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术论坛综述
2017-04-11张春丽
张春丽 王 荣
“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术论坛综述
张春丽 王 荣
2016年11月19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 “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术论坛在武汉举行。出席本次论坛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共收到大会论文100余篇。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其中有14位专家作了大会发言。现就本次论坛主要讨论和基本形成共识的一些问题整理如下:
一、问题导向: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何以能”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大数据的应用是社会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内在需求。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大数据的利用来重点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从而回答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何以能”的问题。
1.大数据助力意识形态治理。一些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当前大数据如何助力意识形态治理这一现实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治理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仅对国家治理活动具有定向、凝聚和评判作用,而且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应当抓住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的机遇,充分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找到大数据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二者的战略契合点,发挥大数据本身的优势来实现其对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助推作用。也有学者提到:大数据在意识形态安全方面能够发挥优势,如大数据覆盖范围广,能获取更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利于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大数据具有多渠道、多角度等特征,为提高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力提供了路径,有助于拓展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从而为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辐射力提供机遇;大数据具有信息密度低的特点,可利用其来保障意识形态传播手段与传播途径的创新,从而更好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掌控力和威信力等。
2.大数据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会专家分析了大数据对单一传播模式的改变,指出大数据与价值观传播的有效结合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打造新型的传播环境与优质的学习资源。有的学者认为: “微课”是教师利用大数据这一平台把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在线的教学视频进行传播,从而创造出一种主题鲜明、交互探讨、移动快捷时尚的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教育、渗透和示范等基本功能, “微课”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新型载体。有的学者认为:微信公众号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成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权的新载体,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微信公众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新旧媒体的话语资源进行了整合;微信公众号创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风格,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微信公众号适应了受教育者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传播方式。
3.大数据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与会学者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而他们基本上认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吸引力提供了新的机遇。有些学者认为:大数据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大数据网络环境的平等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数据网络环境的丰富性优化了课堂的教学资源,大数据网络环境的交互性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大数据网络环境的开放性拓展了课堂的教学时空。有的学者认为:应当从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育的作用这一创新角度出发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是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数据,为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二是要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既能反映实时学习效果又能把握深层思想认识问题,实现师生即时反馈交流的智能化在线平台;三是要制定数据管理规章确保数据质量,为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育效果的科学评估提供制度保障。
4.大数据助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一些与会学者探讨了大数据应用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有的学者认为: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地认识与了解大数据;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共识、共享、共治的发展理念,打破信息孤岛,让数据价值在阳光下生长,提升数据的整体效应;要布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关键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水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示范应用。有的学者指出:高校辅导员利用好学生大数据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胜的关键,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利用高校数据库资源获取学生学习及生活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预防性,或者建立高校学生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对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辅导员可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并且建立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渠道。
二、实践探讨: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行”
大数据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实践,与会学者对这些实践进行了理论探讨,从而回答了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行”的问题,即从哪些方面着手具体地实现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1.大数据提升主客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大数据催生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特别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握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态势,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学习大数据新技术和网络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有的学者指出:网络环境具有鲜明的平等性,网民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在这种平等的网络环境下,教育客体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独立意识等明显增强,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水平,从而提高自身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2.大数据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教育资源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依托,而大数据的多样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的学者认为:要构建体现学生成长目标素质模型特点的大学生成长数字化平台,并立足于数据平台的开发和利用,从学生的日常表现数据和网络表现数据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整理分析,准确反映和科学判断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的全部状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有的学者指出: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 “精神富矿”,大数据为深入挖掘和激活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和与育人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如通过大数据来开设“红色课程”, 编写 “红色教材”; 成立 “红色社团”,举办 “红色活动”; 开发 “红色网站”, 传播“红色经典”等。
3.大数据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大数据的应用也弥补了传统思想信息获取方法的不足,带来了数据分析理念的革命,为大学生思想信息获取带来了机遇。有的学者认为:采用大数据技术获取信息途径广泛、数据类型丰富,数据随时记录、不受获取时间的限制等,有效保证了思想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实现了行为的可预测性、信息获取的实时化、数据分析的可视化和直观化等,可以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有的学者认为大数据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方法,并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如基于大数据的信息传播图式,探索信息追踪定位传播法、信息隐匿传播法及信息分割法等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
4.大数据回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对大数据如何回应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有的学者认为:在大数据环境下,隐私个人控制与保护失效、隐私保护技术手段与方法失效、隐私保护法律与制度失效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隐私保护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隐私保护,首先要坚持大数据运用的基本原则,坚持公平正义、自由平等、诚实信用、公信合作;其次要构建大数据涉入者的责任机制,加强数据的技术防范,完善隐私保护的法律制度等。有的学者从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角度来讨论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问题,认为需要从个人、学校、国家和社会角度综合施策,如个人树立健康、绿色的信息化理念;学校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利用网络的意识;国家和社会严厉打击电信诈骗行为,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等。
三、趋势分析: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何为新”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数据的研究越来越多,从本次学术论坛提交的论文看,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新环境、新内容、新载体和新方法等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新环境特点研究。随着手机、网络等的普及运用,大数据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环境。有的学者指出,这种新环境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平等性,指网民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在网络世界里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是具有丰富性,主要表现在网络内容上,网民可通过媒介找到各种信息;三是具有交互性,即在大数据这一平台中,网民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交往互动;四是具有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传播对象和传播领域上,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2.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新内容拓展研究。充分挖掘、利用大数据并使之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有学者认为:大数据时代建立一门关于大数据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学科,即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学,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数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从而在大数据浪潮中充分发挥其 “生命线”的功能作用;同时,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学也将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使其更具有时代性。
3.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新载体建设研究。大数据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是因其具有记录、分析和传播等功能。从宏观上,有学者提出构建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运行模式,即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传播、教育和服务等。从微观上,有学者提出要抓住 “微时代”的机遇,充分发挥微信这一载体传播的优势,通过不断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要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管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内容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提升。
4.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新方法运用研究。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方法。有的学者认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采用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理论推导等方法,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量化研究创新,如数据获取的隐性化、数据覆盖的全样本化以及数据的可预测性等。有学者还指出:大数据分析方法能够基于学生网络思想行为数据,通过挖掘和数据建模,实现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全过程全样本分析,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实现质性和量化研究的良好结合。
总之,本次学术论坛主题聚焦、成果丰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抓住大数据的战略机遇,趋利避害,积极探寻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契合点,不断促进和实现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责任编辑 刘龙伏)
张春丽,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9;王荣,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