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映射关系

2017-04-07鲁忠义郭少鹏蒋泽亮

关键词:方块隐喻词汇

鲁忠义, 郭少鹏, 蒋泽亮

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映射关系

鲁忠义, 郭少鹏, 蒋泽亮

通过四个实验探讨了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映射关系。实验1采用Stroop范式,考察大与道德词汇、小与不道德词汇是否存在共同的心理表征。结果证明匹配条件下被试的判断任务会被易化,道德概念与大小空间概念之间存在隐喻联结。实验2仍然采用实验1的范式,但对被试的反应时间进行限制,要求被试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词汇进行分类判断。实验结果与实验1一致,不仅支持了实验1的结论,还进一步说明了这种隐喻联结是自动化的。实验3采用启动范式,探讨道德的大小空间隐喻是否存在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实验结果表明存在道德大小隐喻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实验4仍采用启动范式,探讨道德的大小空间隐喻是否存在目标域向始源域的映射,启动被试的大小知觉,考察其是否会对被试的道德认知产生干扰。结果交互作用不显著,即被试的道德认知并不受大小知觉的影响,不存在目标域向始源域的映射。研究表明,道德概念的大小空间隐喻存在心理现实性,这种隐喻联结是自动化的,并且只存在从大小知觉这一始源域向道德概念这一目标域的单向映射。

大小空间隐喻 道德隐喻 心理现实性 映射

一、引 言

Lakoff和Johnson在对西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具身哲学,并把它作为区分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在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三大发现中,“抽象概念大部分是隐喻的”占有重要地位。[1]3Lakoff 和Johnson对隐喻提出了全新的看法,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们理解抽象概念的主要心理机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思维方式。通过隐喻,人们以具体事物作为“始源域”向抽象事物所在的“目标域”进行映射,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陌生的事物。[2]3—6

大小隐喻是基本的隐喻之一,人们往往通过空间的大小来理解社会生活中的抽象概念。虽然以往的研究还很少涉及把道德概念和空间大小结合起来的道德概念大小隐喻,但分别涉及道德概念隐喻和大小隐喻的研究还是很多的。

从目标域(道德)来看,在道德概念隐喻方面有不少的实证研究,如道德的亮度与颜色隐喻研究[3—7]、道德的洁净隐喻研究[8—14]、道德的垂直空间隐喻研究[7,15—18]。这些研究在不同程度上证明了亮度、洁净和垂直空间等与道德概念的隐喻联结。

从始源域(大小)的角度看,也有大量研究证明了大小隐喻的存在。如吴念阳通过对一系列语料进行分析发现,现代汉语中将表示空间体积和面积大小的具体域映射到了社会地位、品行等八个抽象域[19]140—181;Meier、Robinson和Caven的研究证明了情感的大小隐喻[20];Schubert、Waldzus和Giessner采用Stroop范式发现,被试对于大字体的高权利词、小字体的低权利词反应更快,证明了权力的大小隐喻存在心理现实性[21];许晓迪采用Stroop范式证实了社会地位的大小空间隐喻[22];Duguid和Goncalo通过三个实验证明,个体体验到的权利会影响被试对于自己身高的判断[23]。

但是,关于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目前只有徐闯的一项研究,而且他的研究结果表明,道德概念与空间大小没有隐喻联结。[16]这可能是实际情况,但也可能是他实验中使用的实验材料不恰当所致,因此有必要对道德概念大小隐喻进行进一步研究。另外,我们知道,在英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中常用“大”和“小”来表征道德概念。例如,在英语中,用 “large-minded” 或 “large ideas”描述一个人心胸开阔,类似的还有“large toleration”(宽容)、“largehanded” (慷慨大方)、“have a big heart” (宽宏大量);用“a small mind”“in a small manner”等描述一个人不道德。[24]在汉语中也一样,比如用“大仁大义”“豁达大度”等来形容一个人道德良好;而在形容不道德的人或事件时,则会用“卑鄙小人”“小辫子”“穿小鞋”等。因此,用实证的方法对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再者,根据上述分析,分别来看道德概念隐喻和大小隐喻是存在的,因此我们推测道德概念和空间大小之间应该是有隐喻联结的,只要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合适,就有可能证实它的存在。总之,研究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是本实验的任务之一。

本实验的任务之二是考察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双向映射。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映射是单向的,只能从始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也就是说,只存在借助具体的感知经验来理解抽象概念。[1]54—56Meier和Robinson发现,对被试情绪的启动可以影响其对相应的垂直空间概念的加工,但反过来则不然,表明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是单向的。[25]Casasanto和Boroditsky的研究也发现,仅启动被试的空间知觉会对时间距离的判断产生干扰。[26]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儿童身上,这表明空间和时间的隐喻映射是单向的。[27]

然而,Black认为,隐喻的加工是双向的、灵活的。[28]28—30概念整合理论也支持隐喻的产生是双向的这一观点。[29]一些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了隐喻中的始源域和目标域是相互影响的。如Jostmann、Lakens和Schubert发现,个体在对重要性进行评价时会受重量的干扰[30];Schneider、Rutjens、Jostmann和Lakens证明了被试在对重量进行估计时会受重要性的干扰[31]。这两个实验说明了重要性和重量之间的隐喻映射是双向的。Lee和Schwarz发现,不仅鱼腥味可以投射到社会怀疑上,社会怀疑也可以投射到鱼腥味上。[32]吕军梅和鲁忠义对情绪垂直空间隐喻的研究以及鲁忠义、贾利宁和翟冬雪对道德垂直空间隐喻的研究也都发现隐喻的映射是双向的、灵活的。[18,33]

根据上述两项研究任务,我们选取儒家经典中的“仁义礼智信”词汇,采用多种实验范式,设计了四个实验,对道德概念的大小隐喻进行研究,以此来探讨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以及映射关系。

首先,我们借用Meier等人和Schubert等人研究中所使用的Stroop范式[20,21]来对道德概念与大小之间的隐喻联结进行研究(实验1);其次,借用Meier等人在研究词汇效价大小隐喻时实验2[20]所采用的方法,通过将被试的反应限制在极短的时间内来证明道德概念与大小之间的隐喻联结是自动化的(实验2);然后,借用Meier和Robinson的实验范式[24]对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映射关系进行研究,即先启动道德概念,分析其是否会对大小知觉产生影响(实验3);再启动大小知觉,分析其是否会对道德概念的加工产生影响(实验4)。

二、实验1 道德概念与大小的隐喻联结

(一)实验目的

探讨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个体是否借助大小经验对道德概念进行表征。具体而言,采用Stroop范式,即当道德词汇以较大字体呈现、不道德词汇以较小字体呈现时,被试的判断任务是否会被易化。如果被易化,我们就可以认为道德概念与大小空间存在隐喻联结。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32名在校大学生(女生17人,男生15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阅读障碍。

2.实验材料

为了达到实验材料的标准化,我们编制了道德词库。首先由四名心理学专家选取大量传统道德概念双字词,然后由50名大学生对其道德效价、情绪效价进行评定,并查出它们的词频,最后建立204个词组成的道德词数据库。本研究的实验材料就是从该数据库中选取的,包含26个道德词汇(仁义、诚信等)和26个不道德词汇(欺诈、无耻等),避免出现带有“大、小”的词汇(如伟大)。对道德词(0—4的5级评分)和不道德词(-4—0的5级评分)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对道德词的词汇效价(M= 2.93)与中性效价0做单样本t检验,t(1,25)=49,p<0.01,差异显著;对不道德词的词汇效价(M= -2.97)与中性效价0做单样本t检验,t(1,25) =-47.49,p<0.01,差异显著。我们对实验中用到的词汇的词频、笔画数、情绪激活水平也做了相应控制:道德词(M=5.80)、不道德词(M=4.42)在词频差异上统计检验不显著,t(1,50)=1.00,p>0.05;道德词(M=17.19)、不道德词(M=18.96)在笔画数差异上统计检验不显著,t(1,50)=1.56,p>0.05;道德词(M=2.94)、不道德词(M=3.06)在情绪唤醒水平差异上统计检验也不显著,t(1,50)=1.41,p>0.05。

3.实验设计与程序

采用2(词汇:道德和不道德)×2(字体:大和小)的被试内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字体大小和词汇类型,因变量为被试对词汇进行分类判断的反应时。

实验使用实验室联想台式电脑,参照Meier等的研究,首先呈现500ms中央注视点,然后在屏幕中央呈现词语,每个词语以不同字号(小字体15.5号和大字体20.5号)随机呈现两次,要求被试自定步速对所呈现的词汇类型进行判断,属于道德词按“Q”键,属于不道德词按“P”键(按键在被试之间进行平衡),按键后呈现500ms空屏,若被试在2 500ms内没有反应,则自动进入下一次实验。[20]

正式实验前有八个词语一组的练习,目的是使被试熟悉实验程序,一组练习结束后,如果被试已经熟悉实验操作,按L键开始正式实验,如果还不熟悉,需要继续练习,按A键返回重新开始练习。

(三)实验结果

数据处理前,删除了正确率低于75%的一名被试,删除了被试反应错误的数据和反应时在正负2.5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删除的数据占实验总数据的5.98%。在SPSS 16.0中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被试词汇判断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ms)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字体大小主效应不显著,F(1,30) = 0.26,p>0.05。词汇类型主效应显著,F(1,30) = 18.50,p<0.001,η2=0.381,被试判断道德词明显快于不道德词。词汇类型与字体大小的交互作用显著,F(1,30)=17.64,p<0.001,η2=0.370。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字体大小在道德词汇这一水平上简单效应显著,F(1,30)=9.33,p<0.05,大字体道德词的反应时(532ms)显著短于小字体道德词的反应时(545ms);字体大小在不道德词汇这一水平上的简单效应也显著,F(1,30)=7.19,p<0.05,被试对小字体不道德词的反应时(561ms)也显著短于大字体不道德词的反应时(577ms)。

(四)分析与讨论

实验1的结果表明,当道德词以较大字体呈现时,被试的反应较快;当不道德词以较小字体呈现时,被试的反应较快。这种结果证明,被试在加工道德概念的过程中借助了大小概念进行表征。Meier等人证明了人们在对词汇进行效价判断时会借助大小概念[20],Schubert等人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了社会权力的心理表征和空间大小存在隐喻联系[21,34],而实验1的结果表明了道德概念与空间大小概念确实存在隐喻关系。也就是说Meier等人与Schubert等人的研究确实能够扩展至道德隐喻,这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一致。[19—21,24,34]

Gibbs曾提出,将被试的反应限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也许是一种非常合适并且能够很好地证明隐喻对刺激编码阶段产生自动化影响的方法。[35]306—309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有心理学家用这种方法去证明相关事物之间联结的自动化。[20,36]因此,我们采用前人的实验范式设计了实验2,以期证明道德概念与大小的隐喻联结是自动化的。

三、实验2 道德概念与大小隐喻的自动化联结

(一)实验目的

通过限制反应时间的方法来证明道德概念与大小空间维度的隐喻联结是自动化的。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试对于大字体道德词的反应显著快于小字体道德词,对于小字体不道德词的反应也显著快于大字体不道德词,那么,就可以证明这两者之间的隐喻联结是自动化的。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28名在校大学生(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阅读障碍。

2.实验材料

描述道德品质的双字词,道德词和不道德词各26个(同实验1)。

3.实验设计与程序

采用2(词汇:道德和不道德)×2(字体:大和小)的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词汇类型和字体大小,因变量为被试对词汇进行分类判断的反应时。

首先呈现500ms中央注视点,所有的词都呈现在屏幕中央,每个词以不同字号(小字体15.5号和大字体20.5号)随机呈现两次,要求被试对所呈现的词汇类型进行判断,属于道德词按“Q”键,属于不道德词按“P”键(按键在被试之间进行平衡),词汇在被试按键后或在呈现700ms后消失,如果被试在700ms之内没有进行反应,屏幕中央就会显示“太慢了”,呈现时间为1.5s,如果被试的反应速度快于700ms,则呈现500ms空屏,随后进入下一次实验。与实验1类似,正式实验前仍先进行八个词语一组的练习。[20]

(三)实验结果

表2 被试词汇判断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ms)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字体大小主效应不显著,F(1,27)=0.66,p>0.05。词汇类型主效应显著,F(1,27)=5.33,p<0.05,η2=0.17,被试对道德词进行判断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不道德词。词汇类型与字体大小的交互作用显著,F(1,27)=20.84,p<0.001,η2=0.44。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字体大小在道德词汇这一水平上的简单效应显著,F(1,27)=15.75,p<0.001,被试对大字体道德词的反应时(474ms)显著短于小字体道德词的反应时(489ms);字体大小在不道德词汇这一水平上的简单效应也显著,F(1,27)=5.75,p<0.05,被试对大字体不道德词的反应时(497ms)显著长于小字体不道德词的反应时(486ms)。

(四)分析与讨论

反应限时程序(Response deadline procedures)通常用来证明某些特定的编码过程是自动的。[36]这种自动化的概念自其首次被提出以来已历经了多年的发展。[37]尽管自动化最初只是单纯指向那些能够快速激活的、无意识的不随意操作,但是随着人们的不断实践发现,根本不存在绝对的自动化。通过对社会认知现象的分析,Bargh 和Tota提出了“条件自动化”。[38]本研究的实验2中被试对于道德概念的加工过程就属于目标依赖的自动化,证明了“大与道德”“小与不道德”的映射是自动的。因为其对目标任务的反应虽然是随意的,但是消耗的注意资源却非常少。

实验1和实验2证明了道德概念与大小知觉之间存在隐喻联结,而且这种联结是自动化的。但是实验1和实验2中的词汇本身既包含词汇类型又包含大小维度,所以无法明确二者具体的隐喻映射关系。还有学者提出,采用这种范式的实验,词汇的呈现方式可能会暗示被试字体大小和词汇本身是相关的,从而有可能人为地加强隐喻效应。[25,39]为了明确二者之间的隐喻映射关系并排除这种暗示效应,我们采用隐喻转换策略设计了实验3和实验4,考察操纵其中一个概念是否会对另一个概念的认知产生相应的影响,以此来深入探讨和分析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具体映射关系。[40]

四、实验3 道德概念的加工对大小知觉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采用启动范式研究被试对词汇进行分类判断后是否会对被试的大小知觉产生影响,从而考察道德词汇大小隐喻中是否存在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若被试对道德词汇进行分类判断后对大方块的反应较快,而对不道德词汇进行分类判断后对小方块的反应较快,则说明存在道德概念的大小隐喻——“道德为大,不道德为小”的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

(二)研究方法

可选用减轻鼻黏膜充血成分的感冒药,这类成分主要指伪麻黄碱。由于这个成分可以被用来提炼冰毒,目前国家对含此成分的感冒药实施限制购买政策。

1.被试

36名在校大学生(女生20人,男生16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阅读障碍。

2.实验材料

描述道德品质的词汇(同实验1),道德词26个,不道德词26个;边长为2cm和0.7cm的灰色大小方块各一个。

3.实验设计和程序

采用2(词汇类型:道德,不道德)×2(方块尺寸:大,小)的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词汇类型和方块大小,因变量为被试对方块进行大小判断的反应时。

首先,屏幕中央会呈现一个注视点,随后出现一个描述道德品质的词语,要求被试对词语进行分类判断,属于道德词按“Q”,属于不道德词按“P”(按键在被试之间进行平衡)。然后,屏幕中间会出现一个方块(一大一小两方块在指导语中先进行认识学习),要求被试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对这个方块进行判断,如果是大方块按“Q”,如果是小方块按“P”(按键在被试之间进行平衡)。

(三)实验结果

共有36名被试参加本实验,被试对词汇进行分类判断以及对方块大小进行判断的正确率均高于75%。删除被试的错误反应数据以及被试对方块进行大小判断的反应时在正负2.5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删除数据占总数据的6.69%。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被试进行方块判断反应时的平均数与标准差(ms)

对被试判断方块的反应时进行2×2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方块大小主效应显著,F(1,35)=16.72,p<0.001,η2=0.32,被试判断大方块明显快于小方块。词汇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35)=0.06,p>0.05。词汇类型与方块大小的交互作用显著,F(1,35)=11.63,p<0.05,η2=0.2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被试对大方块的反应在不同道德词的条件下差异显著,F(1,35)=5.66,p<0.05,词汇类型影响了被试对于大方块的判断。道德词启动的条件下被试对大方块的反应(629ms)比不道德词启动条件下(663ms)更快。被试对小方块的反应在不同道德词的条件下差异也显著,F(1,35)=9.0,p<0.05,词汇类型影响了被试对于小方块的判断。不道德词汇启动的条件下被试对小方块的反应(667ms)比道德词启动条件下(705ms)更快。

(四)分析与讨论

实验3通过要求被试在判断词汇类型之后对处于屏幕中央的方块大小进行判断,来研究道德的大小隐喻中从大小这一始源域向道德这一目标域映射的心理现实性。实验结果很好地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判断不同效价的道德词汇影响了被试对不同大小的方块的判断。被试对大方块的反应在道德词汇启动的条件下(相比于不道德词汇)更快;在不道德词汇启动的条件下(相比于道德词汇),被试对小方块的反应更快。这证明被试对道德概念进行表征的时候激活了大小知觉信息,影响了被试对大小的判断。实验3确实说明了存在着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

Lakoff等认为所有的隐喻映射都是单向的[1]54—56,但是Black认为隐喻的映射是双向的、灵活的[28]28—30。那么,道德的大小隐喻支持了哪一种观点?对于道德的大小空间隐喻是否也同样存在目标域向始源域的映射呢?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实验4。实验4考察启动被试的大小知觉是否影响被试对于道德概念的判断,即道德大小空间隐喻的始源域(大小)是否会对被试对其目标域(道德)的反应产生影响。

五、实验4 大小知觉对道德概念判断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通过启动范式研究在大小知觉启动的条件下道德概念大小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目标域向始源域的映射。如果这种隐喻映射的双向性是存在的,那么启动对大的知觉就能易化对道德概念词汇的加工,也就是说“大”空间能够易化个体对道德词汇的加工,“小”空间能够促进个体对不道德词汇的加工。如果不能,那么证明这种隐喻映射不是双向的。

(二) 研究方法

1.被试

28名在校大学生(男12人,女16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阅读障碍。

2.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同实验3。

3.实验设计和程序

采用2(词汇类型:道德,不道德)×2(方块尺寸:大,小)的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词汇类型和方块大小,因变量为被试对道德词汇进行分类判断的反应时。

首先,屏幕中央会呈现一个注视点,随后出现一个方块,让被试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判断出这个方块的大小(一大一小两方块在指导语中会先让被试进行认识和学习),如果是较大的那个按“Q”,如果是较小的那个按“P”(按键在被试之间进行平衡)。然后,在屏幕中央会呈现一个描述道德品质的词汇,要求被试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对词汇进行分类判断,属于道德词按“Q”,属于不道德词按“P”(按键在被试之间进行平衡)。实验开始之前会有八个词语一组的练习。

(三)实验结果

共有28名被试参加本实验,被试对方块大小的判断以及对词汇进行分类判断的正确率均高于75%,因此28名被试均为有效被试。删除被试的错误反应数据以及被试对方块进行大小判断的反应时在正负2.5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删除数据占总数据的7.07%。在SPSS16.0中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被试进行词汇判断的反应时的平均数与标准差(ms)

对被试判断方块的反应时进行2×2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方块大小主效应不显著,F(1,27)=1.14,p>0.05。词汇类型主效应不显著,F(1,27)=1.32,p>0.05。方块大小与词汇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27)=0.01,p>0.05。

(四)分析与讨论

实验4通过启动被试的大小知觉来研究道德大小隐喻的目标域(道德)向始源域(大小)映射的心理现实性。实验要求被试对方块的大小进行判断,之后对随机呈现在屏幕中央的词汇进行反应。结果发现被试对大方块进行判断之后,对道德词和不道德词的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对小方块判断之后,对道德词和不道德词的反应也同样没有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大小知觉的启动并不能够易化被试对相应道德概念的加工,即启动了对大的知觉后,并不能促进被试对随后呈现的道德词汇的加工,启动了对小的知觉后,也不能促进被试对不道德词汇的加工。同时还说明道德概念的大小隐喻仅仅表现为“道德是大、不道德是小”,并且这种隐喻表征是自动化进行的,但并不能表现为“大是道德、小是不道德”。由此看来,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映射关系具有单向性。

六、综合讨论

已有的研究表明,我们在对道德概念进行加工时会借助于垂直空间(上下)、颜色(黑白)、明度(明暗)等基本的具体可感的经验,但是还没有研究证明人们借助于大小来表征道德概念。所以,我们通过四个实验来系统地研究道德概念的大小隐喻,结果证明了道德概念的大小隐喻存在心理现实性,而且隐喻的映射是单向的。

(一)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

实验1要求被试对屏幕中央的词汇进行分类判断,结果发现当道德词以大字体呈现时,被试的反应更快;当不道德词以小字体呈现时,被试的反应更快。说明了被试在对词汇进行编码时,借助了道德与大、不道德与小之间的隐喻联结。在实验2中,我们通过让被试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词汇进行分类判断,证明了道德概念与大小之间的隐喻联结是自动发生的。

我们可以从隐喻的不同理论、个体语言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来分析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

从具身认知理论来看,在个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一些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知的经验,比如人们对上下的知觉、对黑白颜色的知觉、对大小的知觉等。然后人们借助于这些意象图式来对那些抽象的、不熟悉的、看不到摸不着的、难以理解的新事物进行表征。所以这些抽象的概念和那些最基本的经验之间会有心理层面的联结倾向,当条件满足时,就会产生隐喻一致性效应,人们通过身体和环境之间最具体的经验来理解、加工和获得抽象概念。

根据空间隐喻的具身性,我们可以知道,大小隐喻向道德的映射也分三个步骤来进行:首先,具体的感知运动经验使个体形成了大小空间这个始源域;然后,个体在与外界相互作用之后,通过大小这一意象图式对道德这一抽象概念进行表征;最后,这种隐喻联结通过神经联系在体内形成。这样便形成了道德与大、不道德与小之间的隐喻联结。

从概念整合理论来看,道德概念和大小概念作为两个输入空间,将共有的结构和信息投射到类属空间中,两个输入空间的资料在第四个空间——合并空间中依靠相似关系进行跨空间融合、映射,产生交互作用,最终形成新的层创结构,即道德是大、不道德是小。[29]

神经复用假设认为,人的脑区并非只具备某种单一的认知功能,而是通过进化和发育,在原有的、低级的认知功能的基础上,去发展新的、更高级的认知功能。[41]人们遇到新的概念时,会在原有的生理基础上纳入新的结构,以实现最大程度减少能量的消耗。我们推测,个体在对道德这一概念进行认知加工时,也会借助那些最基本的、低级的认知功能,比如大小的认知功能。新的认知被整合到已有的脑区中,当道德概念被激活时,也就激活了与其在同一脑区的大小概念。所以会存在道德概念与大小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结。当然,这只是我们的推测,有待证明。

从个体的语言发展来看,隐喻的映射确实不是凭空产生的,是身体、大脑、心智以及生活经验的综合产物。在学龄前阶段,儿童对空间词汇的加工和运用仅限于最初的意义,比如大小这一空间维度词就表示它们最基本的含义,表达事物的体积、面积等。吴念阳通过对学龄儿童100多万字的书面语言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对空间维度词使用频率的增加,抽象域的概念开始逐渐出现在他们的书面语言中。一、二年级儿童语言趾的“大、小”主要指空间的大小,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到了三年级就会通过使用含有“大、小”概念的书面语言来表达人的品行了,例如有学生就会在作文中写道:“我想或许我们应该向蜡烛学习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六年级之后,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趋于成熟,隐喻的发展会更加丰富。[19]201—208

“多”会让那些物质得不到满足的人觉得很好,“大量”也是如此,表示大量的词语“大、高”等常常会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自己渴望的事物,比如重要的、有价值的事件和有道德的品行等。所以,我们现在常常会借助像“大、小”这样的表示空间维度的词语来表达道德这一抽象概念。比如,我们常常用“大”来表示人物的道德品质:豁达大度、宽宏大量、大仁大义等;而用“小”来描述人物的不道德品质:卑鄙小人、小聪明、小辫子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性的讨论有两个完全对立的理论:性善论和性恶论。其实,人作为自然动物,其本性中并不存在善与恶,善恶只是一种社会概念。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准则就是价值观,或者称为道德;而人们不认同的、拒绝的准则就被称为不道德。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争论在于如何对待人们身上的这种善恶。性善论强调人性本善,所以我们要不断坚持这种善良的行为、加强道德的修行,使其发扬光大;性恶论则强调人性本恶,所以要不断地限制和改造人们身上这种恶的本性。几千年过去了,在一扬一抑之间,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社会对于有着良好道德品质的人的大力赞颂和对于道德败坏的人的极力转变或消除,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我们也逐渐在心理层面形成了道德与大、不道德与小之间的联系。

(二)道德概念大小隐喻映射的单向性

实验3在道德概念的启动条件下要求被试进行大小判断。研究发现,在道德词激活的条件下被试对大方块的反应更快;在不道德词激活的条件下,被试对小方块的反应更快。因此我们得出,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存在始源域(大小概念)向目标域(道德概念)的映射。实验4先激活被试的大小知觉,然后要求被试对描述道德品质的词汇进行分类判断。研究发现,大小空间维度和道德类型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也就是说,人们对大小的判断并不借助于道德概念来进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映射具有单向性——从大小始源域向道德概念目标域的映射。

Lakoff和Johnson认为,空间域中的垂直运动可用来推断数量(more is up),但是反过来就不对了,不能用数量推断垂直运动。因为感觉运动神经系统有更多的推理联系,比神经系统本身塑造的主观经验有更大的推理空间,所以推理的结果只能单向流动,即从感觉运动领域流向主观判断领域。这样,不对称性便出现了。由于合并阶段激活的这种单向流动,通过补充学习(recruitment learning),一种长期的、单向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也正是这种推理的方向决定了什么是源、什么是靶。[1]54—56我们的实验结果与Meier和 Robinson对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的研究结果一致[25],证明了Lakoff和Johnson关于隐喻映射单向性[1]54—56和Ahrens关于隐喻单向映射的看法[42]186—189。

但是,Black曾提出隐喻的加工是双向的、相互作用的,概念整合理论也认为隐喻的产生是双向的。[28]28—30一些实证研究也确实证明了隐喻的映射是双向的、灵活的。那么,为什么隐喻在人的表征中时而是单向的,时而又是双向的呢?我们在另一篇文章中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于概念隐喻映射方向单向和双向的分歧,我们做出了两点解释:一是由于语言现实性和心理现实性的差异所致;二是由于概念隐喻产生与使用的差异,或者说是新隐喻和常规隐喻之间的差异造成的。[18]

我们还可以从隐喻形成的社会来源来分析道德大小隐喻映射的单向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不断加大对道德文明的宣传,比如,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标语。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不断将道德品质与大相联系,道德与大小之间的隐喻联系可能是人们现代文明生活的产物,但是这种隐喻的联系并不像权利、情绪、道德的垂直空间隐喻那样强烈。而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仅仅借助于大小来表征道德概念,并不借助于道德概念来表征大小,所以才会产生我们所得出的结果,即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映射是单向的,仅存在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

七、结 论

本研究通过四个实验探讨了道德概念大小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以及映射关系,得出两个结论:

(1)道德概念和大小空间概念之间存在隐喻联结,而且这种联结是自动化的;

(2)道德概念大小空间隐喻的映射是单向的,只存在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

[1] G. Lakoff,M.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New York: Basic Books,1999.

[2] G. Lakoff,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C. B. Zhong,V. K. Bohns,F.Gino.GoodLampsAretheBestPolice:DarknessIncreasesDishonestyandSelf-interestedBehavior.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1(3):311—314.

[4] P. Banerjee,P. Chatterjee,J. Sinha.IsItLightorDark?RecallingMoralBehaviorChangesPerceptionofBrightn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2,23(4):407—409.

[5] W. B. Chiou,Y. Y. Cheng.InBroadDaylight,WeTrustinGod!Brightness,theSalienceofMorality,andEthicalBehavior.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3,36(4):37—42.

[6] G. D. Sherman,G. L. Clore.TheColorofSin:WhiteandBlackArePerceptualSymbolsofPurityandPollu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2009,20(8):1019—1025.

[7] P. L. Hill,D. K. Lapsley.TheUpsandDownsoftheMoralPersonality:WhyIt’sNotSoBlackandWhit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9,43(3):520—523.

[8] C. B. Zhong,K. Liljenquist.WashingAwayYourSins:ThreatenedMoralityandPhysicalCleansing. Science,2006,313(5792):1451—1452.

[9] S. Schnall,J. Benton,S. Harvey.WithaCleanConscience:CleanlinessReducestheSeverityofMoralJudgments.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19(12):1219—1222.

[10]H. A. Chapman,D. A. Kim,J. M. Susskind,et al.InBadTaste:EvidencefortheOralOriginsforMoralDisgust.Science,2009,323(5918):1222—1226.

[11]K. A. Liljenquist,C. B. Zhong,A. D. Galinsky.TheSmellofVirtue:CleanScentsPromoteReciprocityandChar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 21(3):381—383.

[12]C. B. Zhong,B. Strejcek,N. Sivanathan.ACleanSelfCanRenderHarshMoralJudg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0,46(5):859—862.

[13]S. W. S. Lee,N. Schwarz. Dirty Hands and Dirty Mouths: Embodiment of the Moral-Purity Metaphor Is Specific to the Motor Modality Involved in Moral Transgress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 21(10):1423—1425.

[14]F. M. Cramwinckel,D. De Cremer,M. Van Dijke.DirtyHandsMakeDirtyLeaders?!TheEffectsofTouchingDirtyObjectsonRewardingUnethicalSubordinatesasaFunctionofaLeader’sSelf-interes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2, 115(1):93—100.

[15]B. P. Meier,M. Sellbom,D. B. Wygant.FailingtoTaketheMoralHighGround:PsychopathyandtheVerticalRepresentationofMor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7,43(4):757—767.

[16]徐闯. 道德人格的隐喻表征维度研究.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7]王锃,鲁忠义.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心理学报,2013,45(5).

[18]鲁忠义,贾利宁,翟冬雪.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理解中的映射:双向性及其不平衡性(待发表).

[19]吴念阳. 隐喻的心理学研究. 上海: 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

[20]B. P. Meier ,M. D. Robinson,A. J. Caven.WhyaBigMacisaGoodMac:AssociationsbetweenAffectandSiz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8, 30(1):46—55.

[21]T. W. Schubert,S. Waldzus,S. R. Giessner.ControlovertheAssociationofPowerandSize. Social Cognition,2009, 27(1):1—19.

[22]许晓迪.现代汉语社会地位的空间隐喻实验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3]M. M. Duguid,J. A. Goncalo.Livinglarge:ThePowerfulOverstimateTheirOwnHeight.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2,23(1):36—40.

[24]吴念阳, 郝静.以道德为本体的概念隐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35(9):51—53.

[25]B. P. Meier,M. D. Robinson.WhytheSunnySideIsUp:AssociationsbetweenAffectandVerticalPosi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15(4):243—247.

[26]D. Casasanto,L. Boroditsky.TimeintheMind:UsingsPacetoThinkaboutTime. Cognition,2008,106(2):579—593.

[27]D. Casasanto,O. FotakoPoulou,L. Boroditsky.SpaceandTimeintheChild’sMind:EvidenceforACross-dimensionalAsymmetry. Cognitive Science,2010,34(3):387—405.

[28]M. Black.MoreaboutMetaphor//A. Ro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29]G. Faueonnier,M. Turner.ConceptualIntegrationNetworks.Cognitive Science,1998,22(2):133—187.

[30]N. B. Jostmann,D. Lakens,T. W. Schubert.WeightasanEmbodimentofImport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20(9):1169—1174.

[31]I. K. Schneider,B. T. Rutjens,N. B. Jostmann,et al.WeightyMatters:ImportanceLiterallyFeelsHeavy.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1, 2(5): 474—478.

[32]S. W. S. Lee,N. Schwarz.Bidirectionality,Mediation,andModerationofMetaphoricalEffects:TheEmbodimentofSocialSuspicionandFishySmel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2,103(5):737—749.

[33]吕军梅, 鲁忠义. 为什么快乐在 “上”, 悲伤在 “下”——语篇阅读中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心理科学,2013,36(2):328—334.

[34]T. W. Schubert.YourHighness:VerticalPositionsasPerceptualSymbolsofPow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9,89(1):1—21.

[35]R. W. Gibbs,Jr. The Poetics of Mind: Figurative Thought,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36]S. C. Draine,A. G. Greenwald.ReplicableUnconsciousSemanticPrim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1998,127:286—303.

[37]R. M. Shiffrin,W. Schneider.ControlledandAutomaticHumanInformationProcessing:II.PerceptualLearning,AutomaticAttending,andaGeneralTheory.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2):127—190.

[38]J. A. Bargh,M. E. Tota.Context-dependentAutomaticProcessinginDeprssion:AccessibiltyofNegativeConstructwithRegardtoSelfButNotOth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54:925—939.

[39]吴念阳,刘慧敏,徐凝婷.褒贬义形容词的垂直方位表征.心理科学,2009,32(3):607—610.

[40]M. J. Landau,B. P. Meier,L. A. Keefer.AMetaphor-EnrichedSocialCogni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0,136:1045—1067.

[41]M. L. Anderson.NeuralReuse:AFundamentalOrganizationalPrincipleoftheBrai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10,33(4):245—313.

[42]K. Ahrens.WhenLoveIsNotDigested:UnderlyingReasonsforSourcetoTargetDomainPairingsintheContemporaryTheoryofMetaphor//Y. C. E. Hsiao(Ed.).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Cognitive Linguistic Conference.Taipei: Cheng-Chi University,2002.

【责任编辑:王建平;实习编辑:杨孟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道德概念空间隐喻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以仁义道德概念为例”(31271111)

2016-06-16

B842

A

1000-5455(2017)02-0070-09

鲁忠义,河北赵县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少鹏,河南郑州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蒋泽亮,河北保定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方块隐喻词汇
有多少个方块
不一样的方块桥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谜题方块
《活的隐喻》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