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及教学探究
2017-04-10洪军梅
洪军梅
摘要:名著阅读对初中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其知识阅读范围,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名著阅读现状为重点,探究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与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初中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教学探究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教学中更加倾向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育中要让学生掌握阅读计划的制定,阅读大量的名著,并利用名著阅读教学,拓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写作能力,进而促进初中语文教育目的的进一步实现。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农村地区物质文化与教学环境的局限性,为了实现初中学生眼界与知识范围的拓展,更需要进行名著阅读。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与教学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价值分析
(一)符合母语学习规律,丰富学生语言基础
语文作为民族母语,是我们中华儿女主要的交际工具与文化载体,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是进行母语学习的重要环节,会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实现母语学习,符合母语学习的规律,有利于母语的发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母语的发展,同时为学生的语言学习与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是训练学生语感的有效手段,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文字的敏感性。而名著是进行阅读的最好教学材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民族文化精髓,对学生具有极高的教化作用。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有效的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名著的阅读,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身语文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写作水平,进而实现名著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学生文化内涵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名著阅读与历史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很多文学名著是作为历史沉淀,显示出民族发展真实历程,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现状、经济政治环境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实际情况,深入刻画出社会阶层中的人们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性。例如,《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作为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文学名著涉及到了社会发展与变化过程,除了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还存在语言精炼与使用技巧高超的特点。为此,名著阅读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丰富学生知识库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将丰厚的文化与情感不断传承。
(三)强化语文知识储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熟读名著可以提高思维灵敏性与活跃性,同时也可以陶冶性情,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其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文学名著风格。在学生进行文学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名著中各个作者与派别的写作风格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典范,不同名著的作者具有不同的社会观与观察视角,这种多元化可以让学生学会用多个角度进行生活观察或者是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活跃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丰富素材资源。大量阅读文学名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语文写作素材,进而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锻炼平台。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阅历较浅,在实际写作中经常无从下手,找不到写作的切入点,进而降低写作水平。名著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结构安排等方面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依据,丰富作文主题。
二、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
(一)名著阅读时间随意
阅读时间的随意性是目前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主要现象之一,同时常常由于时间不够而无法进行文学名著阅读,其核心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初中阶段功课繁重。在初中阶段教育中,学生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科学等6门课程,每一门科目的教师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极为重视,学生在校时间要以课程学习为主,课后时间也被大量的课后作业占据,使得学生留给名著阅读的时间很少;二是学生自身原因,学生在课后没有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没有固定的名著阅读时间,进而导致名著阅读时间随意的现象。
(二)快餐文化占据主流发展
随着信息传媒产业的蔓延与发展,社会主流文化逐渐趋于快餐文化发展,在这种社会环境背景下,对初中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与阻碍,使得学生更加青睐于网络、卡通以及通俗言情小说,名著被广大初中生打入“冷宫”。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新媒体的发展与盛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像泛滥,拉大了人和文字之间的距离,由于将文字转化为图像,提高了图像信息量。但是也失去了文字的精、高、深,使得人们的阅读方式朝着平面化与空洞化的方向发展。对于现代初中生而言,具有极强的好奇心理与求新心理,逐渐被故事性强、画面构图鲜艳的小说吸引,完全忽略其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形成初中生阅读病态。
(三)阅读目的偏离
阅读目的主要是学生通过阅读名著文字,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中吸收养分,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通常阅读理解过程主要是“表层理解——深层理解—评价性理解”,也就是说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中,先要了解文章的字面含义,逐步深入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最后根据理解对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进而提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想法。现阶段,初中学生的名著阅读目的仅仅局限于表层理解方面,经过大量实践调查发现,课堂名著阅读教学中,只是带领学生对段意进行归纳,了解文章主旨和写作特点,一般不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名著评价,使得名著阅读目的逐渐偏离,进而无法实现农村名著阅读教学的目的。
(四)家长支持率低
目前,对于初中学生名著阅读而言,学生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其名著阅读支持率也相对较低,大多数家长没有意识到名著阅读对孩子各方面能力提高的作用,进而影响学生名著阅读,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农村经济条件与教学条件的影响,家长不愿意投资在孩子的课外书阅读方面,甚至有的家长会觉得阅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这一环境背景下,家长对于学生阅读名著的支持率大大降低,同时也减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概率,进而给学生名著阅读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与威胁。
(五)指导方法缺失
现阶段,农村地区初中教育没有给予名著阅读充分的重视,使得学生的名著阅读始终处于一种自由状态,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只是“看”,不做笔记、相关事件查询等辅助阅读,学生无法对名著内涵与文化进行完全消化,使得课外阅读无法发挥出其作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名著阅读效率与质量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与关注,教师将名著阅读划分到课后时间,没有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进行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自主,由于阅读指导力度的不够,有的学生甚至由于读不懂而失去对名著阅读的兴趣,进而降低了初中名著阅读的有效性。
三、造成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原因,名著阅读陷入发展困境
首先,应试教育理念与方式。在初中阶段教育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极为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得学生过于重视学习成绩,不愿意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名著阅读上,这种“慢”作用的影响方式不被看重,进而使得名著阅读失去了其主观意识。由于文学名著的篇幅很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对此,很多教师不会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為了节省时间将名著知识整理出固定模块,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在长期教学中,名著阅读逐渐为语文成绩服务,扭曲了初中名著阅读的目的和意义。从本质上看,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一方面是因为教学评价过于重视结果,而不关注过程。另一方面是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学设计与课程设置基本建立在“分数”的基础上,使得名著阅读变为冷门,不利于名著阅读教学发展。其次,网络流行文化。由于影视网络文化的蔓延,使得学生过于追捧网络小说、偶像明星以及武侠杂志等,弱化了阅读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给名著阅读的发展造成阻碍。最后,新课标没有对名著阅读进行指导,弱化学生阅读指导,使其模糊阅读方向。另外,农村学校与家庭藏书的缺少,使得学生的名著阅读得不到实质保障,进而限制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
(二)学校环境原因,名著阅读教学整体水平低
学校过于重视学生成绩和升学率,忽略了名著教学的地位,进而造成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的缺失。在这一层面延伸下,首先,教师的名著阅读素养较低,在实际的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定位模糊、知识结构旧,没有成功的教学经验参考,给教学实践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真正投身于名著阅读教学的教师很少,无法激发出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降低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对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引导力度欠缺,使得学生无法了解正确阅读一本名著。同时,教师对名著的了解不够,没有对名著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主旨进行深入研究,只是达到表层理解,进而无法正确的引导和组织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最后,初中名著阅读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存在较大的缺失,存在以“练”代“读”、以“教”代“读”、以“考”代“读”、以“背”代“读”等情况,使得学生对名著内容的了解只存在表层理解,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会增加学生的惰性,降低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学生自身原因,名著阅读主观能动性较低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学名著具有特别的阅读心理,对轻松化、情绪化的阅读书物有较大的兴趣,主要是由于初中生面对升学考试,学习压力相对较大,这些轻松的阅读刊物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与理解,可以起到一定娱乐作用,进而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由于教学方式的被动性,学生很难接触到自主阅读,降低了学生独立阅读的意识,使得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由于学生学习负担过大,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名著阅读,在重复性课堂教学和辅导中,学生逐渐的失去了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失去学生对文学名著阅读的兴趣与机会。在进行初中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个体学习经验与文字认知水平对学生名著阅读有很大的影响,其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都存在较大缺失,使得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感性认知与表层理解方面,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理解与领会。
四、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为名著阅读发展谋求新路径
为了实现学生名著阅读有效性的提升,学校要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完善与进一步优化,提高名著阅读教学在农村初中教育的地位,进而为名著阅读教学的发展谋求新的路径。其具体措施为以下几方面:
1.创新升学评价标准。学校要对学生名著阅读进行考核,并将其规划到学生语文综合评价中,不断完善评价机制,进而借助升学评价标准调动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名著阅读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进而充分发挥出名著阅读的作用与育人功能。
2.创新教师评价标准。为了保证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教师要对学生作业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将教学作业设置水平划分到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提高作业质量的同时为学生节省出一定的阅读时间。
3.优化学校评价标准。为了提高名著阅读教学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增设名著阅读指导课程。相关教育部门就将名著阅读指导课的落实情况纳入到学校考核标准中,固化名著阅读教学框架,保证学生有机会、有时间的进行名著阅读。同时,学校要将图书室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名著阅读,进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发展与壮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
为了拓展学生名著阅读平台,首先,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图书建设,丰富校内名著资源。一方面,学校要对图书馆书籍进行定期更新,把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充分的利用起来,为学生名著阅读提供将有利的阅读环境与阅读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要发起资源共享活动,鼓励学生自发性捐书,建立班级图书角,进而达到名著书籍共享的目的。例如,各个班级问可以采取名著书籍互借形式,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好书共享”活动,打开农村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见识,有效提高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进而实现名著阅读的育人作用。其次,学校要学校教室、走廊等墙壁上设置墙语,构建校园墙体文化,提高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同时利用黑板报进行名著内容、作者以及具体事件进行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初中名著阅读教学开辟出新的宣传教学途径。学校还可以结合具体教学情况设立校读书日,定期举行读书节,创建多样化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读书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读书的快乐与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强化教师的名著阅读指导
在进行初中名著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以教师引导为切入点,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名著阅读的指导与引导,激发出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使得学生可以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进而不断挖掘名著内藏深意,实现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初中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格列佛游记》阅读教学中,巧设课前导人,提出:“同学们,《格列佛游记》这本书已经陪伴我们近半个月了,今天我们阅读的重点是:评价人物,交流大家的读后感。”在学生对名著大意進行回忆后,提出“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格列佛‘游了哪些地方?”以此为触发点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师要构建多元化指导方式,将传统的一元解读转化为多元解读形式,引导学生站在自身感受对名著情感、内涵以及文化艺术进行解读与阐释,还原文学教育本身属性,提高学的弹性思维能力和阅读创造性。例如,在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骆驼祥子》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重视名著目录,仔细阅读《骆驼祥子》的目录和序言部分,对《骆驼祥子》这一名著作品形成初步的了解和印象,掌握名著布局和结构安排,进而有助于学生对内容要点的了解与掌握。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将略读与精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先略读了解故事情节与文章大意,再精读发现文章细微之处,探究作者的话外之音,进而使学生体会到文章语言、布局、构思等方面的精妙之处,实现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目的。
(四)探究自发性阅读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回归
1.制定阅读计划,构建名著阅读档案。在初中名著阅读中,学生对名著阅读的自主性是影响名著阅读效率的关键因素,由于互联网影视环境的冲击,降低了学生对名著阅读积极性与自主性。对此,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需求与阅读情况进行阅读计划的制定,教师要将名著阅读当作课后作业进行布置,重视学生名著的阅读的进行情况,定期进行抽查了解,进而掌握学生实际的名著阅读情况。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水浒传》名著阅读教学中,可以提出“你知道《水浒传》中写了多少人物形象吗?你能说上多少个人物名称?你能说出某个人物在《水浒传》中的哪些事迹?”提出思考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对名著阅读密度与阅读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表层理解深入到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中,进而实现名著阅读目的,提高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引导阅读评价,创造阅读展现平台。实现学生对名著作者和塑造人物的解读是初中名著阅读的目的之一,在进行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说”,在进行名著阅读教学后,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以自身感受出发,对文中各个人物形象进行评价,揣摩作者的用意。例如,在初中人教版《简爱》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先用“最近我们读了《简·爱》。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对这本书了解了多少。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介绍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等谈话方式进入课前导人中,接着边读边聊,提出“说说人物:在这部小说中,你最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阅读小说中的片段,品味小说中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等问题,深入到名著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开放性的空间和自由性的评价,不要用固定思维和固定模式限制学生的观点,提供学生名著阅读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观点,进而实现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因材施教。因此,在进行初中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防止名著阅读方式与理解方式的固定形式、机械理论,进而全面提高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及教学方式的研究,让我们知道了初中名著阅读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写作水平,进而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在分析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为名著阅读发展谋求新路径、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强化教师的名著阅读指导、探究自发性阅读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回归等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实现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