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于宏观市场经济的影响
2017-04-11张斯嘉刘雪影
□张斯嘉,刘雪影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大数据对于宏观市场经济的影响
□张斯嘉,刘雪影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大数据这一新兴技术已经对社会的各方各面开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中将对大数据分析相对于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的优势,目前国内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并针对大数据在我国的应用提出建议。希望可以借此使得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好地在宏观经济监测预测等方面发挥促进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
大数据;宏观经济;市场分析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所产生的数据以指数形式增长,现在每年全球新产生的信息量,相当于19世纪以前所有的信息的总和,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呢?大数据正是应这种新时代的需求产生的一种技术,它已不只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创新性的技术革命。这种新兴技术虽然产生的时间还很短,但是已经在通信技术、产品营销、市场开发、医疗卫生、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应用已广泛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毋庸置疑的是大数据技术的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未来预期对社会各行业的贡献也将是十分巨大的。而接下来,本文将对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对宏观经济指标分析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1 传统宏观市场经济调查方法
1.1 宏观经济指标
宏观经济指标是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或者某一时间点的宏观经济情况的数据,常用的数据有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国际收支、投资指标、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等。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分析和参考作用。
1.2 传统经济指标调查弊端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调查这些宏观经济指标,从而来观察和预测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往往会采用抽样调查和全面普查的方法。而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抽样调查就是在某个地区或者需要调查的每个区域采集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统计和分析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这种方法往往可以较快获得想要的数据,并且耗费的资源量不大,如失业率等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但是这种方法有着克服不了的缺陷,那就是必须要保证样本完全可以代表总体,不然的话必然会或多或少地丧失一定的准确性。
全面普查,也就是通过对全部样本的统计来获得数据的方法,虽然可以保证对全部调查对象的统计,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却耗时比较长,有时无法充分满足及时性的需要,而且耗费资源量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经济指标调查方法中的抽样调查法和全面普查法虽然有各自不可代替的优势,但同样也存在着先天无法克服的缺陷,在如今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已无法完全满足对于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需求,这也将给国家根据相关宏观指标信息来制定调控政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大数据在宏观市场经济中的应用
2.1 大数据对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
近些年来,大数据技术在各个社会各行业都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占领技术高地的新动力,深刻的改变了宏观经济环境,受到了各行业人士的高度重视。北京大学杨学山教授认为,我国大数据产业目前正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但其在社会认知、政策环境、市场规模、产业支撑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积极的进展,为大数据技术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21世纪,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全面收集和快速处理的能力,已经开始在宏观经济的监测和预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往往可以通过对看似并无关联的信息的分析得到想要的结果,例如日本一公司通过对不同人坐姿的不同的调查,发明出通过坐姿来识别主人的汽车防盗系统,Google通过人们对感冒药的词条搜索量来分析流感的感染地区和严重情况等。
2.2 大数据分析宏观经济指标的作用
大数据技术的巨大潜力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优势作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大数据技术在宏观经济指标的监测中发挥的作用。在这一方面,克强指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克强指数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在2010年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源于李克强总理2007年任职辽宁省委书记时,喜欢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当时辽宁省经济状况。该指数是由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和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三种指标组成,对于中国GDP总量的评估更切合中国的国情,而这种评估方法正是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对三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而来,相比于传统的统计方法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在传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很难做到对于如此庞大的数据量进行快速及有效地分析,往往会出现信息滞后及精准度较差的问题,而大数据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些缺陷,他通过网络的途径将各地、各行业的数据快速送至其中枢,快速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麻省理工学院曾发起过一个名叫“十亿美元项目”的项目,其目的就是通过“网络抓取技术”,通过统计全世界七十多个国家的购物交易数量来计算通货膨胀系数。项目的结果十分令人满意,对市场的通货膨胀系数预测极为准确,且仅有三天的滞后期,对于预测经济危机的到来和宏观市场通货膨胀指数的变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十亿美元项目,就是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人们日常网上购物的交易量,通过计算机的统计计算,来得出未来的通货膨胀系数,这是对于大数据数量信息的一种典型运用,也体现了大数据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所起到的其独特的作用。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随着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的飞速发展和社交网络的普及,在网上可以搜集到的信息越来越全面的同时信息量也随之数倍的增加,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过一系列的算法和程序的加工,便可以得到我们最想要的信息分析结果,从而来得到期望的宏观市场经济数据,这也必将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的青睐。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不但可以更加节省成本,而且比过去通过传统的方法所得到的经济指标更加的准确和及时,提高了数据的价值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便利。
3 大数据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3.1 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应用
21世纪以来,大数据在我国宏观经济市场的运用也从无到有,在很多情况下一些专家在分析宏观市场的局势和未来的语气变化时,就往往会用到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比如经济学者们在评价我国企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时,往往会用到企业发展工商指数,利用先行指标的变化来预测未来的经济局势。这对于中国市场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阿里巴巴在金融领域的“蚂蚁金服”就是大数据一个很典型的案例。资料显示,作为蚂蚁金服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宝平台已入驻200多家金融商户、近千万小微商户、超过3亿活跃实名用户,每天支付笔数达8000万;支付宝钱包有大概1.9亿活跃用户,每天有超过4500万笔支付,占总支付的一半以上。在蚂蚁金服金融服务平台背后,就是有云数据、大数据技术做支撑,才得以保障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在处理过程中井然有序。
3.2 大数据技术所存在的屏障
在大数据技术如此炙手可热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大数据在我国的发展虽然整体较好,但是相比于国外目前已经形成了的比较完善的大数据技术体系而言,我国在大数据技术在应用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而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政府的资助力度不够。大数据技术在中国的发展除了需要市场的肯定,同时官方的认可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有形的手,可以在资金和政策上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我国政府虽然已经发现了大数据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体现的重要作用,也开始在相关方面有所投入,但相对于国外政府部门对大数据项目的资助与帮扶,我国如果想要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那么政府部门目前对大数据领域的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第二,数据的清洗难度大。大数据在处理信息时由于需要的信息量巨大,与此同时此类信息格式驳杂,往往有图像、文字等多种格式并存,清洗的难度较大。在大数据技术发达的国家,往往只有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才具有这种技术,比如Facebook,Google等,他们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一直保持在国际行列前沿,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在我国,目前能够较好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公司数量还是太少,虽然有阿里巴巴、腾讯等这样的公司大型互联网企业,它们在大数据方面的应用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但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的信息清洗技术还相对落后,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第三,缺乏相关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大数据方面的专业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专业也往往没有把大数据技术作为学习的核心重点。比如在图书情报专业,对于大数据的利用就仅限于搜索引擎方面,而没有更加深入地去研究其核心的技术。而在计算机专业领域,当代的大学生往往因为就业的需要而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编程等较为实用性的方向上而不会将大数据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作为自己的学习核心方向。这就导致了大数据行业没有形成较为完善和稳定的行业人才输送链,导致行业人才理论知识水平不足的尴尬局面。
第四,数据分析的模式较为落后。目前我国的大数据技术应用还是以中长期监测为主,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在宏观经济市场指标的监测和分析方面,经常用到的往往只是中长期监测所得来的数据,比如前面提到的克强指数中所分析的货运量、居民耗电总量和贷款发放量。而在国民经济运行的众多方面,中长期监测的作用不如实时监测得来的数据及分析更加有实用性。这也就导致了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并没有发挥出其更为巨大的优势作用。
4 大数据在宏观市场经济分析的一些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针对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宏观市场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完善和发展大数据技术对于我国宏观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推进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宏观经济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我们应该多方面的支持与鼓励其发展,挖掘更多的信息源,开发更加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发展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数据技术创新道路,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把我国的大数据技术做大做强,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与此同时,在建设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笔者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政府对大数据技术的扶持力度。大数据技术是决定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政府应重视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各相关方面尽早地加强扶持力度,尽快克服目前我国广泛存在的高维度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落后的问题。为此,政府应该出台更多鼓励和引导大数据技术开发和完善的政策法规,需要重视相关人员上报的大数据技术的有关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在快速论证可行性后加大对相关项目的扶持力度,以此提高行业相关人才的从业热情,引导社会高尖端人才从事大数据开发与建设,从而加快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第二,创建更好的平台。信息的安全问题和信息的清洗难度,也是目前阻碍国内大数据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技术问题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因此,需要更好的平台来提供完整与准确的经济市场信息,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在技术难题上我们可以在引导相关人才从业的同时从国外通过购买的方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从而建成和完善我国自己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这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行业龙头企业可以共同牵头,在尽快促成国家出台相应更加完善的政策法规的同时,联合起来开发大数据技平台,实现共赢,并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技术环境,从而来保证平台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三,构建更加科学实用的数据模型。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很短,目前并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现实工作无法得到准确的理论支撑的情况。基于目前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为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我国政府及有关各大科研单位应与各个大数据技术运营商相联合,尽快构建一批更加科学、更加先进并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数据分析模型,使实际工作得到理论的依托,为大数据在宏观市场分析中的使用提供更好的理论条件。
5 结论
思路决定出路,眼光决定成败,如何面对迎面而来的大数据时代,是我们应该冷静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市场环境下,大数据技术以逐渐促使经济主体意识到数据信息的重要性,在未来,要想让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地发展,将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于支撑。与此同时,客观的认识和运用大数据技术,不夸大其作用,也不减小其优势,是准确认识和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前提所在。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手段,目前在我国面临的不只是机遇,还有我国基本国情所造成的阻碍。与大数据技术先进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储备与发展水平都略显单薄,缺少相关完善的政策法规和良好的市场资源整合。大数据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事情,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稳健的发展,因此,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企业和相关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最终,大数据技术也必将在我国的宏观经济分析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刘涛雄.大数据与宏观市场分析研究综述[J].国外理论动态,2015(01).
[2] 申红燕.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分析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研究参考,2014,63.
[3] 文桂江.大数据时代我国宏观经济的冲突与协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5).
[4] 陈 龙,王建冬,窦 悦.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宏观经济监测预测研究[J].信息化研究,2016(10).
[5] 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J]. 略与决策研究,2012,27(6): 648-657.
[6] 舍恩伯格 V M. 大数据时代[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32.
[7] 张兰廷.大数据的社会价值与战略选择[D].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2014: 17.
[8] 陈水生.新公共管理的终结和数字时代的兴起[J].理论导刊,2009(4).
[9] 陶雪娇,胡晓峰,刘 洋.大数据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3,25(8): 143-146.
[责任编辑:王文俐]
The Impact of Big Data on Macro-market Economy
ZHANG Si-jia, LIU Xue-ying
(Guizhou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Guiyang550025,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w technology of big data has begun to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every aspect of society.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of the big data analys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are expounded,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is described,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our country. It is hoped to make big data technology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macroeconomic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and thu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croeconomy.
big data; macro economy; market analysis
2016-10-21
2015年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当代前沿理论研究”(黔教研合JPKC字[2015]004)
张斯嘉(1991-),男,河北承德人,现为贵州财经大学2016级会计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理财与税收筹划; 刘雪影(1979-),男,湖南涟源人,现工作于贵州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哲学。
F830
A
1008-9101(2017)02-00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