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部目录发展的四个时期看古代史学的历史走向
2017-04-10李艺
李艺
摘 要: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再到《四库全书总目》,其著述形式和内容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概况,史部作为古代目录学四部分类体系中的一大部类,它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附庸地位到独立成类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概况可大致归纳为:萌芽期、创立期、独立期、完善期四个时期。分析史部的发展变化原因、概括与史学的关系,可以看出史部的发展变化凸显出我国古代史学从自发、被束缚到自觉、独立发展繁荣的历史变化过程。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史学、研究史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目录;史部;史学发展
中图分類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1-0032-04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上古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的说法,这是中国古代对时事记载的传统,虽然“言”和“事”都有可能成为历史,但又区别于目录学中史部。目录学由西汉时期的刘向、刘歆父子创立,经过后代学者的不断发展演进。清代章学诚把目录学的最高要求归纳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学术,与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古籍目录中著录的历代典籍能反映出历代典籍的保存、流传、亡佚状况;另一方面古籍目录中类目和提要具体内容等能够反映出历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史部目录为例,概括其从无到有、从有道繁荣的发展历程,并探究目录学与史学发展的关系。
一、史部的萌芽期
(一)史类图书概况
典籍的最早分类起源于西汉时期,刘向、刘歆父子创立了《七略》,把图书分为分成六大类三十八小类,六大类分别是“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略之前还有《辑略》,梁阮孝绪《七录序》云:‘其一篇即六篇之总最,故以《辑略》为名。可知《辑略》不是单独一类,所以《七略》只有六类,可称‘六分法。”{1}像《国语》、《战国策》、《太史公》等十二家都附于六艺略中春秋类之后,在《汉书·艺文志》中有记载“议奏三十九篇、国语二十一篇、新国语五十四篇、世本十五篇、战国策三十三篇、奏事二十篇、楚汉春秋九篇、太史公百三十篇、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太古以来年纪二篇、汉著纪百九十卷、汉大年纪五篇”{2}被纳入了六艺略中,后来也被人们称作的“春秋十二篇”。从史部目录体系的形成来看,《七略》可谓之滥觞。
(二)原因
之所以在萌芽期史籍不能独立成门户且依附于其他书中,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早期的历史由史官记载,但那时的史官都接近于卜祝之间,有学者称这一现象:“可谓巫史一体,史官的职能非常广泛,包括占卜、阴阳、天象等,像史官记载各国历史的《春秋》,并不具备专门记人记事的史学功能,这一时期史书的政治意义是远远大于历史意义的。”{3}
另一方面,先秦时期史学不发达,著书立说的不多,历史书籍数量不多、种类不丰富,历史典籍还不足以与其他类书目抗衡。{4}而汉代时期经学繁荣,在学术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汉武帝特别提倡《春秋公羊》学,因为《春秋》是孔子正名分的著作,也是孔子政治思想的表现,其他经书都不像《春秋》那样实用,因此其他学说都以经学附庸的地位存在。史学也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未能摆脱“附经立说”的局面。
二、史部的创立期
(一)史部类图书概况
《汉书·艺文志》之后,直到唐初纂修《隋书》之前,正史中均未再设立艺文志。曹魏时人郑默编著有一部名为《中经》的目录书籍。到西晋时期目录学家荀勖在此基础上,编撰了一部新的典籍目录,名为《晋中经籍》,与郑默的《中经》相区别,史称《中经新簿》,是我国古代目录史上四部分类法的开端。
荀勖把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甲部登录六艺和小学的书;乙部登录古诸子、近世诸子、兵书、数术等书;丙部登录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等类图书;丁部登录诗、赋、图赞、汲冢书等。{5}对照其类目内涵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丙部属于史学类,这是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史学独立门户著作,标志着史部目录正式形成,从此我国史学摆脱了经学附属的地位。东晋时期的李充,依据《中经新簿》编成《四部书目》,将史学地位由丙部上升为乙部,史学地位大大提高。
(二)变化原因
司马迁以后,经学在学术上占据了支配地位,史学成为经学的附庸。从魏晋开始,局面有了根本的改观,史学逐渐摆脱了经学的束缚而获得独立。{6}史部目录创立并被划分出来,这与当时史学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动荡的社会环境极大地影响了经学的主流地位,在分裂格局的大环境下迸发出各种新思想、新学派,以史思辨成为当时社会的热潮。各统治者纷纷一改往日繁琐复杂的旧儒家纲常名教,开始反思过去,重面未来。史学便由此而成为他们争相学习的对象。
其次,在纷争动乱的时代,群权并立,统治者们需要史官修史来为自己“正名”,以达到维护统治、巩固政权的目的。
最后,造纸术的改进极大地方便了书写,这为史学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由此可见,以上种种原因促进了史学的繁荣兴旺,史学普遍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当时的显学。杜维运称“史学范围的扩大,各种史学体裁的出现,以及驰名史学家所写史书卓越不群”{7}成为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新特点。
(三)评价
荀勖用四分法,将史籍单独列为一类,并归为丙部,承认了史学在学术上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从他的四分法中我们可以与后世四分法相比较,甲部收录内容就类似于《七略》总的六艺略,相当于后世的经部;乙部收录的内容类似于《七略》中的诸子、方技、数术、兵书,相当于后世的子部;丙部收录《七略》春秋类所附的历史书,相当于后世的史部;丁部与《七略》中诗赋略一致,相当于后世的集部。这种四部的大致分类框架出现,首创了史部目录,确立了我国图书分四部分的牢固基础,很好地反映了自《七略》以后三百余年,由于学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典籍范围的扩展和学术变迁的情况。
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完善之处,其分类名称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分类方法也不科学,经过后来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完善。
(四)史部目录与史学的发展
史学从经学中划分出来,史部目录成为一个重要的独立单元存在,反映了这一时期史学兴盛发展,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而史学的发展又促进了史部目录的繁荣,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关系。
三、史部的独立期
(一)史部类图书概况
史部类的完全独立期实在《隋书经籍志》的编撰完成,其著录之丰富、分类之精当、体例之完备,备受后人的重视。从史部创立期到独立期经历了《汉书·艺文志》到《中经新簿》再到《隋书·经籍志》,我国目录学史完成从“六分法”到“四分法”轉变。《隋书·经籍志》正式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史部也正是成为仅次于经部的第二大部类。
《隋书经籍志》著录存数三千一百二十七部、三万六千七百零八卷,其中载史部书籍共计十三大类、八百一十七部、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卷。这十三类分别是: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薄录。不仅收录史部图书的数量增多,范围也大大扩展。
(二)原因
由于东汉以来社会政治思想受到冲击,儒学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动摇,学术思想界也在此时出现了新的变化,史学逐渐觉醒,摆脱经学的束缚,走向自觉独立发展的道路。伴随史学繁荣的同时出现了经学的日趋衰微,经学在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危机沉重打击下逐渐瓦解衰竭。
(三)史部目录与史学的发展
史学的发展必然反映在史籍目录上,史学典籍最初的分散并依附于各个目录之中,到集中发展于专门的史部一类,反映了史学的发展变迁轨迹由分散趋于归类统一。同时,史籍数量的增多也体现了史学的重要地位。
四、史部的完善期
(一)史部类图书概况
史部类从《隋书·经籍志》中独立出来以后,在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调整,直到清代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总目》(或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充分吸收前人整理的书籍后,又对《隋书·经籍志》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使得传统四部分类中的史部,达到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
具体来看《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史部分类,共有十五个类目,分别是: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其中,相比《隋书·经籍志》增加的有:纪事本末、别史、诏令奏议、史抄、时令、史评、政书七个类目;减少的有:起居注、旧事、谱牒、仪注、刑法;整合取代的有:用载记取代了霸史或伪史的名称。
总体来说,《四库全书总目》中的类目设置较为合理,它标志着传统四部分类中史部已经趋于完善的阶段。
(二)变化发展
史部的在完善期变化不大,主要沿袭了《隋书·经籍志》中四部分类法,在刺激上进行了调整,有增加、有删减、有整合,总结其变化特征如下:
1.基本大类不变。从《隋书·经籍志》确立史部到《四库全书总目》完善史部,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保持不变,像:编年、正史、职官、传记、杂史等,仅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种类和数量。
2.小类不断调整变化,最终趋于合理。像起居注、刑法、礼注、故事等类根据其内容的安排,在《四库全书总目》中都被合并调整,逐渐趋于合理。
五、结语
大体来说,人类学术的发展总是经历着由混沌而分明、由简单而复杂、由粗浅而精深的过程。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学术经历着不断地分化,在分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不断在分中有合,合中有分。{8}《庄子·天下》是一篇论述先秦时期的各个学术流派的著作,其中的府安店“道术将为天下裂”{9}阐述了秦时学术的发生是由一而多的分化过程,史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清代著名目录家王鸣盛强调:“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10}研究古籍,通晓目录之学,要循序渐进,同样,史学的研究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史学这门学科的变迁与发展,与古籍目录史部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了解我国古代的史学走向,会通古今、以古为镜、经世致用,更加正确的发挥史学的经世功用;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将史学家秉笔直书、惩恶扬善的史学精神贯穿到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中;德、才、学、识兼备,重视学史者个人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正走在史学学习之路上的我们,更应该理清史学发展脉络,学兼天人、会通古今,继承与发展史学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也应当在以后的历史研究中,分门别类总结学术源流,去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目录分类方法。
——————————
注 释
{1}{5}杜泽逊.文献学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8.155,156,153.
{2}(汉)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1.1359.
{3}邵宁.由《汉志》、《隋志》、《四库》看史籍在目录学中的流变[J].文教资料(哲学史研究版),2013(28):68.
{4}赵涛.古籍目录史部学术源流与古代史学嬗变的历史走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5(2):26.
{6}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9.
{7}杜维运.中国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94.
{8}刘家和.史学 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1.
{9}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第3册).461-464.
{10}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3.153.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6.
〔4〕杜泽逊.文献学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杜维运.中国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谢宝成.中国史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
〔7〕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4.
〔8〕白玉林,党怀兴.十三经导读(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刘家和.史学 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吴雁南,等.中国经学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11〕姚明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
〔11〕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2〕邵宁.由《汉志》、《隋志》、《四库》看史籍在目录学中的流变[J].文教资料(哲学史研究版),2013(28).
〔13〕赵涛.古籍目录史部学术源流与古代史学嬗变的历史走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5(2).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