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故事走进班级管理

2017-04-10张沛霞

新班主任 2017年3期
关键词:素材库晨会讲故事

□张沛霞

让故事走进班级管理

□张沛霞

蔡军 摄

作为班主任,教育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乐意接受教育,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发现故事的教育价值

一天早晨,我准备去上课。刚到教室门口,就听见小李在教室里喊道:“你这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其实你太想看这本书了。”“对对对,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一群男生随声附和道。我推开教室的门,只见趴在桌子的小陈辩解道:“我就是不屑看这本书,它肯定没有你说得那么好看。”原来,小李从家里拿来一本小说,小陈央求小李借给他读,调皮的小李故意吊他的胃口,不给他看,于是便有了刚才的这一幕。

最近,某校发生了一起学生自伤事件。一个勤奋要强的女生在期中考试中发挥失常,成为班级第一的梦想再次落空。一直渴望争第一的她伤心之余割了自己的手腕,幸亏被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悲剧。针对这一问题,学校领导要求各班在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正愁不知如何开展这次晨会的我,被刚才学生说的那句“吃不到葡萄就说酸”所点醒——《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能不能为我所用呢?我灵机一动,决定让小李把《狐狸与葡萄》的故事完整地讲给全班同学听。

当小李绘声绘色地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想法。没想到大家的回答出奇地一致:狐狸太虚伪了,总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其实,这怨不得学生,我们对这个故事的主流理解就是这样的,无论是老师还是教科书,都把狐狸的这一做法看作是逃避问题的自欺欺人。

为了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我说道:“我倒是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狐狸是个生活的智者,它使用的其实是心理学中的‘酸葡萄效应’,也称为‘合理化解释’。当我们因强烈渴望的东西无法得到而产生挫败感时,我们可以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烦恼,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这是人生的大智慧,并不是件可耻的行为。”然后,我以这次的学生自伤事件为例,告诉学生:生活有很多种选择,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心灰意冷,做出伤人、伤己的事情。

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故事的教育价值:一则好故事就是一条好的教育隐喻,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某些教育元素。于是,我开始尝试把故事引入到晨会中,用故事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利用故事来教育学生,已经不是一种创新了。其实,在中小学的教材中,就收录了各种不同体裁的故事,比如“孔融让梨”“囊萤映雪”“愚公移山”“乌鸦喝水”等等,这些故事具有很强的德育价值,伴随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成长。只不过,由于这些故事零星地分散于不同学段的教科书中,没有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的故事体系,因此,德育效果也就大大减弱了。

把班级事件故事化

为了更好地发挥故事的力量,我决定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德育故事素材库。为此,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通过各种方式,海量搜集具有德育价值的故事。很快,我就收集了一千余篇教育故事,其中包括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名人典故、伟人传记等。这些故事经过我的“教育化”加工,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素材。

为了更便捷地选取素材,我又把这些故事按照德育主题分成感恩教育、集体教育等十大主题,每一个大主题下又分成很多不同的小主题,初步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架构完整、系统完善的素材库。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个素材库为我的德育实践提供了鲜活的内容。

但渐渐地,这个素材库的弊端也暴露出来:里面的故事大多为说教性的,学生听得多了,慢慢就产生了厌倦心理,德育效果大大减弱。而且,这些故事都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的主人公要么是虚构的,要么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听起来新鲜却不深入人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学生那里听到了“代替值日生关窗户”的感人故事:小凌的座位在窗户旁边,有一次放学时,值日生忘记了关窗户,当天夜里下起了大雨,把小凌的课本都淋湿了。从那以后,小凌每天坚持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帮助值日生关好门窗。

于是,在第二天的晨会上,我不再讲早已准备好的经典故事。而是把小凌的故事作为典范讲给学生听,大家听完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一个平时沉默不语的男生成了班里的英雄人物。更令我惊讶的是,之后小凌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班里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无名英雄。

从那以后,我开始搜集班级事件背后的故事,将这些故事的详细情节演绎成一个完整的班级故事讲给学生听。从事件到故事,丰富的不仅是细节和内容,更是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每一个事件都可以成为有价值的教育故事。

从此,我开始关注“班级故事”的开发:我讲班级里发生的故事,讲同学之间的故事,也讲自己的故事。

就这样,我初步形成了“完善德育素材库构建主题德育,挖掘班级真故事丰富生活德育”的双线德育叙事素材整合模式。依托科学完整的德育故事资源,系统地构建德育骨骼,丰润并优化德育的灵魂与血肉。于是,故事成了我的班级管理的好助手。

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

起初,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在讲述故事。每次晨会或班会时间,我会根据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两个故事讲给学生听。这样的独角戏,我唱了足足有一年多的时间,这种模式的固定化让故事的吸引力明显降低,我的故事讲述也慢慢失去了吸引力。

有一次,我因为有紧急任务不得不委托一位同事帮我代开班会。同事不善演讲故事,便把我准备好的故事交给班长,让他自己想办法。班长灵机一动,决定在班里征集讲故事的人,没想到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要讲故事。

最终,经过竞争,一位同学争得了演讲权,他不仅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还“擅自做主”添加了一个自己的故事。这件事让我豁然开朗——我一个人讲故事不仅累,还有可能出力不讨好,何不让学生成为讲故事的主角呢?

从此以后,我便开始了放手“放权”,故事的演讲者不仅有自己班级里的学生,还有其他年级的学生;不仅有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领导,还有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他们讲故事的形式也丰富多彩,有口述,有表演,有视频等。

如此,我的班级管理在故事的浸润下,变得柔和而富有人性的光辉。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四实验小学)

编辑点评: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博客、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将故事进行分享,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参与其中。当每一个人都成为故事的主角后,班主任可以成为幕后人,班级故事也将实现从班主任“一个人的独角戏”到“大家演绎故事”的华丽转身。

(责任编辑 李敏芃)

猜你喜欢

素材库晨会讲故事
缤纷“鱼”素材库
上好小学晨会课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听冬神讲故事
“三破三立”创新集体晨会
小学班级“小组任务型晨会”的实践与思考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写作素材库
写作素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