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法古人自出机杼
——王原祁《山中早春图》解读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龙脉师法漫笔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师法古人自出机杼
——王原祁《山中早春图》解读

龙军刘光平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清代山水画流派众多,但以“清四王”为主的仿古派占据绝对优势,他们在山水创作及理论主张上常常以习得古人“脚汗气”为荣。“清四王”中,得正统山水神韵最深者,非王原祁莫属。其山水全力师法五代董源、巨然及元四家,刻意保持“与古人同鼻孔出气”,注重山势开合走向,表现“龙脉”山水,在“仿古”一路上成就很高。本文着重从“师古”“仿古”的角度对王原祁《山中早春图》进行全面解读,以期对王氏的山水画有更清晰的了解。

清四王;仿古;龙脉山水;正统

作为“清四王”之一的王原祁,其山水画“仿古”,主要源自于董其昌“南北宗论”。明末,以董氏为代表的“松江派”主盟画坛,鼓噪“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的崇古观点,崇尚“笔墨精妙论”,取得了“正统”地位。至此以后,“清四王”高举“师古”旗帜,不遗余力地推崇“南宗”文人画,一脉相承了董其昌的绘画风格,奠定了清代“正统”画派地位。与“宋人侧重物境美,以丘壑为胜;元人侧重心境美,以人格为尚”不同,以“四王”为代表的清代“正统”画派“侧重于笔墨美,以传统为宗”。而作为“四王”中集大成者的王原祁,从其作品《山中早春图》来看,则将清代山水主流画派“以传统为宗”的审美境界体现到了极致。

《山中早春图》作于康熙乙酉年(1705),全图致力描写山中早春时节气象。画面由碎石缓坡组成,丘壑万重,山峦土岗由近及远,布局繁盛而不失有序。山与山此起彼伏,泾渭主次分明。山石间树木高低参差,远处山峦巍峨缥缈,云雾缭绕其中。山脚处以屋舍梵宇点缀,一片文人山水丘壑气象。整观全图,画面繁而不杂,碎石及土坡虽然众多,但王原祁进行了主次轻重的有效处理,使整个画面物象丰富而不失整体。

再细分析此图,是幅山石经营、林木穿插错落有致,完全按照王氏《雨窗漫笔》中“龙脉”“开合”“起伏”“结聚”等绘画理论主张来进行布局。画面山体由土坡组成,而土坡又由大小体积不一的碎石构成,这种碎石堆积山体法并非“师法造化”,而是将黄公望的画法特点加以强调。以王原祁为代表的清代“正统”画派,其山水画中的树石、山体、屋舍梵宇等,不是画者自身师法自然而来,而是独立的具备了抽象程式意味的符号,这些符号在他们的脑海里,经过处理与并加运用后,构成了他们笔下山水画的审美趣味。可以说,这就是山水画发展至清初时一次巨大的实质性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山水画由“师造化”转变为“师古”,而且占据着整个社会的主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水画的客观发展。但是,以王原祁为代表的“娄东派”及与王翚为代表的“虞山派”在山水画创作方面的全身心“师古”,从另一方面来看,又对清之前的山水画技法作了全面总结与梳理,体现了其积极的一面,促成了清代两百多年的文人画业连绵永继、长盛不衰。

关于“龙脉”“开合”等理论,王原祁《雨窗漫笔》一书数次论及,如“画中龙脉,开合起伏,古法虽备,未经标出。”“龙脉为画中气势源头,有斜有正,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谓之体也。”“若知有龙脉,而不辨开合起伏,必至拘索失势;知有开合起伏,而不本龙脉,是谓顾子失母”。“龙脉”,即“画中气势源头”,“开合”,即山体间的松紧布局,此二者强调山水的整体布局与气势,要能充分体现龙脉气象,彰显清代统治者的正统地位。

“龙脉”“开合”在王原祁绘画思想中地位极其重要,有其深层原因:王时敏、王原祁爷孙深受董其昌“南宗”文人画派影响,致力于“师古”,在清初画坛地位影响很大。清初统治者入关,立足未稳,急欲树立文化正统地位,因此对有意效命的王氏家族加以笼络,在这种情况下,王原祁表现龙脉山水,为统治者代言,能为自身提高政治地位。当然,为使这一绘画思想得以顺利表现,王氏引经据典,借古开今,说了很多解释的话,如其在《雨窗漫笔》中言“董源巨然‘全体浑沦,元气磅礴’,子久‘则不脱不粘,用而不用,不用而用,与两家较有别致’,仲圭‘以直笔出之,各有分合,须探索其搭配处’”等,对董、巨、“元四家”等人山水画“龙脉”“开合”作了总结,但这种总结,王氏只是将古人的“经营位置”等画面构图、布局等形式加以总结和规范,抛弃了古人“师法造化”的山水创作思想。此外,需综合考虑王原祁仕途背景,康熙九年(1670),王原祁进士及第,得任县知县一职四年,后由知县擢端谏,又改翰林,补春坊直入南书房,画作受康熙赏识。以此推测,王原祁正式在宫廷作画、供职最迟应在1680年以前。王原祁卒于1715年,那么他作画、供职于宫廷至少长达35年。试想,康熙统治时期仍属清初,就当时政治局势分析,上层统治者将江南大批文人志士加以笼络与重用,将其思想加以钳制,这对进一步巩固满族统治,显得格外必要。王原祁作为明代董其昌“正统”画派的正脉、文人画派之首,清朝统治者加以笼络与重用也就理所当然。那么王原祁在多年的宫廷供职时间内,将“龙脉”山水加以强调,宣扬清朝满族统治江山永固、地位乃天子正统,其“投上所好”的政治倾向在他身上出现则很难回避,所以政治上的这点原因容不得忽视。

上面提出“师法古人”而非“师法造化”是王原祁山水画的创作宗旨,而在“师古”上,王原祁并非单单汲取古人“龙脉”“开合”的画面经营之势,最重要的是继承董其昌的“笔墨精妙论”,且身体力行的将“笔墨美”发展到一种完全独立的审美形式。纵观《山中早春图》,在笔法上采用黄公望、倪瓒等人萧散、枯简之势,上追董、巨披麻皴法,干笔焦墨,在披麻皴基础上夹以些许横点,层层皴擦,秀润中见浑厚,面貌得法于黄公望,也师祖于王时敏,其潇洒不及黄公望,而秀润实则过之。如果说宋元等人的笔墨在“师法造化”方面大于“师法古人”,那么以王原祁为代表的清代“正统”画派的笔法,其“师法古人”的成分绝对超过“师法造化”。五代董源、巨然写江南风光,北宋李成写齐鲁之景,范宽写关中丘壑,南宋李刘马夏写钱塘之貌,元代倪瓒常年优游于太湖之滨,黄公望羁畔于富春江,王蒙久居黄鹤山,这些是他们“师法造化”的有力证明。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别号石师道人、西庐后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王锡爵玄孙。出生于官宦世家,亦是书香门第,自小受祖父影响,耳濡目染,极喜绘画。康熙九年(1670)进士,先后由知县擢端谏,又改翰林等职,继而补春坊直入南书房,所画受康熙赏识。康熙四十四年(1705),王原祁充任书画谱总裁,并奉命与其它等人负责编辑《佩文斋书画谱》。康熙五十年(1711),王原祁奉命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为康熙玄烨祝寿。康熙五十四年(1715)王原祁病逝于北京官邸,终年七十四岁。而作为“娄东”山水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王原祁留于后世画论、画跋分别有《雨窗漫笔》及《麓台题画稿》,其绘画思想也因地位的显著而影响深远。

[1]万新华.王原祁之画学思想[J].中国书画2012(3).

[2]徐水平.王原祁的笔法与义理[J].美术杂志2007(05).

[3]郑晓慧.试谈王原祁仿古脱古的绘画思想[J].中国书画2008(8).

[4]郭建平.论中国古代书画史上的临仿情结—以王原祁作品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5]王原祁.雨窗漫笔[M].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06).

[6]薛永年 杜鹃.清代绘画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2).

龙军(1987-),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非遗理论;刘光平(1978-),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非遗理论。

猜你喜欢

龙脉师法漫笔
中华龙脉
飞墨洒真情 漫笔绘艺魂
汉代经学师法家法研究述论
漫笔点丹青
师法自然,规划和营造公园特色植物景观
复方龙脉宁不同提取液对H2O2诱导H9c2 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论山水画之“龙脉”
习印漫笔
顺应自然 师法自然
——“绿筑迹 ——台达绿色建筑展”台达记者会
书道佛心两相宜——书法家得一先生漫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