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问题调查研究

2017-04-10戴超卢朝阳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

戴超 卢朝阳

[摘 要] 近年来地处皖北地区的蒙城县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本文通过对蒙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蒙城县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水平,还可以为其他县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鉴借。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 问题 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2-0011-02

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2010年10月1日《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颁布实施后,蒙城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宣传培训、政策扶持、分类指导、示范带动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蒙城县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又好又快发展。

1 蒙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本情况

截至去年下半年,蒙城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06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县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社135家,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戶成员达13.1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7.3%,平均每个行政村有7.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9.86亿元,货币出资占出资总额的90%以上,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成员年收入普遍比非成员农户高30%以上。蒙城县家庭农场工商注册876个,县农委认定1017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3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65个。

1.1 主要做法

1.1.1 宣传培训引导发展。蒙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就深入学习、宣传和培训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和培训基地,通过开辟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组织知识竞赛、举办讲座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培训;充分利用新型农民、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渠道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管理人员2万人次。通过广泛宣传培训,全县上下形成了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的良好氛围。

1.1.2 政策扶持激励发展。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蒙城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十二五”以来,财政、农业、农开、扶贫、农机、畜牧等部门,依法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交通、工商、税务等部门制定了对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

1.1.3 完善服务提升发展。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健康发展,蒙城县依托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建立了县、乡二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通过结对帮扶服务等方式,指导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发展;县政府每年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体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登记“绿色通道”,实行申请、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2015年秋,蒙城县在新发地批发市场成功举办了首届农产品展销会,每年还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加合肥、上海、北京等各大农产品展销会,通过开展农超、农场、农校对接,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

1.1.4 典型示范带动发展。目前,蒙城县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的作用,认真按照法律和办法的规定,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 的原则,把典型示范作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创建,树立了一批可看、可学、可比的样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充分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达到了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效果。蒙城县禾兴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在白杨林场、小辛集乡李大塘村等地兴建自营的出口型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4000余亩。多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坚持走生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产品标准化、经营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大力推行规模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与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深圳乐普信植保科技公司等,按照安全食品全程追溯体系的要求,在蒙城县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等出口蔬菜原料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多个乡镇,促进了蒙城县现代农业发展。

1.1.5 探索创新推动发展。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家庭农场的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积极鼓励和引导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之间的联合,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社,打造绿色航母。截止去年下半年,全县已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社7家,联合社的成立,缓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普遍存在规模小、产业链短、经营层次低、竞争力弱等问题,通过整合资源、抱团经营的方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此外,按照省市部署,蒙城县探索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结合起来,选择许疃镇陶庙社区先行试点,正在筹备成立农村股份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寻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新模式。多年来,蒙城县委高度重视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党支部,让基层党组织深深地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之中,全县建立党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到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支部拥有党员287名。

1.2 取得的主要成效

党的十八以来关于农村工作的政策,激发了蒙城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活力。主要体现在:

1.2.1 推动了规模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机制比较灵活、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打破了原有家庭经营农户土地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的局面,发挥了规模效应,已经成为实施农村土地集约经营的有效载体。截止2016年7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土地面积达到42.5万亩,占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0.8%。蒙城县土桥现代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农机具64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20台、旋耕机9台、旋播机6台、开沟机1台、施药机6台、收割机6台、播种机9台、铲车1台、玉米播种机5台、打捆机1台。该社建设的农机大院、粮仓、蔬菜大棚、烘干塔、加油站等设施已全部投入使用,该社加油站上半年收益4万元,烘干塔今年午季投入运营,除烘干本社种植的小麦以外,并对外出租,烘干费用每市斤4分钱,日烘干350—400吨。

1.2.2 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资金、技术、土地、机械、人才等要素的强强联合,组织带领农民“抱团” 参与市场竞争,解决政府“统” 不了、部门、“包” 不了、個体“干” 不了的难题,提高了农民经营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如蒙城县庄周办事处农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8个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蒙城县玖润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现已发展成员60多个,拥有7个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5000多亩。主要从事反季节蔬菜及露地蔬菜生产,辐射带动周边1200多农户。目前,该联合社投资2000多万元,开设6家玖润联合社“百味熟食”连锁店,建设3000平方米“玖润联合社直销中心”,开设网上电商营销平台。该社不断拓宽销售渠道,与全国100多个蔬菜批发商保持营销业务、与20多个蔬菜批发市场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与周边30多家大型超市对接,形成了“产、供、销” 一体化的订单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联合体的营销模式。该社成员与普通农户相比,人均收入增加35%以上。

1.2.3 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根据“三品一标”认证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组织农户按照标准和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加快了农业标准化进程,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蒙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已注册商标42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产地认定25个。蒙城县易宏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650亩,该社注册了“乐坊河畔”牌商标,生产的丝瓜通过无公害食品认证,实现了可追溯,产品合格率达到100%,产品供不应求。禾兴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00余亩蔬菜生产基地,被安徽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定为“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基地”,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该社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在种子、化肥、农药使用上,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生产的食品安全体系,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及欧美等国家。

1.2.4 加快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步伐。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引进和应用优良品种,广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种养技术,解决了科技推广到户“最后一公里” 的瓶颈问题。如蒙城县亿亩田农作物植保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50多台,深松、旋播、施肥一体机等配套农机具100多台(套),无人机、高压动力农药机械15台(套),农机手60余人,管理人员6名,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承担实施国家、省、市、县开展的阳光工程培训及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培养了大批的懂技术、懂科技、会管理、能经营、为农村经济发展带头致富的人。

1.2.5 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一方面通过统一采购农业投入品和销售农产品,帮助成员实现了节本增效。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自办或参股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增加了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并按交易量和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股份向成员返还盈余,进行二次分配,增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成员收入。目前,蒙城县流转土地面积100亩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375家。如按从事常规粮食蔬菜生产统计测算,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年平均每亩用工6个工日,每个工日按60元计算,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15万元,全县每年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6000万元;如按种植高效、特色经济作物测算,每亩年平均用工30个,每个工日60元,每亩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1500—1800元,全县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约2.8亿元。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蒙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整体发展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2.1 扶持资金落实不到位。多年来,虽然蒙城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工作,但由于县级财政吃紧,扶持资金还满足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仍然存在,在信贷政策上,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很难直接从银行贷款。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晒场、仓储、管理用地难问题依然存在。

2.2 规范化程度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管理水平低,将影响广大农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积极性,从而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不够明晰,运行不规范,内部管理不民主,“一言堂” 的家长式传统经营大量存在。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尚未设立成员账户,财务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盈余二次分配的较少,内部运营机制不够规范。

3 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加快培育和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都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作为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有效载体,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中表现最为活跃,最具生命力。

3.1 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省级出台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在项目规划编制、申报立项,优先安排委托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施;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税务、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环境。在税收优惠上,进一步明确相关税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减税、免税幅度和条件;信贷政策上,建议制定出台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贷款担保优惠政策,选择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由政府财政担保机构直接为他们提供担保、反担保,有效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融资难这一瓶颈问题;在用地用电上,建议进一步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用地、用电收费标准。

3.2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下大力气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严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标准,加快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体系,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其他合作组织共同发展;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审计试点工作,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信息服务网络,以信息化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联合与合作,以产业和产品为纽带,加强合作组织间的联合与合作,做强做大经营主体,增强参与市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洪飞艳.解析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关系问题[J].农业与技术,2016,(13):158-159.

[2]宋则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中国农业组织化的新模式[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

[3]李静,张德元.家庭农场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河南两省278份调查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17-19.

[4]丁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探析——基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视角[J].农村金融研究,2014,(06):68-71.

[5]王灵灵.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浙江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

[6]王勇.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关系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4,(02):39-48+93-94.

[7]陈文标.家庭农场兴起背景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J].农村经济,2014,(02):113-116.

猜你喜欢

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