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我见

2017-04-11张铭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笔者评价

张铭

摘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用最短的时间教给学生最多的知识,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了。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创新导课方式、改变教学方法、完善课堂提问、巩固课堂评价等四个方面来谈谈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

关键字: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有效途径

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需要。为了让学生们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快乐、有效的学习,我们的一线教育者应该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的教学之路来。以下的论述将从教学的主要环节入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建议和策略。

一、创新导课方式

1、理论阐述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们的教师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案例分析

比如,在讲授“正负数”这一内容时,笔者就是采用的游戏法进行新课导入的,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教師:在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的名字叫做《正反话》,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说出它相反的话语。

教师:抬头两次。

学生:低头两次。

教师:向前走300米。

学生:向后走300米。

教师:电梯下降了2层。

学生:电梯上升了2层。

教师:你们真棒,都答对了,接下来咱们来点难度大的,看谁反应快。

教师:气温零上10摄氏度。

学生:气温零下10摄氏度。

教师:李米存入500元。

学生:李米支出500元。

教师引入新课: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意思相反的情况,我们能不能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它们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正负数。

这样有趣的游戏情境,不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在情感上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本来学生对于“正负数”没有什么概念,但是经过这样的导课方式学生们的求知欲就被彻底的激发出来了。

二、改变教学方法

1、理论阐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选取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一些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还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中多少会有一些被动。其实,我们的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像合作式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分层式教学方式都可以尝试。但是在运用这些教学方式时我们要“因课制宜”、因人而异。

2、案例分析

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经常采用分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确实存在着差异,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的教师就应该适当的进行分层教学。一般的,笔者将本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学习优秀的学生、学习中等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所以,笔者在布置练习的时候,总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

比如,在布置“圆柱的体积”的练习的时候,笔者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题目:一个圆柱的体积是94.2平方厘米,底面直径是4厘米,它的高是多少?为学习一般的学生布置这样的问题: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是8米,池深2米,如果在水池的底面和四周涂上水泥,那么涂水泥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水池能盛水多少立方米?为学习优秀的学生布置这样的问题:一只圆柱形的玻璃杯,测量其内直径为8厘米,内装药水的深度是16厘米,正好占杯内容积的80%,那么这个杯子的容积是多少毫升?这样的分层布置作业,不仅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还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三、完善课堂提问

1、理论阐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在小学语文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散思维、积极学习。千篇一律的课堂提问也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实例分析

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可能性”这一内容,笔者结合教材和实际生活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五一”期间,各个商场都会开展热烈的促销活动,现在有个商场要搞购物抽奖活动,如果你是活动的参与者,你会怎样设计?设计要求:在箱子了方6个球(其中白球和黄球的个数由学生自己确定)。摸一次,凡是摸到黄球就有奖品。这样的课堂提问不仅将数学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还增加了课堂提问的趣味性。自然而然的学生们就愿意参与进来了。

四、巩固课堂评价

1、理论阐述

恰当的课堂评价是激励学生向前发展的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催化剂,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讲求策略,实施恰当的教学评价,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2、案例分析

笔者认为,课堂评价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从而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下面,笔者将讲述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教学评价的内容作用和意义。

在讲“克、千克、吨的认识”时,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内容,就出了一道开放性的问题:说说你身边的物件的重量。一会儿,一个活泼的男生就说出了自己的答案,一袋方便面重240千克。当他说完,笔者没有直接评判,而是说,老师的体重是56千克,那你再考虑一下你的答案是否正确呢?过了一会儿,他就改正了答案:“一袋方便面重240克,如果是千克的话,比老师还沉呢”。听到他的回答,笔者会心的笑了笑,示意他坐下。

在这次的教学评价中,笔者没有过多的参与,而是给了学生一个可以参考比较的提示,让学生自己理解问题、发现错误,从而改正错误。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郭东根.准确把握学情 打造高效课堂——小学数学“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年12期.

[2]张玉.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2015年01期.

[3]牛作文.巧用微课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5年.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笔者评价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