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至尊黄釉

2017-04-10文轩

艺术品鉴 2017年2期
关键词:鸡油弘治柠檬黄

文轩

至尊黄釉

文轩

黄釉瓷本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以铅为溶剂,在氧化焰中烧制而成的低温釉。因而根据着色剂成分不同和烧造温度高低,颜色也有深浅、浓淡的区别。呈现出姣黄、鹅黄、麦芽黄、蜜蜡黄、鸡油黄、蛋粉黄等多类的黄色品种。

孔子说:“绘事后素”。

绚烂如霞的明清彩瓷,斗彩、粉彩、五彩、珐琅彩……瓷器上任何一种敷彩图纹的呈现都离不开它们所依赖的底色。白,也许是所有彩瓷最原初、最纯净的底色,犹如天地初开,一片鸿蒙。但当人们在冉冉不熄的窑火中,发现了金属矿物的秘密:不同的金属元素与火共舞,可以在瓷土上烧出缤纷的色彩,宛如补天原石般绚烂时,釉彩瓷便如漫天星云弥漫开来。

各色釉彩瓷中,红釉瓷高贵热烈,绿釉瓷典雅含蓄,黄釉瓷至尊活泼……各自璀璨,自成一系。但要从地位和规模来说,黄釉瓷当仁不让,独占鳌头。《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一直以来,黄釉都是明清时期皇家的严控釉色,而黄釉瓷器则成为明清皇室的独享瓷器。在皇家的昭彰下,黄釉瓷器型多样、釉色独特,时而展现恬淡娇嫩之美感,时而变换温润淡雅之风韵。

黄釉瓷本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以铅为溶剂,在氧化焰中烧制而成的低温釉。因而根据着色剂成分不同和烧造温度高低,颜色也有深浅、浓淡的区别。呈现出姣黄、鹅黄、麦芽黄、蜜蜡黄、鸡油黄、蛋粉黄等多类的黄色品种。

黄釉瓷由来已久。传统低温黄釉最初源于汉代,但明代以前的低温黄釉色调还不是真正的黄色,而多为黄褐色和深黄色,与我们后来熟知的大黄、明黄等鲜艳夺目的黄色系不可同日而语。

明嘉靖 娇黄釉金钟杯(一对)

直到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浇黄釉瓷器烧造技术达到历史最高峰——所谓“浇黄”,指采用“浇釉”的方式来施釉,然后再经低温焙烧,色调均匀、釉面平整、光洁度好的黄色才生产出来。那是一种呈色淡雅,给人以恬淡娇嫩之美的黄色,人们给它起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娇黄”。姣黄釉瓷代表了明代黄釉瓷的最高水平。此后,宫廷造办处和景德镇御窑厂的匠师,还尝试利用从欧洲传来的珐琅料烧造低温单色釉瓷器。此后,推陈出新,相继出现胭脂红釉瓷器、淡黄釉等品种。

不过,黄釉瓷在明代晚期并没有延续“姣黄”的精彩,也没有太多的精品传世,甚至一度停烧。到清顺治时期,黄釉瓷的烧制才又恢复,但只烧制一些盘类器物,做工多粗糙。

鸡油黄釉盘

明正德 黄地青花花果纹盘

明代黄釉瓷再次绽放异彩,是在清代康乾盛世。彼时,黄色已经成为皇家御用之色,民间已不许私自生产黄釉瓷。被冠以“官窑”身份,黄釉瓷集官家之成,在仿明宣德和弘治黄釉瓷的基础上,器型和工艺上都有创新。器型已突破明代黄釉瓷器的传统器型,大多以素面为主。盘类器底跳足部与明弘治时期的器物相比弧度较小而稍直;盘外底釉色,明弘治器较白,而康熙器则呈青色。此外,康熙黄釉盘、碗的圈足较矮,弘治器一般较高。除烧制单色的素器外,康熙朝还烧制锥拱云龙、间花龙纹盘和以鸡油黄为地子,在胎上刻龙凤、八宝等图案花纹,再在图案上施绿釉和鸡油黄,再一并加以堆塑花纹,娇嫩美艳之风极盛。

清代黄釉瓷烧制最好,艺术水平最高的当属雍正一朝。此时期的黄釉瓷造型完美、做工精细、胎薄、质细,更重要的是在釉色上有所创新,烧制出了多种新釉色。比如,娇黄、蛋黄、蜜蜡黄、柠檬黄釉等,其中蛋黄釉瓷是雍正首创,那是一种有粉质的乳浊彩釉,比浇黄釉更为浅淡,不透明,似蛋黄色。施在器物上,既恬淡娇嫩,又温润淡雅。颇合雍正皇帝低调、内敛、清虚、含淡的审美取向。

明弘治 黄釉碗

此外还有柠檬黄。柠檬黄釉为雍正朝最为尊贵的一道釉,深得帝心宠爱。柠檬黄釉是以氧化锑为主要呈色剂的低温色釉,康熙时期内务府珐琅作已将其作为珐琅彩瓷器的彩料和色地装饰使用,后发展成为颜色釉的一个独立品类则始于雍正年间,时人称之为“西洋黄”、“洋黄”。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纪事碑》所载“岁例供御”瓷器的五十七种彩、釉,其中的“西洋黄色器皿”所指便是柠檬黄釉之品。雍正柠檬黄釉器虽不及弘治娇黄丰腴厚润,然色泽明快却远胜弘窑。而在器型上,雍正黄釉瓷也更加工整、端正,给人以高贵的感觉,彰显了皇家气派。特别是仿明弘治的黄釉青花花果盘、柠檬黄釉青花器、鸡油黄釉绿彩器和少量的黄釉粉彩器等。

乾隆时期的黄釉瓷不再追求釉色之美,黄釉此时多作为黄釉彩瓷的底色,这个时期多见黄釉青花器、黄釉粉彩瓷、黄釉珐琅彩瓷。黄釉与多种彩瓷共同烧制,给人以华丽的效果,为黄釉彩瓷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同时这一时期朝廷对黄釉瓷烧制的规定并不是太严,民间也开始有少量的黄釉瓷生产,但无论在釉色还是在工艺上都无法与官窑器相比,而且民窑黄釉瓷不能生产朝廷所不允许的颜色,其器多为米黄釉。

明宣德 黄釉盘

乾隆之后的黄釉瓷与其他瓷器一样,随着国力和皇权的衰弱,质量、品种都不如清三代,发展已呈没落之势。胎体已没有以前工整,过于呆板,胎釉结合也不好,存世的黄釉瓷中甚至还有剥釉现象。这一时期的黄釉雕塑瓷虽说给黄釉瓷的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不过最终没能改变黄釉瓷没落的局面。

正如黄色是宫廷御衣之色,体现着皇家的威严和尊崇。作为陶瓷外衣的黄釉,同样被认为是最尊贵,被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不但常人不能染指,仅仅在宫廷之中,黄釉瓷又被分为几个等级。越是尊贵者,越能在黄釉瓷的纹饰和数量上体现尊贵和独一无二。

清代规定,里外黄釉龙纹为皇帝所用。皇帝、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外黄内白器;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地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绿地红龙器;答应用各杂色瓷器,皇子、福晋用各色瓷器。皇子侧福晋用各色瓷器不分等级,后宫人都可以用。在数量上,等级越高数量配额越多。皇太后、皇后各拥有1000多件。皇贵妃占有百余件,妃、嫔、贵人不足百件,常在就更少了,30余件。

明宣德 娇黄釉撇口盘

明正德 黄釉碗

在敬天尊祖的祭祀典礼中,用瓷传统就更加规范和制度化。《清史稿》记载清“初沿明旧,坛庙祭品遵古制,惟器用瓷……凡陶必辨色……”表明清初祭祀沿袭明旧制,唯有器物改用瓷器,并按照颜色来区别。黄釉瓷作为清宫祭礼的器物,相关规定于乾隆十三年的《皇朝礼器图式》中也有记载:“天坛正位登、簋、豆、尊、爵、盏、和祈谷坛配位簋、豆,用青色瓷;地坛正位登、簋、豆、尊、爵、盏,社稷坛正位尊用黄色瓷;朝日坛爵、盏、登……簋、豆、尊,用红色瓷;夕月坛正位爵、盏、登、簋、豆、尊,用月白色瓷;先农坛盏,天神坛爵、豆、尊;太岁坛正位盏、登、簋,用白色瓷;太庙正殿登用黄色瓷……” 关系天下社稷、祖辈子嗣的祭坛,均选用黄色瓷,可见黄色瓷的至尊之位。

黄釉瓷对内制度如此严格,对外也更为垄断严苛,严禁民间使用。若有违令者,将以罪处,且是大罪。《明英宗实录》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正统

明宣德 黄釉撇口仰钟式碗

清雍正 青花黄地缠枝花卉纹扁壶

明正德 黄釉凤纹瓶

十一年(1446年)间,江西有位饶州知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器。藐视权威,皇上大怒,将首犯处以凌迟极刑,知府的家产财资,丁男充军边卫,而其他知而不以告的人,甚至遭到连座的惩罚。严惩之极,令人咂舌。但能看出来放在不可侵犯之色的第一位就是黄釉瓷,也说明自明初以来,色地釉瓷就已经被皇家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为御用瓷,成为各朝例制。

清乾隆 黄地青花折枝花卉梅瓶

黄釉瓷民间不得烧造,而官窑烧造的黄釉脚器,也得依制单做处理,在在体现出黄器的与众不同。清乾隆七年(1742年),为节省开支,皇帝曾有旨,御窑厂烧造之脚货不必送京,即在本处变价处理。但景德镇唐英认为不妥,于乾隆八年上奏《请定次色瓷器变价之别,以杜民窑冒滥折》:“唯是国家分别等威,服务采章,俱有定制……至于黄器及五爪龙等件,尤为无可假借之器,似未便以次色定价,致本处窑户伪造僭越,以紊定制……”而乾隆皇帝的谕旨则为:“黄器如所请行。五爪龙者,外边常有,仍照原议价。”可见,皇帝对黄釉器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五爪龙纹的重视。而到了乾隆二十一年,《清宫档案》中《唐英奏折》就记载:“乾隆二十一年七月七日,唐英将次色黄器一万一千七十九件及次色祭器一百六十四件开造清册呈交广储司按册查收。”这说明到了乾隆中期,清政府对黄釉瓷的管理更加严格,严禁黄釉瓷流入民间,即使对残次品也要进行严加处理。

黄釉至尊,舍我其谁。随着清代帝制的结束,黄釉瓷不再为宫禁中仅有。但黄釉瓷器因其在皇权传统中烙下的印记却仍使其成为最为尊贵、奢华的代表。那时而恬淡娇嫩,时而温润淡雅的颜色,更是国人心上挥之不去的雍容典雅。

明弘治 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

猜你喜欢

鸡油弘治柠檬黄
食品废水中柠檬黄的吸附研究
龙江剧《弘治私勘》
孙云毅:让世界看见“鸡油黄”
荧光光谱法研究柠檬黄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
《宪宗实录》成书时间考误
名贵色料鸡油黄:几番浮沉 终得正果
蒋介石下厨做鸡油炒饭
素秀至珍传世与出土的明弘治、正德瓷器
弘治帝先捧后杀除奸臣
主流柠檬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