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路径创新
2017-04-11葛宣冲
葛宣冲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路径创新
葛宣冲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的时代课题,做好群众工作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国际形势和国内情况以及党的自身建设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社会阶层多元化、思想观念多样化、利益诉求差异化的趋势加剧,这些都对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要努力探索党的群众工作的新途径: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提高思想认识;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改进工作作风;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为抓手,强化制度建设。
新形势;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路径创新
当前社会形势复杂多变,政治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信息网络化迅速普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创新群众工作思路,改进群众工作措施,制定了一些重大政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切实提高了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提高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理论上的自觉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关键,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前提。面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观念、与时俱进,以促进群众工作理念的现代化。
(一)坚持走群众路线
坚持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首先,坚持走群众路线,要精心办实每件小事。正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认识,既要敢于办大事,又要善于办小事,深刻认识到群众的小事情就是国家的大文章,要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事项入手,细化群众工作的实事项目,集中解决好就业再就业、科教文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件。其次,坚持走群众路线,要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党员干部要以情为民所系为前提基础、以权为民所用为方式手段、以利为民所谋为根本目的,而其中情为民所系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后两者的思想前提。最后,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敢于跟着群众跳火炕。党的正确决策只有被群众接纳并外化为实践行为,才能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当群众不能立即理解党的政策时,党员干部要先跟着群众走,不能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否则即使方针政策符合实际,党群干群关系也疏远了。只有积极引导和依靠群众,当群众觉悟后跳出火炕重新跟着党走,就会使党群间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群众工作的开展也就更顺利了。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调查研究是加强党群关系的基本途径,是完善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的过程不仅是自我学习的过程,而且是进行科学决策的过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就是要在了解实际情况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换言之,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工作之中,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以求“深”,要听实话、摸实情以求“实”,要听取各方意见、掌握全面情况以求“细”,要分析矛盾、把握规律以求“准”,要出实招、见实效以求“效”。毛泽东从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深刻强调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标准。他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针对红军中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成为了开展群众工作与形成正确工作方法的行动口号和重要途径。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更好地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与服务群众,他在《中共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中提出了不断地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再化为群众行动的认识论的工作方法,不仅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高度统一起来,而且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相统一,从而为正确处理党群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要积极探索社会转型期调查研究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不断提高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一要发挥综合调研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研究力量,借助新型信息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覆盖,以适应调研对象的广泛性。二要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快速反应并及时调查,以加强调研内容的针对性。三要根据不同任务和要求,结合微观和宏观、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以丰富调研工作方法。四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对策性研究,解决好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增强调研成果的有效性。
(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实事求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之一,求真务实精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要义。一方面,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要做到四真四实。四真四实要求党员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之中,以真才实学的本领提高服务质量,以真心实意的态度获得群众支持,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实干兴邦,以真见实效的成绩经受群众的检验。习近平曾在结合求真务实精神与浙江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是求真务实精神的深刻内涵;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是践行求真务实精神的主要途径;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是明确求真务实精神的基本要求;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根本目的[1]。另一方面,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要做到“三严三实”。“三严三实”是从严管理干部的具体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品格,更是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胜利之本。遵循“三严三实”,既要通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完善干部管理条例,激励和约束并重,提高党员干部的修养境界,调整好“为官不易”的思想;又要通过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加强组织管理和群众监督,使干净与干事并行,鼓励党员干部一心为公的精神,处理好“为官不为”的现象。总之,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一要以执政为民、摆正党群关系为根本准则,党员干部应当深入困难多、意见多的地区,同人民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难事、做好事。二要将尊重国情和地方情况、把握发展规律作为根本要求,党员干部既要抓住机遇谋发展,也要重视实际问题的艰巨性,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推进发展。三要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制度保障,通过完善学习制度、评价体系、人事制度、组织机制,树立勤政为民的工作导向,及时纠正不正之风和错误做法,以形成说实话、办实事的良好风气。
(四)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将“国家富强”的基本前提、“民族振兴”的长久期待、“人民幸福”的最终本源共同寓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之中,为凝心聚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添了时代活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体现的是思想意识与目标指向的融合统一,只有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基础上,时刻确保群众工作的价值取向与“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相一致,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2013年5月31日,习近平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采访回答记者提出的“中国如何实现中国梦”时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所振奋起的中国精神、必须凝聚13亿中国人智慧和力量在内的中国力量、必须坚持既造福中国人民又造福世界人民的和平发展道路[2]。这既是对实现“中国梦”基本路径的简明阐述,也是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的行动指南。应当说,“中国梦”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战略高度,关注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深刻地蕴含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思想。
二、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改进工作作风
当前形势下,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工作作风问题突出,群众工作能力低下,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此,党中央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落实“八项规定”、着眼“四个自我”、把握“总要求”、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切实改进了工作作风问题,积极形成了“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3]的正能量。
(一)落实“八项规定”,做到严于律己
“八项规定”是中央政治局作出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大决定,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从严治党的细致与坚定。党员干部要落实好“八项规定”,关键在于践行好“为民”、“务实”、“清廉”。首先,要明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民务实清廉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为民是务实和清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实是为民和清廉的实现手段和基本路径,清廉是为民和务实的重要保障。其次,要弄清三者各自的固有内涵。为民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基本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精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基本要求,是构建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石。最后,要理解三者的实践要义。为民是对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基本要求,规定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为民意识,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务实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规定党员干部要宣扬务实精神,践行求真务实的作风。清廉是对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规定党员干部要释放清廉的正能量,恪守清正廉明的本色。
(二)着眼“四个自我”,提高人生境界
面对社会情况的复杂性,势必造成党员干部的内在心态和外在实践的矛盾冲突,其“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成为了区分正确与错误、健康与颓废的标准尺度。因此,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四个自我”的科学内涵,从根本上增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一要自我反省和提高党性以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二要加强学习和积极实践以锻炼自我完善能力,塑造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4]党员干部要有本领恐慌危机感,要把学习理论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作为一种使命和职责,强化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理念,既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又要在实践中增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本领,真正做到在政治敏锐性上强于人、在理论水平上高于人、在作风建设上优于人。三要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以增强自我革新能力,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品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摒弃不合时宜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避免错误的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观念,开拓进取、勇立潮头,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与群众工作实际相结合,做到自觉改进作风、自觉联系群众、自觉服务群众。四要提升思想境界和提高工作能力以培育自我提高的能力,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地区,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基层实情,提高体察民意的能力;要借鉴公共危机管理的优秀成果,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应变的能力;要尊重群众意愿和要求,解决实际困难感化群众,提高凝聚民心的能力。
(三)把握“总要求”,明确工作方向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十二字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其形象生动地阐明了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内涵,并为教育实践活动指明了路径和方法。第一,“照镜子”是认识自我的基本方法。能否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坚决维护党章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以党章为镜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过程中对照党的纪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先进典型、对照群众期盼来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真正把党章作为增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第二,“正衣冠”是完善自我的基本方法。正视缺点不足和正视矛盾问题是“正衣冠”的基本前提,为民务实清廉是判断“正”与“不正”的根本标准,实事求是原则是辨别“正”与“不正”的基本原则,党性修养、党员义务、党纪国法是“正衣冠”的基本内容,克服不足、解决矛盾则是“正衣冠”的最终目的。第三,“洗洗澡”是净化自我的基本方法。当前社会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万花筒,党员干部容易成为各种“灰尘”的主要攻击对象,“洗洗澡”是党员干部保持洁净的良好习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洗洗澡”的基本方式,党员干部要从善意出发,检查自身和他人,抓住问题症结,明确解决措施,达到纠正缺点、发扬优点的目的。第四,“治治病”是健康自我的基本方法。一方面,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治病方针。既要对已“病”党员干部进行挽救治疗以恢复健康,又要提醒其他党员干部避免重蹈覆辙。另一方面,要采取区别情况、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程度的作风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处置,分别进行“一般治疗”、“下猛药”、“切除手术”等不同方案。
(四)解决“四风”问题,实现风清气正
“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仅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重大问题,而且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必须拆除横亘在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无形之墙。第一,坚持求真务实,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群众工作中不实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在明确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之实。第二,坚持执政为民,解决官僚主义问题。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维护群众利益上不作为的问题。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勤务兵,必须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第三,坚持艰苦奋斗,解决享乐主义问题。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生活中的及时行乐思想与解决工作中的特权现象。劳动与创造是人类财富的源泉,享乐主义是腐败堕落的祸端。艰苦奋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困苦、取得胜利的优良传统,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取胜之道。共产党人既要以工作为乐,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作的能力,享受工作成功之乐,更要追求卓越,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为远大志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出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第四,坚持勤俭节约,解决奢靡之风问题。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群众工作中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奢靡是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和萎靡颓废的人生态度的结合体,是中国共产党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的大敌。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批示,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5]。这是总书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也表明了党中央狠刹浪费之风的坚定决心。首先,党员干部要培育高尚的生活情操。党员干部要远小人、近君子,建立良好的生活氛围,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选择清正廉洁的生活方式。其次,齐心协力共建节约型政府。一是各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积极着眼长远,贯彻可持续发展;二是践行增收节支,调整财政收支结构,规范资金使用;三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形成行政合作模式,降低行政成本。最后,深入开展反腐败的斗争。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要标本兼治、严惩腐败、严明党纪,克服特权思想和现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三、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为抓手,强化制度建设
邓小平曾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6]。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深化调整。因此,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为抓手,强化制度建设,是做好群众工作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环节。
(一)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群众的独立自主性极大增强,社会的流动性日益增大,涌现了大量的新型社会阶层,原有的群众工作平台和网络日趋局限,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创新党的群众工作路径,就要在巩固各级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志愿者队伍的补充作用,建立做好群众工作的立体模式,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力量。
一方面,夯实基层服务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为民最重要的组织基础,是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本领的基础阵地,是增进党群干群思想感情的基层窗口,是做好群众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可以说,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对做好群众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要积极关注基层干部队伍的思想发展状况,为其营造良好的政治成长环境,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改善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生活条件,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积极性。二要加强对基层服务性党组织成员的管理和监督,要求其认真履行党员职责与义务,时刻明确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核心任务和基本职责,切实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班子成员的群众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三要健全基层服务性党组织制度建设,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鼓励“人向基层走、钱往基层流、干部由基层出”的政策导向,使党员干部积极扎根基层、融入群众,切实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
另一方面,发挥社会组织的补充作用。社会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联系党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们党要积极培育和壮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在做好群众工作方面的补充作用。第一,社会组织搭建起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个人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会集各个阶层思想理念和政策主张,可以为党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实现党、国家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二,党和国家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社会群众也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反映自己的各种要求,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矛盾的解决。第三,还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志愿者的辅助作用。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社会志愿者队伍是完善群众工作的必要前提,是组织群众和服务群众的生力军。因此,不仅要面向社会、企业吸纳岗位能手、技术骨干、先进模范人物等城市优秀志愿者,而且要面向社区、农村吸收离退休老干部、民兵、老退伍军人等志愿者队伍。
(二)搭建群众工作的载体和平台
党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施,面对群众工作中的新特点、新要求、新挑战,要在借鉴传统方法和形式的同时,积极适应新型媒体发展的趋势,增强群众工作的时代感,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载体,增强群众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一方面,积极运用有效载体,搭建网络媒体新平台。既要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活动载体,又要因人因地赋予载体以新的内容。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载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开通互动网站、互联网留言板、市民论坛、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等渠道,充分利用报纸栏目、广播电台、电视节目、互联网论坛等大众传媒,把互联网构建成党的群众工作的新阵地,充分发挥其在宣传、教育群众中的积极作用,鼓励群众积极有序地参与互动,实现交流的双向性、便捷性。另一方面,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和谐社区”、“小康文明村”、“诚信企业”等群众互动活动,丰富了党群干群间沟通的载体,融合了推动发展与促进和谐于一体,收到了良好效果。总言之,要通过创新群众工作的载体和平台,综合运用生动实效的多样化形式,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媒体丰富群众工作的形式内容,大力拓宽群众工作的领域范围,不断扩大群众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三)创新群众工作的新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机制既是开展群众工作的根本保证,又是促进群众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迫切要求。一是要积极创新群众利益协调与诉求表达机制。既要整合各种组织资源,形成党政、司法、社会的合力,各尽化解协调之责;又要通过培育成熟的利益诉求主体和社会团体,增强表达方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构建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等法治化利益表达机制,优化群众利益表达的优良环境,推进党群干群间全方位沟通。二是要加快创新群众工作监督与评价机制。既要探索群众监督有效形式,发挥群众监督多视角、多渠道的新特点,营造浓厚的监督氛围,通过典型事例和监督成果来增强群众参与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又要通过建立以广大人民群众评判为主与兼顾媒体网络和评估机构的综合考核模式,克服单一的组织和部门的考核局限性,使民众真正成为政绩考核的主体。三是要大力创新社会预警与社会管理机制。既要建立信息采集机制和各阶层群众思想动态分析预警机制,争取及时发现、分析社会成员的思想状况,实现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又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7],扩大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以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
[1]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539.
[2][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6-57,363.
[3]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0.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7]高祖林.群众工作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194.
责任编辑:郭丽娟
B502
A
1674-1676(2017)03-0075-05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群众路线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的应用——基于劳企共赢的视角”(2016BY035)。
葛宣冲(1990- ),男,山西运城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