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步长脑心通用于65例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2017-04-10刘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4期
关键词:脑心通甘油三酯步长

刘伟

步长脑心通用于65例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刘伟

目的 探究步长脑心通用于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130例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差异将其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65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步长脑心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9%显著高于参照组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86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经步长脑心通治疗的临床效果可观,患者临床症状可得到尽快改善,建议推广。

脑梗死;步长脑心通;有效性

在临床中,脑梗死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以及致死率高的“三高”的特点,可引起诸多机能障碍,包括智障、偏瘫以及失语等,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降低了其生活质量。经查阅资料得出[1],步长脑心通化瘀活血的临床效果显著,为有效评定步长脑心通用于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本次主要对本院13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应用步长脑心通及常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30例脑梗死患者,所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脑梗死,且符合《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的相关内容。依照治疗差异将其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65例。其中,研究组中,女31例,男34例;年龄42~89岁,平均年龄(65.75±7.86)岁;病程最短1 d,最长7 d,平均病程(3.03±1.37)d。参照组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43~87岁,平均年龄(66.47±6.92)岁;病程最短2 d,最长6 d,平均病程(3.15±0.96)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参照组 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患者脉络宁注射液(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国药准字Z32021102)加入至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治疗,10~20 ml/次,1次/d;外加复方丹参片(辽宁华源天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53044)口服治疗,3粒/次,3次/d,1个疗程为30 d。

1.2.2 研究组 实施步长脑心通治疗。给予患者步长脑心通胶囊 (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001)口服治疗,3粒/次,3次/d,1个疗程为30 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后评定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

1.4 疗效评价标准[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治疗的效果实施评定,其中治愈:临床症状接近消失或完全消失,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90%,且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明显,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程度在46%~89%,且病残程度为1~3级;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有所改善,且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45%;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或者加重,功能缺损评分未减少或减少<18%。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愈21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参照组患者治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2%;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866,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对比(±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对比(±s,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参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组别 例数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65 2.41±0.06 1.68±0.10ab 7.15±0.30 5.21±0.12ab参照组 65 2.39±0.16 1.98±0.13a 7.03±0.46 6.37±0.23a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脑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外加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的动脉闭塞[3-6],进而致使脑部组织因缺氧缺血而坏死软化,最终可使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出失语及偏瘫等一系列症状,若不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很有可能导致神经细胞凋亡,产生认知功能障碍[7-11]。

在本组研究中,参照组实施了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步长脑心通治疗。研究组患者治愈21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参照组患者治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2%;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6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患者所应用的治疗方式优于常规治疗。步长脑心通是由乳香、川芎、地龙、黄芪、水蛭、赤芍、全蝎、当归、红花、桂枝、没药以及丹参等组成的方剂,其治疗效果主要表现在开窍醒脑、通络化瘀以及活血益气等方面,其中黄芪降血脂与抗氧化的效果显著;红花与川芎可抑制并解聚血小板的聚集[4,12];川芎与当归抗血栓、降血脂;全蝎可使凝血酶的活性以及纤溶酶原的含量被降低[13];川芎与黄芪合用可使心肌耗氧量降低,同时提高患者心肌细胞抗缺氧的能力;丹参可降低甘油三酯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14];此外,步长脑心通还具有止痛宣痹的功效,可使认知障碍的进展被延缓;在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同时还可使血小板与红细胞的聚集粘附得到抑制,促进血流畅通,有效改善患者梗死部位的缺血与缺氧状态[15,16]。

总之,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步长脑心通治疗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步长脑心通可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降低血脂,建议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及应用。

[1]韩凯.步长脑心通治疗162例脑梗塞临床疗效探讨.中医临床研究,2014,26(33):35-36.

[2]王展.步长脑心通治疗112例脑梗塞临床疗效分析.医学信息,2014,27(6):539.

[3]陈大国,战庆霞.基层健康教育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医学信息,2015,28(39):86-87.

[4]周汇文.脑梗塞患者应用步长脑心通治疗的效果分析.医学信息,2015,28(50):56-57.

[5]牧原.步长脑心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241.

[6]黄庆松.步长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5):26-27.

[7]童向霞.步长脑心通治疗脑梗塞320例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161-163.

[8]李红宇,秦丽霞.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腔隙性脑梗塞46例.光明中医,2010,25(9):1620-1621.

[9]魏新彦.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0):1444-1445.

[10]贾桂香,张雪霜,张学建.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脑梗死114例临床效果.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02.

[11]吴建平,李爱琴,郝素琴.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938-939.

[12]陈波,张晓英.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165-166.

[13]李有学,刘美英,陈汉斌,等.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15年社区临床疗效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2): 1924-1925.

[14]李生襄.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山西医药杂志月刊,2011(1):35-36.

[15]孔毅.步长脑心通治疗脑梗死后遗症52例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8):38.

[16]丛向阳,尹丽.步长脑心通治疗脑梗死240例临床观察.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147-148.

Efficiency valuation on Buchang Naoxintong applied in 65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LIU Wei.Liaoning Province Benxi City Benxi Iron and Steel (Group) Nandi Hospital,Benxi 117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iency of Buchang Naoxintong applied in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130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with 6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Buchang Naoxintong treatment.Curative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6.9% than 86.2%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4.866,P<0.05).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riglyceride and total cholesterol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P>0.05).After treatment,both groups had lower triglyceride and total cholesterol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Buchang Naoxintong show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can be improved as soon as possible.Therefore this method is recommended for populariz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Buchang Naoxintong; Efficiency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4.049

2017-01-17]

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钢铁(集团)南地医院

猜你喜欢

脑心通甘油三酯步长
中心差商公式变步长算法的计算终止条件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高甘油三酯血症
打呼噜会导致血脂异常
一种改进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脑心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内Ca2+的影响
华法林联合脑心通胶囊对心房颤动的抗凝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