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创新发展的导向与路径
2017-04-12
城市创新发展的导向与路径
◎赵 峥
创新是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城市应以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通过推动品质导向的城市产品创新、融合导向的城市技术创新、多元导向的城市治理创新和开放导向的城市协同创新,提升城市持续发展能力。
品质导向;融合导向;多元导向;开放导向
从城市发展史上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自量的增加和质的改善两个方面。其中,“量的增加”主要体现为人口、土地和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量的累积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质的改善”则强调通过创新优化发展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演变过程中,两种驱动力的作用力度和地位不同形成要素驱动、资本驱动和创新驱动等不同类型的驱动结构。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普遍进入新常态,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既要保持经济稳定又要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在新的形势下,破解城市发展瓶颈制约,引领经济新常态,关键是要加快城市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
品质导向的城市产品创新
城市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综合栖息地,蕴涵了人类对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与希望。推动城市创新,关键要有高品质的城市产品。目前,我国城市具有浓郁的规模增长依赖特征,在依靠投资和规模拉动城市发展的传统思路引导下,主要注重城市经济规模的增长,而在提供持续、稳定和高质量的城市产品和服务方面则缺乏足够的重视。从长期看,城市创新必须着眼于创造城市产品和服务的体制机制改革,充分了解和认识城市内外投资者、消费者对城市发展的现实和潜在需求,通过创新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城市综合产品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构建富裕繁荣、环境宜居和社会和谐的品质城市。未来,推动品质导向的城市产品创新,关键要在以下3个方面加强建设:
1.城市产业
城市的繁荣并非来源于增长本身,而是取决于城市采取什么样的增长模式。推动品质导向的城市产品创新,需要把物质增长视为可考虑使用的工具而不是永久的使命,更多选择那些能满足重要社会目标并能强化可持续性的增长类型[1]。重点挖掘支撑城市新常态发展的创新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大力发展由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催生的新兴服务业,推动服务业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模式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同时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并注重城市创新空间结构的优化,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和布局合理的创新产业园区,构建城市空间创新体系。
2.城市环境
伴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人类发展要尊重和保护自然的观点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并形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样的行动纲领。在各国城市发展实践中,越来越多的领导者和公众意识到,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不再是有利投资的可得性,而是有利投资无限延续的结果。大自然虽然极其慷慨,但也很脆弱,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如果超过这些界限而出现生态超载现象,自然系统的基本完整性将受到威胁,并会危及城市生存。同时,影响城市发展的人才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也较高,越是高端人才和产业越需要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推动品质导向的城市产品创新,不能染上“增长狂热症”而忽视经济增长背后的“生态代价”和社会福利损失,重点应强调城市与自然共生、共处、共存、共荣,直面城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严重污染的危机与挑战,减少城市扩张和资源损耗,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积累城市生态资本和生态财富,增强城市绿色发展能力,结合城市自身的气候特征、地理特征和资源禀赋,通过合理的区域资源环境配置和完善的资源环境保护及利用体系,增强城市人口、产业、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适宜性,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3.城市文化
维持城市长久繁荣最终在于文化。推动品质导向的城市产品创新,重点应结合城市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和时代要求,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精神,在城市规划、空间组织和设施布局上,突出城市特色,强化城市风格。同时特别重视城市共同文化意识的塑造,增强城市社会接受度,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信仰的人们提供和谐共处的空间,体现不同地域、不同性别和不同群体的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促进城市居民在多样化发展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与和谐共存,保持城市持久活力和生命力。
融合导向的城市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并具有溢出效应[2]。当前,技术创新的主要成果是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种资源物理形态的变化,同时带来了其生产、传递、交流和分享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因此对整个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日益频繁的城市创新活动中,技术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其不仅是城市创新的主要内容,更是实现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应更加注重结合宜业宜居功能,推动融合导向的城市技术创新。
1.以提升宜业功能为目标
围绕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加速城市创新要素聚合、裂变与知识外溢,推进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流程创新结合,推动创新与产业、城市互动融合发展。同时推动城市科技创新活动与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营造一体化,立足城市整体创新功能提升,营造开放、公平和创新导向的城市创新创业环境,为城市企业或个人提供创新发展的稳定规则和预期以及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有针对性地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和创业者创新的制度障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产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2.以提升宜居功能为目标
重点依靠技术创新,优化城市宜居功能的内涵,着力推动食品安全、农业科技、医疗卫生与健康、科技交通和城市安全与应急保障等“城市病”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围绕城市居民最关心的民生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减少“限购”“限行”“涨价”和“收费”等纯政府或纯市场的手段,推广和应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大力拓展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养老和智慧文化建设,建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和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等应用体系,创造智能、便捷的城市生活。
多元导向的城市治理创新
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城市是集聚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和良好声望的结合体[3]。目前,我国城市社会创新活动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城市创新活动仍然在相当程度上依靠政府主导,在社会创新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尽管政府主导在现实中比较容易推动项目落实和动员组织资源,但单纯政府导向的社会创新过程,往往受城市政府自身利益的影响,不能充分体现多元化的诉求,缺乏自我改进的动力。长远来看,开展城市社会创新,需要创新治理方式,在治理目标上积极应对现实城市公共事务越来越突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特征,更好地兼顾各方,维护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实现协调发展。在治理主体上,应破除政府单一中心论思维,统筹政府、社会和市民三大主体,强调各主体之间相互联系与依赖,动员公民和非公组织的广泛参与;在治理方式上,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在治理效果上,从效率和效益导向转为社会和公民导向,更加注重治理结果的公平正义,通过“好的治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而从治理的概念与理论来看,相关方面共同参与是治理相对于传统统治或管理最重要的突破,也是其他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突破政府单一主体、实现多元化是现代城市治理的首要特征,也是推动城市社会创新的关键环节。
1.形成良好稳定的制度基础
城市社会创新效果取决于其制度供给质量。国际经验表明,具有自由、民主、平等和法治等特征的包容性制度会产生创新型社会,而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会产生榨取型体制,影响创新从而导致经济社会难以持续增长。要塑造现代化的城市形象,需要进一步推动改革,不断革除权力腐败、决策失误、封闭保守和低能低效等公共管理弊端,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夯实现代城市治理的制度基础。
2.促进城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要推进城市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即城市政府主动通过体制和组织转型,使得机构设置合理、程序科学且管理灵活,决策水平、执行能力与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并对市民的各项发展需求作出及时和负责的反应。二是城市政府治理要具有透明性,在保护隐私权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到信息及时公开,让市民更好地了解信息,并能够实际利用信息。三是长远规划和设计。在城市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在当下行动与未来目标之间作出公平合理的权衡取舍,长远规划各类城市物质和精神资源开发、利用的边界和尺度。
霞映桃淡 贾云龙/摄
3.尊重市民权益
推动多元导向的城市治理创新,尊重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拓宽市民参与城市发展项目设计、规划、执行和反馈全过程的范围和途径,在各项城市建设的活动中认真倾听居民的利益诉求,调动全体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市民能够积极融入,实现平等协商和合作共赢,通过增强市民权益获得感提升城市的创新水平。
4.重视社会组织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行,城市公民意识的广泛觉醒和民间力量的迅速壮大,代表各类群体利益的社会组织开始大量涌现。这些社会组织具有贴近弱势群体、专业性强、善于沟通、勇于创新和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等优势,在城市公共事务的决策和处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城市治理的实施提供了新的主体力量和经验积累。推动多元导向的城市治理创新,需要大力扶持各类城市社会组织发育成长,鼓励社会组织就涉及城市社会创新发展的措施和方法提供咨询、建议和指导,对影响城市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对城市社会创新的具体行动和活动进行组织和开展。
5.推动电子治理
信息网络技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和经济形态,更改变了城市生活和社会组织方式。推动多元导向的城市治理创新,需要城市治理适应分散化、透明化、便捷化和电子化的趋势,改变治理理念和模式,创新治理手段,以公开、分享和共建为主线,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贯彻公共服务和“以市民为中心”的理念,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和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快捷、功能完善、便民利民、覆盖面广且安全可靠的智慧型城市运行系统,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和应对,使信息能够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自动流转、便捷反馈和有效共享,走电子治理之路。
开放导向的城市协同创新
长期来看,城市最终发展仍须建立在良好的城市网络关系基础之上,需要不同规模、层次和功能的城市彼此合作与支撑,共同为城市整体的福利作出贡献[4]。各城市主体传统的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城市封闭发展方式不仅要承担高额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面临“孤掌难鸣”的困境,而且往往进行了大量投入却收效甚微。城市创新不是一城一地的事,在都市圈、城市群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应在开放中整合区域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实现城市创新的单点突破向协同发展、体系化推进转变。
1.群体协同
积极推动开放导向的城市协同创新,以城市群、都市圈为重点,以现有和潜在资源链、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为依托,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不同区域、不同能级的城市实现分工协作、错位协同,在城市创新发展中联合行动、共同进步。
2.战略协同
推动开放导向的城市协同创新,应充分考虑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点区域战略的影响,在规划设计和实施机制上作出统一安排,以城市为核心,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经济、文化、旅游等资源相互切割、管理标准不一、政策机制不一的体制弊端,统一区域准入和管理标准,实施区域信息共享,在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框架下共同推进城市创新发展。
3.城乡协同
城市创新发展不能加剧城乡分割而应加速城乡一体。建议加强城乡规划统筹,促进城乡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融合,推进城乡创新一体化进程。
4.国际协同
推动城市创新,要充分把握全球城市发展的方向,通过学习交流、共同合作和联合推广等多种形式,凝聚、整合和利用全球人才、资本和技术资源,“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促进一批中国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创新网络的枢纽和节点城市,在世界产品、技术标准方面走在前列,凸显中国城市的国际创新影响力。
[1]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珍藏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38-245.
[2]Romer, P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8):71-102.
[3]Hospers, G-J. Creative Cities in Europe: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2003,(5):260-269.
[4]B Derudder,M Hoyler,PJ Taylor,F Witlox.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Edward Elgar,2012:56-6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编辑:马振东
TU984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0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