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從《四庫全書》對《青溪寇軌》和《泊宅編》的分類看四庫館臣分類的智慧

2017-02-26曾伯南

人间 2016年32期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摘要:《青溪寇軌》之內容本載於《泊宅編》中,兩書內容理應同屬一類。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偏偏將《泊宅編》歸於子部小說家,將《青溪寇軌》歸於史部雜史,分為兩類。本文將嘗試分析四庫館臣此舉。文章採用文獻研究法,找出《四庫全書總目》、《青溪寇軌》、《泊宅編》、《漢書》等書加以研究,從而在了解《四庫全書》分類之準則、《青溪寇軌》之內容時有所裨益。

關鍵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青溪寇軌;泊宅編;分類;史部;子部

中圖分类号:G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18-02

一、引言

《四庫全書總目》乃清代四庫館臣所編,規模龐大,堪稱納天下書籍為一冊,乃後世士人之上佳參考書。因此,我亦興閱讀之心。研讀後,頓覺此書分類甚為精妙,驚歎之餘寫下此文,望有助建立、增加各位對《四庫全書總目》之信心和閱讀動機,多加研讀,以增對中華古籍之認識。

二、《青溪寇軌》內容簡介

據《四庫全書總目》載,《青溪寇軌》主要記載宣和二年,青溪縣妖寇方臘作亂,童貫、譚稹等討平之事。文章後附兩則《論》。第一則《論》沒有署名,敘述魔教的由來。第二則《論》署名容齋,詳細敘述致亂的緣故。並且記載當時韓世忠為王淵旗下的將士,潛行青溪縣谷中,詢問野外的婦人,得知前往方臘寇穴的路徑,隨即挺身前往,數次涉險後直搗黃龍,格殺數十人,擒拿方臘而出。又敘泊宅翁(方勺)記妖寇歷史之事,由於當時蘄王(韓世忠)尚未有名氣,所以在《青溪寇軌》中略而不敘。另外,作《青溪寇軌》時仍有許多貪官、小人在朝,方勺寫方臘等人的陰謀時存有很多忌諱,所以削除這部分的內容而不記載。最後亦道出寫作、出版《青溪寇軌》的目的,是要警戒後世侍奉民眾的官員,不要作亂。[1]

而文章所敘之魔教,則是以張角、張燕之輩為首的教派。他們託天師道陵為遠祖,立祭酒治病,使人出米五斗而病遂愈,謂之五斗米道,迷惑百姓信奉此教。

至於方臘致亂之緣故,大致因當時貪官、小人橫行,官員所行全屬貪妄,以致賦役繁重,民不聊生,農桑亦不足以應。於是方臘趁民怨四起之際,籠絡人心,以反朝政。[2]

三、論《四庫全書總目》對《泊宅編》和《青溪寇軌》的分類

據《四庫全書總目》載,《泊宅編》納於子部小說家[3],而《青溪寇軌》納於史部雜史[4]。《四庫全書總目》謂《青溪寇軌》:「是編記宣和二年青溪妖寇方臘作亂,童貫、譚稹等討平之事,原載勺《泊宅編》中。曹溶摘入《學海類編》,因改題此名。」。[5]既然《青溪寇軌》原載於《泊宅編》中,其內容理應與《泊宅編》屬同一類。但《四庫全書總目》偏偏將《泊宅編》納於子部小說家,反觀《青溪寇軌》就納於史部雜史。四庫館臣如此分類,定有緣由。故現嘗論四庫館臣為何行此分類。

《漢書·藝文志》載:「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6]班固認為小說家者,應會道聽途說,知街談巷語。而《四庫全書總目》評《青溪寇軌》時提,與《宋史》不合處,蓋傳聞異詞,[7]即《四庫全書總目》認為《青溪寇軌》載有宋時民間傳聞。換言之,《青溪寇軌》符合《漢書》對小說家的定義,可以歸類為子部小說家。又,《四庫全書總目》敘述《泊宅編》時提到,「然其間遺聞軼事,摭拾甚多,亦考古者所不廢。」,即《四庫全書總目》認為《泊宅編》載有許多正史遺漏的,在宋欽帝年間的傳聞和散帙的事情。而由此可見,《泊宅編》亦符合《漢書》對小說家的定義,可以歸類為子部小說家。

但《四庫全書總目》偏偏將《泊宅編》納於子部小說家,而將《青溪寇軌》納於史部雜史,有何理據?眾所周知,史部所載,理應為事實。而以個人好惡扭曲事實之書,不可稱史。因此在我看來,兩書分類之異,皆因兩書內容失實程度之別。

《四庫全書總目》評論《青溪寇軌》時已指出其失實之處,「所述睦州之陷,及譚稹之為兩浙制置使,劉延慶、王稟、王渙、楊維忠之功,皆與《宋史》不合,蓋傳聞異詞。」[8]。但《青溪寇軌》錯漏的內容,僅約百五字而已,大致為文中的「朝廷遣領樞密院童貫、常德軍節度使譚稹二中貴率禁旅及京畿(……)」和「翌日,宵遁,大兵入城。當是時,少保劉延慶由江東入至宣州涇縣,遇賊偽八大王,斬五千級,復歙州,出賊背。統制王稟、王渙、楊惟忠、辛興宗自杭趨睦,取睦州,與江東兵合,斬獲一百七十裡,生擒方臘及偽相方肥等、妻邱、子亳二太子等凡五十二人」[9]。而《青溪寇軌》全文共4006字,除百五字外,餘皆與正史合。四千字中有百五字之錯漏,錯誤率僅為3.7%,而正確率高達96.3%,以民間士人編撰野史的角度來看,這些許錯誤還是可以原諒的。

而且,從寬鬆的評論角度來看,《青溪寇軌》中被四庫館臣認為與《宋史》不合的內容亦可為《宋史》之細節補充,並沒有歪曲史實。如《青溪寇軌》載的「劉延慶遇賊偽八大王,斬五千級;王稟、王渙、楊惟忠、辛興宗等人與江東兵合,斬獲一百七十裡。」均是對《宋史》:「諸將劉延慶、王稟、王渙、楊惟忠、辛興宗相繼至,盡復所失城。」的細節補充。只不過四庫館臣從嚴格的評論角度來看,《青溪寇軌》記載的內容在《宋史》中找不到,於是便評為“與宋史不合,蓋傳聞異詞。”。

總括而言,《青溪寇軌》的失實程度可謂甚低。《四庫全書總目》評《青溪寇軌》亦謂:「《宋史韓世忠傳》載其平青溪之功,與此所載合,當即據此載入也。」。[10]因此,《四庫全書總目》將《青溪寇軌》納於史部雜史。

但反觀《泊宅編》,則多以個人好惡扭曲事實之處。據《四庫全書總目·《泊宅編》三卷》載:「至宗澤乃其鄉裡,而徽宗時功名未盛,故勺頗譏其好殺,則是非未必盡允。又袁文《甕牖閒評》據《欽宗實錄》,知欽宗即位之日,王黼入賀,已敕閤門使勿納,即貶崇信軍節度使,賜死於路,而勺仍記其有從幸龍德宮獻詩,識者指以為讖事,則記載亦或失實。」[11]。可見方勺作《泊宅編》時,為譏諷而譏諷,刻意扭曲事實。明明欽宗即位時不許王黼入賀,但方勺仍於《泊宅編》寫王黼有幸於龍德宮向皇帝獻詩,來諷刺宋欽宗聽盡奸臣廢言。這種完全扭曲史實的寫作方式,可謂失實程度高矣。因此,《四庫全書總目就《泊宅編》,因個人好惡而記載失實,論是非而不盡誠,決定將《泊宅編》編入子部小說家,而非史部雜史。換言之,四庫館臣認為《泊宅編》僅為方勺虛構之內容,而《青溪寇軌》為方勺所記之史實。

總括而言,《泊宅編》和《青溪寇軌》原本皆可納於子部小說家。惟《青溪寇軌》因其失實程度甚低,又於《宋史》有所補充,故納於史部雜史。反觀《泊宅編》則失實程度甚高,不可納於史部,故納於子部小說家。

四、結語

綜合以上,可見四庫館臣對書籍的分類是十分考究和嚴謹的。《四庫提要》乃一部大書,由一本大書中挑出些錯誤還是相對容易的。所以後人閱覽此書後提出不少指正,有成書者,如余嘉錫之《四庫提要辯證》。但這些錯誤並不能掩蓋《四庫提要》之參考價值,由文中之論述亦可見《四庫提要》之嚴謹考究,望此文能增諸位閱讀《四庫總目》之動機,從而提升對中華古籍之認識。惟是次成文倉促,對《泊宅編》一書理解未深,以致論述多引《四庫提要》之辭。故望下次再作有關研究時,能改進此點。而將來亦會思考曹溶為何會將《泊宅編》的部分內容納入《學海類編》,並題名為《青溪寇軌》。難道是曹溶獨具慧眼,一早看出《青溪》之史實價值?這一切仍待考究。

引用文献:

[1](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頁468。

[2](宋)方勺:《泊宅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頁110-112。

[3](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頁1194。

[4](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頁468。

[5](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頁468。

[6](漢)班固著:《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11月),頁1745。

[7](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頁468。

[8](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頁468。

[9](宋)方勺:《泊宅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頁108-109。

[10](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頁468。

[11](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頁1194。

作者簡介:曾伯南(1997.5.26-),工作單位: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文高級文憑學生,籍貫:中國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