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2017-04-11曹宗强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曹宗强

摘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信息化现状和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提出了基于建设项目管理的资源目录体系、决策支持体系、全过程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体系,并提出了组织实施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项目管理;环境保护;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保护环境“预防为主”方针的关键性工作,是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控制闸”,对我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现状和形势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都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作出了明确要求,奠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的核心。随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等各项环保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的陆续发布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体制不断健全,建设项目管理业务在内容、范围、程序、手段等方面不断趋于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在全国建设项目管理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得到了全面贯彻, 因项目建设和运营引发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条件。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是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形成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环保部门的信息化基础网络,制定了一整套数据元及代码集、数据交换、业务流程等标准规范,并建设了覆盖国家、省两级的减排应用支撑平台、综合数据库平台、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及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了一整套支持应用系统快速开发、整合、数据传输与共享的基础信息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覆盖国家、省、地市、区县四级的建设项目管理系统。

各地积极开展环境保护信息化工作,对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十一五”期间,各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国家领导指示精神,大力开展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强环保”的作用。各省厅(局)不同程度地建设了各类信息系统,并积极探索3S、移动互联、物联网、三网融合等先进技术,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能力,这为全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为理顺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推进建设项目管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建立覆盖横向的管理体系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主要涵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申报审批、技术评估、“三同时”监督检查、试生产、竣工验收、备案管理等环节,覆盖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评估机构、环评机构、建设单位、环境监理单位等。每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内部按照管理内容划分了不同的部门机构,分门别类配置职能负责进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各环节工作,实行对口专业化管理。但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各环节工作之间时间间隔较长,涉及部门较多,一个项目从立项时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到竣工验收审批可能要3-5 年,后续监管工作更是一个长时间的持续性工作,负责竣工验收审批的管理部门无法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时的工作情况,后续监管管理部门无法了解项目前期管理的情况,这造成了同级部门间管理上的“信息孤岛”。

为了能及时地掌握项目在各个阶段的状态,准确地追溯和跟踪项目进展情况,需要在项目各阶段建立信息联动机制,增加各种分析手段、多种展现手段,

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项目情况,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及时监控各种违规行为。通过深化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管理,加强全过程信息化支撑服务

建设,实现“后项目审批阶段”对项目建设单位从设计、土建施工、试生产、环境监理到验收的全过程管理,为建设项目管理相关单位提供信息化服务,提升

相关单位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综合能力,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管理的参考依据,为相关技术支持单位提供业务参考依据,为建设单位提供项目申报参

考依据。

(二)建立覆盖纵向的管理体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明确指出“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工作”,该规定明确规定了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的建设项目范围和需承担的职责,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提高审批效率,明确审批权责,但同时也造成了化整为零、拆分报批、越权审批等现象的出现。一些地方政府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对循环经济的理念理解不深,为发展经济,在建设中不管项目有无污染,能产生经济效益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审批中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领导出面干预,限期办理相关手续等违法现象;有的环保部门甚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厂址选择明显错误的项目也予以审批;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数据说话,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结论推给審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数据,或者隐瞒事实,使环评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为依法行政,树立法律制度权威,加强上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对下级的监督管理,迫切需要建立覆盖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实现上下联动、互相监督。通过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完善上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对下级审批项目的日常检查、随时抽查的管理制度,降低下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执政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为上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下级管理情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提供信息化支撑手段。

结语: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以提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为根本目的。通过建立完整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资源体系、科学可靠的决策支持体系、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分析体系、覆盖全过程的服务体系,控制新增污染源,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党和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叶兵;;浅论如何实施工程项目绿色施工[J];中华建设;2010年02期

[2] 叶晓帆;李旭召;;浅谈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相关分析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比分析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哪些建设项目需进行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
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联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