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2017-04-11王成
王成
(中共阿勒泰地委党校 新疆阿勒泰 836500)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王成
(中共阿勒泰地委党校 新疆阿勒泰 836500)
生态事业的统筹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定得是符合中国国情、带有中国特色的,因此我们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用发展的视野与实践的观念客观、综合地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思想的理论阐述,以理论贯通实践,为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当代中国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线,只有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凸显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及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演进,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才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所遇到的现实难题。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上升时期,生态问题并不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高度关注与深刻反思。但在马恩相关著作论述中已经蕴含了一定的生态思想。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不断进步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弊端所进行的深刻批判。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源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所研究的自然界是“人化自然”,他既不主张征服自然也不赞同破坏自然,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得出了其关于生态思想的科学认识,若要深刻认识马恩生态思想的起源,就要追本溯源寻找其理论提出的相关依据。
1.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源于人与自然建立的必然联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自然界先于人类产生并独立存在,人类文明是伴随自然界的发展而发展,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现实。恩格斯指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因此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将人置于自然界之中进行考量。“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1](P384)“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P92)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互为补充,互相制约。人类利用自然然后改造自然,使自然界成为“人化自然”,对自然界进行开发利用、维持并满足了人类对各种物质资料的需求。但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私欲而变本加厉的施力于自然,导致了生态失调、环境恶化。人类不能完全地脱离自然生态环境而独自生存,这就意味着人类一切生产活动都必须依附于自然界,一旦这种依附关系消失,一切人类世界的社会关系都将自绝。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前提。
2.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证明人与自然存在必然联系。自然界不是纯粹的自在自然也不是完全的人化自然,没有人的自然界无法体现出生态环境的价值。人与自然存在物质关系与依赖关系。人类劳动是促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只要人类劳动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转换就不会停歇,人与自然就会不断向前发展。具体而言,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利用,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有发展前景的生活,人类就要自觉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以此为实现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而提供物质的、经济的动力。与此同时,生产力的不断攀升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劲的经济动力。人作为社会生产实践的主体,其“生存斗争不在单纯围绕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发展和享受资料进行”。[3](P372)人改造自然的同时,自然也在改造人类自身,人类利用生产工具征服自然的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进一步跃进,加速了自然演进的历史进程。作为自然界的有机构成要素,人是集生产、消费于一体的自然生物。原始的自然资源只能够部分地满足人类需求,而要满足更高消费层次则需要更多的劳动实践去丰富、加工。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满足需要的不同层次,而需求层次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导。因此,经济是生态文明需要的基础与实践的基本动因。人产生于自然并依赖自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需要依靠实践的观点来贯彻
改造客观世界的途径源于实践,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改造自然的活动,人的生存与发展依托于自然界并体现于社会实践。因此,生态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也不能脱离实践,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用实践的观点,为我们指明了具备完善生态文明发展的各项标准。
1.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不能脱离劳动实践。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物质生产资料都源于自然界,人类文明想要永续发展,就必须依托资源、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界的自我修复与调节需经历漫长周期。虽然物质需求并非人的唯一需求,但只有满足了生存需要才能有精力去实现人的全面需求。人与自然建立关系的途径就是劳动实践,因此在实践中把握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规律、利用规律,人与自然才能真正和谐共生。
2.破解生态危机困局需要马恩实践观来指导。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将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而进步,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高低必然离不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一旦脱离实际,经济形态必然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共产主义社会是公有制全面普及的时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得人的素质与觉悟更加充满理性,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将不再以功利性质为主,而是更加自觉的维持生态平衡,自发的去实现“自然性”与“非自然性”的平衡,促成生态环境向自然状态回归。
(三)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需要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是利弊共生的矛盾集合体,资本催生了资本主义与资本家的产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因此资本家会竭尽所能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整个生产过程中就势必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洞察并指出生态环境的大幅破坏始于资本,因而进行了批判。
1.资本循环方式对资源的索取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生态问题贯穿于目前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之中,各时期生态破坏从未停止,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特别是在资本主义时代表现尤为突出。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的本质进行了深刻批判并指出“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4](P55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与掠夺,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开发也是掠夺式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和交换形式日益成为生产本身所无法忍受的桎梏。”[1](P548)具体而言,资本主义掠夺性的原料获取方式结合膨胀的再生产的野心扩大了对自然的施力,继而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的恶化并不能阻止资本的扩张,它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彻底打破并推向深渊的边缘,长此以往,生态的恶化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崩坏,自然终将同人类文明一同覆灭。
2.资本积累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易导致盲动生产,这种社会内部矛盾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本的本质是追逐利益,工人创造剩余价值却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发展和满足享受需要的消费,势必造成“供过于求”,当市场一旦不需要一种商品并急需另一种商品时,资本家为追逐利益往往会进行风险投机生产新的社会产品。资本家为寻求利益的保值多将剩余商品销毁,这就需要资本家更多地向自然索取。从现实的角度反映出资本的本质与逻辑是不计成本耗费资源的生产再扩大化,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利用。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两个和解”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因资本而发生异化关系,这种异化破坏了资本诞生前各种关系的初始状态。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两大任务是人与自然、人与人本身的和解。
1.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原始社会人们并不了解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影响效力微乎其微;农耕社会人们开始适应规律,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与少量破坏,自然资源的维系与人口增长持续保持动态平衡;到了资本主义时期,人类妄图凌驾规律,资本的扩张导致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压榨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维系与人口的持续增长形成反比,人与自然的矛盾愈发显现。人类诞生于自然,理应穷尽创造力为恢复自然、保护自然而努力。人与自然不应是征服与对立,人在自然界中进行生产与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只有做到对自然的索取与贡献彼此平衡,人与自然才能够达成和解与统一。
2.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需要生产力的极致发挥。人通过劳动实践与人和自然发生各种联系,人与人的和解可以稳定社会关系,它是人与自然和解的前提。原始平均主义为了生存而自发合作,当人类开始从集体无意识状态向有序组织生产的状态过渡时,导致了资本主义诞生。资本的逐利性驱使资本主义向前发展,利益的驱动使生产资料与社会关系均发生了异化,直接的结果就是剥削关系成为主要的人际关系。唯有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进而实现共产主义,这种异化关系将会被彻底打破,届时人将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将达到和谐统一。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科学演进历程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近年来愈发重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使这一生态思想在中国有了进一步发展。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是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目标,力图使经济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也在不断探索并总结经验,并为改善世界环境积极贡献着智慧与力量。基于这一奋斗目标中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路的与时俱进
1.从统筹发展到协调发展。“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的本身的特性。”[5](P68)马恩认为人口增长与物质生产资料的增长应当是一致的,但现实是人口增多、资源锐减,传统劳动方式被科技消解,导致相对人口过剩。因此,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统筹思想就愈发必要。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开始积极探索破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协调的难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我们已清醒认识到“统筹”“协调”的必要性。提前做好规划统筹有利于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从科学发展到永续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与国际接轨。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就已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从为何发展、如何发展的角度对发展进行了科学论证,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的时代意义,要遵循人类发展与共产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生态兴衰事关发展,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五大发展理念”更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道路的相互关系;全面深化改革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永续发展更是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动力、发展目的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科学严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联系建立在劳动实践所产生的物质交换的基础之上。人类的劳动实践能建立起与自然、社会的必然联系,进而促成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互惠和解。当前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充分体现出中国生态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性。随着人口暴涨、灾害频发,党和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将环保提上日程。1973年8月,国家计委组织召开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并审议通过了中国第一个环保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推动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1979年颁布了第一部环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此后江泽民也曾提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6](P534)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反映出我们治理生态问题的决心,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将“五位一体”写入党的报告,集中反映出中央在回应人民对于生态环境的诉求所做出的努力。时至今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站在新的战略高度和理论起点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充分表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愈发的趋于成熟。
三、中国当代生态建设的奋斗目标与现实困境
中国的生态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积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不断趋于完善,我们不能单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而是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并不具有的优越性,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形势的严峻性。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牺牲自然环境,如不正视危机,中国的发展将难以维系。
(一)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
1.生态文明建设要以落实民生建设为福祉。“美丽中国”、科学发展、全面小康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其本质都必须以生态和谐作为前提,从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当前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四大建设的落实均不能脱离生态文明建设,一旦生态恶化将使其他建设失去有利载体,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一方面,民生建设的好坏反映出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的高低。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反过来也促进民生建设的落实。因此,以生态文明观指导实施民生建设,是为全体社会成员谋取利益的建设,充分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将美丽中国建设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他在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根本,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的生态思想。
(二)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现状
1.生产方式的滞后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664个县市的人均耕地低于国际标准的0.8亩,地域差异与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客观上更加剧了生态失衡,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将消耗更多的公共资源,新一轮大范围的资源消耗即将到来。受市场经济自发调节、政策导向、管理模式滞后等因素的干预,加上片面追求效益而不计后果的传统理念使得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持续偏低,我们虽有大量的战略资源储备,但受制于市场、加工技术和自然条件的多重制约,我们对资源的利用率始终较低。另外,高耗能产业与重复建设使得资源的浪费更是比比皆是。可见国民生产每个环节的问题最终都将导致资源的大幅耗损与浪费,生态问题将愈发突显。
2.脆弱的生态环境加剧了生态贫困。“2015年对全国地级以上338个城市进行空气质量监测,26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约占总体地级城市数的78.4%;480个城市参与降水监测,监测结果触目惊心,降雨类型总体仍为硫酸型,酸雨频率平均为14.0%,对全国967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64.5%、26.7%、8.8%。”[9]当前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城市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利益,将污染企业搬至偏远的贫困地区以图转嫁污染、缓和矛盾,但贫困地区往往也是生态“贫困”的重灾区,我国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地区也往往是这些地区,这将进一步加剧生态贫困。
(三)中国当代生态困境的社会根源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打破传统,改变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但破除旧体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枷锁与现实操作上的桎梏并非易事。因此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以科学有效的生态思想、生态理论指导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1.立法缺失与民众觉悟滞后。目前我国的生态立法正趋于完善,但法律体系内部仍存在衔接与沟通、法条过时等问题,影响了司法的正常执行。同时,审批流程复杂,决策科学论证不足也导致多元利益阶层产生矛盾甚至对抗,降低了执法效力。作为发展范畴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应使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逐渐由被动治理到主动改善、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递进过程。传统思维的“与世无争”使人们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仅仅是政府行为,在不直接侵害到个人权利的情况下最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就很难形成一种良性的社会氛围。
2.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前的社会主义依旧无法脱离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仍是追求经济利益,这就容易使我们陷入经济效益优先发展的思维定式之中,即发展就是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了一切社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提升,忽视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最终结果会导致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崩溃。经济增长不单纯是GDP的数据增长,传统的发展观确实使我们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大幅改善,但我们也付出了资源浪费、生态污染的代价,我们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不能只是标语、口号,真正的将认识深刻化、目标具象化、制度可行化才是打破传统发展模式上升瓶颈的关键。
3.经济运转模式缺乏创新。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大都用于资源的开发而非保护,目前为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的亩产水平,我们仍在大面积地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部分农产品竞争优势开始下降。伴随着转基因技术的盛行,特别是一些不良商家把中国推向转基因产品倾销的风口浪尖。国际社会近年来对碳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中国粗放的发展模式产生的生态弊端短期内无法完全根治,加之我国至今仍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发明体系,尤其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欠缺。经济运转模式的滞后与创新驱动不足将制约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的紧张。
四、中国化的生态理论必将指引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光明未来
1.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将为世界生态和谐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全球生态治理已成为世界共同应对的难题,谁能率先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就更能掌握国际社会话语权。生态恶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新挑战不仅限于中国,更是全世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全球环境治理问题指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要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7]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共同朝向可持续发展、均衡发展迈进,符合全人类的一致利益。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提出“‘公平、合理、有效’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提出巴黎大会应该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推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8]按照中国目前的战略部署,我们到2020年将构建起多元参与、产权清晰、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也将为世界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一份富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方案。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清洁能源、发展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带头克服自身的发展困难,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责任。
2.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的生态治理模式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不断发展形成的科学的治理模式,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治理模式,是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模式。从科学发展观,到“五位一体”中的生态观,再到现在强调的绿色发展观,无不体现出这一中国特色生态观的科学性、指导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特色的生态思想已经逐步在实践中趋于完善,但我们距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两个和解”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马恩生态思想对于指导中国的生态实践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我国全面建成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现已完整清晰,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其作为人民生活的一项重要保障愈发显得迫切。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科学性与辩证性统一的生态思想,它将继续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指导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与推进,解决好生态问题,才能更好地助力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www.zhb.gov.cn/ gkml/hbb/qt/201606/t20160602_353078,2016-06-02.
[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N].人民日报,2015-10-14.
[8]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5-12-01.
编辑:赵斌
A811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