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①
2017-04-11马立新
马立新
(伊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伊宁 835000)
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①
马立新
(伊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伊宁 835000)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对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和提升党在农牧区基层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面临农牧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反渗透斗争,面临境内外“三股势力”文化渗透的威胁与挑战、面临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和农牧区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挑战。因此,农牧区文化建设必须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必须重视农牧区教育,加快培育“新型农牧民”,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农牧区民族文化的转型。
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突出成绩,但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只有正视农牧区文化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推动农牧区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是维护农牧区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针对当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指出,“对新疆来说,意识形态工作尤其重要,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定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2]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对做好当前新疆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整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新疆“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分裂与反分裂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这种情况在农牧区同样存在,做好新疆农牧区意识形态工作、维护农牧区意识形态安全是贯彻落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需要,是维护国家整体安全的需要,也是凝聚各族群众精神力量的需要,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2.加强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是推动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农牧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对农牧业现代化的解释是实现“八化”和“三个明显提高”,即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生态良性化,从而使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统筹城乡发展明显提高。[3]当前,新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农牧业还处于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的阶段,即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实现农牧区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传统产业、基础产业和民生产业的新疆农牧业,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既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也存在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如地方财政困难、生态环境脆弱、市场化程度低、人力资源匮乏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依靠科技进步,而且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本质上讲,生产力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新疆农牧业现代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农牧民的现代化,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是实现新疆农牧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关键。目前新疆农牧民思想观念封闭保守、普遍缺乏掌握新型农牧业科学技术的能力、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与农牧业现代化对人才的要求差距较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牧民是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农牧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农牧区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农牧业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有助于提升农牧区群众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还可以为农牧区经济活动注入更多的先进文化内涵,促进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速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3.加强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需要。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强弱,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和实施程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地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同时指出:“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强薄弱环节,特别要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4](P24)全会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基层党组织必须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基层文化建设的能力。在农牧区进行文化建设的能力,具体体现在,农牧区基层党组织能否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农牧区意识形态阵地,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发展农牧区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是否能够在农牧区大力倡导具有现代气息的、进步向上的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能力。实际上,加强农牧区文化建设不仅不会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反而可以促进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提升。通过农牧区文化建设,可以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说服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的亲和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执政的群众基础。通过加强农牧区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建设,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可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农牧区文化建设与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提升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从新疆农牧区的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农牧区紧邻边境,安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农牧区宗教氛围浓厚,极易被“三股势力”和国内外反华势力利用。“三股势力”和国内外反华势力往往披着“宗教”的外衣,散布宗教极端思想,蛊惑和煽动群众,曲解党的方针和政策,这就造成新疆农牧区社会基层治理的难度大、任务重,对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二、新形势下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1.农牧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任务艰巨、形势严峻。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新疆作为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点地区。地广人稀的农牧区自然成为境内外“三股势力”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地区。境内外“三股势力”借助互联网、视频光盘、QQ、微信、微博等媒介在农牧区进行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与渗透,侵蚀农牧区思想文化阵地;利用宗教极端势力破坏法律的实施,如破坏义务教育法、破坏婚姻法、煽动不认政府证件等。农牧区意识形态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逐步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农牧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影响到农牧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国家政治观,削弱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严重威胁到农牧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当前新疆“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下,抓好农牧民意识形态领域教育,巩固农牧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
2.培育“新型农牧民”是当前农牧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社会转型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转型。人的现代化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他方面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培养一大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农民。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新型农民”在中央文件中界定的内涵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社会转型及现代化农业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表明现代农民身份内涵和社会形象与传统农民已有很大的不同。“新型农民”要求农民素质全面发展,不仅要具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具有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法治观念、合作意识等。“有文化”是指接受过九年义务制教育,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懂技术”是指拥有一定的劳动经验和生产技能,掌握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具备获取科技信息与市场信息的能力;“会经营”指新型农民要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能够科学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当代农民的新特征和当前社会发展对农民素质提出的新要求。长期以来,新疆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文化程度不高。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显示,新疆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人口有51.58万,占全疆总人口的2.36%,且绝大多数分布在农牧区。据2006年新疆农村抽样调查显示,劳动力人数中受初等以下教育的人数占到劳动力总人数的90%左右。[5]新疆农牧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从总体上看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必须通过文化建设促使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3.农牧区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现代转型的挑战。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对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自古以来,新疆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交汇交融之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新疆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新疆民族文化也面临着向现代文化转型的挑战。所谓现代文化,广义上是指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人的生存方式。现代生产方式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新疆农牧区的民族文化是在自然经济结构和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农牧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生产方式的变迁,民族文化正在逐步失去其原有的物质基础,日益暴露出与现代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具体表现为: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失落;民族文化形态的萎缩、消失;片面发展观导致的民族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遭到破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正面临着重视不足、后继无人的困境等。正如高静文在《哲学视域下的新疆民族文化转型》一文所描述的:“当前新疆文化转型面临着特殊的历史方位,处于前现代的、现代的、后现代的文化交织、并存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状况,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前现代的东西仍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维和深层文化心理,传统文化的转型仍在缓慢推进之时,后现代的思潮也随着全球化、随着西部大开发、随着新一轮的文化开放汹涌而至。”[6]因此,在农牧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如何摒弃民族传统文化的糟粕,传承、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农牧区文化建设应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深入开展农牧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面对农牧区意识形态领域复杂而尖锐的斗争形势,面对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新问题新动向,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识别“三股势力”在“民族、宗教、人权、民主”等外衣掩盖下、打着各种旗号进行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分裂活动,采取有力的防范和打击措施,切实消除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对广大农牧区群众的影响和侵蚀,构筑起反分裂、反渗透的坚固思想防线。在广大的农牧民群众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以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P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高度概括,具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农牧区应运用各种文化形式,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农牧民群众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广大农牧民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和分裂势力的侵蚀;应继续推进“五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五个认同”教育是新疆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手段之一,它从思想基础、情感基础、文化基础与理想信念基础等方面帮助各族群众确立起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巩固各族群众爱国主义的心理基础,对进一步增强农牧区群众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能力具有突出作用。
“从长期的历史经验看,国家的长治久安,一是靠认同,一是靠法治,二者缺一不可。认同比法治更为重要,只有解决了认同问题(特别是从制度上保障),国家才能长治久安。”[8]针对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应充分发挥爱国宗教人士在促进和谐、遵规守法、引导信众、抵制极端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信教群众坚持正信正行,坚守中道,抵制极端。与此同时,要以法治的权威打压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一方面,广大干部要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需求和宗教活动,引导和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另一方面,做好群众宗教教育工作,将宗教极端主义从正常宗教中剥离出来,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和以宗教的名义强迫、煽动、威胁他人信教或从事非法宗教活动的极端分子。
2.重视农牧区教育,加快培育“新型农牧民”,实现农牧民的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牧民是新疆农牧区社会发展建设中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点工程。农牧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将为农牧区社会转型的顺利推进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与支持农牧民的教育工作,将提高农牧民素质、培育“新型农牧民”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在法律、政策、经费投入上支持农牧民的教育和农牧区人才培养问题。在促进农牧民教育方面,应有相应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和支持;在政策上,国家对农牧民接受教育、培训要给予优惠的条件,如加大资金资助、提供办学条件、提高教师数量和质量等;在资金投入上,向农牧民教育倾斜,如减免相关培训费用、给予资金补贴等。要建立政府主导、各社会力量参与的农牧民教育、培训体制。在政府内部设立相应部门或机构负责农牧民教育、培训的规划、指导和监督工作,保证农牧民教育落到实处。动员社会力量创办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机构,如正规的农业学校、农业新技术培训机构等,扩大农牧民受教育的渠道。针对农牧民的实际和需求,开展各层次的培训班或实践活动,快速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应重视农牧民教育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和师资问题,注重培训效果和实践操作,将长、中、短期培训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观念的传播与农牧业知识技能的培训相结合,将农牧民的素质提高与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结合起来,全方位提升农牧民素质,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师资是保证农牧民教育培训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应和各地大专院校、农牧业部门、教育机构联合起来,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培训效果。
3.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促进农牧区民族文化的转型。农牧区民族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是新疆进一步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对增进各民族团结、增强“五个认同”具有重大意义。文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艰难、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生产方式的变化影响着文化的变迁。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农牧区经济落后的面貌,为文化转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不断推动农牧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帮助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逐步树立起现代意识、现代观念。新疆民族文化中既有许多优秀的部分,也有长期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所形成的旧思想、旧观念等。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完善,要不断用先进文化的思想观念去教育引导广大农牧民。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帮助农牧民逐步树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社会思想观念,如市场观念、开放观念、时间观念、法治观念、竞争观念、质量观念、创新观念、效益观念等,通过教育工作,帮助他们逐步培养理性思维和公民意识。
加强农牧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扩大文化交流,繁荣和发展农牧区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是世世代代各民族先辈留给我们的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于这笔宝贵财富,一方面要开展挖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创新各种形式和途径使之发扬光大,发挥其蕴含的精神动力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立足新疆农牧区建设的实际,进行文化创新。打破、消除民族的封闭性,扩大各种文化交流,善于吸取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华。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创造出既有新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农牧区文化。要重视农牧区民族文化事业,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不断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加大农牧区文化事业的投入,在文化规划和建设中,加大投入经费进行农牧区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经费创作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文化事业发展了,农牧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才能更加积极乐观、昂扬向上。通过各种文化惠民工程,实现现代传播媒介、平台在农牧区的基本覆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真正实现以先进文化引领农牧区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http:// 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821/c1024-22635998.html,2013-08-21.
[2]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团结奋斗[EB/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110/c117005-28851317. html,2016-11-10.
[3]司庸之.昌吉州在全疆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探析[J].新疆社科论坛,2011(06).
[4]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新疆农村发展现状及其与内地省区的差距比较[J].经济研究参考,2008(68).
[6]高静文、张春霞.哲学视域下的新疆民族文化转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7]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胡鞍钢、胡联合.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与繁荣一体[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责任编辑:洪美云
G249.27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3.21
①*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疆农牧区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14XKS03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