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生态文学对话
——第六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综述
2017-04-11滕琳
滕琳
海峡两岸的生态文学对话
——第六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综述
滕琳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类现实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在主体问题上的调整和转向,生态思想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与思考,作为这一过程书写方式的生态文学也蓬勃发展起来。为了细化研究生态文学的具体问题、推动生态文学思想内涵的交流碰撞与相互激扬,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主办了第六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于2016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大陆高校、科研单位、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代表和台湾文学与环境学会、淡江大学等单位的台湾代表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与民族学所等单位的5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涉及生态思想与生态批评理论、美国生态文学主题、地域书写与环境美学、生态文学的跨界书写等生态文学的多个相关话题,从多领域、多维度对生态文学进行了阐释、反思与展望。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文学与生态思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颇具新意的视角与观点,探讨了该领域目前的发展状况和讨论方向,增强了生态文学与生态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推广普及的可行性,推动了文学创作、批评理论发挥对社会生活的现实影响。
大会的主题发言集中体现了学者们对生态文学与生态思想理论所植根的价值领域的深刻反思,参会人员普遍认为有必要在历史、文化、宗教、社会现实等既有基础上进行新的价值重估,而这种对存在的全新审视则富有极强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和颠覆性。台湾文学与环境学会荣誉理事长、台湾大学外文系名誉教授林耀福由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谈起,通过陶渊明的诗文透视历史与自然的互动,观察有无历史终结后无聊情状的可能。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与民族学所高级研究员伽丽娜·柳比莫娃在搜集大量田野资料后,将新世纪宗教尤为关注的生态问题落脚到农村作家对环境问题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怀,并建构成为社会乌托邦的一种现代形式,用教义的眼光提出道德和环境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杰出学者特聘教授高旭东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与西方文化注重宗教与科学不同,中国文化注重伦理与审美,这一点与女性更偏爱生命、直觉与审美也是相似的,正如歌德在 《浮士德》中所说妇女的天性与艺术非常接近,但是,为什么中国的文学大师反不如西方多,女性的文学大师反不如男性多?是不是一直到今天文学评价标准还是以思想而非审美为准绳的反生态的男性中心主义或者说西方中心主义?台湾文学与环境学会理事长、淡江大学英文系教授蔡振兴借新物质主义的眼光重新审视各类生态哲学物件,通过物件导向的混沌宇宙分析来诠释著作中气候变迁的议题,将心灵与现实、有机与无机、人和非人、个体与社会等价值关系在生态哲学视角下加以阐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梁坤教授在多次实地考察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多神教与萨满教文化遗存的基础上,从神话与宗教角度细致剖析了俄语生态文学中普遍的神话怀乡病,指出在那里神话就是生活本身,是无形态、无意识的自然力,确认了人从初始状态就已开始的对自然的情感依赖,认为神话在未来仍将对人理解自然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生态批评赋予了众多经典作家作品分析的新的解读视角。如台湾师范大学英文系梁一萍教授对《戴洛威夫人》的解读从 “为何买花”这一问题切入,将买花的行为、欲望、无意识与现代性、都市、自然等因素联系起来,一窥变动中的人类世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方红教授对美国生态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再栖居——进行深入文本分析,阐释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层生态主义思想。深圳大学文学院王晓华教授则上溯生态学的创始人海克尔,详述其一元论思想延伸到生态美学的思想历程,揭开了生态领域的哲学美学视角。
大会分组讨论集中于生态思想与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状况。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杨晓辉教授首先回顾了生态文学研究历程的三个阶段,然后指出日本学界在欧美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及作品译介的基础上已形成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生态文学研究态势,这对我国生态文学研究兼有方法上的参考性和对象上的拓展性。中山大学中文系特聘副研究员朱翠凤认为,莎剧中困境环境的独特处理是文明人在荒野中遇到困难和困境的生态文化隐喻,进而思考人类被救赎、新的文明秩序得以重建的可能性。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黄增喜从伊利亚德的宗教史视角着眼构画了人类生存的生态图景,提出现代人要走出文明的重重危机,就必须重新唤醒、激活自己感知神圣的能力。中国科学探险学会副秘书长、珍稀动物保护学会名誉会长赵连石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副教授宋丽丽则将眼光投注在中国生态思想理论的发展态势上。赵连石从传统理念入手阐释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中的传统智慧。宋丽丽则以科幻小说 《三体》为例,在末世与轮回、现实与虚幻、荒野与科技困境、人造万物与自然法则等叙事中,透视大众环境意识的道德理想层面,探讨环境人文精神的认识与建构,建构 “人类纪”背景下的生态思想理论。
关于作为生态文学的起源地和重镇的美国文学同样不乏新意,新材料、新观念的加入使 “如何认识生态文学”这一问题进一步深入。首都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石海毓副教授认为,生态文学产生于自觉的生态写作立场和现实生态危机的迫切语境,重在呼唤自然主体性的回归、人类伦理与审美文化的反思与重构和唤醒人类的感官体验,由此启发对中国生态文学写作初衷的反思。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建国在阅读斯蒂芬·杰·古尔德的科学散文时,发现了其对人类中心论的消解和对生态整体观的倡导,其中对生态科技观的关注提示着生态与技术的关系可能成为生态文学的重要领域。文藻外语大学英文系副教授罗宜柔分析原住民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时选择以 《拉可达的冬日历书》为底本,显示了生态文学研究从以文字记载向图像描绘的转向,同时原住民的图像符码揭示了与人们已日渐习惯的文明所不同的环境伦理观。
在地域书写与环境美学话题上,域外与本土、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差异对照更为明显,同时也极具现实意味。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外语系的钟燕副教授在奥德修斯的漫漫返乡途中看到的是人类家园情怀的隐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汪海对狄更斯小说中 19世纪的英国雾霾进行了现象学分析,从空间、意向性关系与时间三个层面解释了雾霾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生活的深远影响, “不可见物的显现”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形式呈现出新的美学经验,而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根本变异则揭露了现代性的深层危机。山东大学 (威海)文化传播学院讲师梁艳细读夏曼·蓝波安作品,并在其生态意识中感受到达悟族 “文化符码”的诗意表现,无论是泛灵信仰与现代性的冲突还是原始生态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人类文明进程的否定之否定总是一次又一次的价值重估。学者们还从多种角度入手探讨变化着的生态中的人的生存状态与身份认同,如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刘蓓教授解读了环境史视野中济南泉水自然形貌、泉文学与泉城文化形象的互动关系,从城市定位与实践维度思考自然景观、文学传统和城市文化特色。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国际学院助理教授倪志昇则运用心灵地理学的方法检视伦敦地景中的自然、历史与神秘意象,籍此展开一场幻境空间的知识型拆解与想象建构,现代都会生活经验中主体的漫游状态让人开始重新叩问文明的发展目标。
随着生态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大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增多,生态文学这一交叉边缘学科也开始了自己的跨界书写与研究。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程相占站在当代生态美学前沿,深刻阐发了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的关系。在文学批评领域内,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陈茂林教授等更重视文学话语交织传达出的阅读期待和政治想象;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与文化学院李贵苍教授则将注意力投向中国志怪与外国神话,从多样的变形情节中概括出能量传递、彼此关联和统一整体三个基本原则,指出中西同构,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通过情感想象超越主客达到物我合一的和谐。电影学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建华教授将德尔苏·乌扎拉这个不折不扣的 “自然人”视作黑泽明对 “人与自然如何相处”问题的理想答案,认为人类应该对自然满怀敬畏之心,将自己看作与万物平等的存在,方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陈阳教授则从中国生态电影概念出发,深挖生态意识在叙事结构中的渗透,认为生态电影批评的开放性有待探索。
此外,大会开设的硕博论坛的讨论也广泛涉及儿童文学、植物诗歌、年鉴等纪实性材料分析等多种角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王童康在 《浅析 “撒盐”和“咏絮”中的自然审美——儿童是成人之父》一文中指出,西方自然文学作品及相关批评作品中反复提及用 “儿童般天真”的眼睛去观照自然的概念,肯定儿童欣赏自然之灵性,这样的自然审美在 《世说新语》中的 “撒盐”与 “咏絮”之别有着相似妙趣,即生态中心主义人的在场和放弃的美学意识。由此对经典文本的生态视域赏析不仅拓展了了它们的文化领域,也同样丰富了审美内涵,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推进了一步。
新世纪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思想正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与危机,同时却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通过此次研讨会对生态文学与生态思想的讨论与生发,我们会愈来愈清晰地发现,生态只是表面的结果,最内里的无非人生,亦是人的存在本身。认识自我,了解自然,人类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 文杏明)
滕琳,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