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建构中国通俗小说史
——读王齐洲先生《中国通俗小说史》

2017-04-11刘伏玲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4期
关键词:演义三国志王先生

刘伏玲

新书评介

合理建构中国通俗小说史
——读王齐洲先生《中国通俗小说史》

刘伏玲

《中国通俗小说史》是冯天瑜先生主编的 “中国专门史文库”中的一部,2015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21章,78万字,旨在 “以中国通俗小说为对象,试图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客观描述,构建一部比较完整、准确、科学的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①细读此书后,受益匪浅。下面就此书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撇去西方小说观念先见,寻根溯源,合理定义 “中国通俗小说”概念

民国时期 “四部之学”分而为七,其中文史的分离导致中国传统分类法下的小说归属出现混乱的局面。而外国小说观念的渗透又使国内小说研究常常集中于讨论小说的真实与虚构,甚至有的小说史的撰写者以此作为划分小说的标准,大量的传统小说作品于是被摒弃在研究者的视野之外。直至当下,多数人都认为虚构故事是小说的主要特征。当说某作品为小说时,因为先见的原因,人们很自然认为某作品是虚构的。但事实上古人的认识并非如此。如 《穆天子传》,鲁迅认为它和 《山海经》一样是中国神话,而神话是小说的源头,故今人多认为其是小说。事实上, 《穆天子传》在传统目录分类中一直在史部,至明末居于子杂,清人才将其归属入小说家。可见西方小说观念既不符合中国小说作品的实际,又不能用来解释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这是大多数学者所感受到的困惑。

王齐洲先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认为:“小说归属混乱其根源在于民国时期分科与外国小说观念渗透。因此,中国小说理论史有重构的必要。”而要给通俗小说下定义,就要先给小说下定义。人们一直接受的小说定义出自 《汉书·艺文志》(简称 《汉志》):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而稗官指小官,小说家所从出之稗官则是春秋时期服务于诸侯公卿的 “小官”,其中包括 “百工”中的俳优。②王先生在梳理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同时,还细致考察了古优的来历及其分化③,认为 “优孟衣冠”是中国通俗小说的源头。以 “通俗”为小说命名始于明弘治年间成书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语言的浅显,内容的浅近,审美的浅俗是通俗小说的基本要素,这三点在明末冯梦龙的 《古今小说叙》中有所论述。通俗小说的定义则可以采用清人罗浮居士的 《蜃楼志序》中的一段话,王先生用现代汉语表述为:“通俗小说属于不能被纳入正统文化的民间文化,它主要描写和表现社会日常生活,使用普通民众都能理解的通俗语言,具有民间性、故事性、趣味性、审美性、娱乐性及口语化等特点。”④明清通俗小说真正的来源是宋、元的 “说话”。宋人的 “说话”又是从汉代的 “俳优小说”经由唐代的 “俗讲”、 “民间小说”、 “市人小说”演变而来。在第四章 “明中期文化的复苏与说唱词话的传播”中,王先生将明清时以文本形态提供给读者阅读的词话与鼓词归于通俗小说;又专列第十六章 “《再生缘》与弹词小说的变迁”,将 《再生缘》为代表的一批弹词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类型来加以叙述。王先生将说唱词话、弹词小说、道情、子弟书等以往通俗小说史较少涉及的文献纳入研究范围是合乎中国小说发展实际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 “诗体小说”的概念,认为中国也有如西方 《唐璜》、 《叶甫盖尼·奥涅金》之类的 “诗体小说”,大大扩展了中国通俗小说的内涵。这一基本看法和具体描述,得到了陈文新先生的赞同。⑤通俗小说内涵的扩大定将吸引学术界的讨论,进一步推动中国通俗小说史研究的深入。

通俗小说的概念范畴和文献范围的确定,是王先生在考察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实际之后,试图构建一种真实的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中国通俗小说史而做出的努力。在他看来,中国正史 《艺文志》或《经籍志》所著录的古体小说与受普通百姓喜爱的通俗小说是两种不同文本形态、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审美趣味、不同语体特征的小说类型,他们共同构成中国古代小说的整体面貌。如果通俗小说的概念不明确,就无法确定研究对象,无法客观、真实、完整地描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全部历史。近十多年来,王先生组织的研究团队对二十五史 《艺文 (经籍)志》及补志著录的千余部小说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文献搜集整理工作,这本 《中国通俗小说史》便是在全面清理中国古体小说资料的同时写就的,因此他对中国小说概念、小说文体、通俗小说概念、通俗小说文体以及相互关系的思考有着扎实的文献基础,所下论断也是合乎中国小说发展实际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古人的小说观念,更深入地探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二、高度重视文献 “重演”功能,客观描述中国通俗小说的真实历史

在撰写 《中国通俗小说史》时,王先生十分强调对研究对象要有 “历史的维度”。所谓 “历史的维度”,就是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它,用历史的观念去理解它,用历史的方法去解析它,用历史的态度去评论它。⑥在描述中国通俗小说的发生、发展、演变时,王先生采用历史学研究中常用的诸如史料的方法、实证的方法、编年的方法,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挖掘、辨析。具体说来,王先生重视的是广义的史学,即历史文献学和文学文献学。他在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五章讲到《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红楼梦》的成书时间和作者时,并没有隐瞒别人的观点和证据,而是将各种观点和证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然后再根据事实摆明自己的观点。正如他自己所言: “在清理中国通俗小说对象时,不预设前提,不人云亦云,不做过多的推理和随意的解释,一切以文献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做到 ‘言必有据’。”⑦但是,传统的文献学方法 (如目录、版本、辑佚、辨伪、校勘)的采用,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等世代累积型小说的成书时间和作者等颇具争议的问题。如何走出困境,王先生认为 “将文献学与传播学相结合,先确定讨论的文献基础,再讨论作品成书时间,可能是走出困境的有效方法”⑧。

传播学视野下的通俗小说研究有哪些关注点呢?据哈罗德·拉斯韦尔所言,无外乎五个W: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⑨那么,文献传播学方法又应该关注什么呢?首先是关注文献本身,也就是说被传播的文本本身的传播方式、受众和效果;其次要关注文本某部分信息在其它传世文献中是否有流传、存世的记录。文献传播活动是较复杂的信息传播活动,它不仅受到社会共同意识、国家政策的制约,还受到传播者与接受者自身的因素 (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环境、生活习惯等)的影响。显然,采用此种研究方法会扩大传统文献学的研究范围,拓展研究者视野,从而得出接近真实的结论。文献学与传播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 《中国通俗小说史》中得到了普遍运用。例如,第五章讲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时间和作者问题时,作者认为: “现有小说史或文学史一般将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定在元末明初……人们仍然没有发现元末明初有任何文献著录过 《三国志演义》,当时也没有任何人谈论过 《三国志演义》,哪怕是对它的批评与攻击,当然更没有 《三国志演义》的稿本、抄本或刻本的任何信息。而且,元末明初是否有 《三国志演义》成书的环境和条件……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地回答。”事实上,嘉靖元年 (1522)以前既没有任何文献著录过此书,也没有人谈论过此书,元末明初的文化高压政策致使文人不敢触碰帝王后妃之类的题材,因此, “仅就现有文献记载和现存版本情况来看,我们只能说, 《三国志演义》被刊刻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是从明中叶开始的,它的社会影响也是从明中叶开始的。”这是王先生依据文献学和传播学所得出的结论,极有说服力。

文献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小说研究立足于中国小说创作实践,以现有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作为依据,对作者、文本、读者、社会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如此一来,既扩大了研究范围,增加了可信度与历史真实感,又可以防止过度使用西方文艺理论阐释中国小说创作实践产生的弊端。文献传播学在 《中国通俗小说史》的成功使用为研究者树立了一个样本,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三、言必有据,合理建构中国通俗小说的历史框架和叙事模型

在 《中国通俗小说史》中,王齐洲先生将中国通俗小说归类为俳优小说、敦煌写本小说、宋元话本小说、拟话本小说、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公案小说、世情小说、时事政治小说、才子佳人小说、讽刺小说、弹词小说、才学小说、侠义小说、谴责小说、狭邪小说以及改良主义小说、革命家小说、世界历史小说、保守主义小说、理想主义小说等22种类型,这与将中国古代小说分为笔记体、传奇体、话本体、章回体四类不同,能真实地反映通俗小说发展的历史,为研究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这也是为了建构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通俗小说史所做的一种有益尝试。在众多小说类型中,王先生尽可能多地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介绍分析,以便准确描述各体小说的特色与成就。这些作品有的被列为专章,有的被列为专节,有的则进行综合介绍。

叙事模型的分类虽说是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⑩,但王先生不仅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更有不少真知灼见为前人所未及。例如,在第一章 《中国通俗小说的发生与成长》中,作者将 “俗赋”归于“俳优小说”,自此俗赋有了归属,不再徘徊于诗与文之间。隋唐时期,通俗小说走向成熟,主要成员是以俳谐为主的通俗笑话和以故事为主的民间俗赋。从 “俳优小说”到通俗笑话,都能让读者体会到什么是中国式幽默。再联系当下流行的段子,我们可以说: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不乏幽默感,这种传统从来没有中断过。22种叙事模型是总结中国通俗小说实践经验而来的,不仅增加了中国通俗小说的内涵,扩大了读者的知识视野,也丰富了中国小说史的研究领域。

注释:

①④⑥⑦ 王齐洲: 《中国通俗小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8、10、18、19页。

② 王齐洲、刘伏玲: 《小说家出于稗官新说》,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③ 王齐洲: 《古优的来历及其分化》,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⑤ 陈文新: 《通俗小说的概念与文体》,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⑧ 王齐洲: 《〈三国志演义〉成书时间新探——兼论世代累积型作品成书时间的研究方法》,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⑨ 哈罗德·拉斯韦尔: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页。

⑩ 王齐洲: 《编撰 〈中国通俗小说史〉需要解决的问题》,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责任编辑 刘保昌)

刘伏玲,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江西南昌,330022。

猜你喜欢

演义三国志王先生
不速之客
大话三国志
三国演义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逐鹰演义之战三英
寻狗启事
见鬼了
见鬼了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