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端午文化与长江旅游经济圈建设
2017-04-11刘纪兴
刘纪兴
论端午文化与长江旅游经济圈建设
刘纪兴
端午文化是长江文明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端午节是起源于长江流域的重要民俗传统节日。端午文化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正直向善、忠君爱国、和谐共处和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端午文化的发祥地,端午习俗影响深远。深入研究和系统开发端午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长江文化旅游经济圈,对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端午文化;主要内涵;长江旅游
端午节是我国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在世界影响深远,而且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支撑作用和产品开发价值。端午文化是长江文明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端午节是起源于长江流域的重要民俗节日,其人文内涵底蕴丰厚。深入开发端午文化资源,打造促进长江旅游经济圈创新发展的重要文化平台,对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保护、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端午文化的主要内涵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的端午节,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群,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节日,并广泛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2005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 “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曾引起我国社会舆论的巨大震动,并加速了我国申报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度。2009年我国启动申报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 “中国端午节”由湖北、湖南、江苏三省四地共同申报,内容分别是:湖北秭归县的 “屈原故里端午节习俗”、黄石市 “西塞神舟会”端午节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节习俗”,湖南汨罗市的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占据22项,端午节、粤剧、书法、篆刻等名列其中。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文化突出体现了长江流域稻作文明的特征,人们食用和祭祀的主要食材是稻米。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端午祭祀文化。主要包括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以及龙图腾祭祀等民间习俗。二是端午养生文化。主要包括融汇于祭祀和纪念之中的特殊养生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戴香包、 “采杂药”、 “洗药浴”、“驱五毒”等防病养生活动。三是端午游艺文化。主要体现在端午习俗与祭祀、纪念、养生保健相结合,形成以赛龙舟、 “斗百草”和春游踏青等为主要内容的游艺活动和传统节日习俗。
1.端午祭祀文化
根据有关研究,端午祭祀对象的主要来源是:
(1)龙图腾崇拜祭祀。闻一多先生在 《端午考》、 《端午节的历史教育》等文章中认为,农历五月五日是古代吴越地区 “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在这一天,他们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中,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龙图腾的神吃,一面自己吃,最后还在急鼓声中划着龙形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游戏,给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端午节及其习俗的由来。①
(2)纪念屈原。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楚文化的杰出代表。他出污泥而不染的清正形象,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不离不弃的高尚品格,万古流芳的伟大作品,已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突出象征之一。屈原因忠于楚国而遭到腐朽当权者的贬斥和放逐,不忍看到楚国灭亡而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为千百年来人民所纪念追祀,并演变成传统的民俗节日。南朝梁人宗懔撰《荆楚岁时记》: “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②这说明,最迟在南北朝时期,端午祭祀的对象在荆楚地区已集中到屈原身上。唐元和十五年 (公元820年),归州刺史王茂元在秭归首建屈原祠,北宋元丰三年 (公元1080年),朝廷封屈原为清烈公,在屈原祠基础上修建壮观的 “清烈公祠”,并定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传谕全国纪念屈原,并让人们佩戴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馨香溢世,流芳千古。③
(3)纪念伍子胥。这一习俗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传说伍子胥于五月五日含冤自杀后,吴王夫差往视其尸,取其尸盛以鸱夷之器,使人投入江中,不料子胥尸入江后,随流扬波,依潮来往,惊涛崩岸,故俗称伍子胥为涛神,吴人怀念其忠勇,每于五月五日祭之,遂成端午之俗。据 《荆楚岁时记》载: “邯郸淳 《曹娥碑》云: ‘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也。”④
(4)纪念孝女曹娥。邯郸淳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三国时期魏国颍川人,曹操甚敬重之。曾经为孝女曹娥题写纪念碑文。据 《太平御览》卷31引《会稽典录》曰: “女子曹娥者,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迎波沉溺死,不得尸。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⑤为表彰这种孝道精神,江浙一带也有在端午节纪念孝女曹娥的民俗。根据上述文献推论,伍子胥被吴人尊为涛神,曹娥之父是因 “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迎波沉溺”而死,他作为能 “弦歌为巫”的一个巫师,应当是在端午节祭祀伍子胥的仪式上淹死的,所以,纪念孝女曹娥实际上也与伍子胥有关。
上述端午祭祀对象来源由于屈原影响最大,他的文化精神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的爱国忠君、受命不迁的伟大精神更成为人民敬仰的偶像,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祭祀对象逐步集中到对屈原的纪念上,其文化内涵也日益丰富和规范化,并演变为全民的重要节日。
2.端午养生文化
五月在古人看来是恶月,禁忌很多,五月五日更是既恶且毒。这种认识大概是因为五月进入夏季,天气燥热,且毒虫活跃伤人,疫病易流行,久而久之形成求平安、禳灾异、防疾病的养生文化。“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⑥在端午习俗中,与养生祛病有关的在门上插艾和菖蒲,以雄黄在儿童额头画虎头上的 “王”字,佩戴装有雄黄和香料的香包,悬五色丝绳于颈项或臂膀,以及采草药、洗草药浴等活动,都是防病祛邪的重要手段,在医疗卫生不发达的古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生活动。如采草药之俗,主要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此时采摘药性效果最好,雄黄、艾叶等也是驱虫祛病的重要原料,因此端午节实际上也是古代人民预防疾病的卫生节。又如,端午食粽堪称饮食与养生的巧妙结合,从一种祭祀食品到进入百姓日常生活,粽子经历了不断丰富创新的发展过程。从龙图腾祭祀或楚人纪念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的初创形态,逐步演变为魏晋时期的角黍,以及宋代以后花样繁多的各类粽子,粽子的美食养生功能逐步代替了原有的祭祀功能。 《东京梦华录注》卷8引陈元靓 《岁时广记》: “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称锤粽,又有九子粽。”⑦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对粽子的名称、形状、做法、作用等,作了十分精细的考究: “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⑧这说明,到了明代,作粽子的原料已经从黍米发展为糯米,粽子也逐渐成为一种节日的礼物,使这一风俗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如今,粽子种类更加多样化,并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端午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之一。
3.端午游艺文化
端午游艺文化主要体现在以赛龙舟、划龙船为特色的龙舟竞渡活动,以踏青斗草、打马球等为特色的游艺文体活动。现在,除龙舟竞渡活动比较普及外,踏青斗草、打马球之类的文体活动已经比较少见了。 “斗百草”即以草为游戏对象,或斗草的多寡、韧性 (俗称武斗),或斗草木名的对答,如狗耳草对鸡冠花,观音柳对罗汉松等等 (俗称文斗),常在端午行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群婴斗草图》,其玩法大体是: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特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 “十”字状并各自用力拉扯,以草茎不断者为胜。现在环境变化,特别是城市更难觅相关的草踪,斗草之戏已过时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打马球之类的活动也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逐渐失传。至于龙舟竞渡活动,因其观赏性、群众性、普及性非常强,因此2000多年来延续不衰,而且随着参与面的不断扩大,这种活动已经成为地区性和国际性的比赛项目,并有可能跻身为奥运会项目。随着端午节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竞渡作为端午节的重要载体,必将更广泛地走向世界。
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法定节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养生保健等民间活动,形成了以端午祭祀文化 (纪念屈原、伍子胥等)、端午养生文化 (插艾蒿、挂菖蒲、采草药、吃粽子等)、端午游艺文化 (龙舟竞渡、斗百草等)为主要内涵的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正直向善、忠君爱国、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弘扬端午文化精神,对于我们今天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 “两型社会”,贯彻 “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 “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精神纽带和文化抓手作用。
二、湖北是端午文化的发祥地
端午文化是以荆楚地区为中心,逐步向外扩散影响并体现不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其发祥地就是湖北。
1.端午祭祀和纪念的重要人物出生地在湖北
湖北是屈原、伍子胥的故乡。秭归县乐平里是屈原故里,对屈原的纪念尤为隆重而热烈,划龙舟、吃粽子等纪念活动别具特色,每逢端午时节,屈原家乡的千家万户便开始泡糯米、杀鸡鸭、扫庭院、备龙舟,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作好准备。秭归龙舟竞渡的场面极其雄壮,过去未修三峡大坝时,传统的龙舟竞渡每年照例在屈原故里举行。端午节这天,黄、红、乌、白、青等各色龙舟畅游在两山雄峙、一江飞泻的屈原沱。龙舟大者可容101人,各有分工,其中站头1人,掌艄1人,舞旗2人、领唱的锣鼓歌乐手1人,划浆的桡片手96人。小者也有十几对桡片手。他们包着一色的头帕,穿着一色的坎肩,齐心协力地划动桡片,状如飞梭。龙舟竞渡的关键时刻,那站头的蓦地一下倒立船头,宛如一尊傲然挺立的塑像,歌乐手和桡片手为他的不屈意志所鼓舞,紧催锣鼓,猛划向前,直逼彼岸,直到锣声镗镗报捷,人们绷紧的心弦才放松开来。此时此刻,但见人欢旗舞,鞭炮齐鸣,把对屈原的的纪念推向了高潮。同时,划龙舟还有一整套的唱腔,一般为起鼓、祧桡 (是赛龙舟时用桡来祭祀屈原的一种程序)、游江、招魂、竞渡、回舟等,词曲根据楚地民歌和峡江号子融汇演变而成,有娓娓动听的歌唱,有如泣如诉的低咏,有高吭激越的疾呼,有象征胜利的凯旋,表达着家乡人民对屈原的深深怀念之情。如今,世界最长的龙舟已在秭归建成下水,龙舟长62米,意在纪念屈原62岁的生命历程。2010年6月16日,该舟在文化部、国务院台办和湖北省政府主办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上亮相,参加万人游江招魂祭祀屈原的活动。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氏的后人,伍奢之子,出生地一说是今湖北监利,一说是今湖北江陵。伍子胥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吴国都城姑苏城 (今江苏苏州市)的创建者。他因受楚平王和奸臣费无忌陷害而逃奔吴国,受到吴王阖闾重用。伍子胥的故事流传很广,京剧 《文昭关》家喻户晓。作为一代忠臣名将,伍子胥受到古代吴越地区人民的纪念,将其作为端午习俗的祭祀对象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伍子胥作为楚人,其祖、父、兄均在楚国做宫,出生地无论是在监利还是江陵,都是地地道道的湖北荆州人。2500多年来,伍子胥在吴地留下了深刻印象和遗风旧俗。据说,伍子胥因力谏吴王夫差被赐死并抛尸于江,百姓感其恩,尊之为涛神。吴地端午节的吃棕子、划龙舟,人们祭祀的是伍子胥。 《荆楚岁时记》也明确指出: “端午节是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苏州竞渡的地点多在胥门塘河,竞渡时,岸上万人喝彩,锣鼓喧天;水中则龙舟争先,健儿奋臂。高潮时,投鸭于河,舟上健儿入水相夺,以为娱乐。到了晚上,燃灯万盏,波光相映,俗称 “灯划龙船”。由划龙船竞渡,又产生了舞龙灯,也是活跃在苏州胥门一带。
以端午习俗的文化来源而言,屈原、伍子胥作为纪念的主要人物,其出生地和活动区域都在湖北,因此湖北作为端午文化的发祥地是无可争议的。同时,端午习俗的主要活动是祭祀屈原、伍子胥,插艾蒿、悬菖蒲、佩香袋、吃粽子、龙舟竞渡等,各地虽略有差异,但三省四地 (苏州端午习俗、秭归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 “西塞神舟会”、湖南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具有代表性,其中尤以湖北秭归县、黄石市更具典型性,这也是端午申遗工作以湖北为主体联合打包申报的原因。
2.《荆楚岁时记》作者的生活地在湖北
记载端午文化的权威历史文献 《荆楚岁时记》,为宗懔所撰。宗懔是南阳人,生活在南朝梁时,大部分时间在荆州 (今江陵)地区活动,他所撰写的《荆楚岁时记》是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古代记录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文献著作,对研究古代荆楚地区民俗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显著特色,一是提供了丰富的荆楚民俗故事,记录了当时的农事和生产状况;二是介绍了民间的防病、治病和卫生知识;三是记述了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介绍了祭祀祖神的习俗;四是提供了古代荆楚人民进行文娱、体育及旅游活动的相关信息,保存了一些古代神话和传说,以及古代的医药和文体活动等社会情况。今天的端午节及其他节日的民间习俗,都能在该书中看到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踪迹,为后人开展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人文资料。因此,以 《荆楚岁时记》为标志,将端午文化习俗乃至其他节日习俗的起源地定为湖北地区,是当之无愧的。
3.端午文化习俗的最早成型地在湖北
《荆楚岁时记》记载的 “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并 “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同时,这一天还举行竞渡活动, “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⑨这说明,至少在魏晋时期,在以今荆州为中心的湖北地区已形成端午悬艾、斗草、竞渡的习俗,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到野外蹋草、采艾,并将采摘的新艾草扎成人形,悬于门户上,用于祭祷消灾。这天举行竞渡活动以纪念屈原,地方行政长官及官吏和老百姓都要到水边观看比赛。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的吃粽子的习俗,是在夏至时节, “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楝叶插五彩系臂,谓为长命缕。”⑩大概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将上述活动统一于端午节的内涵中,逐步形成了后来的端午习俗。此外,敦煌文书中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也明确指出是源自荆楚, 《民俗杂抄》、 《杂抄》记: “五月五日何谓?高辛子耆 (嗜)粽,以其因之。又说昔屈原投汨罗江水而死,后人作粽祭也。”撰于唐大中十年 (公元856年)的张敖的 《新集吉凶书仪》中有 《端午相迎书》: “喜逢嘉 (佳)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传自荆楚。但惭羁泊,何可申怀,空备团粽,幸请光临。”⑪表明唐代有端午佳节同僚或亲朋之间相互邀请、品尝团粽、共叙友情的习俗,而且这习俗 “传自荆楚。”
从上述各种文献记载和民俗演变来看,湖北都应当是端午习俗的最早成型地和端午文化发祥地。
三、发挥端午文化在长江旅游中的重要纽带作用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端午文化是长江流域的原生态文化,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深入研究和开发端午文化资源,对提升长江经济带旅游圈的产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1.打造端午文化平台,扩大长江旅游影响力
端午文化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日、韩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都非常重视端午节,在文化内涵上与我国的端午习俗一脉相承,只是祭祀的对象和活动方式有所不同。通过打造端午文化平台,吸引世界旅游资源来端午文化故里探访寻根,对扩大长江旅游圈影响力、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端午文化平台,一是将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西塞神舟会等传统的端午文化做精做细,做出特色和优势。二是将武汉城市圈的端午文化做大做强,尤其将武汉东湖作为端午文化的重要产业基地,以充分发挥国内最大城中湖的优势,打造出品牌和名气。三是将长江流域各省市的端午文化资源整合联动,打造出世界级的中国端午文化旅游圈,以充分彰显端午节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在这方面,湖北要发挥 “得中独厚”优势,利用端午文化纽带,主动与沿江的湘、赣、苏、浙、皖、沪、川、渝等兄弟省份及周边各省市协调好关系,形成端午文化旅游的合作共赢格局,共同打造中国端午文化产业集群。四是建立世界端午文化产业联盟,推动龙舟竞渡运动进入奥运会项目,扩大端午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2.开发端午文化产品,提升长江旅游竞争力
端午习俗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日常需求产品,从衣食住行到医疗卫生,从娱乐休闲到精神文化,都有一系列的文化产品等待开发。一是以粽子为代表的食品开发。不仅有大众化的粽子食品,还要有适合旅游需要的特色食品,要形成具有长江特色的品牌效应。如湖北鹤峰县的特产箬叶,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风、防腐蚀等特性,用箬叶包粽子,清香可口,别有风味。如今,鹤峰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箬叶产业出口基地,山区农民依靠种植箬叶逐渐致富。二是以养生健身为代表的中草药保健产品开发。研究表明,新鲜艾叶的芳香中含有大量植物杀菌素,能有效起到驱蚊杀菌作用,干艾叶还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等功效;菖蒲药性苦温、芳香开窍,有利于夏季人体排解湿热、保持健康。如目前湖北蕲春县发挥 “蕲艾”产地的特色优势,已初步形成艾草的种植,艾叶艾绒艾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新产业发展格局。此外,针对端午佩戴香袋和五彩丝以及穿绣有“五毒”图案衣服的习俗,注重加强对香料产品和五彩丝以及相关服装的开发。在传统习俗中,做香袋多用白芷、丁香、苍术、艾叶等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成细末装进袋子,让小孩戴在身上。这些草药都具有避秽、防疫、清神、益气、醒脑、散浊之功效,端午时节做成香袋不仅可以作为相互馈赠的艺术品,还是很有疗效的防疫剂和 “空气净化剂”。针对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 (这一习俗是不科学的。雄黄作为一种中药药材,确实可以用作解毒剂、杀虫药,但它是一种含砷的化学物质,有剧毒,饮之有害),注重加强对端午新型保健酒、保健饮料的开发等等。三是以思想教育为代表的精神文化产品开发。端午文化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屈原、伍子胥都是爱国忠臣,所以他们受到人民群众的纪念,成为端午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为创作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为主题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例如,以端午习俗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依托,深入开发以屈原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们的电视剧、动画片、舞台剧等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让端午文化走向世界。
3.传承端午文化活动,增强长江旅游创新力
端午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而文化传承的基础在于创新。目前,各地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端午文化活动,以文化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转型增收。例如,北京市延庆县已举办了若干届端午文化节,2010年的第五届延庆县端午文化节联合北京市、河北省、湖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有关县市,举办传统的赛龙舟、包粽子大赛、古诗文朗诵等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举办前派人到秭归屈原故里乐平里照面井景点取水,开幕时邀请屈原后裔代表亲自将所取之水注入延庆县的母亲河,借端午文化源头之水敬祖,以端午文化之水抒情。龙舟竞渡是端午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当今举办活动最多的端午习俗。长江作为孕育和产生端午文化的母体,应当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从湖北来说,要发挥 “得中”、端午文化发源地以及 “千湖之省”等诸多独特文化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做大做活水文章,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彰显端午文化精神,将端午习俗的文化传统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展现出来,为湖北旅游注入创新发展活力。特别是宜昌、黄石、荆州、武汉要组建龙舟大赛活动基地,增强龙舟竞渡活动的观赏性、参与性和娱乐性,成为长江旅游的领跑者。
注释:
①④ 罗启荣、阳仁煊编: 《中国年节》,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版,第80—89页。
②⑤⑥⑦⑨⑩ 谭麟译注: 《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7—89页。
③⑧ 王健强: 《屈原故里秭归》,中国旅游出版社1982年版,第21—28页。
⑪ 李并成: 《敦煌文书中的端午节习俗》,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17日。
(责任编辑 张卫东)
K203
A
(2017)04-0096-05
刘纪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