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2017-04-12唐国良
摘要:多元文化是文化发展、繁荣的表征,其内含着一定的合理性和相当的生命力;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多元文化的激荡,使学生的智力和视野都得到了极大地拓展。然而,多元文化的发展潮流同时也为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一挑战集中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矛盾上。
关键词:多元文化;政治教学;困境;对策
G633.2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文化价值观念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多元文化引起了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激荡和碰撞,产生诸多矛盾与困惑。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加强学生民族文化的教育和多元文化的对话意识,倡导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目的在于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政治教学的困境
文化环境与政治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群体出现了诸如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文化认同危机和社会交往危机等新的思想政治问题,从而导致政治教学困境凸现。
中学生一边在学校接受的是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理想教育,而在社会和家庭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由于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这些来自社会现实的影响往往比学校的教育更深刻。学校正面教育与学生对社会认识之间的冲突,已成为影响政治課教学重大问题。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我们作为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社会现实中的一些负面消息却在时时困扰着我们的学生。虽说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升学考试,势必出现智育化倾向,上课讲知识点、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思想政治课就成了一门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记忆知识点的课程。片面强调其知识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政治课的育人功能,也忽视了政治教师的德育作用。这样使政治教师将所有精力放在忙于应付完成教学任务上,甚至为了吸引学生对学科的重视,不顾教育原则漫无边际地发挥。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解决不了学生的思想问题,这便是目前高中政治课面临的最大困境。
二、基于困境的思考与对策
总的说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做到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创新教育方法、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与时俱进,深入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达到教书育人的实际效果。
(一)摒除教育中的形式主义
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传统教育观念认为,课堂教学即传授知识,教育以“知识为本”,因此,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新一轮的课改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主张在课堂上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第一位,注重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重点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扬弃教学中的方式方法
1.重视教学设计
俗话说,予则立,不予则废。教学并无捷径可寻,需要教师进行精心准备、周密策划,要用“心”去做。只有重视教学设计,才能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抓住教学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才能做到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2.激发学生参与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更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参与,强调师生应彼此尊重、平等相待,要求教师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揪辫子。否则,教学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3.讲究课堂驾驭
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及成效的大小,与教师能否恰当引导、善于驾驭课堂关系重大。这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驾驭能力。如在“参与型”教学课堂讨论时,当学生不能主动发言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寻找突破口,选择合适的学生带头发言,以便打破僵局。当课堂讨论激烈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将课堂引向深入,还要排除干扰,不致因纠缠个别枝节问题,占用宝贵的时间,降低讨论质量。
(三)围绕课堂中的敏感细节
1.着眼学生的关注点
要善于联系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给予科学的理论分析和正确的行为指导。“热点”问题是社会生活焦点在青年学生思想上的集中反映,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难点、重点和突破点,解决好这些问题,就会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育引导上获得成功。
2.思想教育的生活化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的灵活性,实效性,操作性,教改的方向与“应试教育的矛盾”都让教师无所适从。因此,反映到课堂上,就难改过往的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
面对全新一轮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生活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政治课本身就是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应该说所有的书本观点,知识都是来源于社会,也时刻印证着社会。因此,当把社会生活与思想政治教学联系起来的时候,学生就会发现书本知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书本知识能帮助他们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疑问,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这样他们就会自发产生一种求知欲以满足其该年龄阶段的好奇心。
总之,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建立基本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
唐国良,(1972~),男,甘肃临夏人,法学学士,兰州西北中学办公室主任,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