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生涯导航”教育
2017-04-11白小芳
□白小芳,杜 鲲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哲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生涯导航”教育
□白小芳,杜 鲲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就业情况的好坏,关系到个人的人生发展轨迹,牵连着一个家庭幸福指数的高低,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随着国际形势的大变化和国际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新定义,对大学生进行生涯导航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的一部分。笔者所在学校在顺应国际潮流,总结自己所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大学生生涯导航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出发,审视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大学生生涯导航教育,为正确认识生涯导航教育的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哲学视角;大学生;生涯导航教育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就业情况的好坏,关系到个人的人生发展轨迹,牵连着一个家庭幸福指数的高低,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参与能力和合作能力的人才。20世纪初,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的理论传入中国,在企业中受到了重视[1]。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与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形势,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成了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2]。它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以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的质量,更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3]。2011年7月,笔者所在学校,针对目前就业需求与高校学生特点,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实施“生涯导航”教育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见》,并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实施“生涯导航”教育计划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个发展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工作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提高育人工作效果的具体实践。“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学校学生现状、特点及个体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和需求,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制定阶段教育主体和内容,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适应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育人工作体系。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笔者所在学校的“生涯导航”教育进行了认识与分析。
1 联系的普遍性在生涯导航教育中的体现
大学生的成长蜕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生涯导航”教育,紧密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将大学生品德修养、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创新能力等的教育培养工作作为主线贯穿大学全过程。同时,根据学生大学期间所属时间段的特点,从纵向上分为四个阶段,即“我与大学”“我与社会”“我与职业”“我与未来”,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
“我与大学”,其教育目标是:指导学生进行角色和学习方式的转换,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4];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学习的情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探索学习方法,形成良好学风;引导学生领略大学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大学文化的深厚,促使学生树立发展意识,激发学生发展热情,将自我发展自觉地定位在一个较高的精神平台上。
“我与社会”,其教育目标是:以生涯规划辅导为起点,加强大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向社会学习的教育。主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课本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5];把自己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逐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自我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大学学习生活。
“我与职业”,其教育目标是: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掌握的前提下,通过专业课程实习、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兴趣,树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形成团体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在专业实习和科技活动中的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6];通过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我与未来”,其教育目标是:通过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讲解、国家就业政策的解读、职业理想及择业就业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准备及未来个人职业发展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关于毕业及就业的各种思想和心理准备,防止慢就业和待定族现象的出现[7];针对职场要求,提升学生时间管理、职场礼仪、团队建设以及团队合作等能力和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自主创业的素质和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独立的事物。“生涯导航”教育,纵向上四个阶段的教育,看似独立,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顺利过渡,适应了大学生活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同学,才能对专业产生兴趣与热情。对专业学习有热情、对大学生活有激情、对未来人生有憧憬的同学,才会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合理规划。有合理规划、有目标的同学,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素养和品德。有一定职业道德素养和能力的同学,才能在面对求职前形成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
2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生涯导航教育中的体现
笔者学校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生涯导航”教育文件中,要求各学院系、所负责部门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就业趋势,结合本学院学科专业以及方向的特点,有计划地制定符合本学院学生特点、且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通过建构阶梯化教育目标体系、自主实践学分制、综合素质测评考核体系、各类评优选先激励机制、扶贫助困体系等,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健全的目标导向体系和机制,激发了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和动力[8-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由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构成的,即由事物的共性与个性构成。在“生涯导航”包含的所有主题教育与活动中,有着所有学生需要共同学习并掌握的公共基础知识,也有着因学院以及专业所属不同,需要进行特殊提升的技能。在“我与大学“阶段中,校规校纪的学习、入党启蒙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校史校歌的学习教育、心理测试、防灾避险学习及演练、“沟通与表达”素质拓展、“生命、生存、生活”主题教育等是大一新生都需要学习的内容;“校友成就追索”、专业导论、职业发展教育、职业测查、学习效能主题班会、学科知识竞赛等有着因专业设置不同需要学生区别对待的活动。在“我与社会”阶段,“现代公民意识”主题教育、 “励志感恩”主题教育、“人际关系与艺术”主题教育、“性-恋爱-婚姻”主题教育、“爱心恳谈”活动等共性的需要学生学习掌握的知识[10];“职业发展”、职场人物访谈活动、《创新思维》主题讲座、《科研报告及论文写作》专题讲座、“创新思维训练”活动、课外科技与创新活动等突显专业特色的活动。在“我与职业”阶段中,《公民与法》系列讲座、“民主法治”主题教育、“压力与危机应对”主题教育等给全校学生进行步入职场前的思想方面的教育;就业指导、“考研ABC”、 创业培训、职业规划辅导、岗位见习、科技创新与行业发展专题讲座、生活中的发明与创造专题讲座等具有专业特点的活动。在“我与未来”阶段,“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情系母校”毕业系列活动、“成功心态”主题教育、[10]“我与未来”班会、就业指导、职场礼仪、“组织领导与管理艺术”素质拓展、求职自检材料写作训练等所有毕业生都需要共同学习并掌握能英语的知识;“公共课程的讲授(大学英语、体育、思政类课程、就业指导等)、大师名家的讲座(行业内的专家、院士)、专业赛事(不同学科的不同比赛)的进行、不同类型就业宣讲会的召开,无处不在彰显着学校专业的共性与个性。
3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生涯导航教育中的体现
在“生涯导航”教育中的“我与社会”“我与职业”“我与未来”阶段中,根据社会的形势变化与就业的需求,在品德修养方面,开展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党员先锋岗位创建活动、青年志愿者主题系列活动、“爱心行动”公益服务系列活动、与信仰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理想、社会、人生“报告会、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身心健康方面,高雅艺术进校园、“清泽讲坛”、心语沙龙、“心灵之家”、“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快乐成长营”团体辅导、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体育运动会等活动;在职业发展方面,学习效能分析主题班会、“生涯探索”系列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清泽职场”模拟招聘活动、“创业计划大赛”、社会实践岗位挂职锻炼、《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实践活动;在创新素质方面,课外科技实践与创新活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清泽小讲堂”、“创意市集”、建模大赛、机器人大赛、“晋商杯”竞赛活动、“挑战杯”系列竞赛活动、大学生科技竞赛等能把课本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中的活动。“生涯导航”教育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化从课本中获得的知识,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与理论知识相联系,让抽象的东西变得更具体,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科研精神的养成。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学生通过课本学习和老师课堂讲授获得理论知识,经过专业实习与专业科技竞赛活动的参加,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在实践中验证了理论的真伪,把课本知识转化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此过程中再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达到新的认识层次。
4 外因和内因的关系在生涯导航教育中的体现
“生涯导航”教育计划,重在“导”与“航”上,倾学校各部门能力共同制定并实施全员育人方案,顺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就业的形势,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政治素养、思想道德、知识技能、工作能力、个人成长、社会生存等等方面的“导” 向,充分发挥了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个人的成长以及在“生涯导航”教育中一系列活动的参与,快速转换角色,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积极规划自己的未来,诸多现象体现了大学生学习成长的主动性,表明了正确“航”行的轨迹。科学的、正确的“导”,可以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减少甚至避免走许多弯路。但是,最终的“航行”还得靠学生自己去进行,旁人是无法替代的。
“生涯导航”教育中“导”与“航”的作用,恰如哲学中外因与内因的关系一般,外因固然重要,能对事物的发展起重大影响,但关键还取决于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生的成长亦是如此,学校以及学院为学生量身定做的生涯导航方案虽然科学,但也得学生自己主动去参与、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船只的航行,偏离了导向,是永远达不到目的地的。
5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在生涯导航教育中的体现
“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要求学校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好工作方向和重点,做好整体计划协调和安排,要着力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项目,在做好学校层面工作的同时深入基层学院,调查了解计划实施的情况,掌握计划实施的实际效果,对基层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学院是落实“生涯导航”教育计划的主体,要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计划地制定符合本学院学生的培养方案、提高教育效果,建立长效机制,敢于创新,推进具有本学院学科特色的教育活动。
宏观和微观是相对而言的,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宏观的存在,是以微观为前提的;微观的存在,也是以宏观为条件的。“生涯导航”教育计划,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党的政策方面、计划的整体部署方面、制度方面、资源调配等方面予以总的指导以及方向的引领;教育计划的具体实施,则由学院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专业的特色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适合大学生成人、成才且有可行性与必要性的育人方案。在“我与大学”“我与社会”“我与职业”“我与未来”每个阶段中,都有一个宏观的教育目标,它的实现需要经过许多小的教育活动去实现。微观目标的实现与否,间接影响到最终宏观目标的实现。
6 结束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生涯导航”教育是一项具有时代特色的、长期的、需要逐渐完善,并持之以恒的重大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原理为我们正确认识“生涯导航”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哲学视角下,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与探索“生涯导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生涯导航”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使得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1] 孙 军.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2] 付爱敏.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及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1(20).
[3] 张光亚,王金飞.基于当今形势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企业导报,2016(2).
[4] 王晓霞,马嘉悦,张 柱.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
[5] 倪邦文.五四精神与青年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5).
[6] 王晓霞,马嘉悦,张 柱.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
[7] 穆广强,李广峰.如何加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2).
[8] 邵沁妍,李和风.以生涯导航为载体的育人新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3).
[9] 邵沁妍,李和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以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模式育人为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4).
[10] 张惠元,宋 燕.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生涯导航”教育研究与探索——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
[11] 李丽琴.毛泽东行政管理思想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责任编辑:杨春艳]
Career Navigation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BAI Xiao-fang, DU Kun
(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As the successors to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s life, which involves the family happiness index and even affects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With the great cha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redefinition of demand for tal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career navigation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being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and summing up of all the experience, the author's school has carried out the career navigation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career guidanc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provides a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career navigation education.
philosophy perspective;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navigation education
2016-12-11
白小芳(1982-),女,山西吕梁人,硕士,现工作于太原理工大学,研究方向:科技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杜 鲲(1965-),男,山西霍州人,现工作于太原理工大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G641
A
1008-9101(2017)01-0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