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个体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若干思考
2017-04-11徐丽曼
徐丽曼
(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加强个体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若干思考
徐丽曼
(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切实提高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把握全局,也要抓住重点,因此加强个体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个体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要坚持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坚持以理服人、以心暖人、以文化人,逐步形成个体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效机制。
个体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其民族观念将直接影响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新形势下,加强对个体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对于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个体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
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高校特别是民族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中做出了积极努力。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正呈现出新的态势,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随着民族教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大量少数民族学生得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民族构成日趋复杂。而在多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形成的民族意识也在逐步增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在推动心理相容、文化包容、和谐共生的氛围形成,任务十分艰巨;二是长期以来,由于地区差异的存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在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阅历不深,对国家发展认识不全面,容易产生心理不适和认识困惑,不进行必要的疏导澄清有可能造成民族仇视和群体性心理不平衡;三是由于近年来“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经常披着“民族、宗教”的外衣制造事端,以达到对我国渗透、破坏的目的,造成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少数民族产生反感、抵触心理,而少数民族群众则容易因此产生自卑情绪。这种现象在青年学生中也是有的,给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增加了难度。面对新的挑战,面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日益多元、统一的观念和思想较难形成的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实际,不断探索提高民族团结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方式,使民族团结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尊重教育对象个体差异、提升教育针对性的需要
民族团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遵循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即通过教育活动使被教育者达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真正形成民族团结的意识和观念,并最终转化为他们投身民族团结事业的行动。然而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同样的教育,却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活动贵在因材施教,贵在把握个体差异性,民族团结教育同样如此。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成长背景、民族习俗等充分把握和了解,才能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做到最基本的尊重和包容。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特点、性格、思想和家庭背景也是完全不同的,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还有自己的民族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面对这些差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不能搞“一刀切”,要坚持对每个学生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三)丰富教育形式、提升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宣传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平台。除此以外,民族类高校一般还开设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必修课及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等选修课,用以普及学生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等方面的知识。然而此类课程性质上多为公共课,开课方式一般是大课堂正面灌输,其优点是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却难以关注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关注,在内容上多是面向群体的主题式或命题式的,内容较为枯燥,很难接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而且由于大学生的许多课程都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简单地采取这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方式,缺乏对学生困惑问题、思想症结等做出的基本回应,大学生难免会产生抵触心理,教学的效果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这种统一模式、统一行动的教育方式就陷入了“重过程、轻效果”的误区,学生较难联系自身实际去思考问题,更难以转化为推动民族团结的实际行动。
从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来看,进入大学后,正是人的理性思维形成的时期。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思想活跃,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而且信息渠道不断增加,于是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灌输,转而热衷于通过民族关系现象对民族关系进行独立判断和分析。但毕竟阅历不深,信息掌握不全面或者信息来源不准确,因此对事件往往又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极容易偏听偏信、形成错误观念,而面向群体的灌输式教育方式难以深入人心、触及思想,难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所想所需,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关注学生个体的思想变化,使民族团结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个体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出发点落脚点。近年来,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工作的开展,广大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内地差距也在逐渐缩小,这些都在客观上都坚定了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2014年以来,笔者作为课题组成员全程参与了全国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滚动调查),可以充分肯定的是,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上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且稳定,赞同主流价值观,拥护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关注国家安全稳定,在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和尊严的重大事件上具有正确的立场,并表现出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就要立足于这一基本点。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五个认同”方面存在着观念模糊的现象,少部分学生对发生在民族地区的事件与“民族问题”的概念混淆,缺乏理性认知。
(二)坚持以理服人、以心暖人、以文化人
人心相聚的基础在于价值相通,要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基本观念,必须要以对民族团结的正确认识为基础、以内心的情感认同为主线、以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为平台。具体说来,首先要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历程,了解近百年来56个民族是如何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和西方列强对抗的压力中,形成一个休戚与共、团结奋进的中华民族的;其次,要让他们懂得在新时期,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的道理,近而理解民族团结在中国是社会稳定的大前提,是国家统一的基础的深刻道理;还有,要向大学生宣传和介绍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这些年的改革发展成就;最后,要在认识的基础上使他们在内心里产生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情感和引以为荣的骄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在实际工作中摒弃隔阂与偏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分享内心世界,并结合思想实际让他们体会民族团结事业的重要和自身肩负的责任;在生活中要真心关心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发展,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努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文化;要通过课堂教学、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等各环节,点滴入心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
(三)注重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心理疏导是指通过言语的沟通技巧进行“梳理、泄压、引导”,改变个体的自我认知,从而提高其行为能力和改善自我发展的心理疏泄和引导方法,其意义在于通过对个体的情绪问题或发展困惑进行疏泄和引导,能够有效提高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适应。
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容易出现两个方面的心理困境: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疆地区,我国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等诸方面与内地相比都是相对落后的,进入城市尤其是现代化大城市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面对巨大的生活环境差异,还要努力在生活习惯、语言等许多方面融入主流,难免产生心理落差、心理不适和认识困惑;另一方面,在多民族学生的交往中,少数民族学生出于自我保护心态容易对于自己所属民族、本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产生强烈的自识性,不断强化本民族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封闭、内聚的心理。影响校园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民族仇视和群体性心理不平衡。
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大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投入力度,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着力解决他们的适应性困难问题,确保大学生能够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学生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有效进行心理疏导,必要的话可以请学校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帮助,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的心态,使他们迅速融入新的环境,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未来。
(四)积极建章立制为学生提供困难帮助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经济、人际交往、文化适应等方面面临着现实困难,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具体的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之中,切实关心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奠定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坚实基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相关保障措施。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以情入手,贴近生活,做好家庭经济生活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完善政策,推动助困育人。如建立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助学贷款、专项奖学金等,多渠道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针对交往交际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建立“一帮一”互助制度,通过学生骨干、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对其实行一对一的帮助与指导。总之,民族团结教育是建立在学校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基础上的,从学校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学生管理的具体细节都应基于对学生的关爱和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而出发。
(五)加强行为引导,让学生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回到民族地区工作和生活,肩负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统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对待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正确态度,最终转化为其积极推动和投身民族团结事业的行动。因此高校在培育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同时,要加强行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点滴行为中检测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及时改善工作工法,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
同时,要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我国高校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要将“五个认同”教育放到核心位置,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特别是宗教观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关于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宗教及其与民族的关系,了解并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贯彻执行国家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学生不能将宗教作为政治斗争和抵抗法律的工具,不能利用宗教做分裂国家、丑化党的领导、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事情。只有这种认识深入学生的头脑,才能确保我们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五观”,深刻地理解“五个认同”,将来回到民族地区才会成为与“西化”、“分化”思想和行为做斗争的积极力量。
责任编辑:郭丽娟
B502
A
1674-1676(2017)03-0031-03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6BSZ019);中央高校自主科研基金项目(20150437);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项目(2015-GDWT-05)。
徐丽曼(1979- ),女,辽宁朝阳人,大连民族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