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共青团组织群众性的路径初探
2017-04-11苏海泉
苏海泉,乔 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团委,辽宁 葫芦岛 125105)
增强共青团组织群众性的路径初探
苏海泉,乔 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团委,辽宁 葫芦岛 125105)
保持和增强群众性是党对共青团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党在青年中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通过着力构建枢纽型、网格化团组织、增强青年对团组织的认同和信任,来扩大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覆盖面;通过把青年的呼声和诉求反映给党和政府、把党的主张和任务转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来做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提高青年工作专业化水平、加强青少年事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化青少年权益工作法制化建设,来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通过增加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工作参与和评价权重、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化团建工作、引导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积极有序文明参与政治民主,来引导青年在社会主义民主中发挥作用。
共青团组织;群众性;青少年工作;权益维护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强调,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党对共青团的基本要求。组织发动和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取得革命胜利和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法宝,共青团组织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既在联系青年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同时在青年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增强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不仅是团组织面对新形势深化改革的需要,更能够凝聚和发挥广大青年的力量,共同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才智。
一、扩大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覆盖面
(一)着力构建“枢纽型”团组织
“枢纽型”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通过合法登记或政府部门认定的,在现有社会组织体系下处于枢纽地位,通过健全的组织系统和有效的服务支持,加强统筹协调与纽带联系,促进同类型、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社会组织。其主要职责包括孵化培育、协调指导、自治自律、集约服务。共青团组织具有建设“枢纽型”组织的天然优势,“枢纽型”团组织严格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原则、方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助手和坚定的后援团,以联系、服务青年社会团体、青年组织为主,使党委、政府、青年社会团体、青年团体相互沟通、协调,起到中枢、纽带作用[1]。
一是充分发挥中枢核心作用,为青年及青年组织提供平台支持。通过平台的支持,来聚合资金,聚拢人才,聚集资源。如深圳市举办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创新性的组建了以青年社会组织为主题的工作平台—“U”站管理平台[2]。此平台的建立与运营是以深圳团市委为发起主体,承担组织者、协调者与决策人的作用,为赛事保驾护航,基于“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的理念,从前期的筹备工作,中期的沟通服务,后期的建立长效机制,“U”站平台都起到了中枢纽带的作用。“枢纽型”团组织可以成为广大青年人参与城市发展构建的重要平台,以建设服务型团组织为手段推动“枢纽型”团组织建设,结合实际情况为青年组织和青年人提供贴心服务,成为团结青年的平台基地。
二是拓展渠道,整合资源。团组织通过联合青联、妇联、工会及社会青年团体等组织,拓宽资源输送渠道,推动公共资源向社会团体尤其是有资质的、得到政府和官方认可的青年团体倾斜[3],“枢纽型”团组织通过带动辐射青年组织以及青年社团,构筑资源集约平台和渠道共享平台,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场地、经费、培训等社会资源[4],来切实扩大“枢纽型”团组织的辐射面积和影响力。
(二)构建“网格化”的团组织模式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受到互联网运行规律、实施目标和及时反馈机制的启发和影响。构建“网格化”团组织模式是对团组织建设的有力创新。
“网格化”团组织是在保障稳定的核心骨干团干部队伍的前提下,优化团干部人员配比、年龄结构,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分片、分批负责具体事务,定期开展团干部知识、技能培训,把绩效考核纳入日常管理。在此基础上,明确团委为组织领导核心,分支团支部组织为支点,以社会组织为目标主体,团干部为具体执行者,把所在单位团委、分支团支部、社会组织、团干部至上而下分成阶梯型管理网络。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采取日常办公自动化,利用互联网收集、整理数据,更好、更快、更有效率的为青年人服务[5]。这样,就构成了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立体化的“网格化”团组织管理模式。
构建“网格化”团组织关键在于打破原有组织框架,搭建“网格化”创新模式。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成立了全国首个“网格化”团委,宁德市积极探索“网格化”团组织建设新路径,形成了“网格化”实体平台,有效解决了团组织力量易分散、人员冗杂等问题。云南省昆明市按照区域和属地服务原则,不以行业、阶层、所有制区分,以镇(街道)团组织为依托,以“网格化”组织手段,构建青年服务阵地,逐步建成为超越隶属关系、区域共建的“网格化”团组织系统,统筹管理下辖的社区,把团员青年纳入“网格化”管理系统。云南昆明的“网格化”团组织实践是共青团保持和增强群众性的有效措施,建立了以街道、乡镇等团组织团员青年为主的社情民情调查队伍,按照团员青年的个人爱好、特长等划分到不同的网格单元中进行管理和服务,实时掌握管辖区内的各种情况,有问题及时上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及不稳定因素。团组织在建设“网格化”的进程中要坚持团结团员青年,同时要调动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扩大青年的参与度,使青年深度融入“网格化”团组织构建之中。
(三)增强青年对团组织的认同和信任
当前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影响着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更易受到冲击,被个别敌对势力拉拢、分化、吸收。共青团组织有职责肩负起教育、引导、甚至是纠正青少年在思想意识领域的错误观念[6],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增加青少年对团组织的认同和信任,才能扩大工作的覆盖面。
第一,建立青年充分信任、高度认可的团组织是关键一步。做好青年工作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作为后盾。要建立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向心力的团组织,要始终确立青年的主体地位,“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始终尽心尽力为青年办事。
第二,任用素质过硬的团干部。团干部的素质决定了团组织战斗力的强弱、服务青年工作能力的好与坏、青年认可度与信任程度的高与低。素质过硬的团干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为青年服务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和任务。要把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尤其是扎根青年群体中、融入青年群体中的能力当做评价团干部的重要标准。
第三,满足青年需求做好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团组织要把青年当成朋友,团干部要把自己当成青年的一份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青年着想,在日常生活中成为青年的知心好友,在工作、学习中做他们的老师、兄长,与青年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发掘共同的兴趣点[7]。要更多地以青年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导教育青年,真正的“投其所好”,这样团组织开展青年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得到广大青年的认同和信任。
二、做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一)把青年的呼声和诉求反映给党和政府
青年的理性呼声和合理诉求是青年人成长、成才、成熟过程中的内在需求,充分尊重青年人的表达权利,把青年人理性的呼声和合理的诉求反映给党和政府,让党和政府及时把握当下青年人的“所思、所想、所惑”,满足青年身心健康的需求、个人成长的需求、事业发展的需求、社会参与的需求以及青年权利表达的需求,是共青团做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增强群众性的重要手段。
一是充分利用共青团的阵地和平台走进青年,与广大青年面对面、心贴心,真正成为青年人的好朋友和知心人。了解青年人的理性呼声和合理的利益诉求,探索解决青年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各级团干部应该参与到青年文明号、“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等服务青少年的品牌工程活动中,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中畅通青少年的利益表达渠道,拉近青少年和团干部及团组织的距离,使青少年的呼声和诉求准确无误的传递给党和政府。
二是建立以新媒体为主要载体的利益诉求平台。新媒体因互动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共青团组织要建立形式丰富的青少年呼声和利益表达的新媒体渠道,以互联网、手机平台、多媒体平台为载体,增强青年对舆论导向、公共决策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的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及时准确的得到青年的反馈[8]。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青年之声”,从团省委、各个高校到基层一线的团组织都受到“青年之声”的影响,3300多个基层团组织已经开通了“青年之声”专属网站,已有近80万名专家及专兼职团干部入驻。各级政府部门通过“青年之声”及时了解、掌握青年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各级团组织通过“青年之声”倾听基层青年的呼声和诉求,更好地团结和维护了广大青年。广大青年通过“青年之声”了解国家的最新时政动态,解答了心中的困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之声”这一利益诉求平台,通过合理的方式使青年人、政府、团组织三者联系成为了一个有机的互动整体,有效的解决了彼此信息沟通不顺畅、不及时的问题,使青年人理性的呼声和合理的诉求通过共青团所建立的交流互动平台有效的传递给了党和政府。另外,还可以运用网络新媒体得到的大数据汇聚广大青年人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云计算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总结出青年人最想知道的各种问题。例如:成长教育、校园生活、就业创业、心理健康等。
(二)把党的主张和任务转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成就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如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极易在青年中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引导工作带来了挑战。只有加强党的历史传统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党的科学理论教育,才能引领青年自觉跟党走,把党的主张和任务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一是通过加强党的历史传统教育,增强青少年对党的历史的了解,转化为自觉跟党走的自我认同。中国共产党具有光辉灿烂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胜利;在新中国发展过程中,共产党带领人民从百业待兴到奔向小康到走向复兴。共青团只有不断加强青少年党的历史传统教育,才能增强青年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通过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青年了解国情民情,转化为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才智的青年担当。对青年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时事大讲堂”是由清华大学团委主办的形势政策讲座平台,自2004年开展以来,聘请相关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专家和学者为在校大学生分析时事政策、理论热点和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对敏感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与在场大学生热情互动交流,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一致认可和热烈欢迎。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全面分析国内国际的客观形势,促进青年理性思考问题、客观分析问题,承担起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使命。
三是引导广大青年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团组织都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教育广大青年人,使广大青年人客观、理性的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觉的认同并遵守党提出的各项决策、主张和政策。共青团组织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人的头脑,将民族未来、国家命运与先进青年人的思想关切和行动指向完美结合,才能形成共青团引领下的广大青年不惧困难、敢于拼搏、青春报国的局面。
三、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提高共青团服务青年的专业化水平是新时期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发展,青少年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越来越多,青少年成长成才过程中,在心理健康、法律援助、情感咨询、创新创业、就业帮扶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需求,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共青团干部只有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为青少年做好引导与服务工作,才能凝聚青年,这也是共青团深化群众性工作的现实需要。
一是不断学习和应用多学科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尤其是要加大学习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广泛应用于共青团工作中。管理学中的组织行为,能够了解青年发展愿景,更好地认识青年中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掌握青年价值观、工作态度、工作压力等。教育学中的主体功能与派生功能,共青团组织开展教育工作的主体功能是促进青少年成长,要运用自我激励、他方激励、相互激励等激励手段,发挥青少年自我教育作用。社会学中的青年社会化,有助于共青团组织通过引导和提供帮扶,促进青少年走向成人成熟,完成社会化过程。社会角色与角色冲突,可以帮助团干部调试青少年的角色扮演,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传播学中的新媒体知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的应用和传播规律,运用新媒体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和成长服务。另外,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青少年面临着不少思想困惑和成长压力,需要心理调适和压力排解,团干部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心理咨询技术的学习更显得十分必要。
二是掌握教育引导方式方法,提升服务青少年的工作效果。通过运用调查研究方法,贴近青年,与青年面对面互相交流,了解和掌握青年的实际需求;运用示范教育方法,通过先进人物的事迹宣讲,开展现身说法,发挥榜样的教育引领作用,促使青少年见贤思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采用青年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导青年,转变为广大青年乐于接受的、通俗易懂的浅显道理。
三是注重加强团干部的专业化培训,储备专业化人才。采取轮训的方式,加大对各级团干部的专业化理论培训,包括社会管理知识讲授、青年引领与服务方法讲授、党的群众路线方针与传统、共青团群众性教育重要性讲授等内容。一方面,能够促进共青团干部加强学习,转变工作的观念和作风,脚踏实地,将共青团工作当做自己人生发展的一项长期事业来做,避免工作虚化和短期化思维。另外一方面,当青少年在遇到各种问题时,求助于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提高了共青团组织的亲和力和美誉度,使团组织与广大青年紧密相联,工作的群众性基础越来越好。
(二)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目前专业从事青少年事务的社会工作者数量偏少,人员严重缺失且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总体水平不高,在处理青少年事务的能力上有待提升。这就要求团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切实提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总体素质,增加社会的认可度。
一是搭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发展平台是关键一步。重庆团市委探索订单式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培养模式,为搭建社会组织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供需提供对接平台。重庆团市委联合大专院校举办主题为“暖青汇·社工英才计划”的专场招聘会,多家信誉好、知名度高的社会工作者组织、大学毕业生和社会热心青年参与了本次招聘会。团组织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增设工作岗位等形式扶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参与其中,扩充壮大,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9]。
二是大力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组织建设。只有构建适合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的组织运行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引领青少年的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浙江省台州市按照“科学布局、精简高效、按需设岗、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团组织的协调下,对原有的青少年服务台、青少年宫、青少年志愿者联合会等青少年组织进行改组升级,专门设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岗位。旨在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活动场地、活动资金、项目服务策划等多种需求,力图打造兼具资源互通、社会化服务、社团开发、孵化培育、公益交流为一体的综合类的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平台[10]。团组织可以创新青少年事务社会化组织体系,对原有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团属服务机构组织和人员进行改革,使之成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中的建设性力量。同时还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构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体系,传播先进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理念,倡导无私奉献精神,扶持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媒体载体开通青少年互动平台。
随着蒙西电力公司电力营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7],大营销大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也逐步向各下级盟市供电企业延伸和下探,逐步推进电力营销由后台向前台的转变。同时,各供电企业也在电力营销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以营销管控系统为平台,充分发挥资源和数据优势,不断推陈出新,完善客户服务方式,改善供电服务水平,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应。
三是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能力培养和人才培养,保障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参考国家工资标准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薪资增长机制。共青团组织应联合大中专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定期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开展上岗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培训,有力提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自身素质,提高服务青少年的水平;积极宣传青少年事务工作的方式、理念,鼓励在校大学生加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开展假期社会实践系列教育活动,重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梯队化人才培养;大力推广“社工+志愿者”模式,在社会志愿者中间选拔优秀人才引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加强技能培训与知识储备,引导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相互交流沟通,共同提高。
(三)深化青少年权益工作法制化建设
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是国家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构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作为党领导下的先进的青年组织,必须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权益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
一是维护青少年权益必须立法先行。良法是善治的根本,青少年权益法制工作建设需要青少年作为主体参与其中。在中国特色法制化国家的建设进程中,要重视青少年通过合法的渠道发出的法制化诉求,团组织应该归纳整合青少年权益法制化要求,与立法机关,以民主商议方式出台维护青少年权益的法律。要进一步完善维护青少年权益的法律体系,尤其是针对青少年权益受到侵害较为频繁的领域加强立法,法规要细致、清晰、准确。在青少年权益法制化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保护弱者的原则,针对事关未成年人人身权益、成长教育、家庭观念、福利保障等方面加强立法,要以解决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在实践立法过程中,修改完善诸如(工读)寄宿学校教育等法规法律,强调(工读)寄宿学校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中的作用等等。
二是倡导法治化维权,依法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是共青团组织凝聚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的重要途径。各级团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广大青少年团结在团组织周围,积极倡导法制化维权,以法律为武器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在法治社会中,倡导法治化维权,就是按照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维权,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把法律的规定、法律的精神作为维权工作的准则,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开展“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试点工作,是团中央为了更好地推动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落实,健全青少年保护的体制机制,构建法制化维护青少年权益的重要举措,力图帮助青少年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关乎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浙江省杭州市团组织深化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实施“平安杭州”、“法治杭州”品牌服务试点工作,主要围绕建立完善保护青少年权益法律法规体系、青少年权益情况监督体系,充分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网络社交平台、传统宣传平台等推动青少年工作法制化进程以及受理侵害等相关案件的解决。
三是着力构建省、市、区(县)、乡镇(街道)立体化的维权网络,使团组织发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职能。通过社会关爱、爱心帮扶、家人陪伴、学习提升、行为纠正等方式,针对进城务工子女、低收入群体青少年和残疾青少年开展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实现青少年维权工作的大众化发展[11]。
四、引导青年在社会主义民主中发挥作用
(一)增加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工作参与和评价权重
一是树立科学的共青团工作绩效理念。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承担起思想政治引领、成长服务、素质拓展、权益维护等职能,起到巩固和稳定党在青年中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作用。一段时间以来,共青团组织也部分存在着“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为代表的“倒金字塔”模式的“四化”倾向,这些都与不够科学的绩效观念有关。具体表现在工作行为的相对短期化,认为共青团工作是务虚的工作;倾向于风风火火搞活动,组织建设和专业化能力建设不足;习惯以发文件和开会议两个轮子的驱动,深入基层尤其是了解基层青年需求的调研显得不够等;部分工作基层参与较少,没有真正发挥工作实效等等。这就需要共青团组织树立科学的绩效观念,把深化自身改革作为目标,加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建设,特别是要把群众性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来看待。
二是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绩效评估。深入而持续的绩效评估有利于促进组织建立科学的绩效理念,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绩效评估工作。绩效评估就是运用专业的绩效考核技术,通过设计绩效指标、持续不断的绩效沟通等方式,对工作的理念和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如对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不仅要将经济发展作为指标,还要将民生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城市文化与发展环境作为考核指标,实现绩效评估的多角度、全方位考核。目前,对共青团组织工作开展的绩效评估还没有成型的经验和做法,十分需要积极加强此方面工作的实践探索。一种可以从共青团承担的思想政治引领、成长服务、素质拓展、权益维护等职能工作情况进行定量的绩效评价。另外还可以从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用的发挥情况进行五级分制的定性评价。通过绩效评估,引导共青团工作发展与改革转型。
三是在各项工作中增加基层民众的参与和评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基层民众的所思所想,工作就会缺乏较好的针对性。因此,共青团组织要更加注重和倾听来自于基层一线的声音,通过座谈会、意见反馈等多种形式,让高校学生、农村青年、企业员工等基层民众参与到共青团工作中。对共青团组织的评价方式,也要采用360度考核法,不仅要有上级评价、同级评价,还要增加基层组织评价和群众评价,并适当增加基层和群众评价所占的权重,促使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让基层团员青年在团组织之中发挥作用,占有一席之地,就能够切实调动基层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以及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团组织迸发出强大的组织向心力、行为感染力和人心凝聚力。
(二)探索扩大基层民主、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化团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全面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就要广泛的团结社会各个层面。青年,作为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有进取精神的群体,是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团组织要负担起引领广大青年探索扩大基层民主、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化团建的工作。
以党建带动团建,推进城乡区域化团建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团建工作,在制度建设、体制机制方面给予团组织支持,多给予指导,资源向团组织倾斜。北京于2014年末在全市超过300个街道以及乡镇全面推进区域化团建工作,推进力度大、进展快、效果好。工作成效源自于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全团开展区域化团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区域化团建纳入到党建整体格局。以党建带团建,就要把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化团建列入党建工作的重要议程,进行专门部署和安排,纳入年中和年终的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常抓不懈[12];积极推进两新组织、弱势群体、青年群体的团建工作;组织部门注重团干部的教育、培养以及输送,适当增加团干部进入储备干部的比重;推进党委负责人联系基层社区、村集体的长效机制,提拔优秀的青年团员担任基层党组织的党委副书记。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基层民主的影响力。以城乡为代表的基层团组织可以通过分析本地区的特色,合理的整合资源,建立区域化的团组织枢纽,运用微信、微博、QQ等新兴媒体传播技术快速的分享信息,高效的建立横向的网络化团建模式,引领青年更好的在基层民主中发挥作用[13]。近年来共青团天津市和平区区委以“共建、共享、协同”的基本原则为指引,立足天津的总体发展定位,建立了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团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基层共青团组织青年的优势,着重突出了街道团组织的枢纽功能,深化了城乡区域化团建工作。
(三)引导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积极有序文明参与政治民主
一是根据新兴领域青年在利益诉求、参政议政等方面的强烈愿望,完善团组织与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在民主协商的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协调纽带作用[14]。在联系政党、人大、政协等方面为新兴领域青年搭建沟通对话的平台。二是以新兴领域青年为目标开展调查研究,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新兴领域优秀人才的专项摸排调研,以政治方向性、组织领导性、协调合作性等标准考察新兴领域优秀人才。此外,引导新兴领域的优秀青年到基层挂职锻炼、工作交流,充分考虑个人意愿和实际工作需要,推荐他们到区县及以下基层单位担任领导职务,使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民主意识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引导他们在处理具体事务过程中提升政治觉悟,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能力水平和竞争力,进而推进他们积极有序、文明的参与民主建设。
在党委指导、政府协商的前提下,推动新兴领域青年自主、有序、文明参与专项协商。实施新兴领域优秀青年联席会议制度,与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听证会、座谈会、通风会等形式,广开言路,多渠道吸纳意见建议。将各行业、各阶层的新兴领域青年的要求和诉求进行汇总,为政府部门出台政策,规划实际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围绕基层协商联系制度,促进新兴领域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构建开放、融合、共赢的区域化团建格局,着力打破地域、行业、层级、所有制界限,搭建起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枢纽。把新兴领域青年的聪明才智融汇到社会联谊、文明建设、大众健康、文化体育、敬老爱幼以及帮扶助残等社会活动中。以所在单位为小组,服务社区建设,参与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积极构建新兴领域青年有效参与的活动平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和活动优势,多角度培育新兴领域青年有序参与协商民主的意识。注重正确的舆论引导,向新兴领域青年宣传普及协商民主基础知识和理论。为引导青少年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共青团珠海市委开展了一场以“我要上两会”为主题的面对面实践活动,该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中反响热烈,吸引了在校大学生、农民工青年、新兴领域青年积极参与。
[1]冯志明.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浅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85-89.
[2]王斌.变革与创新:共青团打造“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探索[J].青年探索,2014,(3):82-87.
[3]曾颖如.共青团构建枢纽型组织的路径与思考[J].青年工作,2014,(5):37-40.
[4]刘海春.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青年探索,2015,(6):12-16.
[5]吕云超.高等学校团建网格化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8):20-22.
[6]郑长忠.在整合多元中实现对青年的价值引领[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4):7-13.
[7]李 强.增强团员身份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公共管理,2015,(12):88-89.
[8]章 正.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共青团组织对青年政治整合的路径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10-14.
[9]陈立新,颜 敏,彭远春,付 强.湖南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5,(6):17-21.
[10]王玉香,尚 鹏.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证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 (9):24-31.
[11]田 杰.共青团依法维护青少年权益的策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 (3):41-48.
[12]郑长忠.基层民主制度创新与组织转型[J].理论与改革,2004,(4):30-33.
[13]郭中军.民主视角下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效应与政策选择[J].当代青年研究,2012,(6):24-29.
[14]田戈燕,范亚锋.新兴领域青年工作路径探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2,(6):53-55.
(责任编辑:王淑玉)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ath of Enhancing the Mass Character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s
SU Hai-quan,QIAO Song
( Committee of Youth League,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Huludao 125105,China )
Maintaining and enhancing the mass character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and it's als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ensure the party's ruling foundation in the youth. By focusing on building type hub, meshing league organizations and strengthening the youth identification and trust of the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s, the effective coverag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ill be extended. Through the voices of youth and aspirations reflected to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transforming the party's propositions and tasks into the conscious action of the youth, a bridge and link between the party and youth will be set up. By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youth work,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youth affairs worker team and deepening the legal constru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eenagers,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young people will be served and protected. Increasing the work participation and evaluation weight of the Grass-root Organizations of Youth League and League members can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urban and rural regionalization construction work, guide youth groups who were in the emerging area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of democracy actively and orderly so as to guide young people to play a role in socialist democracy.
organization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mass character; adolescents work; equity maintenance
2016-12-21
2017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校企协同孵化模式研究”(2017lslktyb-092);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创新研究”(16JDSZ2014);2014年校党建课题“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创业精神培养研究”(2014-15)。
苏海泉(1982-),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业教育、组织行为学方面的研究;乔松(1987-),男,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D296
A
1008-7605(2017)02-00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