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来广东方志中有关茄的记载研究
2017-04-06王雨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王雨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明代以来广东方志中有关茄的记载研究
王雨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茄(S.melongenaL.)在汉代引入中国,经过长期驯化后得以普遍栽种。广东省方志中对茄的记载较为丰富。以茄的品种、名称、分布为研究对象,对广东省方志中明代以来茄的记载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茄不仅丰富了蔬菜品种,满足了人们对夏季蔬菜的需求,同时对广东省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明代以来;广东省;地方志;茄(S.melongenaL.)
茄(S.melongenaL.)为茄科类茄属,温带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多年生,在我国已有近2000年的栽培历史。一般认为,古印度是茄子最早的驯化地域,经由暹罗(今泰国)引入我国,从汉代已经开始种植、食用。《王祯农书》强调:“茄视他菜最耐久,供膳之余,糟盐豉醋无所不宜,须广种之。”[1]说明茄在元代已经被人们高度重视和珍爱。世界范围内以亚洲的栽培面积最多,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2003年全世界茄的产量是28993563t,其中,中国的产量16033284t,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茄生产国。茄在夏季蔬菜中占据重要地位,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笔者对明代以来广东方志中有关茄的记载情况进行了研究。
1 茄的名称
茄在广东方志中的别称有多种,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①以典故命名。《尔雅》记载:荷芙蕖,其茎茄,非此茄也。岂因有倒茄之典,谓茄乃倒吊之蔬,因以吊菜名之[2]。②以音似命名。《淹水燕谈录》记载:“钱镠之子跛,镠钟爱之,谚谓跛为瘸,杭人为讳之,乃称茄为落苏,盖以瘸为茄也。今谚语呼瘸子为跳子,亦曰吊子。跳子者言其一脚跳也,吊子者言其吊一脚也,则呼茄为吊菜或亦以茄为瘸欤。”因此,茄称为瘸子或吊子、跳子。③以口感命名。南宋《五代贻子录》中解释:“茄子,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酪酥也,于义似通。”(转引自《本草纲目校注》[3])。因此,以味道相似命名为酪酥(落苏)。④以来源地命名。元《农桑通诀》中提到:“隋炀帝,改茄子为昆仑瓜。一种出自暹罗国者。”(转引自《农政全书》[4])。在《康熙封川县志·物产》也有记载:“自暹罗贡入中国,隋炀帝称为昆仑紫瓜。”说明茄的来源地为暹罗(今泰国);⑤以外形命名。《民国广东通志稿·物产·植物》:“矮瓜,广东所谓矮瓜以其树矮小得名即茄树所生之子也。”
2 茄的品种
茄的品种在广东方志记载十分丰富。在颜色上,以紫色、青色和白色为主。《乾隆澄海县志·物产》指出:“茄有紫白青黄数种,一名落苏,以紫白为尚,黄山谷诗:君家水茄白银色是也,紫者则隋炀帝所称昆仑紫茄。”在《民国石城县志》也有相应记载:“茄,隋炀帝名为昆仑紫瓜,又有白色者为银茄,黄山谷诗云:珍蔬长带色胜银,盖即指此。”在形状上,以长圆形为代表。《民国乐昌县志》提到:“茄,实形北方多扁圆南方多卵圆或长圆”。在生长环境上,《嘉靖广东通志初稿》记述:“茄树交广草木经冬不衰,故蔬圃之中种宿根(茄),有三五年者渐衰,长枝干乃成大树,每夏秋盛熟则梯树採之,五年后树老子稀伐之,栽嫩者。”茄是喜热的蔬菜,生长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阳光。由于广东省地处我国的南方地区,自然环境适宜茄的生长,因而茄在菜园中渐成茄树的现象十分常见,并且茄树生长的周期长、易存活。《民国广东通志稿·物产·植物》中记载:“刘恂《岭表录》云交岭茄树,经冬不凋,有二三年渐成大树者,其实如瓜也。”强调茄经冬不衰的现象,佐证了茄生命力的顽强且只需两三年时间即可长成茄树。在成熟期上,《康熙阳春县志·物产》提到:“茄子一名落苏,《五代贻子录》记载酪酥有紫白青色,至老则黄,自春三月有至八九月”。茄分夏秋两季,在秋季时颜色变为黄色,且人们在食用秋茄时要有节制,不宜多食。在地方品种上,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品种如荷包茄、牛角茄等。例如,《民国东莞县志·物产上》强调:“东莞者特圆名荷包茄”,《光绪新会乡土志·物产》提到:“茄,亦名矮瓜,有赤茄青茄白茄数种,青茄亦名牛角茄,多浆而嫩胜于他种。”《乾隆陵水县志·物产》也有记载:“陵之茄尤异,皮肉肥嫩味浓,如大脔有子不涩,四时常然。”
3 茄的分布与扩展
表1为广东省方志中明清至民国时期记载茄的各府州县统计表。从表1可以看出:在明代,茄主要在广东省的中部地区栽培较为集中,其次广东省的北部和南部地区有零星栽种;在清代,茄在广东省的栽培较为普遍;民国时期,茄的栽种地区进一步增加。
表1 明清至民国时期广东省记载茄的各府州县志统计表
续表1民国时期 咸丰顺德县志;咸丰龙门县志。同、光、宣时期同治连州志、仁化县志;同治大埔县志;清同治丰顺县志;同治海丰县志;同治河源县志;同治番禺县志;同治怀集县志光绪连山厅志;光绪吴川县志;光绪石城县志;光绪澄迈县志;光绪定安县志;光绪海阳县志;光绪饶平县志;光绪丰顺县志;光绪惠州府志;光绪广州府志;光绪南海乡土志;光绪新会乡土志;光绪香山县志;光绪新宁县志;光绪高州府志;光绪茂名县志;光绪赤溪县志;光绪信宜县志。宣统琼山县志;宣统乐会县志;宣统曲江乡土志;宣统东莞县志。 民国广东通志稿;民国始兴县志;民国乐昌县志;民国仁化县志;民国阳山县志;民国怀集县志;民国五华县志;民国平远县志;民国潮州府志略;民国大埔县志;民国丰顺县志;民国和平县志;民国佛山忠义乡志;民国东莞县志;民国从化县新志;民国龙门县志;民国增城县志;民国恩平县志;民国开平县志;民国阳江县志;民国阳春县志
因此,茄在广东省的的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栽种地区数量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传播路径是由广东省中部向周围地区扩散(图1)。
图1 明清时期茄在广东省的分布图
茄在广东省方志中最早的记载是《成化广州志·番物类》(1473年):“大茄树高一丈,子大如瓜,以梯摘之。”对茄树的高度和茄的外观形状都有准确的描述。在《嘉靖广东通志初稿》(1535年)中对茄树又有更详尽的记载:“茄树交广草木经冬不衰,故蔬圃之中种加宿根,有三五年者渐衰,长枝干乃成大树,每夏秋盛熟则梯树採之,五年后树老子稀伐之栽嫩者。”《乾隆恩平县志·物产》(1766年)也有相应的记载:“岭南地暖茄干不萎”,可见茄树适宜在广东省生长并且生命力顽强。《康熙阳春县志·物产》(1687年)中提到:“至老则黄,自春三月有至八九月。”说明茄的成熟期分夏季和秋季两季。《民国广东通志稿·物产·植物》(1935年)详尽记述了茄的栽培方法:于农历十二月用矮瓜米水浸过而后播种,及生长至三寸高,乃移植于各每三尺余至四尺阔一分种两行,每尺一坎,因矮瓜为挺立之,树无庸挿棒不必摘芽,但对于下层太密者,则摘去其叶,至三月末,有收成肥料充足者,至七八月尚能次第收採,自隔年十二月至翌年三月皆为可种之,期其种于三四月,下种栽培法与前同种下三十日则有收成亦收至七八月而止。”《乾隆陵水县志·物产》(1792)的记载中强调陵水县的茄品种别具特色:“陵之茄,尤异皮肉肥,嫩味浓如大脔,有子不涩,四时常然。”随着茄子在广东省的普遍栽培,人们还培育出了牛角茄,《光绪新会乡土志·物产》(1908年)提到:“青茄亦名牛角茄多浆而嫩胜于他种。”说明新会乡的牛角茄,嫩浆水多,口感上倍受人们喜爱。此外,还有一种荷包茄也是广东省所特有的,《光绪广州府志》(1879)记述曰:“茄,一名矮瓜,一种特圆名荷包茄。”经过长时间的栽培,人们对茄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将茄视为普通蔬菜加以食用,而且发掘出其在药用方面的特殊功效。例如,《康熙石城县志·物产》(1672年)记载:“茄根(烧灰治牙风疼)”,这表明茄根烧成灰对牙疼有较好的疗效。茄在食用方法上炒、腌制、油炸、凉拌皆可,且食用要选适当的季节。《民国广东通志稿·物产·植物》(1935年)记载:“矮瓜,嫩者肉软皮柔,种子稀少,炒煮;酱醃,其味俱美,老则子硬皮粗,肉状如棉,其味作辛,不可以食。”虽然茄有丰富营养,但不宜多食。《康熙花县志》(1687年)记载:“多食动风发痼,损目,圃中有宿根,生子二三年者,名旧根茄有毒。”此外,人们珍爱茄子并赋予好的寓意并希望来年有好收成,如《道光西宁县志·物产·植物》(1830)中记载:“茄叶摘布路上以灰围之,则子必繁谓之嫁茄。”这表明已形成了当地的一种民间风俗。
4 结语
茄是喜温类蔬菜,广东省有适宜茄生长和栽培的地理自然环境,同时,茄具有高产、易存活、食用方便等特点,这都是从明代至民国时期茄在广东省普遍栽培的重要原因。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培育出更多的茄品种并成为当地百姓喜爱的可口蔬菜。
[1](元)王祯.王祯农书[Z].王毓瑚校.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2](晋)郭璞注.尔雅[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3]李经纬,李振吉.本草纲目校注[Z].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4](明)徐光启.农政全书[Z].石声汉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编辑] 李启栋
2016-06-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SO95)。
王雨(1991-),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农业史,383917316@qq.com。
Q949.777.7
A
1673-1409(2017)02-0005-04
[引著格式]王雨.明代以来广东方志中有关茄的记载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