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廉政文化资源及其特点
2017-04-11赵俊明
□赵俊明,李 霞
(1.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山西 太原 030006;2.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朔州 036006)
山西廉政文化资源及其特点
□赵俊明1,李 霞2
(1.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山西 太原 030006;2.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朔州 036006)
山西表里山河,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由此铸就了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山西拥有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山西,无论是廉政文化的实物资料还是廉政文化展示基地,都在中国廉政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山西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中,具有廉政人物多、廉政精神多和出廉政经验和方法这样三个典型特点。
山西;廉政文化资源;特点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西临黄河,东倚太行山,北有长城,南有黄河和太行山,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山西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同时山西又处于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的交界带,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这一地区不断地碰撞交融。表里山河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瘠民贫的生存环境,两种文明的交融碰撞,造就了山西相对独特的地域文化。山西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它蕴藏着的奉献精神与创新精神源远流长,其中多数都蕴含着廉政文化的优良基因,为廉政文化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素。
1 山西拥有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资源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山西流传着众多的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其中女娲造人、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等都是无私奉献精神的深刻体现。尧舜时期的政治清明与禅让政治,大禹治水的无私奉献,都是中国早期清廉文化传统的杰出代表。主管天下刑狱的皋陶,为官公正廉明,使得獬豸成为中国法制的图腾,深受后人尊崇。春秋战国时期山西是中国法家文化的摇篮,从而使得廉洁奉公有了法制的约束,大大丰富的廉政文化的内涵。这些都是山西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的渊源。
1.1 廉政文化的实物资料
作为文物资源大省,山西存留的地上文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有大量古代廉政文化的实物资料,大到官衙、小到碑刻、对联,无所不有。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留存的隋代降守园池,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隋代园林。园内保存有宋真宗时期的宋朝廉政戒律“文臣七条碑”,七条内容为:一曰清心,二曰奉公,三曰修德,四曰贵实,五曰明察,六曰劝课,七曰革弊。七条戒律,言简意赅,深刻地揭示出了作为文臣的为官之道,可谓为官箴言。
在保存完好的州级衙门霍州署衙中,留有众多涉及廉政文化内容的碑刻和楹联。其中出自明代理学大家先哲曹端的“公生明,廉生威”碑刻最为典型,深刻地揭示出了为官的要领,成为当时最主要“官箴”。当时曹端的学生郭晟升任西安府同知,临行向他请教为官之道,曹端告诫他“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曹端的这番话,字字警策,认为只有为官公正,才能使治下政治清明;只有为官清正廉洁,才能在百姓中树立威信。署衙里存留有众多廉政对联。一副对联曰: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指出为官要宽以待民,不应巧取豪夺,与民争利。还有一联曰: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官吏选拔中着重要看是否贤能,政绩考核主要看是否廉洁,可见贤和廉是做官之本。
在襄汾县汾城镇文庙里,留有先贤留下的“为官十戒”碑铭,即:勿慢君子,勿近小人,勿易言语,勿好财名,勿听谗言,勿滥徭行,勿尚浮赢,勿作无益,勿图幸成。十条戒律,小到待人接物,大到为政之道,可谓面面俱到,对为官当中应当注意的事项作了规范。
像这样的廉政文化实物资料,在文物大省山西,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充分体现出了廉政文化资源的博大精深。
1.2 廉政文化展示基地
以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为基础,山西打造了一批廉政文化展示基地。
临汾霍州市以霍州署为基地建立了霍州廉政文化馆。霍州廉政文化馆由霍州署内三个古建筑院落组成,其整体布局按照布展内容分为乾坤正气、贪腐古鉴、激浊扬清三大部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廉政制度建设及其惩戒机制,着重详细介绍了霍州历史上的清官廉吏,尤其是对明代霍州学正曹端最早提出的著名官箴“公生明、廉生威”作了详细的展示。馆内还通过当今先进的声、光、电、演等一些现代展示系统,选取了我国古代4个典型贪腐案例、5个不正当高消费典型、9个惊世权臣贪官作了集中展示,并且重点推介了中国古代十大清官。同时还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反腐斗争中惩处的一批大案要案以及中央主要领导人对廉政建设的主要论述作了展示。
吕梁方山县来堡村,以清代廉吏第一于成龙故居为基础建立了于成龙廉政文化园。于成龙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其为官清廉,生活节俭,是我国历史上廉吏的典范。于成龙廉政文化园包括廉政展示馆、于成龙故居等,集中展示了于成龙的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是当时的典范。
晋中寿阳县围绕三代帝师祁寯藻打造了祁寯藻故里。祁氏家族祖籍平舒,世代耕读传家,是清代寿阳望族,一门五进士、三世四翰林。祁寯藻(1793——1866)最高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曾侍教过道光、咸丰、同治三位皇帝,被誉为“三代帝王师”,是清代山西人为官最高者,一生为官清正。其中祁寯藻纪念馆,主要陈列了祁寯藻及其亲人的为官生平、学术成就,对其为官之清廉多有展示。村中留存的祁氏祠堂,规模较小,结构简单,突出体现了祁氏一门为官之清廉。
像这样的廉政文化展示基地,山西还有好多,在此就不一一枚举。
1.3 红色廉政文化资源
作为革命老区的山西,在战争年代为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留存有大量的红色廉政文化资源。诸如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兴县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石楼县的红军东征纪念馆、昔阳大寨展览馆、平顺西沟展览馆等等,都大量展示了我党、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及和平建设时期的廉政事迹,也是我省廉政文化资源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上这些都是山西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廉政文化中的不可或缺重要内容,对我们弘扬廉政文化、进行廉政教育都有着重要作用。
2 山西廉政文化资源的特点
山西如此众多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资源,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涌现出了众多的廉政人物;产生了众多的廉政精神;产生了多项惩贪治污的廉政方法。
2.1 涌现出了众多的廉政人物
活跃于中国历史舞台上的众多山西著名历史人物,他们多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廉政文化财富,成为传承和弘扬廉政文化的基因。历代山西的众多清官廉吏,大多为官忠心报国、勤政爱民,治吏嫉恶如仇、刚直不阿,面对皇帝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具有匡扶真善的道德风范和无私无畏、不惧权贵的超人胆识,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有的甚至不惜牺牲身家性命。
历史上,在三晋这块土地产生过众多足以彪炳史册、垂范后世的清官廉吏。其中突出的有出生低贱的殷商中兴名相傅说,有以国为重、举贤荐能不避亲的祁奚,有能够忠守职责、直陈时弊的鲍宣,有刚正不阿、忠贞护国被武则天尊为“国老”的名相狄仁杰,有心系苍生、典地葬妻、恭俭戒奢的司马光,有除恶如虎、骨鲠有为的清官姚天福,有首倡公廉、自奉俭朴的先哲曹端,有刚直不阿、秉公明断的理学家薛瑄,有廉名播高丽、天下不爱钱的杨继宗,有直言敢谏万历帝的忠直首辅王家屏,有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的于成龙,有直言敢谏、查贪举贤的孙嘉淦,有拒不收贿、无有余财的“三代帝师”祁寯藻,有清正廉洁、安贫乐道的徐继畬,有天下至俭、力戒奢靡的李用清,有不避艰危为维新变法献身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有在中山陵剖腹明志的辛亥志士续范亭等等。
这些清官廉吏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垂范后世,以个人的高尚品行引领世风,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山西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资源中活的源泉,是当今廉政文化教育中学习的楷模。
2.2 产生了众多的廉政精神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山西产生众多了精神财富。在革命年代,八路军转战山西得以壮大发展,为此后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山西各地,山西人民做出了极大牺牲,此间孕育和造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和吕梁精神,有力的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国前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山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西沟的李顺达最早组织起了互助组发展生产,申纪兰则提出男女同工同酬,他们扎根山区,发展生产,铸就了西沟精神;大寨人在陈永贵的带领下战天斗地、改变贫困,产生的大寨精神被周恩来总理概括的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人民投身建设,奋发图强,力争改变旧面貌,出现了右玉精神和太旧精神等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把一个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生态良好的“塞上绿洲”,右玉县历任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真干大干实干苦干,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孕育了弥足珍贵的右玉精神。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打破交通瓶颈对山西发展的制约,山西人民咬牙修筑了太旧路,期间造就的太旧精神,成为当代山西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既反映了优良传统,又体现了时代要求,成为改革开放后推进山西省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这些精神,都要求我们的干部群众廉洁为公,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是山西廉政文化资源中显著的特色之一。
2.3 产生了多项惩贪治污的廉政方法
历史上的山西,产生了多项惩贪治污的廉政方法。明代的“开中法”、清代的“火耗归公”等惩贪治污的方法都出自山西。
开中法是明朝政府通过国家所控制的食盐专卖权,让商人输纳以粮食为主兼及货币、茶叶、马草、棉布、黑豆诸种军需民用品到全国各指定地点,然后换取盐引运销获利,从而解决国家边饷、赈灾、救荒、济漕等多种社会需要的一种制度。《明史·食货志》载:洪武三年(1371)六月,山西行省上言,大同粮储,自山东长芦陵县运至山西马邑太和岭,路途险远,运费高昂。“请令商人于大同边仓交米一石,太原仓交米一石三斗,给淮盐小引票一张。商人鬻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如此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帝从之。”开中法由山西行省率先倡议施行,并迅速推广到全国。这一方法的实施,既解决了九边各地的物资供应,又有效地解决了物资转运过程中的腐败,可谓是一举两得。
雍正元年(1723),新任山西巡抚诺岷,针对境内各州县滥征火耗银亏空钱粮之弊,奏请将全身所有州县私征的火耗银提归国库,用以补充国库之亏空,而对有问题的官员,疏劾夺官,离任勒追,得到雍正皇帝的肯定。第二年,诺岷又请求朝廷全力支持自己的做法,把提解火耗入司库(藩库)之例定为成规,并请求将火耗银的大部分以养廉的形式发给官吏,作为生活补贴,余下部分充作地方公用。接着,山西布政使高成龄、太原知府金鉷也皆奏请正式颁行“火耗归公”制度。诺岷、高成龄等在山西的这一做法,很快得到了直隶总督李维均等地方官员的赞同,直隶、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各省也纷纷效仿山西之法,搞起了火耗归公和养廉法。对于实行火耗归公这一方法,朝廷的一些守旧的大臣们激烈反对。他们说山西提解火耗之法不妥,火耗银提解到布政司库,容易造成省衙官员的贪污谋私,阻止山西等地“火耗归公”的做法。雍正帝大力支持山西地方之创举,一再谕奖山西巡抚诺岷,“通权达变”,政才难得,称赞山西倡行的养廉银制度“于国计民生均有裨益”。由山西地方官府发起的火耗归公与养廉银制度才得到朝廷的认可,并于雍正二年(1724)正式成为定制,逐渐向全国各省推广。该办法的推广,极大地遏制了各州县官员滥征火耗银中饱私囊这一积弊。这一制度的推出,可以说是清代养廉银制度的基础,也是当今高薪养廉制度的雏形。
从历史上看,山西也出现过不少吏治腐败、官僚横行的大案和要案。像明代的李福达通天案、苏三冤案,清代的榆次赵二姑案、文交惨案,等等。这些个案与当时统治者的政治素养、性情喜好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
3 结语
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和阶级的偏见,山西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资源中既有时代民主的精华也有封建的糟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对此我们应该本着唯物主义观历史地看待。对于这些我们必须有鉴别地吸收、有批判地继承,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继承中弘扬,力争使其成为推动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精神宝库中的有益因子。
[1] 杨茂林,张文广.山西古代廉吏[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2] 高春平.略论山西传统廉政文化及其特点[J].前进,2015(4).
[3] 高春平.中国古代廉政思想考述[J].史志学刊,2015(2).
[4] 王文升.廉政文化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5] 李洪峰.中国廉政史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王文俐]
Resources of an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in Shanxi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ZHAO Jun-ming1,LI Xia2
(1.Instituteofhistory,ShanxiAcademyofSocialSciences,Taiyuan030006,China; 2.PingshuoCoalIndustryCo.,LtdofChinaCoal,Shuozhou036006,China)
There are surrounding rivers and the mountains in Shanxi.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Shaxi creates a distinctive regional culture, which provides a convenient condition for the broad and profound resources of an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in Shanxi. In Shanxi, the materials and display bases of an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an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in China. There are thre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many honest figures, much honest spirit and lots of experience and methods in rich resources of an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in Shanxi.
Shanxi; resources of an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2016-06-18
赵俊明(1976-),男,山西寿阳人,现工作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山西历史文化; 李 霞(1975-),女,山西朔州人,学士,现工作于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政工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G122
A
1008-9101(2017)01-00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