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问题启迪思维
2017-04-09梁国民
梁国民
(颍泉区园区梁庄小学 安徽阜阳 236000)
数学问题是数学活动的血液,也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占去了课堂教学讲解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往往都是好的数学问题中碰撞出来的。本人就如何构设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一下个人的浅见。
一、精心设疑,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获得或接近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兴生主动参与的动力机制。在数学中有意思的设疑,激疑或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的吸引住学生。
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可以首先通过放有关小红过生日的录音故事,让学生回答下面问题:(1)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红几岁了?正过第几个生日?你是怎样知道的?(从点燃10支蜡烛得知她10岁了,正过第10个生日)。(3)小红的爷爷为什么才过了15个生日呢?(4)故事里涉及哪几个时间单位?(年、月、日)教师由此十分自然的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对于爷爷只过了15个生日的原因在此留个“悬念”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最终解决疑问,原来爷爷是2月29日出生的,4年才能过一个生日。在教学到平年、闰年的判断问题时,可采用学生考老师的方法,吸引学生探寻规律,教师可有意识的激发学生,你们只要告诉我哪一年,我不用看年历卡就能马上说出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二月多少天,不信你们试试看?当教师对于学生提问的问题对答如流时,学生一定感到十分奇怪,自然很想知道其中奥妙,这时再恰倒好处的讲述其中的规律,即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时,这一年是闰年,否则是平年。这样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问题中有了新发现。
二、诱发联想,鼓励猜想
联想和猜想,是通向创新的桥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猜想,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时,我有下面的做法。
1.由已知条件,联想有关问题。如:给出条件“某工厂计划每天生产75个零件,8天完成任务。实际提前了2天完成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联想出:“①这批零件有多少个?②实际用几天完成任务?③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④实际每天生产零件比计划多百分之几?”等问题。
2.听教师叙述条件,联想题意或图意。如听老师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时学生就联想到:①这个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个第角相等;②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和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又或者听到老师的叙述:“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背向而行,走了2小时。甲比乙快”时,学生马上就想到示意图。
3.根据数量条件联想关系。学生做题时,往往由于审题不周,不善于根据已知条件联想有关的关系,故造成解题效率低。为此在平时的思維训练中,可设计由条件想关系的方式,以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给出条件:A.每小时行75Km,行驶了4小时;B.买8Kg水果用了100元;C.甲有45元,乙有38元。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想到A中的条件只能选择“乘法”,不能选择加法、减法和除法;B中的条件可选择“除法”,不能用加法、减法和乘法,用“8÷100”表示每元钱可买多少Kg水果,用“100÷8”表示买每Kg水果需要多少钱;而条件C,可选择“加法、减法和除法”。
可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让学生真实的经历数学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创新活动既要发散思维又需要聚合思维(又叫集中思维)。两者关系密切,在集中基础上才能发散,发散基础上再集中,集中是发散的起点和归宿,发散又是其中心环节。只有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高度协调,才能构成相辅相成的高水平的创新思维。
下面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综合应用举例。例1、一个圆柱形铁皮油桶的底面周长是9.42分米,高是50厘米。如果每升汽油重0.68千克,这个油桶能装油多少千克?
1.引导聚合:由圆柱底面周长9.42分米,可求出该圆柱底面的半径或直径,求出半径后,又可求底面积;又由条“件高是50厘米”,与前一个推出条件“底面积”又可求出该圆柱体的体积;由“每升汽油重0.68千克”的条件,与求出的“圆柱体的体积”的条件就可以求出该油桶装汽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这就是由已知条件推出的一个待求问题。(这个油桶能装油多少千克?)
2.引导发散:题里的“中心句”是“每升汽油重0.68千克”,因为“升”是容积单位,由“立方米”换成,可见,此题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又因为给出的条件是圆柱体,所以要用“底面积乘以高”来求体积;“高”已经给出了,就缺“底面积”,而求底面积又必须要知道半径,故要先求出半径,半径用圆的周长与圆周率的关系求得;求出了半径,再求底面积和体积,然后用“体积”的数值与汽油单位质量“0.68千克/升”相乘,即得所求。
例2甲、乙两数的和是35,甲比乙少,求甲、乙两数。教学时,先要求学生从“甲比乙少”展开联想:①甲是乙的;②甲与乙的比3:4;③乙相当于甲的倍;④乙比甲多;⑤甲占甲乙和;⑥乙占甲乙和等等。联想完毕,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尽量多的方法解答此题。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索,出现如下多种解法:
①甲:35×3/4+3=15,乙:35×4/4+3=20;
②甲:35÷(4+3)×3=15;乙:35÷(4+3)×4=20;
③设乙为x,则x+x(1-1/4);即x=20,甲为28×(1-1/4)=15;
④设甲为x,则x+x÷(1-1/4)=35;即x=15,乙为25÷(1-1/4)=20;
⑤设乙为x,由35-x=x(1-1/4);即x=20,甲为35-20=15;
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认为解法②最为简便。
由上可见,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根据数学思维的辨证规律,注重引导学生在获得新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将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有机结合、辨证运用,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