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会展企业认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7-04-09朱文婕
(义乌工商职业学院 浙江义乌 322000)
摘 要:本文剖析了当前高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以《会展企业认知》课程为例,深入探讨了“目标、问题、实践”导向下,“目标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从教学理念秉承、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基地建设等层面详细阐述了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理念、方法及意义。
关键词:会展企业认知 教学改革 目标 任务
随着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转型步伐加快,义乌会展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扎根义乌的地方高校会展专业,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会展专业人才要具备更强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会展企业在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本专业开设的《会展企业认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旨在通过学生在会展行业企业现场的企业认知教育,使其对会展专业发展领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体系形成一定的认知,对本行业的发展方向有个较为深入了解,为毕业后顺利进入会展企业就业打下基础。[1]
一、高职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的高职课堂教学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丰富,突出表现为: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滞后,课堂教学设计不足等。而在这样的课堂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这只能是众人头脑对一人头脑的依赖,所培养出的学生也就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自我表达、自我创新的能力。就本校开设的《会展企业认知》课程而言,采用的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的方式,即理论教学先行,而后进行企业现场认知的实践教学方法。就目前的实践教学成效来看,由于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内容的设计、组织方式不尽合理,教学效果较差。具体表现为:学生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授课模式相对比较固定,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学生无法将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带入后期的实践,甚至对实践中的主要工作内容,比如电话销售、客户拜访等实训活动产生较强的抵触情绪;课程考核上也侧重对理论掌握深度和话术记忆程度的考查和摸底。这些都大大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改变原有教学程序,重塑新的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战能力,探索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具有高职教学特点的《会展企业认知》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2]
二、“三导向”理念下《会展企业认知》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会展企业认知》课程是由企业认知、专家讲堂、技术讲授、户外拓展、企业项目见习和认知总结等教学内容构成的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任务体系。如何安排各项教学项目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能否完成该课程教学任务、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全真”教学环境下,以“三导向”教学理念,即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为指导,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引领,以课程任务为驱动,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和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前提,通过“实战化”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设计与会展企业的实际经营任务密切结合起来,实現课程教学中“教”“学”“做”的有机融合和高度统一。[3]
1.教学理念——目标引领,任务驱动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理念是以“三导向”为指导思想,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融“教、学、做”于一体,以会展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工作“目标”为载体,通过设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并将问题转化为工作任务,指导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学习。这是一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法,教学内容从“目标”着手,并分解成待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目标进行剖析、解读,将目标和问题任务化,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实战促学
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互动,实战促学。具体表现为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多项任务的实战操作,完成各项“子目标”,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环节结束后,学生以实习总结会的方式共同分享和总结此次课程的实践活动,并形成书面总结报告,以达到对目标会展企业形成较为完整认知的课程教学目标。
具体而言,会展专业的学生将以workshop的学习方式,分小组深入相应会展企业进行该门课程的学习。在一个个典型的企业认知“子目标”和“子任务”的驱动下,带着问题开展课程教学活动。首先,学生将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几大“子目标”进行解读,将目标以任务的形式带入小组,并把任务转化成待解决的“小问题”,并完成目标解读报告。之后,学生将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走访企业、拜访客户、问卷调查等实践形式,解决行业认知、企业文化、企业规范等认知类“问题”;通过电话销售、会展项目跟踪管理等实践形式,解决企业项目实习、户外拓展等实训类“问题”。实习结束以后,以小组为单位递交《**企业认知报告》,通过对实习过程的总结和反思,达到对相应会展企业形成较为完整认知的实践教学目标。[4]
3.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平台共建
该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在全真的企业环境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工作“任务”,从而得到关于会展企业及其运营的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达成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都是建立在专业教研室和会展实训基地及其他会展企业紧密合作的基础上。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体现的是校企在人才培养平台上的深度合作,集中表现为校企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全真教学环境的打造,将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任务完成企业经营任务。通过创设最为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真化和实战化,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行业技能。
三、《会展企业认知》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1.补齐人才培养短板,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在企业的竞争力
为达到培养应用型会展专业人才,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会展行业问题能力的目标,需要将教学过程中与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但是,一方面高校教师由于自身因素无法与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另一方面课堂与实践现场存在着无法跨越的距离。为解决这一问题,该课程在教学中积极贯彻“目标、问题、实践”三导向教学改革精神,将理论知识与工作任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授课、实践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会展公司运营方式及特点,了解相关行业政策、法律法规等,并进一步掌握一定的专业核心技能,掌控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把握行业中长期的发展趋势等。
2.加强了校企间合作深度,延伸了课堂教学平台
目前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数都比较多,大多数课程的学时数都比较少,仅通过校内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课程教学在许多情况下仅是引导学生入门,当学生需要实际去运用知识的时候,合理的实训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本课程是对“三导向”课堂创新的积极探索,淡化课堂40分钟概念,把课堂搬到企业。通过目标引领充分发挥课程实践性和社会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运作,了解企业的各项经营目标,进而将目标分解成子目标和子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发现“问题”,解决“任务”,从而在实战过程中实现各项“子目标”,最终形成对企业较为完整认知的教学整体目标。由此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主动实践,提高學生的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3.完善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可以切实改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充实专业实践平台,从而使之成为专业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同时,该教学实践能够充分改善专业校外实践教基地的质量,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业务联系和日常管理。此外,教师通过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项目,提升了实践教学的素养,提高了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
结语
在“全真”教学环境下,以“三导向”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的《会展企业认知》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和教学内容设计,能够培养和提高会展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架起企业与学校良性沟通的桥梁,培养出适应综合贸易改革背景下,义乌会展企业管理和服务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该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会展企业的全程介入,加强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切实解决了日常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宁.会展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析[J].企业导报, 2015(17):67-67.
[2]赵宁.会展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原则、意义与优化策略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 2015(12):206-206.
[3]钱世凤.高职会展专业多元化层递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32).
[4]唐颖.关于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相关思考[J].教育界, 2009(6).
作者简介
朱文婕(1989-),女,浙江义乌人,硕士,义乌工商学院人文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会展策划与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