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德治思想研究*
2017-04-11童建军
童建军
习近平德治思想研究*
童建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的理论与实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精辟阐明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的战略意义、政治立场、实践场域、浸润艺术、思维路径与化人实效。全面和深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德治思想,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德治思想;战略高度;政治立场;实践场域;浸润艺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格局,面对新形势,回应新问题,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文明重德治的优良传统与中国共产党德治的宝贵经验,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精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的一系列新论断、新命题、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理论,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实践指明了方向、找准了方法,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的科学指南。
一、 德治的战略意义
重视德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实践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党中央从来没有放弃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始终注重和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和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战略。但是,党中央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时,往往被曲解为以物质文明的丰富性论证精神文明的合法性,精神文明被片面化地理解为物质文明的手段和工具。这就未能在更宽广的格局中与更高远的战略层面上把握精神文明的价值与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已经成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鲜明旗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党提高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新命题;落实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让世界不仅知道“舌尖上的中国”,更明晓“文化里的中国”,改变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格局中被动落后的不利局面,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必然的历史担当;新的历史任务给党提出了更加艰巨的挑战,坚守党的初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恰当地理解德治的战略地位,不仅关系到德治本身的发展,而且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德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着眼于立德树人的现实命题,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意义,把德治问题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中来加以思考和把握。他注重在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布局中悉心思考德治,坚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全面谋划德治,着眼于文化自信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来深刻阐述德治。
1.德治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的道德支撑
中国梦既是习近平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的总的行动纲领,更是他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如何摆正德治的位置,这是必须说明的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36,“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39。实现中国梦的首要法则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41,“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1]41。离开经济建设,中国梦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木;没有物质文明,中国梦就是痴人说梦和南柯做梦。但是,重视经济建设之于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强调物质文明之于实现中国梦的优先性,绝不是排斥道德建设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绝不是反对精神文明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构成性。“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2]实现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德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1]159,不断夯实中国梦的道德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道德层面就是中华民族走向道德自觉、道德自信和道德自强的梦,道德不仅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手段,更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国家发展的软实力。
2.德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1]91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一个技术挑战,更应该是一个价值抉择。因此,如何在继承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优秀道德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同志深刻思考的重大命题。文化传统是决定国家治理体系选择的重要因素,“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1]105。文化是传统最直接的载体,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只有抓住价值观念,才是抓住了文化的根本”[3]。文化的差异实质上是价值观念的差异,文化的社会作用根本上是价值观念的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必然要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而且必然要通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社会意识的有效整合,促进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1]168“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4]
3. 德治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挨打和挨饿。新中国成立以后,挨打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改革开放以来,挨饿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但是,现在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更艰巨的挑战是,由于文化软实力薄弱,我国在国际上容易陷入被动落后的不利处境。一个在经济和军事上居于国际前列的大国,却背负着文化上被动落后的包袱,这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提升文化软实力,改变弱小的国际话语权,就成为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6]。文化自信以厚实的文化财富为基础,它不是文化自大,也不是文化自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文化态度,更是一种文化行动。它要求由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发展出文化自信的坚实行动,营造出文化自信的浓厚氛围。最关键的是提高文化软实力,使文化成为安身立命的精神居所,成为通达美好社会的精神利器,成为增进国际话语的精神砝码,由此引导人们选择中华文化,鼓舞人们亲近中华文化,激励人们相信中华文化,最终提高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而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1]160,“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1]161。
4. 德治是不忘初心的内在要求
“心”的本义是指器官心脏,是一个生理概念。但是,中国文化又赋予“心”以伦理内涵。“有心”或者“无心”不是就心脏之有无而言,往往是就道德意识之有无而论。因此,“初心”不是谈生理之“心”的初始,而是言伦理之“心”的初衷,指的是最初的伦理动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6]“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谆谆告诫,也是他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待。不忘初心是不忘本质、不忘本来、不忘初衷、不忘来路,更是不忘品格。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因为遗忘了品格,才会忘记了本来、忘记了初衷、忘记了来路。因此,推进德治,提升品格修养,就成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不忘初心的根本所在。在诸品格修养中,最重要的是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1]50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1]15。因此,只有推进德治,才能使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不忘初心。
二、 德治的政治立场
德治的核心是价值建设与价值引领。自改革开放以来,价值多样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质。因此,围绕德治的争论与实践正日益呈现出多维发展的态势,既有复兴国学的努力和新儒家的主张,亦不乏普世价值的声音、个人相对主义的呓语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梦断。客观地说,社会发展中存在着多种声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不同的声音为我们从多维视角理解和审视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不同的思想资源。通过对这些视角和思想资源的批判性分析与有力回应,能够使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更加警觉和警醒。但是,如果“多”种声音缺乏“一”个方向的引领,那么,多种声音交响的局面必定不是交响曲而只是嘈杂声。因此,在当代中国德治理论与实践中,方向的引领至关重要,其核心要义就是德治的政治道路与政治立场。“道路决定命运”[1]36,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21“一个政党执政,最怕的是在重大问题上态度不坚定,结果社会上对有关问题沸沸扬扬、莫衷一是,别有用心的人趁机煽风点火、蛊惑搅和,最终没有不出事的!所以,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7]德治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的根本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德治领域的具体表现。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绝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1. 德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近几年来,围绕社会主义的争论风云再起,特别是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呼声一度甚嚣尘上。习近平同志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对社会主义方向的导航中,反对老路和邪路,坚定地引导中国人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1]21,“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6]。德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伦理学说的最核心的思想和最根本的观念,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道德领域的具体表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之争,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道德争论中最核心的问题。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利益的至上性和整体利益的偶然性,封建阶级的整体主义推崇封建统治集团整体利益的至上性和绝对性,忽视甚至否认个人利益的正当性。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辩证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强调集体利益的优先性,肯定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主张集体服务个人利益,重视个人服从集体利益;要求个人利益不应损害集体利益,提倡以为集体利益牺牲作为个人利益实现的崇高方式。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就树立了道德上高低优劣的科学标杆,就确立了道德上是非成败的科学准绳,就必然要理直气壮地反对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底色的西方普世价值,就必然要大张旗鼓地批判以整体主义为思想底蕴的道德复古思潮。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8]
2. 德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马克思主义虽然是指引中国革命和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理论法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存在着“无聊”“无用”和“无效”的偏见,马克思主义陷入了“失语”“失踪”和“失声”的不利处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153道德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治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道德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背离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德治的最核心的立场是解决好德治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5]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只能是为广大人民服务,提高广大人民的道德素质,改善广大人民的道德生活。马克思主义指导德治的最重要的原则是以问题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不能坐而论道,而是必须在聆听时代声音和回应时代呼唤的基础上,找到真问题,甄别大问题,通过对时代提出的重大而紧迫问题的求解,推动德治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创新。
3. 德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难以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中实现,必须要依靠坚定有力的领导集团谋篇布局。自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9]坚持党对德治的领导的最根本要求是旗帜鲜明地坚持德治的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1]154;德治必须遵循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重要方针,“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1]155。党的领导不是一句口号。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工作部署以及党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要相应成为德治的内容与标准,德治的各级主体要“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1]154。因此,党要领导德治、保证德治、支持德治,带头崇德向善。德治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杂音”和“噪音”,这是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的正常现象。但是,德治不能只有嘈嘈切切的“杂音”和“噪音”,而是需要谋求“和声”为德治凝神聚气。共产党要做“杂音”和“噪音”的坚定抵制者,要做“和声”的有力推动者,让不同的声音在阳光下汇聚。
4. 德治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高扬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以贯之的政治传统,实现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懈的实践追求。党的十八大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确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首位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局出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继承和弘扬人民主体思想,更加强调落实和发展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立场,就清楚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9],“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1]5,“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1]4。德治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进德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要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眼睛要向下看,放下官架子,俯下身子,“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10];“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9]。
三、 德治的实践场域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必然存在道德。道德现象是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客观事实。人的活动范围到哪儿,人的道德领域就延伸到哪儿,德治就应该影响到哪儿。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活动侧重点有差异,或者需要解决的道德问题有差异,因此,德治的重点与方向就会不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德治理论与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既有普遍的和一般性的论述,同时,更加着力于对家庭德治、生态德治、网络德治、执政党德治的重视与关切,指明了新时期德治的重点领域。家庭、家教与家风虽然一直是中国德治智慧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家庭被理解为私人生活的重要领域而受到公共政治活动的有意搁置,家国之间的必然关联往往被忽视,小家与大国之间内在的品德关联被漠视。生态环境和网络虚拟世界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不仅是一个日渐由陌生到熟悉的问题,更是一个不断由无关痛痒到生死攸关的挑战。执政党建设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巩固以往德治有益成果的基础上,顺应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通过对新的历史时期德治新问题与新特点的合理把握,更加推进了理论上和实践中对家庭德治、生态德治、网络德治、执政党德治的“问诊”与“治疗”。
1. 家庭是德治的基础载体
中国文化传统与政治实践十分推崇家庭在治国理政中的基础性地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礼记·大学》)改革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起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家生产方式的改变推动了大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从我们党铁腕反腐的经验中可以发现,很多“老虎”或者“苍蝇”失足成恨,一个非常重要的缺口就是家庭。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重视家庭建设的优良传统,以家庭为支点,努力促进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崇德向善的生活。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细胞,是最基础的德治载体。人对家庭亲情关系的感受和体验构成了一个人社会化的基础。日常性和亲近性的先天特质使得家庭成为人生道德教化的最初平台。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子女有着重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1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人民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他成长经历的宝贵经验。习仲勋同志以一个细腻的父亲角色,特别重视从严教子。他做人的品格、做事的风格、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着追求、为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以及勤俭持家的简朴生活,深刻地影响着习近平总书记。[12]家庭教育世代沿袭而成传统,成家风。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11]
2. 执政党是德治的关键群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的坚强领导,“打铁还需自身硬”。“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孔子借助自然现象形象地解释了道德示范在社会道德风气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君子是孔子倡导的重要的做人理想,他们的道德好比是风,老百姓的道德好比是草,风朝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因此,改善社会道德风气的重要途径就是君子力行道德规范,做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是德治的领导者。党员干部的道德作风直接影响着社会道德风气。如果党在德治上只偏重言辞,缺乏模范实践,或者说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又是另一套,那么这个社会就必然陷入道德危机。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要以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为首位,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不断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防范和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13]。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6]“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坚守‘三严三实’,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6]
3. 生态是德治的时代特色
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实现美丽中国蓝图,“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1]212,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新局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人民作出的坚定承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1]207,“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1]208,“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1]207。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生命共同体的理论视野,深刻阐述了人类生活和命运同生态环境休戚与共的紧密关联。“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85既然人与生态是生命共同体,那么,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自身。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209,“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1]209,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 网络是德治的崭新领域
自20世纪末我国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后,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升。“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1]197“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197互联网时代开辟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虚拟之道。这条道无形无迹,不同于客观世界的道,但是人声鼎沸。互联网在给予人们信息化便利的同时,也对国家安全的传统理解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1]198,“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1]197。德治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那么,它就必须主动去这条道上寻找人。只有找到了人,才能理解人、引导人和教育人,才能更有效地维护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建设网络强国。实现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飞跃,不仅需要创新强大、先进的网络技术,更需要繁荣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正能量充沛起来,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让网络虚拟社会中正义、清新、主流、光明、美善的声音发出来,让网络虚拟社会中隐含的“最大变量”释放出最大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网络强国梦”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198
四、 德治的浸润艺术
德治是富有温度的治理艺术,也是需要温度的社会工程。它要以春风化雨般的温情与绵柔,助益人类通达美好社会的蓝图。因此,德治的关键是要使道德温柔地浸润人们的心灵,使人们从道德中感受到暖意。偏离心灵的德治,是冰冷的德治。在这个冰冷的德治世界中,看不到勃勃生机和盎然春意。因此,为了实现对人们道德心理的充满暖意的浸润,就必须付诸多方位立体化的德治努力,引导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信道、明理、崇德、向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立足国情,注重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统一的战略高度,针对当代中国德治中的突出问题,统筹谋划德治的总体思路,深刻把握德治的推进布局。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注重党员干部在德治中的引领作用,强调道德模范在德治中的示范效果,突出青少年在德治中的基础性地位,综合运用法律政策、价值教育、传统文化、家风家教等措施,充分调动意识形态主管部门、文艺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和人民群众等在德治中的担当意识和自觉行动。特别是在以民生保障德治、以文化涵养德治、以宣传鼓舞德治、以法治规范德治的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深刻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立场、观点和方法,更顺应当代中国德治现实提出了极具针对性和前瞻性的重大举措。
1. 以民生保障德治
重视道德的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基本观点。但是,习近平同志不是抽象地讨论物质,而是具体落实到现实的民生保障上。党的十八大之前,在改革开放之公平与效率的双重价值选择中,效率往往优先于公平。但是,随着改革成果的日渐丰富,随着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呼声日趋强烈,在效率优先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就成为一个必然的价值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把握到了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选择的必然变化,提出通过夯实民生保障为德治奠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仲列传》)物质生活的改善是社会德治的重要前提。马克思曾经以唯物主义的利益观,批评康德的“善良意志”脱离了人的欲望和需要,并揭露了资本家追求利益的罪恶。基于对当时中国人民思维特点和生存状况的认识,毛泽东提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4]邓小平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主张多劳多得,重视物质利益,认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5]因此,重视德治的物质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重要内容。以改善民生为道德奠基,就成为推进德治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把握了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要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6];告诫全党“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10]。改善民生要“守住底线”,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通过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为德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 以文化涵养德治
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是德治的重要内容。但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文化怪象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不少“文”不仅没有化人和育人,反而以低劣和庸俗的内容毒害人、误导人。因此,使“文”返回其化人和育人的本真,回到其应然的原点,就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思考的一个重点。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德的濡化作用,要求以传统文化滋润德治,实现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他指出:“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1]18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1]164。因此,他要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164。文艺工作者是以文化人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16];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17];“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6],“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16];“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17];“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17],“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6];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17],“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16]。
3. 以宣传鼓舞德治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满腔热情地宣传道德生活中的新事物、新典型,是德治的重要经验。我们党一直以来都重视宣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推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们党的宣传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特别是面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现实,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如何守护阵地和站稳脚跟,并开拓新领域,就成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难题。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顺应新情况和新问题,围绕新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8]他还深刻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18]“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18]宣传思想工作要“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1]154,“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1]155。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1]155。
4. 以法治规范德治
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中外法学史上的恒久话题。援礼入法、明儒暗法或阳儒阴法、德刑相辅、王霸杂之,是中国传统的宝贵的政治遗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功的重要经验。自从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以来,理论界就存在着一种担忧,认为这会重蹈“人治”的覆辙。以德治国不是弱化和否定依法治国,而是支持和完善依法治国。江泽民同志在思考“以德治国”问题时,始终将其置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石上。为了防止产生“以德治国”冲淡“依法治国”的认识误区,江泽民同志谨慎地不单独使用“以德治国”概念,而是使其与“依法治国”相依相伴,且在表述顺序上也是“依法治国”先于“以德治国”。习近平同志任总书记以来,深刻地提出依宪治国,要求全面依法治国。那么,这就必须回应以德治国在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时代背景中的地位。习近平同志深刻地指出,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历史上“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国理政的有益思想和丰富经验。[19]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传统的政治智慧,发扬了我党德法并用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背景中精辟地指出:“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7]法律和道德的性质与功能不同,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实现方式有异,“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20],这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最直接的含义。但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最深层的内涵是指,法律与道德以特殊的方式互相融渗和彼此结合,法律因道德而更柔和,道德因法律而更坚实,“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20]。以法治规范德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明德于法,“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的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20],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律法规成为良法。第二,立德于治,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善治目标,“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20];“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20],“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20]。第三,化德为法,“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20]。
五、 德治的思维路径
习近平同志深谙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在地方任职期间,就在《经济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学术刊物发表了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文章,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具体工作的结合。在担任我们党的总书记以后,习近平同志邀请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专家,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提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1]40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改革的历程中,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多次强调科学的思维方法的重大作用,防止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1]403的情况。他强调的辩证思维、生态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既是各项改革顺利推进的根本思维保证,又是有效德治的基本思维前提。
1. 德治需要辩证思维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曾经长期以来被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可见,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维方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首要的就是坚持辩证“法”。从社会现实来看,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客观评价改革,都离不开辩证思维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辩证思维,多次在不同场合要求领导干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他指出:“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1]417,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1]417。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的理论和实践中,如何客观评价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发展与道德代价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德治中的主导性与弘扬东西方道德文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处理德治与法治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关系,都离不开辩证思维。理解、分析和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德治问题,要坚持“两点论”,看问题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要坚持“重点论”,区分主次,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要坚持“转化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由量变到质变。道德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相互关联;道德又是由各组成部分构成的社会子系统,其各组成部分复杂交错。因此,德治是系统工程,需要注重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这都离不开辩证思维,要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
2. 德治需要生态思维
生态学原本是一门描述动植物之间在特定的物理空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共生的平衡,其中任何一种物种受到破坏都必然对其他物种产生负面影响。生态思维对应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人要生活,就不仅必须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而且必须依赖相应的政治环境。只有人与其他物种之间、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保持共生的平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可能变成现实。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不仅人类肆虐地破坏着自然生态,而且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生态、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生态,也不断地遭受着物质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侵蚀。因此,为了化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就必须重视生态思维。就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命运共同体”;就国际交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是“生态命运共同体”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它们本质上反映的都是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休戚与共的命运关联,体现的是一种生态思维。生态学启示我们要敬畏固有的自然生态,因为它代表着物种间的平衡,构成人类生存的物理基础。正如水、空气和森林等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一样,家庭、学校、邻里、社区和各种青少年组织等构成了道德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家庭和社区又各自成为生态系统,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互相依赖,彼此之间形成了爱、自我牺牲、文明等关系,它们构成了健康社会的基础。生态思维主张从互相依赖和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去理解个体的自由甚至个体的生活本身。既然人们不仅只是自决的个体,而且是社会的动物,人们必然要受到道德生态的影响,并因此担负起对道德生态的责任。因此,规范我们的行为、慎用我们的自由,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和道德生态,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1]
3. 德治需要底线思维
在日常用语中,底线意味着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在哲学术语中,底线代表着事物质变的临界点。“底线”是中国颇具特色的有关做人做事的道德概念。习近平同志不仅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强调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底线思维就是传统实践智慧在当代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坚持底线思维。在德治中坚守底线思维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将道德作为个人安身立命和社会有序运行的最基础的非制度性因素,从而重视德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22]在中国的道德实践中,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分界线。“你还算是一个人”不是崇高的评价,而“你真不是一个人”算得上极严厉的谴责。“非人”不是就物理形态而言的,而是就伦理状态而论的,是指虽拥有人的物理形式,但失去了人的道德内容。这种道德内容不是就道德的高标而言的,而是就道德的底线而论的。[23]二是从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推进德治。在从严治党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经常从小问题着眼,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24]38;“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25];2012年12月29—30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25]
4. 德治需要精准思维
精准思维强调具体而准确的处事方法,反对笼统空泛的应对策略,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对策精准到位。精准思维源自习近平同志的扶贫观。在总结数十年扶贫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贫困群体状况,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精准扶贫思想体现的是一种精准思维。培养和运用精准思维的前提是要有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德治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1]9“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26]有了问题意识,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以后,开出的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1]36“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1]48世界形势千变万化,中国发展日新月异。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与新问题,德治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改进,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德治的根本是人的治理,是做人的工作。只要人外在的客观现实社会变了,人内在的主观心理世界变了,那么,人所面对的问题就会改变,做人的工作的理念、方法与技术也要相应改变。德治必须在精准把握问题的基础上用功发力。
六、 德治的化人实效
从外科手术上做人的工作,指向的主要是人的生理疾患;从心理咨询上做人的工作,指向的主要是人的心理卫生;从伦理道德上做人的工作,指向的主要是人的境界操守,是有关人的精神世界的革命。德治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至少包括两个层面和三个维度。第一个层面,德治是面向人的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工作;第二个层面,德治是成就人的工作,是发展人和提高人的工作。这两个层面是辩证统一的,只有真实地面向人,才可能切实地成就人;只有主观上成就人,才可能客观上面向人。因此,在治国理政的德治实践中,我们必须找到人,才可能去做人的工作。如果人在哪里都不清楚,那么,理论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成为一纸空文或者一句空话。同时,我们必须理解人,才可能有效地做人的工作。如果不理解人,德治就容易失去针对性。此外,我们必须引导人,才可能实现德治成就人的使命。找到人和理解人的最终指向是根据社会特定的价值导向引导人。如果德治没有实现成功地引导人,那么,其存在的必要性就会受到质疑。既然如此,德治理论与德治实践首先就要目中有“人”,也就是说,德治的目标、内容与手段都要贴近人的需求,引导人的发展。这就要求德治的行动方案要精细、精巧、实在。预定的目标空洞无物,设计的方法大而无当,这是提升境界操守的最大忌讳。但反观我们多年来的德治社会实践,道德因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往往缺乏精心的善待,陷入宣传时重要而行动时次要的尴尬处境;德治行动方案不缺乏宏大叙事与豪迈气概,但缺乏精雕细琢的细节。因此,德治需要将宏伟的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要求,将美丽的口号落实为坚定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165
1.落细
落细就是要从细节抓起,目标要细,要求要细,责任要细,措施要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27]2014年5月9日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28]“当前,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都很具体,不能以原则应对具体,要一一回应,具体解决。”[28]他要求,“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要扎根落地,已经取得的成效要巩固发展,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28]。“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29]“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173是德治的总体目标。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总体目标的“细化”。他在不同场合面向党内外36个不同的社会群体,提出了不同的德治的具体要求。这36个群体既覆盖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等党和国家高级干部,也覆盖了县委书记等基层干部;既覆盖了工人、劳模和先进人物,也覆盖了年轻一代高技能人才;既覆盖了科技、文艺、教育工作者和央企负责人等传统范畴的社会群体,也覆盖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等新社会阶层人士和党外代表人士,等等。这就充分地将德治目标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宏观性和细节性结合了起来,体现了落细的实践要求。
2.落小
落小是指德治要从小事入手,从人们生活中的小问题入手,“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27]。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八项规定”,如严禁过节送礼、中秋节送月饼等,这都是落小的体现。勿以善小而不为,“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1]174;“各级干部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营造良好从政环境”[27];“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1]183。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1]394-395;党员干部“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慎小事,拘小节,防微杜渐,两袖清风,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24]38;“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24]38。正因为小中可以见大,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既要在‘大事’上看德,又要在‘小节’中察德。”[1]419落小还指德治要从人生的幼年时就开始着手。“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1]181;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1]182;“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1]183。
3. 落实
落实是指德治的目标和措施要务实、管用和有效。务实就是要发挥钉钉子的精神,切实干出成效来,“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不要空洞的新口号满天飞”,“脚踏实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好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1]400“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1]48管用就是要能解决真问题。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例,在长期实践中,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一个时期以来,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和克服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仅靠道德教育,不能仅靠党员自律,而是必须更加着力于制度建设。因此,党中央不仅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强调党员自律自省,而且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两项党内条例法规相互配套、相辅相成,将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结合起来。在党中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两项重要的党内法规时,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深刻的说明。他指出:“党的十八大和修订通过的党章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有关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比较原则,需要具体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制定的一系列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少涉及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问题,但比较分散,需要系统化。”[13]这就清晰地解释了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最根本的动因是要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更加具体化和系统化。相关法规条例的制定,推动了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从严治党有了管用和有效的制度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的德治思想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中心,面对前所未有之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前所未有之多的矛盾风险挑战,系统阐发了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基本道德理念、道德主张、道德话语和道德立场,集中反映了大变革时代下当代中国道德发展的理论需要,有力回应了大变革时代德治面临的重大课题与挑战,是德治系统化、体系化的理论表达,进而实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德治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新发展新飞跃。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的德治思想必将愈益丰富和发展,从而推动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创新发展进入新的境界。
完整且全面地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德治思想,不仅需要细致研读习近平总书记以德治为主题的系列重要讲话,而且需要认真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其他主题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与德治相关的内容,科学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辩证关系。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德治思想的时代意义,要求超越平面化的文献梳理路径和文献解释学方法,在中西方思想史的比较中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脉络中,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人类道德文明的新推进和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新贡献,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独特理论魅力与卓越实践智慧。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德治思想,要求坚持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路径,通过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德治思想,积极谋划当代中国德治的行动方案,使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细落小落实。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3).
[3] 袁贵仁.袁贵仁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326.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8.
[5]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7] 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求是,2015(1):3-8.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1).
[9]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2).
[10]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2).
[11]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2).
[12] 习仲勋革命生涯[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68-669.
[13] 习近平.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6-11-03(2).
[14]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8.
[15]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16] 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1).
[17]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2).
[18]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1).
[19]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学习时报,2011-09-05(1).
[20]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6-12-11(1).
[21] 童建军,刘光斌.网络恶搞红色经典及其批评[J].当代青年研究,2007(6):15-21.
[22]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3] 李萍,童建军.德性法理学视野中的道德治理[J].哲学研究,2014(8):107-114,129.
[24]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5] 习近平论当市县委书记——从政以来重要论述摘编[J].党建,2015(10):5-8,11.
[26]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M]//《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7.
[27] 习近平论“三严三实”——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J].党建,2015(6):8-10.
[28] 习近平论党的作风建设——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J].党建,2014(8):5-8.
[29] 习近平论政治纪律——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J].党建,2015(8):8-11.
(编辑:朱效梅)
* 本文系2016年广东省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论述研究”(项目批准号:MYZX201601)、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710016)的阶段性成果。
童建军,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