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017-04-11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本刊评论员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前进方向。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迎来建军90周年,香港也将迎来回归20周年,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意义重大。
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是意识形态安全,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灵魂。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态势活跃复杂,呈现出许多新特征,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和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历史阶段,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领域做出新部署,推出新举措,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全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明显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影响力稳步提升。但同时,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态势,继续以变化了的内容和方式持续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一些所谓的思想观点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跃跃欲试,竭力与我争夺意识形态的解释权、话语权、引领权。一些敌对势力也从未放弃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我们必须要正确识别各种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剥去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伪装,揭露西方“普世价值”的欺骗性,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就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观察和思考人类社会问题,它超越了狭隘的阶级利益,得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科学结论,它是以反映和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宗旨的科学世界观,因此,它不同于以往任何形式的信仰或意识形态。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写在了党旗上,并将党的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确定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
由此可见,唯物史观的本质是人民性,它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体现,更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的理论基石和根本宗旨。今天,我们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和巩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主体地位不动摇,就是坚持和巩固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