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模式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

2017-04-10李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实践模式激励机制创新创业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创业实践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创新创业师资建设不完善、缺乏长效机制保障等问题。并提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 激励机制 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一、 引言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已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各高校也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而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更应该深化对学生的创业指导,激励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但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建成有效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特别是对于高职生的创业实践的激励,现有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和调动高职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二、 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模式的内涵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是指将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创业实践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和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真正将教学、训练、竞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模式主要有三种实现形式。一是“引进来,送出去”。依托学校的校企合作企业,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训练类实践平台,从企业中聘请专家,校内配备教师作为创业导师,为学生在校期间围绕专业开展创业实践提供支持。同时“送出去”,与学校周边的企业或校企合作企业,建立创业实习类实践平台,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二是“模拟体验”。通过搭建体验类实践平台,如创业园、创训楼等,采取创办专业模拟公司、搭建专业模拟市场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将不同学科的学生打造成一个创业团队,充分利用各自专业特长。三是“参加比赛”。通过搭建创业竞赛类实践平台,依托各种形式的创业竞赛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包括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赛、行业性质的创业竞赛、校内自行组织的小型竞赛等。

三、 高职院校创业实践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的创业实践模式大大推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对大学生知识深化和能力强化具有明显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成完善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现有机制还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作用。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模式下的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创业实践的机会,但是各院校真正参加创业创新活动的学生却不多。学生参与创业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缺乏教师指导和时间保障,虽然高校为创新创业的同学配备了指导老师,但在实践过程中,导师却很少给创业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中,普遍感觉到时间紧,专业的学习与创业实践存在矛盾,不能处理好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关系。2.缺乏经费保障。很多高校都为大学生创业设立了創新创业基金,但存在申报难、执行报销程序繁琐等问题。3.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不健全。高职生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既重视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对自己能力的提高,也看重参与实践带来的实际利益。但在现有部分高职学校在学生的评优评先,奖助学金评定等方面,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占比重低,评价标准也不够明确具体。

(二)创新创业师资建设不完善,未能调动教师积极性

创新创业的师资建设队伍不完善,师资力量欠缺。高校中的老师自身就缺乏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缺少企业实践管理经验和创业体验,教授内容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有实际操作的指导。另外,高校未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时间成本高,并且付出回报问题没有较好解决。例如,部分高校对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获奖的教师有一定的奖励,但仅限于成绩奖励,而没有指导活动的日常工作量认定;一旦项目不能获奖,则在学校现有评价体系中,教师的付出基本没有回报。

(三)缺乏长效机制保障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建成一批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育体系, 但培养方案过于标准化,与专业学习联系不紧密,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不能够通过互动式的教学,从思想上深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欲望,从而调动他们的潜能去从事创新创业活动。 同时由于缺乏长效机制的保障,活动不能持续开展,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推动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方针的根本性转变。

四、 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模式的激励机制

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模式的激励机制,明确把创新创业激励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创造与创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进程。

1、建立校内外专项创业基金和贷款

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创业实践模式,就是要开展真实的创业活动,因此无论是企业初创期还是企业成长期,充足的资金支持都至关重要。从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教育资金的来源总体有以下几种:高校创新创业基金;创新创业贷款;市场主导的资金投入等。在我国,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励资金投入较少。为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和开展,学校应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作为创新创业基金,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金、创新创业竞赛支持资金、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资金等,激励高职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另外,还可以由成功的创新创业校友共同出资成立大学生创业帮扶基金,帮助在校生参与创新项目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创业企业运营。

2、建立各类实践平台,提供物质保障。

创业实践模式需要学校投入资金打造各类创业实践平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物质保障。例如,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在校园内建立创业园。创业园就是实践平台,学校为在校大学生免费提供场地,并配备桌椅、网络等基础设施。这将为创业初期的大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也大大激励了学生全力投入到创业实践当中。

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动力之一。例如,创新创业实践的考核,既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两者并重;对按照预期目标完成的创新项目,给予部分经费的补助,对没有完成的给予适当的惩罚。

(二)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

1、学生层面

从主体上讲,实践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实践能力的高低,实践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知识、经验等智力因素,更取决于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的情感意志,来源于内部与外部的激励。只有通过激励,才能使他们积极的投入到创业实践中。(1)科学地认定创新创业学分,并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不断完善奖金分配结构。这是解决创新创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问题的关键。根据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创新创业的实践成果应给予物质激励,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设立或增加专项奖金,例如设立“实体经营”奖学金、 “创新創业计划”奖学金等不同类型的,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申请,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同时对于参加创业比赛学生,在分配奖金方面也应考虑不同项目的难度、项目参与人数、涉及的领域等因素,综合评定,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创新创业的支持,更愿意积极参与其中。(2)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表彰奖励体系。根据成就激励理论,在原有评优项目中增设“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奖项;在学校国家奖学金、优秀党团员等评选中,积极树立各种创新创业典型。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表彰奖励系统化、规范化。

2、教师层面

高职创业实践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创业实践,包括训练类、实习类、竞赛类等实践模式。这其中,教师起到重要作用,各种创业实践项目的完成,都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首先,要保障教师的时间投入,给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青年教师合理减负,适度减少教学工作量;其次,给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教师合理的工作报酬,在教师绩效工资中明确相关规定,包括工作量的认定标准、奖金分配原则等;再次,将教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定体系中。

参考文献:

[1]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

[2]史慕华,曲畅竹.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其激励机制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

[3]苏中洋,杜训柏.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构建的探索[J].理论观察,2015,12

作者介绍:李丹(1981-),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猜你喜欢

实践模式激励机制创新创业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基于学生社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探析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