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若干建议

2017-04-06孙继烽黑龙江省审计厅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

文 / 孙继烽,黑龙江省审计厅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若干建议

文 / 孙继烽,黑龙江省审计厅

目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政府行为的关注,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及时发现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内部控制环境薄弱、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控制活动流于形式、信息沟通机制并不健全、内部监督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等,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因此,针对这些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亟待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完善

1 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

不仅对于企业,对于行政事业单而言也一样,具有一个相对良好的内部环境是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发挥着总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切内控工作的起点,因改善善内控环境、使得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是内控工作的重点,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起着统领性的作用。对于内控环境的完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针对人的因素,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素质,是单位负责人能够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负责人的态度会对工作的落实有着极其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内部控制的质量,一定要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的培养;其次,是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使得岗位可以得到合理的分工,权责明确,能够互相配合,以最优效率完成上级落实的任务,同时,监督机构的设置必不可少。同时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的独立性,使得不符合规定的事项得以及时检查和更正;再次,要营造行政单位的文化氛围,因为内部控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人的因素,塑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职工道德素养的培养以及内控意识的形成,在工作之中主动自觉遵循岗位责任意识,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监督,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的效果。

2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尽管与企业相区别,但在行政事业单位,风险也是存在的,可以表现为如资金资产的风险,人员结构、项目风险等,所以风险防范的评估与预警必不可少,首先,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成立风险评估工作组,同时增强行政单位事业内部的竞争思想,在竞争中使风险意识得到强化,培养整个单位的风险防范意识,不仅仅是单位负责人,而是使风险防范思想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之中;其次,是按照风险评估的五个步骤开展风险评估的相关工作,加强风险的管控,及时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及改进;再次,识别风险时应按照风险的重要性程度为风险进行排序,尤其是重大重要的风险,一定要将其摆放到战略位置上,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预警和安排,力求将风险降低至合理的水平之下。

3 设计落实控制活动

在行政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控制活动才是最核心最直接的构成部分,有效的控制活动能够为行政单位的内部管理提供必要的助力,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活动中仍存在着多流于形式的现象,大部分都没有形成书面的文件,控制活动也存在一定漏洞,监督趋于形式,这就是得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这种现象,应当结合本部门的特点以及要求,有针对性的设置内部控制活动,具体化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将所属不相容的岗位进行相分离,使得管理层决策、工作的执行以及内部的监督都能够相互独立、有序进行了,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权利滥用的情况;其次,是要完善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按照法律法规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规定,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甚至细化到每个岗位上的人员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以及权力划分,避免出现权责不明、跨界办公的情况,这样便于事业单位内部的统一管理;再次,是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有一个系统的预算安排,即预算控制,将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一资金安排进行合理的限定。

4 健全信息沟通机制

及时的沟通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至关重要,是各个部门紧密联系、合理配合、共同完成目标的基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无论是在对外部的信息公开方面,还是在本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应有的信息共享方面,都存在着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首先,是要加强对理应公开信息的披露,尤其是关于社会服务的一方面,相关政策的运用、以及在行使职能的同时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到重要信息能够真实、及时的被需要的人群及单位了解了;其次,是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备合理的沟通途径,对于纵向来说,以上对下需要做到任务要求可以及时、准确的传达,由下至上应当做到将完成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困难、风险及时向上级反应,以最优的方式、最佳的资源安排共同通过解决;对于横向来说,需要在部门之间设立互相沟通的渠道,建立科学化网络化的沟通平台,是部门之间、岗位之间配合度提升,在短时间内有效完成任务。

5 进一步强化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要的监督能够督促行政事业单位更有效地完成目标、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对于监督机制的强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缺乏权威性的问题,可以由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结构来进行解决,应当设置具有统领地位的控制部门进行统筹管理;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共同配合完成主导控制部门落实下的任务;再次,可以借助外部监管部门比如纪检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力量,可以起到威慑以及督促职能依法依规履行的目标,促进监督的有效实施。

[1]我国政府内部控制初探[J].董小红.商业会计.2008(16)

[2]关于构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的若干思考[J].樊行健,刘光忠.会计研究.2011(10)

[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刘永泽,唐大鹏.会计研究.2013(01)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
民主党派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必然与创新发展
——以中国民主促进会为例
行政学人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