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喧嚣 适度沉默
2017-04-12宋艳
宋艳
摘要:在传统课堂结构中,沉默往往被视为一种师生交流障碍,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偏见,因为从语言学来看,沉默在本质上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符号。本文提出以适度的沉默,摆脱过于浮华的课堂表象,创设更为宁静的教学情境,用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留足自主学习和想象创新的空间。诚愿以此文,唤醒人们对于这一特殊教学技巧的重视。
关键词:适度沉默;小学语文;教学技巧
G623.2
语文教学犹如作画,智慧的教师犹如丹青妙手,应当懂得“泼墨”与“留白”的道理。简而言之:拒绝“满堂灌”的同时,也要走出“伪教改”的浮华,以适度的沉默,造就余韵悠长的课堂效果,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使沉默成为一种技巧,成为一种艺术呢?
一、适度沉默,走出课堂的喧嚣
当前,部分教师为了激活课堂氛围,在活动构思和教学行为上,往往偏于“昙花一现”的表象功夫。曾经听过很多公开课,得到很多启示,但也产生一些迷茫和困惑:难道课堂必须要追求繁华和热闹吗?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我们从传统课程过于讲究知识传授中走出,又应当走向什么样的教学方向?“简中求丰”的高效课堂实质在于什么?
思前想后,笔者颇有所悟:课堂过于追求热闹好看,则容易流于低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善用恰到好处的沉默技巧,回归本真教学的实在节奏。记得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提出:合理的沉默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发展。教师过度言语干涉和行为影响,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心理,不利于知识把握和运用,结果,反而与我们追求的教学终极目标背道而驰。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注重语言教学及集体讨论的同时,要记得为适度沉默留出一席之地,构建“实而不华”的朴素语文课堂。
二、适度沉默,激活思维的运转
古人云:“沉默是金”,事实上也是如此,适度沉默的课堂,能吻合文本进行“蓄势”,让学生个性思维运转更充足。不少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时,从成人角度讲授,无论再细致到位,知识都如同过度咀嚼的食物,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种时候,就需要以适度沉默来形成“悬念”,教师的沉默,其实是语文教学的某種期待。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摆脱言语的干扰,能够以“蓄势”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当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探讨上时,思考会更积极。从表面来看,在某些环节中,课堂是安静的,但学生的思维反而运转得更加自然而高速。
譬如,在《火烧云》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方式精讲,学生容易恹恹欲睡,失去兴趣和热情。我针对火烧云变幻莫测的形状和色彩,引发学生个人的积极思考。表面上看来,语文课堂似乎不够热闹繁华,但大多数学生却更专注,思维的主动性更强。因为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即便是语感不够强的孩子,也能够跟上教学的速度,不至于满头雾水。时而书声琅琅,时而静默专注,构成和谐有序的课堂,《火烧云》教学中,我在沉默的妙用下,让孩子们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瑰丽,生成更为精彩的语文课堂。
三、适度沉默,留出自主的空间
叶澜教授提出“新基础教育”理论,特别强调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之间分寸的斟酌,笔者颇为赞同。无独有偶,1978年,在语文研讨学术会上,叶圣陶先生也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言下之意,应从小学开始,思考并尝试“如何教学生自学”。我想,沉默技巧的运用,更符合叶老倡导的教育终极目标,即让学生“学会学习”,达成“教是为不教”的效果。我尝试适度沉默,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亲近文本的空间,惊喜地发现:充分相信学生,把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学习环境更为宽松、恬静、有效。特别是对于缺少自信的学生,就能够避免“一刀切”的集体讨论进度的干扰,拥有个人思考和自主把控的空间。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则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内容生动而富含哲理。教学中,我大胆创设相对和谐、静默的自主学习环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解决问题:小鹿的玫瑰花是不是白种了?为什么?学生们认真地反复阅读童话,由单一地阅读到深入地揣摩,在“读读品品”中,亲近文本,有所感悟。他们或者圈画关键词语,或者勾出发人深省的段落,偶尔悄声交换看法,整个课堂看起来是安静的,但却有利于学生深究文本,通过自主学习而又所创见。
可见,教师恰到好处的沉默技巧,能够促成学生的深入思考,帮助他们针对问题去琢磨和揣度。最后,问题水落石出:一人种花,飘香万家,小鹿的玫瑰是一种共同的快乐。就这样,我巧用沉默的智慧,成功地点拨和启迪学生,孩子们的知识因自主学习得以自由地生发,那种传递文明薪火、教人求真求知的欣慰和喜悦,是那样的独特而难以忘怀。我感受到:在语文课堂中,真的要懂得“留白”的技巧,因为它会推动教学走向“教师善教、学生乐学”之路,让教与学都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四、适度沉默,留足想像的余地
让我们再来谈谈适度沉默的另一优势:适度沉默,为学生提供想象和创新的余地。小学生性格天真活泼,在他们纯净的内心中,充满对世界的好奇和探求心。作为语文教师,要懂得用适度沉默的技巧,利用文本中可供想象的因素,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我认为:从成人角度预设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将教师对课文的个人解读,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输送给学生;反之,适度沉默却能够给学生一个沉思、冥想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春雨的色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借用三只小鸟的争论,赞美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奇妙变化。在引领学生充分掌握课文内容之后,我运用电子白板的现场展示功能,让学生展开默想,在心中想象濛濛春雨的色彩。学生们安安静静地思考和想象,再用游戏“接龙”的方式地上台,进行一人一句小练笔活动。虽然语句还显得稚嫩粗糙,然而,那种春雨美、春天美、文艺美的意境,却让所有孩子为之沉醉。我想,在孩子的心中,春雨的色彩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静下心来想象并创造,把文本的感悟化为笔下的文字。而这,正是新课标背景下,需要我们以孜孜不倦的态度不懈追求的方向。
结论
综上所述,适度的沉默,具有丰富的语义价值,巧妙地运用,也会成为一种教学艺术,发挥出独有的功效,与语言教学互为弥补,带来相得益彰的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适度沉默,往往“此时无声胜有声”,收到更实在的效果。让我们走出“华而不实”的课堂喧嚣,重新定位课堂沉默的价值与意义,成就耳目一新的课堂构思,陪伴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立丹.沉默及课堂沉默研究[J].现代交际,1013,12
[2]周杰.倾听学生的沉默之“声”[J].教育发展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