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场镇的“补丁”式保护
——以重庆潼南双江古镇保护方案为例

2017-04-07

关键词:双江补丁风貌

李 倜

传统场镇的“补丁”式保护
——以重庆潼南双江古镇保护方案为例

李 倜

“补丁”式保护主要是指在历史街区风貌的修复过程中,尽量保持传统场镇风貌的原状,只对建筑或街区中已经损坏的部分进行适当修复的保护理念。重庆市潼南双江镇正街风貌恢复正是采用了补丁式的保护方案,其中所体现的对传统场镇风貌恢复的理念与技术,对于探索“补丁”式保护理念之于中国传统场镇风貌恢复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补丁”式保护理念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传统场镇中的历史痕迹,确保场镇风貌的真实性和历史性,有利于发挥传统场镇的“历史博物馆”效应,也为传统场镇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传统场镇 风貌恢复 “补丁”式保护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文化意识的加强,人们对“场镇”这一传统聚居文化载体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给许多传统场镇带来了发展机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迅速改变“落后面貌”成为很多场镇拆旧建新的动力。于是我们看到许多传统场镇中的历史建筑被野蛮拆除,重新修建起了“历史建筑”和“传统街道”,有些甚至在拆除的遗址上重新修建起一些带有当地传统元素的建筑,把传统场镇变成了只有商品交易功能的“商业街”。不恰当的“修复”对于传统场镇来说是毁灭性的。可以说,传统场镇的生存发展问题已经非常严峻,正确理解历史场镇的生存与发展,探寻科学的传统场镇修复理念和保护发展策略已经刻不容缓。

一、传统场镇的保护

从目前所发表的文献或研究成果来看,传统场镇保护研究应该属于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体系。历史街区保护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58年海德格在BuildingDwellingThinking一书中提出了城市特定区域“场所”与“居住”的概念,强调维护与塑造是保持特定区域“安居”的重要工作,首次将保护和城市区域联系在一起,从此,人们开始对历史街区保护展开理论与实践性研究。历史街区的保护思潮历经了三次变革。第一次思潮将重心放在单体建筑的保护上。罗西在其TheArchitectureoftheCity一书中提出了城市建筑、城市形态的整体性及个体性概念,主张:(1)城市中独特的建筑值得保护;(2)历史建筑的用途,可随时据居民需求而改变。*转引自孙全文:《历史建筑再利用之理论与实践》,载《城市建筑》2005年第2期。第一次思潮虽然迈出了历史区域保护的重要一步,但整体来说还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研究者们没有意识到单体建筑只是街区风貌的一个部分,对于单体建筑的过度关注反而不利于整体街区风貌保护。第二次思潮将保护范围扩大到历史街区周边环境和街区功能上。Burtenshaw等在TheEuropeanCity:AWesternPerspective一书中认为:“除了看得见的建筑、环境、历史感之外,还应该将经济功能作为历史区域的保护重点。”*D.Burtenshaw,M.Bateman,G. J.Ashworth. The European City:A Western Perspective. 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1991:56—57.第二次思潮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步,研究者们开始从全局上考虑问题,但他们还是忽略了历史街区保护的两个重要问题:可持续性和个体性差异。第三次思潮具有较强的政策引导性,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法规。法国政府1962年推出了《历史街区保护法令》,要求严格保护历史保护区中的建筑、景观及周边环境;英国1967年颁布了《城市文明法令》,提出保护有特殊建筑艺术和历史特征地区;日本1966年颁布了《古都保护法》,强调保护古都(历史街区)区域的整体环境。同时,第三次思潮更为关注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Ashwirth等在TheTourist-historicCity一书中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还需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土地利用、交通系统、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等问题。*G. J.Ashwirth, J. E.Tunbridge. The Tourist-historic City. London:Belhaven Press,2001:35—57.迄今为止,国外学者依然不断地在对历史街区保护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未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创新性历史街区保护理念、新型修复技术、历史街区保护个体性和差异性等。

中国对于历史街区保护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迄今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许多学者在国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根据中国城镇化的特点,创立了城镇人居环境科学及理论框架。其专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强调了人居环境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有的学者借鉴国外成功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比如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张松以日本历史城镇保护为鉴探寻中国城市遗产保护之方

法,其著作《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的历史都市——景观保存与街区再生之路》(日本鹿岛出版会2001年版)为我们研究中国历史街区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还有的学者从全新的角度对历史街区保护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创新,如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李迪华从景观设计学、生态学的视角,对历史城镇保护进行了创新。*参见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目前这些理论已经在中国历史城镇保护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随着中国法制进程加快,历史文化遗产的合作与激励机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逐渐规范化和法制化,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文物保护法》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为历史街区保护提供了相应的支持。但总的来说,中国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的研究和实践还停留在国外研究的第二阶段(即针对街区建筑、景观环境的保护),对于传统区域原始风貌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目前世界上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理念主要有“修旧如新”“修旧如旧”和“补丁式”保护三种。

(一)“修旧如新”的保护理念

“修旧如新”是现代人对历史街区风貌的一种新的延续与应用,这种保护理念不以还原历史街区的原始风貌为目的,而是利用历史街区的元素和对历史建筑的遐想,以全新的形式来延续历史。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重新修缮的,如图1所示。

图1 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地处成都市区内,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2005年起,成都市政府开始对宽窄巷子进行全面改造性修复,于2008年正式完工。在修复过程中,设计单位对街区内的建筑和景观进

行了价值分析(主要针对传统建筑),保留了部分具有“原真性”的设计元素。宽窄巷子的保护运用了“动态保护”的手法,鼓励当地居民根据自身的喜好或需求,将居住的房屋进行改造。这种改造看似体现了居民的能动性,但却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街区的整体风貌和建筑形态。许多居民由于不懂历史街区的保护方法,在设计时加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和材质,特别是现代主义风格和玻璃、金属等材质的大量使用,几乎完全颠覆了街区的原始面貌,磨灭了历史痕迹,将宽窄巷子由一个传统街区变成了一条“商业街”。人们穿梭于这条“商业街”,与这些 “传统建筑”“传统街区”合影留念,却对街区历史原貌知之甚少。可以说,这种修复方式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宣扬与传承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修旧如旧”的保护理念

“修旧如旧”是把历史建筑或者街区风貌通过重新修建而恢复到过去某个时期的大体特征,此概念最早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1932年,梁思成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提出:“以保存现状为保存古建筑之最良方法,复原部分,非有绝对把握,不宜轻易施行。”*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一),第146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其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古建筑修复工作的重要性,“修旧如旧”才重新为人提及,并很快得到普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修旧如旧”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和街区保护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修旧如旧”的历史街区虽然在外观上基本还原了街区的原始模样,但其历史价值却大打折扣,很多建筑和街区元素只是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文化赝品”,如图2所示。

位于重庆市区的瓷器口古镇风景旅游区就是“修旧如旧”的“代表作”。磁器口始建于宋代,占地面积约1.18平方公里,是重庆市重点保护的传统街区。1998年,重庆市政府委托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员为古镇做了保护性规划,当时将古镇定性为具有商业旅游属性的传统场镇。最开始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道被保留下来。但随着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建筑格局已经不能满足商业活动的需求,在商业利益的趋势下,许多商户和居民开始自行对保护区内的建筑与环境进行改造,破旧的传统建筑被无情拆毁,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仿古建筑”。这些“仿古建筑”虽然拥有与传统建筑相似的外形,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文化历史价值;道路被拓宽,街道上的青石板夹杂着水泥,街道上供人遮风避雨的飞檐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仿古店招”。

不可否认,“修旧如旧”的保护理念可以让传统场镇中的街区和建筑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迅速改变了传统场镇的“落后面貌”;但是从风貌保护的角度看,这样的修复实际是对传统场镇的一种破坏。新建的仿古建筑不仅不能起到发扬、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让人“曲解”传统场镇的历史与风貌。

(三)“补丁”式的保护理念

“补丁”式的保护理念是指在历史街区风貌的

修复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有的历史痕迹,只对建筑或街区中已损坏部分进行适当修复的方式。这种方式目前为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大量运用于历史街区风貌的恢复中。英国社会从19世纪后期开始关注对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保护。1877年英国学者威廉·莫里斯和约翰·拉斯金发起建立了“古建筑保护协会”,旨在防止现代技术的不当使用对历史建筑的破坏。1967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城市文明法令》,提出了建立“保护区”的概念,对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和街区进行登录注册,任何人不能随意改变保护区的风貌,即使需要修复,也必须严格保持区域整体特色。根据法令的规定,保护区大量使用了“补丁”式的修复手段,对于需要修复的对象,并不是野蛮地拆除重建或“再设计”,而是运用相同或相似的材料进行“修补”,以最大程度保留历史痕迹并恢复传统建筑及历史街区的原始面貌。英国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从18世纪之前的拆除到现在的“补丁”式保护,保护成效较为显著,保护理念也日趋成熟,对于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参见图3。

图3 伦敦传统建筑的修复*图片来源于张静:《伦敦印象》,ABBS建筑论坛,2007-03-29,http://www.abbs.com.cn/bbs/post/ view?bid=18&id.

根据《威尼斯宪章》保护文物古迹的原则,对古迹本身,要尽可能地少干预;即使修复,也要本着可识别和可逆性的原则,既要让人看清整修过的历史痕迹,又能在以后修复技术更佳的情况下,拆除掉原来修复的部分,重新进行修复。现在很多地方采用水泥作为修复原料,这会使文物的修复失去可逆性。*郭旃:《让老建筑带病延年而不是返老还童》,中国经济网,2004-05-01,http://www.ce.cn /xwzx/zbd p/t20040515_853740.shtml.

对于历史古迹的保护,最重要的是保持它的真实性。只有历史的原物才是真正的文物,比如一件商代的铜鼎,我们用今天的技术可以逼真地将它仿制出来,但仿制品永远不是文物,更谈不上可以与文物匹敌的商业、文化价值。对传统场镇的保护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尽可能地在原来的位置上按照原有结构、风格保存原来的构件和材料;对传统场镇而言,必须要做的是让它带病延年而不是返老还童。

无论是“修旧如新”还是“修旧如旧”,其核心都是以“新的东西”来替代“旧的东西”,这从本质上是对历史的一种否定。正如上文所述,仿制品永远不是文物,“新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替代“旧的东西”成为历史的代表。而“补丁”式的修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街区的原始风貌,用历史痕迹来展现历史,这样的修复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二、双江古镇保护方案的设计

对传统场镇进行“补丁”式保护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工程,需要集思广益。本文以双江古镇保护方案为例,抛砖引玉,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路。

双江镇位于四川盆地中部,重庆市西北角,拥有非常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部门已经对古镇进行了多次修复,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环境的改变,双江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次“补丁”式保护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双江古镇的整体格局、街道尺度以及空间形式;修缮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文物古迹,保护当地特色文化与民风民俗;积极进行自然和人文环境保护,最终达到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一)街区风貌的“补丁”式保护

近年来,双江古镇正街两侧建起了一些水泥钢筋结构的小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双江古镇正街的原始空间形态,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对于没有保存价值的,采取拆除并新建复原传统建筑的方式进行整治;对于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新建筑,则对其外立面进行改造或者适当降低其层级。

临街店宅的“大出檐”是双江古镇街道的特色,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也是古镇正街结构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出檐”为街道创造了一些灰色空间,这些空间为行人遮蔽风雨,也为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社交活动场地,但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建筑的“大出檐”已经破损或被拆除。修复“大出檐”是恢复正街结构格局的重点,如图4所示。

图4 双江古镇正街大出檐的修复

在本案中,我们采取“补丁”式保护理念对“大出檐”进行修复。对于保存比较完好的“大出檐”可以进行维护性修复,在外观上实行绝对保护,只对其结构进行加固;对于有一定破损的“大出檐”要在保留其原有的结构和构件的前提下,运用与原有构件相同的材质和施工工艺对破损部分进行修补;而对于已经完全损坏的“大出檐”则需要对其进行重新修建。新修的“大出檐”在材质和施工工艺上应与原建的“大出檐”保持一致;对于其中新建的部分不必刻意作旧,甚至可以保留一些新建的痕迹,以此对新修和原建的结构进行区分。这样的修复方式可以让真正有历史价值的“大出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和展现,而新建的“大出檐”只作恢复街区职能之用,这样才能让最真实历史痕迹展现在人们面前。

正街是双江镇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人们交易商品的主要场所以及平日里交流感情、日常生活的公共区域。本次对街区职能的修复主要集中于整治街区中的障碍物、修复街区中缺失的路面和增加街区公共职能三个方面。

街区中的障碍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电杆、电线、市政管道等外露,解决方法是对古镇的市政系统进行改造,取消电杆,将管道线路埋入地下;第二类是占道经营的商户和违章搭建的房屋,在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在拆除违章障碍的同时需划分出特定的区域用于经营和居住,保持主干道和特色街区的畅通。

双江古镇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其正街的青石路面由于修筑时间久远加之过往行人较多损毁严重,每当下雨时节,路上会泛起大量泥水,极大影响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出行。在修复正街道路时,不能全部拆除重建,也不能将古老的石块装入展柜,使其成为失去生命的展品,而是应该使用相同或相似材料修补缺失的路面,尽量多的保留原始路面,让游客通过自己脚步感受古镇所经历的风雨和沧桑。

作为一个集居住与旅游为一体的聚居组团, 双江古镇正街现有的公共服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首先需要增添大量的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公共洗手间、警务室、路灯、垃圾桶、指示牌、座椅等;其次要在街道中设置无障碍设施,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人群出行的安全与便利;最后要合理的规划和完善区域职能,为职能缺失的区域打上“补丁”。

运用“补丁”式保护理念保留了古镇街区的原始格局和传统元素,为人们呈现出古镇原汁原味的街区风貌;同时修缮破损的街区设施,完善街区职能,让古镇真正成了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博物馆”。

(二)建筑风貌的“补丁”式保护

双江古镇建筑形制格局的保护采取新旧两种不同的修复方法,对于新建筑的修复方法包括外立面改造和拆除重建,以恢复双江古镇的传统形制格局;对于传统建筑则主要以修复为主,原有结构保存完好、受力情况良好的加固其原有结构;原有结构保持良好,但不能独立支撑房屋的,以增添新结构与原有结构共同受力的方式进行修复;如果传统建筑的原有结构已经破损或丧失受力的作用,则必须采用完全脱离原有结构转由新结构受力承载的方式加以支撑。

建筑构件的修复是此次双江古镇正街风貌修复的重点。双江古镇清代民居的建筑构件主要包括屋檐、柱头、屋脊、屋面、门窗等,这些部位以石制和木制为主,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很多构件已损坏,修复起来难度大,数量多。修复这些建筑构件,必须遵循“补丁”式的保护理念,尽量保存构件的原有部分。运用相同的材料、相同的工艺完成修复。

图5 建筑构件修复示意图

传统建筑通常会因自然老化或人为因素产生污垢。这些污垢不仅影响美观,破坏材质原有的色彩和肌理,更重要的是会加快材料的老化,必须对其进行清除。在清洗时应避免使用强腐蚀性化学药剂,多以物理手段进行清洗,以保证建筑表面肌理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对于街区中的传统建筑来说,“补丁”式的保护方式有着非凡的意义。如同损坏的历史文物,修复损坏部分,将其原本最真实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是对传统建筑最大的尊重与保护。

三、“补丁”式保护理念对传统场镇风貌恢复意义重大

(一)“补丁”式保护能体现传统场镇在延续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作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聚居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传统场镇正是聚居文化的重要载体。从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由于数千年的社会因素影响,在传统场镇中产生了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和道德伦理,并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在传统场镇之中,我们不仅可以体验不同的民风民俗,还可以了解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从自然形态的角度来看,传统场镇展现了炎黄子孙对于自然的认识过程和与自然相处的深厚哲学。从传统场镇的选址,到整体布局,再到房屋的修建,无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散布于全国各地的传统场镇由于多重因素的作用而各具特色,地域性特征突出,体现了中国聚居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补丁”式保护能够最大程度地保存场镇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使中华传统文明以最真实、最完整的方式传承下去。

(二)“补丁”式保护能赋予传统场镇 “历史博物馆”效应

以往我们对于传统场镇的风貌都是采用“修旧如新”或“修旧如旧”的理念进行保护,往往会破坏传统场镇的原始风貌,让其中的历史痕迹逐渐消亡,最后变为与“商业街”类似的单纯消费场所。“补丁”式保护能最大程度地保持传统场镇风貌的历史性,保留其中的历史痕迹并展现于世人面前,让传统场镇成为“历史博物馆”。

作为“历史博物馆”的传统场镇具有三点效应:其一,“历史博物馆”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让当地人真正了解当地的历史;其二,“历史博物馆”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我们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提供良好的场所;其三,“历史博物馆”升华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并将其实体化,对于保持地域特色有重要的作用。

(三)“补丁”式保护有助于实现传统场镇的自我生长与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传统场镇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补丁”式保护保持了传统场镇原有的生态结构,让保护融入发展,巧妙地破解了保护与发展的对立关系;“补丁”式保护让传统场镇自我生长,用最和谐、最自然的方法使其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于尚艳】

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展示设计创新性案例库”(2015QTLXXM09)

2017-03-19

TU984.114

A

1000-5455(2017)02-0185-06

李倜,重庆市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双江补丁风貌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TDICCD时序改进方法探讨
双江县总工会:开展六一慰问活动
双江县总工会:开展农民工法律知识培训
健胃补丁
邓小刚油画作品选
绣朵花儿当补丁
补丁奶奶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