共享、品牌技术合作、资本融通和战略联盟等为联结纽带。它不仅解决了销售分散经营与商品规模生产及专业化的矛盾,而且一改传统商业买卖分离、供销脱节的状况,促使买卖更加协调,产销更加对接,商品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批发领域,工商一体化系统在美国表现为公司垂直一体化、合同垂直一体化、管理垂直一体化等几种形式,在日本则以综合商社为主要形式。零售领域,资本融通和运作比较活跃,较好的方式就是有银行业、房地产业的加盟,使三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3. 多样化趋势
发达国家商业的多样化趋势表现抢眼,只要有市场需要,只要有顾客需求,商业企业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想方设法予以满足,尤其是一些中小商业企业和民间商业企业。多样化经营方式或业态不仅有传统的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商店和连锁商店等,而且有各种拾遗补缺的商店,如家庭用品商店、车库商店、样本商店、怪缺商店等。如英国百年老店阿戈斯百货店,就是一家有名的 “样本” 商店。 此外, 发达国家还有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销售形式 (如邮购、直销、 电视销售等) 和商品市场 (如星期日市场、 庭院市场、跳蚤市场、水上市场等)。如在闻名遐迩的意大利威尼斯城, 就有一座全球最大的水上市场, 用 400座桥梁将全城 180 个岛区连成一体, 独具魅力。
4.国际化趋势
以 2014 年为例, 全世界最大的 10 家零售跨国公司的总销售额超过 1.3 万亿美元, 约占该年全球零售销售额 15 万亿美元的 8.67%。 这些公司都拥有众多的连锁分店,分布在世界各地,形成了庞大的跨国经营体系。如美国沃尔玛公司在全球15 个国家中开设了 8500 家门店; 法国家乐福集团的 1.1 万多家营运零售单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 30个国家和地区;英国乐购的全球扩张战略使其迅速地占领了法国、波兰等欧洲市场。此外,法国欧尚集团也在全球 10 多个国家建设了 200 多个规模不等的超级市场,在其大中型超市中的占比为20%左右。 发达国家商业国际化趋势已风起云涌。
5.智能化趋势
“智能化” 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应用。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发达国家商业企业依靠高科技支持,采用大量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科学化的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和自动化管理,改变了传统商业的运作方式。如沃尔玛公司开发了专门的卫星定位系统、电视调度系统和电脑管理系统。从客户接待到收银结账,从商场订货到物流配送,从广告营销到财务管理,所有流程都是通过电脑智能管理系统有条不紊地进行运作和处理。麦德龙在欧洲市场有门店、电商、手机端、呼叫中心等多渠道销售,其中对门店还会加入更多智能化服务。
6.绿色化趋势
随着人们对安全、环境和生态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绿色经营理念已经扎根于发达国家商业企业的日常行为。绿色化趋势不断推动着新业态的出现, 如英国乐购的 “节能店”、 日本罗森的 “自然超市”等,它们提倡购买使用健康环保的产品,节省能源、 减少污染。美国沃尔玛除兴办 “绿色实验超市” 外, 很早就推出了 “绿色化学元素筛选工具”, 检查企业所生产产品的潜在环境危害。亚马逊推出私人产品标签 “Amazon Basics”, 突出产品体积小、可循环的特性。最近英国乐购和美国沃尔玛正计划向全面的绿色零售商转变,前者实施低碳管理,后者在分店安装太阳能面板屋顶。
二、中国商业实践
(一) 中国商业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近 40年来, 中国商业发展成就斐然。 尤其是进入 21世纪, 中国商业依靠多种业态与连锁经营,实现了初步规模化;通过不断扩大开放,开始了本土范围内的国际化竞争;通过盈利模式与经营管理方式探索,谋求新的发展。
1. 商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78 年为 1559 亿元, 2007 年达到 89210 亿元, 增加了 56.2 倍, 年均增长 15%以上。 到 2007 年底, 中国零售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是 4.5%, 第一次超过其他板块对国民经济作出的贡献。 2012 年全国零售业从业人数由 2008 年的 4500 万人增加到 6000 多万人, 同年中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2008 年的 8.3%上升到 9.7%。 到 2014 年底, 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又由 2008 年的 10.8 万亿元增加到 26万亿元, 销售规模在世界名列前茅, 全国有近 10 家零售企业入围全球零售商 250 强。
2. 新型商业业态日益丰富
我国批发业经过多年发展,从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到涉足领域都在日臻完善,逐渐形成制造商批发、中间商批发和零售型批发等多元化和兼顾信息、物流、采购、配送等多重功能的批发体系。零售业各类业态多元化、融合化或组合化的发展步伐更为快速,在传统百货商店加速自身重组创新的同时,综合性一体化的大型购物中心不断兴起,超级市场不断扩张,专业店和专卖店迅猛发展,网络商店显露生机,便利店和仓储店蕴藏潜力,城市中心商业区、商业街和社区商业依次布局、活力四射,农村零售市场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初步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补充、城市与农村相统筹的良好发展态势。
3. 组织化程度继续提升
时下,我国已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连锁经营这一全球商业中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我国商业领域内,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所实现的商业销售和商业活动已经突破了 1/5 的规模。 连锁经营的普遍推行带动了组织化程度的显著提升,使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由 20 世纪 80 年代的几个百分点提高到近年来的将近二十个百分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08 年以来 “中国连锁百强” 销售规模由 1.2 万亿元提高到 1.9 万亿元; 商业门店总数由 12 万个增加到近 20万个。 我国零售业逐步涌现出一批诸如百联、苏宁、国美等大型企业集团,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步伐大大加快。
4.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商业中的加快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商品销售自动化、信息管理标准化、物流储运信息化程度,有力地推动了商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同时,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及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加快发展,也显著提高了商业企业的分销能力,缩短了商品流通和信息传递的过程,提高了流通质量与效率。当前, 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已然由 2008 年的 0.13万亿元跃升至 2014 年的 2.8 万亿元, 全国各地相继建成一大批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其中连锁百强的统一配送率超过 50%。 此外, 政府的法制化和标准化建设,也从流程、监控等方面,推进了商业领域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5.国际化程度正在加深
“引进来” 方面, 自 1992 年在部分城市开展引进外资试点以来,开放领域已从零售业逐步扩大至采购中心、物流配送、分销批发等多个领域。截至 2013 年底, 全国商业零售领域累计使用外资583 亿美元, 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6.2 万多家。 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等一批著名的国外零售商已在我国落地生根。 “走出去” 方面, 1999年莫斯科天客隆超市启蒙了中国商业国际化意识,2009 年苏宁电器收购日本 LAOX 开启了中国商业国际化进程, 2014 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开辟了中国商业国际化新阶段,并且吹响了中国商业企业进军美国乃至世界电商市场的号角。
(二) 中国商业发展不足
尽管中国商业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足。
1. 企业规模散小, 集中度低, 竞争力不强
我国批发市场的数量虽多,但规模普遍偏小,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中批发企业的规模和组织化程度也还偏小和落后,与国外相比存在 “小、散、差、 乱”等众多问题。我国零售业百强企业中,目前仅有苏宁、国美、百联等为数不多的企业年销售额突破或达到 1000亿元, 而在 2011 年, 发达国家中家乐福、 麦德龙、 乐购等的销售额已达 1000 亿美元左右, 沃尔玛更高达 4470 亿美元; 2013 年全球零售商 250强, 美国 76 家、 欧洲 86 家、 日本 40 家, 而我国不到 10家。 目前我国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9%, 而美国这一比例达60%以上。
2. 商业网点布局和业态结构有待调整优化
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甚至盲目攀比,一些地区在批发市场的定位和决策上出现失误,批发市场重复建设严重,频现 “空壳” 市场。 与此同时, 一些地区的零售网点在城乡之间、 城市 (或区域)之间以及业态之间的发展和布局也很不均衡。一是城乡之间不平衡。一线城市和新兴城市大型商业网点发展过快,屡屡出现招商不足和商铺闲置的情况;而乡村商业网点数量又显不足。二是城市中不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中心区大型零售企业偏多,而面向社区居民和日常需要的社区超市和便利店不足。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大型商场缺乏准确定位和经营特色,从而与蓬勃发展起来的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商场、折扣商店等商业业态产生结构重叠。
3. 商业企业经营模式转型步伐较为缓慢
近年来,我国批发业一直处于积重难返的状态,国有批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竞争力不强,民营批发企业由于实力弱,短期内又难成气候。因而造成许多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无法及时分销出去,而一些滞销产品又无法及时予以淘汰,这样不仅使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规模化的批发市场体系无法形成,而且使批发企业自身缺乏防范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传统零售企业和快速兴起的网络零售商,也存在转型提升步伐缓慢的问题。经营方式单一,品牌化水平不高,差异化特色不明显,过于依赖传统的价格竞争。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零售市场秩序的规范和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4.整体技术水平落后, 配套服务功能有待加强
现代商业经营,无论是店铺销售,还是电子商务交易,都必须以现代化的商品配送为基础。我国虽然已经兴起了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的交易平台,但多数商业企业并未能很好地加以嫁接和运用,更谈不上信息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我国大部分零售连锁企业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比例低,难以形成规模和成本优势。据中国连锁协会测算,当前我国连锁企业的共同配送率在 20%左右, 连锁百强企业的共同配送率也仅在 40%~60%, 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在 80%以上。 另据世界银行估算, 我国的物流成本占 GDP 的 16.7% (实际可能超过 20%), 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只有 10%左右,美国则更低。
5.政府规划引导不够, 法制法规建设滞后
由于信息不准,政府有关部门难以对全国城市与农村的状况作出定量分析,政策出台难度大。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项关于商业网点管理的正式法律和政府规章,全国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进展也不够平衡。 (中国) 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还是 1993 年成立的国家事业单位。 《城市商业网点条例 (征求意见稿)》 也直到 2008 年才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予以公布。政策不够到位,法律法规不够完整,给商业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障碍。此外面对外资零售企业的迅猛进入,国内零售企业还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支持,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
(三) 中国商业创新发展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新形势、国内经济新常态和市场竞争新格局,中国商业亟需转型升级,实施全面创新,从而释放发展潜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1.企业开展切实的创新行动
一是把握消费需求。经济增长新常态下,模仿式跟风型消费模式已成过去,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更加关注市场和消费需求 (心理) 的变化, 同时把握消费结构的两级化、消费意识的品质化和消费行为的网络化等趋势;另一方面要在商业业态、经营模式上进行创新,以个性化商品和服务方案,突出经营质量和差异化,避免简单模仿和同质化竞争。
二是加强技术应用。技术应用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商业企业要针对自身基础和创新发展需要,引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支撑、供应链快速反应、网络化协作等智慧流通要素,走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之路。一些实体商业企业应当综合运用二维码、智能 POS机、 电子标签、 室内定位等技术和设备改造硬件设施,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智慧型商店。
三是注重融合发展。商业经营活动中,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注重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传统店商要充分发挥自身网点、商品、品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与电商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赢的流通体系;店商与电商一起要紧紧抓住移动购物初兴之机,通过自建或公用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商流、物流、服务、管理等的融合,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治理体系。
四是强化综合服务。商业盈利模式由倚重商品经营向依靠综合服务转变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一方面,企业应运用信息技术向供应链上游延伸,努力提供订单管理、分销执行、生产管理、金融分析等综合服务;另一方面,向需求链下游拓展,通过与餐饮、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强化消费服务功能,社区商企还可通过与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合作,推出相关配套与便民服务。
五是进行资源整合。批零商业企业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和交易平台,把市场供需有效对接起来,把商品与要素需求有机衔接起来。传统商企首先是做好内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等资源的整合,其次是做好市场资源、价值链资源、金融资源等外部资源的开发。电商企业应做好整合流量资源、整合卖家资源和整合扶持资源的工作,条件成熟时还可做全产业链资源整合。
2. 政府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一是以改革推动创新。将深化改革作为促进商业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政府要积极谋划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商业企业改革,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优势企业以多种创新方式做强做大,并结合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总体方案中有关内贸流通企业改革任务,配合有关部门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工作。以期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动力。
二是以政策支持创新。在政策上积极促进传统商业转型升级,推动流通企业加快科技应用、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智慧商业。继续支持发展连锁经营,落实跨地区经营企业异地纳税政策,争取对统一采购和共同配送等关键环节予以支持。鼓励发展具备整合供应链能力的嵌入式第三方物流。加大对商贸物流企业在配送中心建设、网点开发、车辆保障等方面投资和改造的支持力度。
三是以平台服务创新。这项工作虽已启动,但仍需继续完善。 商务部从 2012 年开始致力推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建设,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专业服务和行业自助服务等综合服务体系。要构建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信息服务平台,把有关物流的各种资源集聚起来,完善政务资讯、诚信、交易、融资、仓储、保险、地图和统计等服务功能,并对重点区域给予政策倾斜。
四是以示范带动创新。鼓励企业由单一的贸易商、物流商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继续开展城市物流配送示范,优化城市配送网络,支持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和终端网点建设,鼓励商贸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 “网订店取” 等多种配送方式,解决 “最后一公里” 配送难题; 贯彻落实商务部关于 《大力发展绿色流通的指导意见》, 着力开展绿色商场创新活动,研究推广绿色商场经营模式。
五是以法制保障创新。商业创新对于商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政府一定要通过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来保障商业理念、商业模式、商业技术、商业服务、商业管理等一系列创新行为。法律部门应进一步顺应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商业立法进程,加大商业执法力度。职能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市场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2016 年 11 月, “2016 (第四届) 中国商业创新大会” 在北京召开, 大会以 “新供给, 新经济”为主题,围绕商贸流通行业及上下游产业的创新发展话题,为中国商业实践释放创新动能和激发流通活力,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开启了新序幕和新篇章。
[1]黄 苏.西 方 国 家 商 业 发 展 的 若 干 趋 势[J].世 界 经 济 ,1993(7):30-35.
[2]荆 林 波.关 于 促 进 中 国 商 业 发 展 的 战 略 性 思 考[J].财 贸 经济,2005(1):35-41.
[3]刘 治 江.中 国 零 售 业 发 展 的 现 状 、问 题 及 对 策 [J].特 区 经济,2006(2):327-328.
[4]毕红毅,李军,孙明岳.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 发 展 思 路 [J].山 东 财 政 学 院 学 报 ( 双 月 刊 ) ,2009 (3):68-73.
[5]胡 旸 , 杨 毅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零 售 业 发 展 趋 势 及 启 示[J].人民论坛,2010(20):146-147.
[6]张 霖.我 国 批 发 业 的 发 展 对 策 研 究[J].铁 路 采 购 与 物 流 ,2012(6):47-49.
[7]王智.零售业发展路在何方[J].调研世界,2015(3):13-18.
[8]张 志 刚.商 业 经 济 的 理 论 创 新 与 发 展 实 践[J].商 业 经 济 研究,2015(12):4-5.
[9]王 德 生.流 通 转 型 企 业 创 新 大 有 可 为[J].中 国 商 界 ,2015(1):68-71.
[10]赵 志 芳.2016 中 国 商 业 创 新 大 会 : 释 放 创 新 能 量 激 发 流通 活 力 [EB/OL].中 国 商 网 ,http://news.zgswcn.com/2016/ 1124/747066.shtml,2016-11-24.
(责任编辑: 杨粤芳)
Research on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China’s Comm ercial Practices
ZHENG Hou-jian
(Research Center of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Changsha,Hunan 410205)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boast rich commercial development connotations while China is active with commercial practices.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summary,analysis and research from three aspects.By condensing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ommerci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it provides inspirations for the Chinese commerci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under the new normal of Chinese economy.
developed countries;China;commerce;innovation
F712.9;F722.9
A
1008-2107(2017)02-0017-07
2017-01-10
郑后建(1965—),男,安徽合肥人,湖南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研究方向:跨国投资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