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击与变革:美国质量门槛对近代华茶外贸的影响

2017-04-07

关键词:茶叶检验质量

宋 时 磊

冲击与变革:美国质量门槛对近代华茶外贸的影响

宋 时 磊

茶叶是中国近代对美贸易最主要的输出商品。鸦片战争以降,华茶出口数量急剧扩张,但因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茶质出现大幅下滑,中美双方茶叶贸易纠纷频发。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环境的转变,促使美国开始正视茶叶质量问题,从1880年代起先后两次出台茶叶规制法案,设置进口质量门槛。质量门槛对华茶输美贸易造成严重冲击,美国茶叶市场迅速被符合其标准要求的日本、印度、锡兰茶所替代。在禁绝输美绿茶人为因素导致质量问题方面,从晚清到1920年代,各界没有停止变革的探讨和实践,惜倡议多于行动、速度迟缓、局部发力,一直缺乏着眼全局、系统动员的组织力量。1931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出口检验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为时太晚、格局已定。

国际贸易 茶叶贸易 质量门槛 出口检验 美国

商品对外输出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在世界市场占有的份额和地位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对亚洲商品的大量需求带动了全球化发展,19世纪以前亚洲是世界经济的中心,而中国是中心之中心。*[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从18世纪初叶开始,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外贸商品第一大宗,到19世纪中叶已占向西方出口商品总值的90%。*庄国土:《从丝绸之路到茶叶之路》,载《海交史研究》1996年第1期;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兼论丝绸之路衰落与变迁的内在原因》,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因此,在全球贸易网络形成后,茶叶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贸商品之一。当时,世界茶叶消费人口和消费量持续增长,而中国在茶叶生产制造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比较优势,这是中国茶叶出口激增乃至于近乎垄断茶叶供应的重要原因。*C. H. Denyer.The Consumption of Tea and other Staple Drinks. The Economic Journal, 1893, 3(9):33—51.历经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通商口岸,茶叶对外输出迎来了空前契机,出口总量和货值有了大幅跃升,一时形成繁荣景象。但是,很快日本、印度和锡兰等国茶叶生产制造水平大幅提升,在美国和英国等市场与中国展开竞争,华茶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汪敬虞:《中国近代茶叶的对外贸易和茶业的现代化问题》,载《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6期。到19世纪80年代后期出口达到历史最高峰后,华茶对外贸易转而走向衰落,从此一蹶不振。*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以对英国出口为中心》,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华茶外贸的速荣与速衰是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研究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学者们主要从中国茶叶质量的下滑、外部竞争力量的崛起、洋商的市场操纵以及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等四个方面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探讨逐步深入。*对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回顾,可参考张跃:《中间商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制度——以近代华茶对外贸易为例》,载《财经研究》2014年第7期;刘礼堂、宋时磊:《信息不对称与近代华茶国际贸易的衰落——基于汉口港的个案考察》,载《历史研究》2016年第1期。目前研究成果间或提到,当时国际茶叶贸易市场因交易量激增而导致中日等国伪劣茶泛滥,进而引发英、美、俄等茶叶主要进口消费国的抵制,但却鲜有系统梳理这段史实的研究。*可参考陈椽:《茶叶检验》,新农出版社1951年版;陶德臣:《中美茶叶贸易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载《古今农业》2015年第3期;宋时磊:《近代中英茶叶贸易的质量问题及其治理》,载《全球史评论》2016年第2期;Patricia Dewitt. A Brief History of Tea: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ea Importation Act. Harvard University’s DASH Repository, 2000: 1—46。陈椽和陶德臣等人简略提到过美国的茶叶法案,但并没有深入探究其对华茶贸易的影响;笔者拙文主要研究英国两次茶叶质量规制的内容,而没有涉及美国;Patricia Dewitt的研究侧重于对美国茶叶法案变迁方面的考察。实际上,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西方国家为应对伪劣茶的进口、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健康,推出了一整套法令、标准和管理机构,建立了专门的茶叶进口检验制度。这些客观上设置的茶叶国际贸易的市场准入条件和壁垒,对各茶叶供应国的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我们可以将其称为“质量门槛”*“质量门槛”是新近提出的术语,似于当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消费者健康安全等为理由,通过法规、标准和技术等手段,设置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但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二战以后国际贸易深入发展的产物,近代欧美国家所设定的质量门槛可视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尝试和先导。参见苗燕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起源发展与对策》,载《国际贸易论坛》2000年第4期;韩会朝、徐康宁:《中国产品出口“质量门槛”假说及其检验》,载《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4期。。美国是华茶出口的传统目的地,也是日本、印度和锡兰等后起产茶国与中国激烈争夺的销售市场。为应对进口茶叶质量下滑问题,美国所设置的质量门槛既吸收了英国的经验,又在组织和制度等方面更加严密健全。因此,在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性、政府政策的连贯性等方面,美国市场较具代表性。故本文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质量门槛的设立过程、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冲击以及中国变革的应对策略等,通过外部冲击—内部回应的视角来重新理解华茶贸易衰落的问题。

一、中美茶叶贸易及其质量问题的激增

殖民时期,北美民众消费之茶主要通过英国中转贸易取得。*英国向北美殖民地倾销茶叶,征收高额茶税,引发当地不满,是独立战争的诱因之一,该过程可参考[美]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上册,第28—37页,中国茶叶研究社社员集体译,中国茶叶研究社1949年版。独立之后,美国便急切与中国直接贸易。1784年“中国皇后号”从纽约首航广东,该船从中国购得的商品中,茶叶所占份额最大。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十分重视同中国的茶叶贸易,早期双方经贸往来主要以“以彼皮来,以我茶往”的方式进行。*郭卫东:《皮毛:清代北美对华贸易的重要货品》,载《安徽史学》2015年第6期。1795—1796年贸易季,美国从中国进口茶叶数量首次超过欧陆各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华茶进口国。*[美]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第41页,姚会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1783—1833年间,美国赴中国运茶船达到1 040艘,平均每年20艘,约占广州出口总量的13%—20%。*《中国茶典》编委会编:《中国茶典》,第230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835年,茶叶占中国对美输出总额的75.5%,1840年高达82%。此后稍有回落,在1860年以前一直维持在65%以上。中国输入美国茶叶数量在不断增加,1822年为500万磅,1830年为900万镑,1840年为2 000万镑,1850年为3 000万镑。*赵简子:《中美茶贸易概论》,载《香港华商总会月刊》1934年第1卷第2期。茶叶是季节性商品,越早运回越容易获利,因此运输工具的革新极为重要。1830年美国人发明了快剪船,借此与英国开展海上运输贸易争夺战。*美国快剪船发展情况及其与英国的竞争,可参见La Grange Helen, Lagrange Jacques.Clipper Ships of America and Great Britain, 1833—1869.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1936.美国人对新兴茶叶贸易所获丰厚利润充满兴趣,将其比作淘金热。当时的历史学家甚至称,每一条小河之每一小村均有可乘五人之帆船预备出发装茶。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通商口岸从沿海拓展到更加广阔的腹地。中国对外贸易不再局限于广州一地,沿海的浙江、福建以及内陆的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茶叶更大规模地进入国际市场,中美茶叶贸易迎来了空前发展契机(见图1)。1860年,中国茶叶输美128 000公担,占美总输入的90%以上。1870年为160 000公担,1880年增至200 000公担以上。*陈椽编著:《茶业通史》,第491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在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输美茶叶质量却在不断下滑。概而言之,输美华茶质量下降主要由客观形势和人为因素两方面造成。客观方面,输美茶类主要为绿茶,茶叶的新鲜和清香为消费者所重视,越早上市越容易获得更高售价。于是,茶商为获得短期利益,督促茶农提早采摘、匆忙炒制,这违背了茶叶生长规律,导致茶叶淡然寡味,损害了茶应有之品质;茶农视种茶为副业,茶树长期缺乏品种更新和改良,采摘良莠不齐、漫不经心;中国茶叶生产采用传统手工制法,缺少机械化,无科学标准可循。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中国输美之茶卫生状况欠佳、缺乏统一标准、品质不稳定,不同

年份和不同批次茶叶质量颇有出入。此外,日本通过改良在1872年以后茶叶品质已与中国相当,受此冲击,中国茶叶出口量和价格增幅放缓,低迷的销售价格影响了茶农和茶商改进的积极性,于是销往美国的茶叶质量更是下滑。*The Department of State. Commercial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Reports from the Consuls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Commerce, Manufactures, Etc., of Their Consular Districts.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883:262.

图1 1860—1931年华茶输美数量变化

中国输美茶叶质量出现问题,主要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表现为着色、造假掺杂、包装不善、货样不一四种形式。着色是指用自然或者化学颜料对茶叶表面进行处理,改变原初色泽和形状,使之标准划一、外观鲜亮。经过此工序处理的茶称为着色茶,以与自然状态的本色茶相区别。着色茶最初是为了迎合欧美的消费习惯。欧美消费者对茶叶特别是绿茶的色泽和茶形较为看重,于是,中国茶叶加工作坊将石膏、靛蓝(普鲁士蓝)、姜黄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倒入即将炒制完毕的茶叶中搅拌染色,经此工序加工的绿茶其色黝然而幽、其光炯然而凝,可获得较高的销售价格。英国植物学家福琛曾深入产茶区调查,发现华茶大量染色的问题并公之于世。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费了很大劲才弄清染色过程中添加的色素的确切数量……向英国,特别是美国饮绿茶的人表明他们每年喝了多少靛蓝和石膏。14.5磅茶叶中就加进了8美斯(mace)2.5堪得林(candareens)甚至一盎司的染色剂。英美人喝的每百磅染色绿茶中,就有半磅靛蓝和石膏!”*[英]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第87—88页,蒋重跃、刘海林译,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利用染色之法可将一般品质之茶掩饰成上等茶,故中国茶商乐此不疲,自此积弊日深。着色剂终归会对饮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渐渐为美国消费者所不喜。1870年代,日本在美国市场推出本色茶,大力行销并诋毁中国茶,这成为日本茶受到消费者欢迎的关键一步。

如果说对茶叶染色尚属于不成文的行规,那么部分不法商人使用染色手法,对已经泡过的茶叶或者外形与茶叶类似的树叶进行着色,则属于彻底的造假行为,业内将利用这种手法处理制成的茶叶称为“还魂茶”“回笼茶”“伪茶”“赝茶”等。这种彻头彻尾的造假招致进口商的不满:“从前中国茶贩有做还魂茶者,亦是用铜绿染色,西商大受其害。嗣觉察后,告知中国官宪严行惩究。”*《论海带丝染色悮害事》,见《申报》,1876-01-03。风气所及,制作本色茶或者耻于用染色造假的茶商反而不为市场所容,茶叶外贸市场原本看重诚实、注重信用的情形大为改观。“于是转相效尤,变本加厉,年甚一年。纵有持正商号,始终恪守前模,方且笑为愚,而讥为拙。狂澜莫挽,言之寒心。”*程雨亭:《清禁绿茶阴光详稿》,见陈祖槼、朱自振编:《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第199—200页,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造假毕竟属于欺骗行为,为业界持正商号所不齿。然而,茶叶掺杂则较为普遍,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混合,即将高等级茶叶中掺入少量低等级茶叶混合,以高品级茶叶价格出售,以次充好,企图获得更高售价;二是增重,把铁屑、尘土、水、茶末、粗梗等异物掺入茶叶增加分量,借此获得更多收入。引起美商对华茶质量

抱怨的第三个诱因是茶叶包装潦草,无小包装和鲜明标识,多用木箱和蓆袋,材质多恶劣,在海运过程中容易破损受潮,导致茶叶腐败变质,不适合销售,给美商造成损失。*李宗文:《国茶对美贸易》,载《贸易月刊》1941年第2卷第7期。最后,美商对华商货样不一的问题多有不满。1860—1870年代,中国茶叶外销处

于卖方市场,英、美、俄等国家洋行为收购到优质足量的茶而展开激烈竞争。为稳定货源,洋商采取了“茶样—竞价”的交易方法,但在出价、订立合约后,华商实际运至通商口岸茶栈的大宗货品要比当初递交的茶样质量低,为此双方频起纠纷。*[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 (1796—1889)》,第162—192页, 江溶、鲁西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图2 华茶外贸茶叶商业组织

资料来源:此图综合闻天均、吴觉农等人记录制成。参见闻钧天:《 鄂省之茶业》,引自上海市商会商务科编:《茶业》,第84—85页,上海市商会1935年印本;吴觉农、范和钧:《中国茶叶问题》,第202页,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中国茶业组织的复杂性助长了上述四个现象的出现,导致质量成为中美茶叶贸易的核心问题。当时,美国旗昌洋行等洋商垄断了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但他们对中国市场环境等并不熟悉,深入茶区采买颇多困难,只得雇佣中国买办在上海、汉口、福州等重要茶叶输出港办理出口贸易各项经纪事务。*开埠之初,美国旗昌洋商曾在福建尝试“内地采购”的交易方式,但施行不易,遂改为代理交易,详见[美]斯蒂芬·洛克伍德:《美商琼记洋行在华经商情况的剖析(1858—1862)》,第63—69页,章克生、王作求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买办的数量十分有限,仍旧无法实现赴茶区直接购茶。茶叶从茶农之手贩运至洋行之货栈,需要大量处于不同市场层级的中间商,这就形成了中国茶叶外贸市场层层代理的收购制度。*刘礼堂、宋时磊:《信息不对称与近代华茶国际贸易的衰落——基于汉口港的个案考察》,载《历史研究》2016年第1期。茶叶收购时间颇短,资本耗费巨大,而各层级茶商资本短绌,洋商便预付一定比例款项给茶商以充本金,在茶季结束后收取利息,形成了茶叶外贸市场的预付款制度*预付款制度之起源及发展,可参见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第55—8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这两项制度形成了严密的贸易网络体系,洋商通过资本层层渗透到茶区,带动茶叶源源不断地向通商口岸供给(见图2)。但这也导致了当时茶叶外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大量存在,是华茶质量下滑的重要制度性障碍。一方面,华商无法冲破洋商的垄断,没有进入美国等消费市场的可能,无法根据消费需求改良生产,提高品质;另一方面,为规避经营风险,洋商包括中国各级茶商在茶叶收购时,往往对下层级茶商以及最末环节的茶农通过磅亏和压低收购等级等方式交易。当时茶叶贸易中存在大量短视的投机行为,助推了掺杂增重的频发和茶叶质量的下降。“茶贩本专恃羼假营生,自近年庄号收茶规则废弛,此风愈炽,或掺以水,或杂以株柳等叶,或加以铁屑、土沙、滑石粉等质,或用粘质物加制,或用靛青及颜料染色,洋商啧有烦言,信用由兹扫地。”*江苏省商业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商业档案资料汇编》,第1卷,下册,第 343 页,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年版。在良性的市场交易秩序没有得到普遍建立的情形之下,晚清茶叶出口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19世纪80年代前期是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鼎盛期,同时也是伪劣茶进口数量骤增、问题较为严重的时期。中美茶叶因质量问题导致贸易摩擦十分频繁,查当时日本领事报告记录,可以看到大量中国绿茶向美国输出时由于掺杂和着色而导致退货。如1883年4月日本驻旧金山领事馆领事报告称:“近日从日本、中国两国输入的红、绿茶叶中,有大量的伪制茶叶出现。外貌带有光泽,恰似精制的上等茶叶。其实是用老叶浸泡于上等茶叶的煎汁,用香料加以粉饰,貌似新茶的伪制茶叶。输入的茶叶中七、八成为伪制茶叶,其中数量绿茶最多。”*转引自王力:《近代驻华日本领事贸易报告研究1881—1943》,第23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二、美国茶叶法案的实施与修正

18—19世纪,美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城市化使人们脱离了食物自我供给的状态,同时食品质量安全变得日益突出。特别是进入19世纪以后,美国牛奶掺水或添加白垩、葡萄酒加铅以防腐等问题时常见诸报端,茶和咖啡等饮品中也被发现掺有尘土、砂砾及其他形状近似的树叶。*[英]比·威尔逊:《美味欺诈:食品造假与打假的历史》,第120—168页,周继岚译,三联出版社2010年版。尽管当时美国已有法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有害物质,但尚缺乏科学手段检测证明,法令本身也不完善,执行举步维艰。1791年和1862年,美国曾专门制定茶叶有关法令,但这些法令不是针对进口茶叶,也不是为了保护消费者。*1791年3月3日的法令,确定了检验茶叶和蒸馏酒精的内容;1862年7月1日的法令,要求检验商人堆放茶叶的货栈。H. W. Schultz. Food Law Handbook .Westport: The AVI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1:5.19世纪中期,在英国阿库姆、哈塞尔等人的努力之下,茶叶等食品的检测手段趋于成熟,其掺假伎俩也被昭示于世,引发纯净食品运动。英国检测技术的发明、应用以及纯净运动的思想理念给美国以启迪,从19世纪70年代起美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开始得到各界普遍重视。当时,牛奶、肉类等是美国食品质量安全的最大威胁,少数州政府曾试图对这些本国出产食品进行治理,但困难重重。*该时期美国对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功能承担、政府和市场边界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具体情况可参考[美]伊丽莎白·桑德著,陈永杰译:《美国进步时代对中国的启示:三种代理模式》,载《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第3期。在政府官员、销售商、家庭主妇等的反复博弈之下,美国联邦政府决定首先从国外进口的茶叶着手,设置市场进入质量门槛,阻止伪劣茶的入关。相比其他商品而言,茶叶对消费者健康影响相对较弱,却成为联邦政府层面首先立法的对象,这是因为:第一,美国国内销售的茶叶几乎全部通过进口而来,在海关口岸对茶叶进行检查最容易实施,比对国内生产食品质量问题治理难度要小;第二,美国宪法第一章第八款赋予了政府规制外国商业的权利,这是法律基础;第三,美国经济发展的国家化趋势,使得联邦政府成为国内食品安全的自然保护者;第四,联邦政府财政部下设海关,海关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是进口强制检验的组织基础。*Patricia Dewitt. A Brief History of Tea: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ea Importation Act. Harvard University’s DASH Repository, 2000:1—46.

1883年3月,美国议会通过《1883年茶叶进口法案》,开始尝试采用设置市场进入门槛的方式,解决茶叶质量问题。*An Act to Prevent the Importation of Adulterated and Spurious Teas. The Statutes at Larg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from December, 1881, to March, 1883 and Recent Treaties, Postal Convention, and Executive Proclamations. vol.22.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83:451—452.该法案禁止用其他树叶或废茶掺假的茶叶,以及添加化学或者有害物质的茶叶。为了实施这一禁令,美国财政部被授予制定进口标准的权利。该法案的条款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英国的纯净法案,有一定的基础条件。*1875年英国《食品与药品销售法》对于国内茶叶造假以及进口茶叶掺假都从制度设计上作出规定。国内掺假方面,第3、7、9条等界定了哪些行为属于不当违法行为,以及按照情节给予相应的罚款、监禁、劳动改造等惩罚。第30条对进口茶叶的质量监管作出特别规定。详见M. L. Howman. The Sale of Food and Drugs Acts, 1875 To 1899. Edinburgh: William Green & Sons Law Publishers, 1901: 53—54.但是该法案由美国茶叶进口商和经销商起草,并游说国会而获得通过,条款内容过于强调保护本国产业利益,会对美国自身商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法案没有规定进口茶叶的具体标准,没有茶叶检验的仲裁机关,也没有强制实施的手段。对于是否属于违规进口,茶商和检查员争讼的情况屡有发生,无法真正保护消费者免于受掺假茶损害的危险。*《美国纽约进口茶检查官之不平》,见《湖北商务报》1899年第25号。因此,该法案出台之后很难执行,1884年有论者便吁请修正,以便纠正其缺陷与弊端。

为了彻底阻止非纯净茶和有害茶的进口,在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的不断推动下,1897年3月国会颁布实施《1897年茶叶进口法案》,同时废止了《1883年茶叶进口法案》。1897年法案的在1883年法案的基础上,做了多方面修改。法案的目的在于改善美国消费茶叶的质量水平,对进口茶叶标准提出三项原则性要求,即纯净度、品质和适宜消费。在机构设置和经费保障方面,美国财政部负责确定进入美国市场的茶叶标准,该标准由财政部任命的七名专家委员会负责具体制定;委员会还应给出标准茶样,将茶样分发至纽约、旧金山和芝加哥等各口岸呈验备用;委员会成员任期为1年,中间退出则随时安排递补;每名专家年薪50美元,从海关预算中安排支出。在检验程序方面,茶商将茶运至海关报关后,货物存放于规定货栈,由茶商或者检验茶师抽样检验;若检验结果符合或者高于官定茶样质量,则海关放行入关,低于则不准入关,限6个月内运走,否则没收销毁。在复议和仲裁方面,茶商对检验结果持有异议,则可向茶叶委员会提起申诉复验,复验结果即为定论。茶师检验的方法比较多元,有滚水浸泡之法、化学试炼之法等。对特殊情况的规定也较为周详,如若入关口岸没有茶师,则寄送茶样检验;已经不准入口的茶叶,如另寻其他口岸复进口,被查出后货品要充公。*An Act to Prevent the Importation of Impure and Unwholesome Teas. The Atatutes at Larg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from December, 1895, to March, 1897, vol.29.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97:604—607.1898年,美国茶叶专家委员会首次确定了14类进口茶叶的质量标准,其中针对中国茶的标准有8种。*这8种分别为第一号台湾乌龙、第二号福州乌龙、第三号厦门乌龙、第四号中国北方功夫碎末茶、第五号中国南方功夫茶、第八号平水平绿茶、第九号爱字山里绿茶、第十号皮子山里绿茶,参见《续美国新定禁止劣茶进口条例附茶办章程》,见《湘报》1898年第63号。《1897年茶叶进口法案》确立了美国进口茶叶质量门槛的总体结构、政策和规则,一直沿用了整整100年。*1920年法案的执行管理权转至美国农业部,1940年转至美国联邦安全委员会,1953年转至卫生、教育及福利部。1996年,该法案最终被废除。H. W. Schultz. Food Law Handbook .Westport: The AVI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81:333.

《1897年茶叶进口法案》实施之后,美国又数次对进口茶叶质量提出新要求。每有新要求提出,中国茶业界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慌。1911年5月,美国禁止输入着色茶。“若不守之,则此着色茶输入美国时,遭美国官吏之检查,必认为不合格。”*伧父:《着色茶之禁止》,见《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3号。观察者认为,面对此次美国禁止输入着色茶的新形势,中国没有积极采取应付策略,只转而向土耳其和埃及市场销售着色茶。*赵简子:《中美茶贸易概论》,载《香港华商总会月刊》1934年第1卷第2期。1924年,美国纽约华商总会传来消息,美国各通商口岸各派代表前往纽约市参加会议,研究外国输入美国茶品之优劣。其间有代表提出要禁止中国各茶入美,原因是中国中上品茶叶含有劣点颇多。“验出中国古劳茶与乌龙茶,夹有枯叶,及染有污泥,又中国龙须茶梗太多,且有枯叶。”*《纽约华商会警吿改良华茶》,见《申报》,1924-06-05。1925年7月,纽约华商总会再次发来通告,敦请茶商注重改善品质。*《纽约华商请改良华茶之通吿》,见《申报》,1925-07-04。美国政策使国内茶业界风声鹤唳。1925年有业者在报纸上云:“近日忽得美国将行禁运华茶之警告,不免着了恐慌。”*太瘦:《为美国将禁止华茶入口事告经营茶业者》,载《国货月报》1924年第1卷第3期。除茶叶本身品质外,包装不堪对茶质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故美国茶业协会曾请华商注重改善包装。*《美国茶业协会函请改善华茶包装》,载《国际贸易导报》1936年第8卷第1期。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美国建立的一整套制度被其他国家所模仿,给华茶输出带来了很大威胁。*中国绿茶销美受阻后,市场转移至非洲、土耳其等地。1932年法国学习美国的做法,颁布禁止着色茶入口之法令,虽未覆盖法属非洲殖民地,但已令业界深感不安。可参见吴觉农、范和钧:《中国茶叶问题》,第260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三、中国茶在美销售市场被侵夺

美国以颁布专门法案的形式为质量门槛设定提供了法律依据,之后又据此以标准的形式不断调整、提高门槛,对中国茶叶出口造成很大影响。1883年首次制定茶叶进口法案后,据美国茶叶检验官当年报告称,3—12月约有4 000 000磅茶叶接受了检查,其中325 000磅被拒绝入关,检出率为8%。*F. Leslie Hart. A History of the Adulteration of Food Before 1906. Food Drug Cosmetic law,1952,7(1):18.据日本驻美国领事称,1880年代有大量输美的中国绿茶由于掺杂和着色而导致退货。*王力:《近代驻华日本领事贸易报告研究(1881—1943)》,第239页。但是美国这些法令执行之初,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海关检验人员对标准样茶以及茶叶检验专业知识的掌握相对欠缺,一些与美国标准接近的茶叶,甚至是优于标准的茶叶也遭拒,这招致出口商的不满甚至引发抗议。日本《中外商业日报》记载,横滨某茶叶商馆向美国出口同批同质的茶叶,因分载于两艘船运往美国,检验结果一船合格,另一船则否,故外国商人皆疑检查官鉴识不足。*《美国纽约进口茶检查官之不平》,载《湖北商务报》1899年第25期。英国驻沪代总领事满思礼在上海贸易报告中记载:“然而据说被任命为检查员的人都不是茶叶专家,致使这个法案的执行变成了不公平和暴虐的活动。它引起了本地茶商和上海总商会的抗议……由于美国政府的上述活动,以致在中国人手头留下大量平水茶的货卖不出去,其中大部分的质量是接近于美国标准的,但由于质量比它好的许多茶叶也遭到拒收……”*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934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从茶叶出口数据看,1882年中国输美茶叶45 653 172磅,1883年美国第一次正式设置进口质量门槛后,当年出口量便下降至37 577 349磅,降幅为17.69%,1884年进一步下降至33 199 570磅。第一次法令并不完善,故对中国茶叶输美影响是短暂的。从1886年开始中国输美茶叶快速恢复增长,到1897年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点,为56 524 546磅。1897年美国第二次质量门槛出台后,1898年华茶对美输出为39 595 665磅,降幅为29.57%。之后,中国对美茶叶输出波动很大,总体趋势是不断下滑,1908年跌入27 293 298磅,1912年跌入17 605 670磅,从此一蹶不振(见图1)。美国设置质量门槛,给华商造成重大损失:“查我国茶商,历年运茶赴美,每因品质太劣,或着色掺假,不合彼国海关规定茶样,以至原货退回,大遭损失。”*《饬福州茶业公所、汉口茶业公所、上海茶业会馆据赴美赛会监督详送美国茶业优劣标准饬发传知各茶商注意改良由》,载《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会报》1916年第7号。从中国输美商品的构成来看,自1898年起,茶叶已经被生丝超越,当年生丝出口货值位居第一,占总出口货值的37%,茶叶退居第二位,占28%。*何炳贤:《中美贸易问题的研究》,载《民族杂志》1933年第1卷第4期。自此之后,华茶美销,愈趋愈下。1912年,茶叶输美已经退居第四位,不敌生丝、羊毛、兽皮,略高于植物油。到1915年,参加美国博览会的中方人士屠坤华已经注意到华茶在美国市场的凋敝:“予自国西逦迤而东,亘数千里,不见华茶之招牌焉。询于茶商,第知日本茶、台湾茶、锡兰茶、印度茶诸种,此为我商业竞争之失败。”*屠坤华:《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太万国博览会》,见陈占彪编:《清末民初万国博览会亲历记》,第235页,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此时台湾已被划入日本殖民地,故屠坤华未将其归入华茶之列。192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潘序伦在其毕业论文中,以切身的观察、客观的数据十分痛心地写道:“美国现在对中国茶叶的消费非常少;过去十年,中美茶叶贸易在中国茶叶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不足1/5,部分年份甚至只有14.7%。”*潘序伦:《美国对华贸易史1784—1923》,第86页,李湖生译,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年版。

在中国输美茶叶饱受质量困扰,不合于美国市场要求之时,日本、印度、锡兰等新兴产茶国却在着手改善品质,与中国争夺美国市场。日本主要生产绿茶,1860年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初甚寥寥,但推广迅速,到19世纪70年代后期已与中国输美量相当。中日茶叶在美国市场份额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华茶质量下滑,而日本茶品质精进而引起的。黄遵宪云:“至明治二三年,适因中国红茶有伪造者,为美人所厌忌,而日本绿茶乘机得以销售,至明治十一年输出至二千八百余万斤之多……”*黄遵宪编:《日本国志》,第926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当时的外国人士同样持此论:“绿茶的制造方法如果不改良,在美国的销路上必然消逝,正如福州和厦门的乌龙茶的遭遇一样。假定绿茶是老老实实地制造的,日本茶的产量就决不会在短短几年内,由800万磅提高到2 400万磅。”当时,日本茶叶也出现了质量问题,如一度从中国习得着色之法制茶输美,粗茶和伪劣茶泛滥。*[日]日本茶输出百年史编纂委员会:《日本茶输出百年史》,第67—88页,东京日本茶输出组合1959年版。但日本业界从1870年代着手纠正着色问题,明治政府对此进行奖励。1883年,美国第一次设立质量门槛是日本茶业真正觉醒之契机。当年5月日本驻美国领事高桥新吉向时任外相吉田清成呈送《输入不正茶禁制》,9月在神户召开第二次日本制茶共进会,茶界首领大谷嘉兵卫说:“粗制之弊病矫正的时候到了,我国海外贸易恢复信用在此一举,全国茶业同仁要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取缔掺假严重之现象。”全体参会人员共商应对美国之举,确定了颁布取缔伪茶和粗恶茶的法令制度、组建茶业者组合组织等措施。1884年1月,日本政府发布《茶业组合准则》,要求各郡区和町村茶业的种植者、制造者、贩卖者都必须加入所设立的组合组织,全国上下共遵质量规则,并着手实施出口检验。同年在大仓喜八郎和丸尾文六的倡议下,农商务省和茶业者共同设立“中央茶业组合本部”,各郡区也相继成立地区性的组合。*[日]寺本益英:《战前期日本茶业史研究》,第74—82页,东京有斐阁株式会社1999年版。日本以法律的形式,将原本较为

松散的茶商组织缔造为组织严密、涵盖各方利益的产业共同体,在日本每个港口设立茶叶检验所,取缔染色、赝茶等劣茶出口,改进及统一包装与干燥,以强制侦察联合会会员出产责任;设立茶试验区及实验室,不断改良品种和品质;开展海外宣传、市场调查,组织直输出等各项事业。*[美]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下册,第80—89页;赵简子:《中美茶贸易概论》,载《香港华商总会月刊》1934年第1卷第2期。日本的系统改革取得了成功,茶叶品质达到美国质量门槛要求。到1906年,它与华茶对美的出口量相等,次年就取代了华茶在美的市场地位(见图3)。

图3 历年中国茶叶输美数量与印度日本比较

数据来源:何炳贤:《中国的国际贸易》,第97页,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何炳贤:《中美贸易问题的研究》,载《国际贸易导报》1933年第5卷第3期。

另一方面,中国红茶在美国的销售又遭到印度、锡兰茶的阻击。印度、锡兰等地从茶叶产业建立之初,英国殖民者就采取了资本雄厚的企业经营制度,大种植园种植、机器揉制干燥、大量批发运输,生产标准化是其长项,故美国进口质量门槛设定对其影响极其有限。1890年以后,因英国商人极力宣传以及红茶汁水浓厚、香味佳良,印度、锡兰、爪哇红茶大量拥入美国市场,并改变了美国人对绿茶的嗜好(见图3)。到1920年,红茶已占美国市场的64%,而绿茶份额中华茶仅占30.7%,即805万磅,只占美国茶叶市场的11.35%。*《中国茶典》编委会编:《中国茶典》,第2303页。华茶在美国市场被日、印、爪哇所攮夺,主要原因在于质量不能符合要求。中国驻美商务随员曾经颇有见地地指明:“茶商自掺劣叶损失名誉,一也;装载未宜,凡运到者皆有味无香,二也;检制工人不尽洁净,西人传述生厌,三也。”*容揆、孙士颐、唐虞年:《美国茶业情形》,载《商务官报》1906年第11期。日、印茶叶在美贩路扩张,华茶日益穷蹙,到1931年市场份额已减至6.75%。“所以能取华茶而代之原因,故在于有系统有组织的茶叶经营,政府的严密监督与奖励,而产品能合于美国标准茶的规定,更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李宗文:《国茶对美贸易》,载《贸易月刊》1941年第2卷第7期。1888年,美国驻北京公使登比在其报告中称,中国对美输出茶叶之衰落实归于:“假的货样、集合的包装、假茶之混杂,及其他有害的物质”*The Department of State. Commercial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1886—1887.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88:862.。民国时期在反思中日茶叶在美国市场地位的变迁时,认为并不是华茶内在品质劣于日茶,而是人为原因导致的茶质下降:“不能不归罪于种茶者、制茶者与业茶者之无远

虑,此辈以次茶混充于市,只图近利,不务远谋。”*《茶叶贸易之比较》,载《东方杂志》1919年第16卷第3号。

四、美国质量门槛的反响及中方的应对举措

与日本的积极行动相比,美国第一次设定茶叶进口质量门槛在中国反响甚小。查文献资料,美国法令发布后的第三天,即1883年3月4日,《申报》在译介美国报纸时,有所提及:“又言中国贩出之劣茶,前者多系英人买去,而美国则所用多属佳品。现以英人禁绝劣茶之故,其茶渐入美国。议院中有人言及,近来美国所用劣茶颇多,实足害人。故目下美廷论令凡中国贩茶赴美,须先在海关验过。佳者则准其进口,劣者槟(笔者按:应改为摒)而去之。该报以为此事颇关紧,要美廷当著以为律也。”*《美报译录》,见《申报》,1883-03-04。《申报》所载为美报转译而来,对其法令具体内容未作深究,也未作进一步跟进报道。当时华茶正值出口鼎盛时期,业界尚未意识到产业危机即将到来,故对美国此举的深层次影响并未留意。

1897年美国第二次设定质量门槛,较之第一次中国反应要更为积极。当年,《苏报》《集成报》《香港新报》《萃报》等予以报道或转载。《集成报》云:“美国政府第五十四回辟院议事,议得劣茶不准进口。自西历三月二号起,刊刻告示,晓谕各口商民。至五月一号,各口税关照示遵行。由户部大臣,特派检查茶务官七名,鉴别茶色官员三名,分各口税关,以便认真稽察,从严禁止。按以前劣茶运入美国者,此关若不准进口,彼关即为之徇情。今既一律示禁,则从前诸弊,自可一扫而空矣。至所谓劣茶,盖专指中国之下等茶也。”*《禁止劣茶》,载《集成报》1897年第4期;《美国禁茶》,载《集成报》1897年第12期;《验入口例茶》,载《萃报》1897年第11期。1897年,《时务报》首次全文刊载清政府驻美使署翻译官周自齐所译《美国新定禁止粗劣各茶进口条例》。*周自齐译:《美国新定禁止粗劣各茶进口条例》,载《时务报》1897年第46册。承绪《时务报》做法,《农学报》《萃报》等于次年转载了美国茶叶进口法案的主要内容。*《美国户部增修验茶章程》,载《农学报》1898年第34期;《美国新定禁止劣茶进口条例(附户部立定茶办章程)》,载《萃报》1898年第23期。湖南是近代茶叶输美的重要省份之一,故《湘报》以连续跟踪报道的方式刊登相关事宜。第26号上刊登了清政府驻美国公使伍廷芳致总理衙门《请整顿中国茶务》函。伍廷芳指出中国输美茶叶所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通告美国新例要旨:“美国医院以近年中国进口至美国之茶,拣选不精,修制多不合法,食者每致疾病,因特设新例:凡有船到口,须由茶师验明如式,方准进口;否则,驳回。”*《驻美公使函请整顿中国茶务》,载《湘报》1898年第26号。第62、63号上又全文连载了《美国新定禁止劣茶进口条例附茶办章程》,意在让国人充分掌握国外的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改善华茶品质。

在美国出台茶叶进口法令之前,美英等国洋商在福州、上海、汉口等口岸购茶时,与华商因质量问题屡有纠纷,中国海关还时常发现“还魂茶”出口,处置方式主要由地方官员居间调停、销毁劣茶,并未采取严厉禁绝措施。*曹英:《近代中外贸易冲突及中国应对举措研究》,第251—254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1887年美国政府设定茶叶进口质量门槛后,清政府驻外使节及时反馈信息,报界也积极报道,加之此时华茶出口颓势已现,海关关税和地方厘金都面临大幅下降的风险,于是引起各级政府和官员的关注,开始着手倡议整顿。1887年,清政府总理衙门饬令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调查茶叶情形,翌年呈送《访察茶叶情形文件》,称质量是导致出口受阻的重要原因:“近来中茶之逊前,共说有四:一则其茶自摘取之后,距熏烤之时,旷日已远,且欠于炮制,则茶质不能耐久,茶力亦薄,茶味已失;一则装箱之时,其残败之叶,不能检去,致与茶叶同有污染之味,并茶末太多,又有他项之叶搀杂其内;一则所用之箱,不能坚固;一则照原看之茶样订购,及谈妥,而后来到手之茶,与原式悬殊。是茶叶之逊前如此。”*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2卷,第289页,三联书店1957年版。针对这种情形,总理衙门下令各地方官员,禁止茶叶的掺杂、着色行为。产茶区地方政府也极为重视,皖南茶厘局观察程雨亭得悉美国新法后,在1897年11月和12月连发整顿茶务三示,提出要讲究采制、力戒搀杂,并依照新法制作茶样,分发各地以做示范。在《整饬茶务第三示》中,程雨亭认为美国改行新例,中国倘若焙制益求精美,实为茶务振兴之机。他将周自齐所译《美国新例》12条,刷印粘单,转饬各产茶处所,出示晓谕,规劝园户茶商,以期挽回茶务、广开利源。另外,他还提出要严惩掺假造假等行为:“倘或搀和杂质,或将茶渣重制运售,致损华茶实在利益,一经查出,定行严罚。”*阮浩耕、沈冬梅、于子良编:《中国古代茶叶全书》,第601—603页,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上海县对茶商发布谕告,进行质量整顿:“凡园户茶庄制茶,务须如法,精益求精……运茶出口,勿得掺和杂质……一经查出,定行严罚。”*《上海县示谕茶商》,载《湘报》1898年第28号。

中央和地方政府、业界还尝试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共同行动来克服茶务之弊端。1897年底,宁波海关税务司穆麟德在上海一洋行的协助下,向海关监督报送备忘录,提出整顿浙江平水绿茶的四点建议,海关监督将其转达绍兴府,令其遵照实行。*杭州海关译编:《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浙海关、瓯海关、杭州关贸易报告集成》,第45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程雨亭则希望国家层面动员,联合洋商和茶号,从1898年起对出洋华茶厉行检验:“克日飞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转咨驻京各公使,并札总税务司,分别电达外洋,自光绪二十四年为始,凡各国洋商,来沪购运绿茶,秉公抽提,各该号茶商,均以化学试验,如再验有滑石、白蜡等粉,渲染欺伪各弊,即将该号箱茶,全数充公严罚。”*陈祖槼、朱自振编:《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第198页。这一建议是为政府实施出口检验之嚆矢,惜未受应有之重视。1905年清政府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周馥派遣郑世璜等人组成中国最早出国茶业委员会,赴印度、锡兰考察茶叶产制,采办英国机器。回国后,郑世璜向周馥、清政府农工商部递呈禀文两则,提倡以新法提升品质。1911年,为应对美国提高绿茶检测标准、禁止着色茶输入禁令,浙江绍兴和宁波两府应上海茶商协会之请,敕令下属各地发布告示,严禁着色茶制造,减少粗劣茶出口,并务求改良以提高茶质。*王力:《清末茶叶对外贸易衰退后的挽救措施》,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晚清业界曾提出设立茶叶出口检验倡议并付诸实践,清政府也试图在该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但总体观之,此时期的茶叶出口检验并没有真正施行,晚清政府百病缠身、无从着力。民国之后,由政府统一规划、设立全国性的茶叶出口检验机构成为一种新的趋势。1914年,北洋政府税务处督办梁士诒呈请减少出洋茶税以兴实业,同时提出应于贩运出洋时,严定取缔方法,政府协同商会设立机关,认真查验。同年10月,农商总长张謇在《为制定茶叶检查条例给大总统的呈》中对此建议作出回应。他向大总统建议在汉口、上海、福州等销茶地点,设立茶叶检查所,遴派富于茶叶学术经验之员,督同中西技师,前往办理。“凡出口茶之色泽、形状、香气、质味,均须由检查所查验,其纯净者,分别等级,盖用合格印证。其有前项作伪情弊者,盖用不合格印证,禁止其买卖。”*《农商总长张謇为制定茶叶检查条例给大总统的呈》,见江苏省商业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商业档案资料汇编》,第1卷,下册,第343页。该呈后附《茶叶检查条例》,初拟条例8条,对茶叶检查之对象和程序、费用收取、内容与项目、等级划分等方面拟定都较为详备。尽管该方案因经费等方面的原因,未被当时政府所采纳,但实开在国家层面设立检验部门倡议之先声,并已有切实的方案。1915年,赴美巴拿马赛会监督陈琪从旧金山进口茶叶检验局得进口茶叶优劣标准7种、计35罐,携带回国,恳请北洋政府分发各茶叶机关。农工商部依式制作茶叶样本,向福州茶业公所、汉口茶业公所、上海茶业会馆分发,并饬令传知各茶商,尽力改良,以期海外商业日益振兴。*《饬福州茶业公所、汉口茶业公所、上海茶业会馆据赴美赛会监督详送美国茶业优劣标准饬发传知各茶商注意改良由》,载《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会报》1916年第7号。

尽管国家层面未有实际行动,地方层面的实践并未停止,主要由产茶区的地方政府试办。浙江是绿茶的主要生产基地,掺假作伪情况尤为严重。1914年浙江行政公署向余杭、德清等47个产茶县的知事发出训令:“上年浙省运销外国绿茶,仍有前项着色等往事,殊堪痛恨,若不预先设法禁止,不但有碍茶业销路,于税源商务两有妨碍。”*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编著:《上海商品检验检疫发展史》,第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省行政公署统一拟就白话布告一则,以各县民政长官的名义刊印发布,分发城乡产茶处所张贴,派员分赴各处,按照布告意义鸣锣宣讲。1915年,永嘉县公署及榷茶局呈准瓯海道,成立永嘉茶叶检验处。该处主要负责查验温州地区茶叶掺假,禁止假茶出口,在局部地区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整个过程时断时续,检验结果也无法起到对外法定效用。另外,在日本殖民者的扶持下,1923年台湾省总督府成立茶叶检查所,实施出口检验。总体而言,此时期中国为应对美国等国家质量门槛而实施的茶叶检验都是零星的、地方性的或茶商自发组织的,这些检验缺乏可资依靠的标准、专门检验机构、专业技师和仪器设备,固收效甚微。

1928年1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发布第167号令,着手办理出口商品检验事务。次年,工商部公布《商品出口检验局暂行章程》*《商品出口检验局暂行章程》,载《江苏省政府公报》1929年第91期。及《商品出口检验暂行规则》,其中茶叶被列为实施检验商品。同年3月,上海商品检验局宣告成立,之后各地陆续设立分支机构。该局设立之使命是:“一为提高商品信誉,二为增进对外输出,三为督促生产改良,四为保障人民食用。”*吴觉农、范和钧:《中国茶叶问题》,第260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931年,国民政府实业部颁布了第一个出口茶叶检验法令,以及吴觉农、张康泽等人制定的《茶叶检验规程》。法令甫经出台,便招致洋庄茶商反对,红茶和绿茶两帮公推首领郑子瑜等数次交涉请愿。*《茶业请愿撤销检验》,见《申报》,1931-07-28;《请求取消检验茶叶》,见《申报》,1931-09-26。实业部曾专门登报解疑,并认为茶商团体所请阻挠大势,殊属不合,不予理睬。在之后的机构运转过程中,商品检验局对茶叶检验标准分茶类制定、因出口市场之区别而松紧适度,并采取渐进式提高检验标准的策略,收取检验费相对低廉,所遇阻力有所降低,最终得到茶商的理解。*茶叶出口检验标准逐渐提高的过程可以参考以下文献:《实业部上海商品检验局茶叶检验细则》,载《国际贸易导报》1931年第2卷第8期;《茶叶检验标准》,载《实业公报》1931年第29期;《呈送茶叶检验标准及着色茶取缔办法》,载《国际贸易导报》1933年第5卷第5期;《二十六年度茶叶检验标准着色茶及茶箱取缔办法》,载《实业公报》1937年第324期;《民国二十七年度茶叶检验标准着色及茶箱取缔办法》,载《商业月报》1938年第18卷第11期。商品检验局除制定标准、依式检验外,还开展全国各产地茶叶的产、制调查,在安徽、浙江等地主要输美产茶区进行产地检验,指导合作社和茶商精制茶叶,改善包装,生产无害颜料改进着色等。总体来说,茶叶出口检验有利于纠正主观方面所造成的茶质下滑,直接制止茶叶之着色掺杂等乱象,间接督促茶叶改良制造,使华茶重获国外市场信誉。20世纪30年代前期,华茶对美出口一度出现回暖迹象。中国出口检验执行严格,茶叶品质得到改善,华茶信誉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如新西兰一度对从中国进口的茶叶由当地卫生局检验,并只能销于华人饮用,但从1936年起,对持有中国检验合格证书的茶叶免予检验,并不再限售于华人。*《纽丝纶政府对华茶入口准予免验》,载《新商业》1936年第2卷第1期。可惜好景不长,茶叶出口检验工作因随之而来的全面抗战而宣告停办。

总体来看,美国设定质量门槛特别是第二次质量门槛时,华茶输出已展现衰落迹象,各界普遍重视。晚清政府和社会各界有一定程度的互动,提出了禁止劣茶出口的设想,在部分产茶区试行。这些措施多是临时和局部性的,没有统一的组织架构,没有全局性的安排,也没有具体的标准和检验手段,最终无果而终,中国对美茶叶输出走向没落。北洋统一政府之缔造为全国实施茶叶出口提供了基础条件,张謇等人也有较为详备周全的方案,惜未被采纳,此时华茶输美失利大局已定。经过30多年的反复动议和实践,茶叶出口检验最终在1931年才得以实施,虽颇有起色,但已是强弩之末、势不能发。当然,禁绝劣茶出口、实施出口检验等只能解决主观原因所导致的质量问题,客观方面所致茶质下滑以及价格优势丧失等问题,绝非此制策可以根治。客观方面茶叶品种改良、种植采制之规模化应用、加工制造机械化实现、金融信贷体系建立、商业组织再造和重组、直接输出难题破解诸项,在晚清有识之士提出的诸多构建中均为设想,无从真正实现。民国时期,在茶业同业公会、创设合作社、运销国家统制等方面,同样遇到诸多问题。*这些方面可以参见朱从兵:《设想与努力:1890年代挽救华茶之制度建构》,载《中国农史》2009年第1期;陈涛:《华茶销售衰败与祁红统制运销中的官商权势纷争》,载《安徽史学》2011年第2期;张跃:《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茶业改革的方向与错位——以政府在茶业变革中的作用为视角》,载《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茶叶小农生产的基本格局、中间商层层代理的复杂商业网络、外输被洋商所把控等方面的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华茶输美不能满足其质量门槛的问题长期存在。中国茶业近代改革的步履艰难,可谓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侧影。

五、余 论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在消费领域有两种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一是起源于英国的纯净运动传入美国,消费者主权意识觉醒,对市场中商品掺假作伪问题格外关注,并要求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对安全问题进行更多干涉和监管;二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消费出现趋同化,人们普遍渴望得到标准化、品质如一的产品。*Charles F. McGovern. Sold American: Consumption and Citizenship, 1890—1945.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9; Mary Nolan.Visions of Modernity American Business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German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在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国家在市场中的地位得到强化。美国对进口商品的标准统一和质量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美国出台进口茶叶质量门槛的直接原因。这意味着与美国开展商品贸易的国家,出口商品不仅要满足美国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要求,还要有持续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当时,美国进口商品以茶叶和生丝最为大宗,茶叶是美国日常生活必需品,生丝是美国丝织工业的基础原材料,而两者又恰是近代中日两国在国际上开展激烈竞争的同类商品。竞争之初,日本两个产品基础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均弱于中国,进入美国市场也晚于中国。然而日本却在短短的时间内,以集体行动力量革除掺假作伪之风,以国家、行业和个人的协作模式实现了通过品质稳定商品生产,最终组建大规模的现代工厂,打破了西方贸易商的主导和垄断,实现质量控制和激励的内在化,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质量溢价。*可参见Ma Debin. Why Japan, Not China, Was the First to Develop in East Asia: Lessons from Sericulture, 1850—1937.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4,52 (2):369—394;[日]中林真幸著,刘星滟、沈珺译:《日本近代缫丝业的质量控制与组织变迁——以长野诹访缫丝业为例》,载《宏观质量研究》2015年第3期。对于这一点,民国时期学者赵简子已有所觉察。*赵简子:《中美茶贸易概论》,载《香港华商总会月刊》1934年第1卷第2期。他认为日本茶的出产很能迎合美国人的幻想力,美国所需要的是纯净卫生、标准品质的大量的茶,日本供给可以实现这一点,而华茶则不然。

美国所设定的进口质量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中国而推出的制度安排,对中国茶叶外贸的冲击效果直接而明显。这迫切要求中国各界迅速反应,彻底整顿变革茶业衰落之现状。从对美国质量门槛的应对来看,中国虽然有深刻的危机意识,也提出了构想和路线,但整体来看,倡导者多行动者少,应对极为缓慢,策略十分被动,缺乏彻底变革的主动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行业的整顿和改革是局部性的,是在局部地区或者针对局部问题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法。国家层面既无坚强变革之决心、组织动员之能力、彻底行动之力量,也缺乏系统和整体的方案。各级茶商团体之间为售价、等级、重量等切身利益问题相互博弈,层层倾轧、不可遏抑,无法形成产业共谋的利益共同体。这导致出口环节一直被洋商牢牢把持,华商始终无法摆脱被垄断和摆布的角色。20世纪20年代晚期到3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在出口检验、统购统销等方面做出尝试,虽有一定起色,但中国茶业积弊已深、国际市场大局已定,效果有限。政府通过行政力量对茶业的介入,又引发商界对国家权利扩展的反对和质疑。美国质量门槛对中国茶业的冲击、中国的应对和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变革之艰难。

【责任编辑:肖时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日应对西方茶叶贸易质量规制的路径比较”(16CSS012);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及青年项目

2016-09-22

K25

A

1000-5455(2017)02-0173-12

宋时磊,山东五莲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宏观质量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讲师。)

猜你喜欢

茶叶检验质量
《茶叶通讯》简介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香喷喷的茶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