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案列

2018-05-14黄科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物产展示会特产

黄科云

活动背景:《“家乡的物产”品种多品质高》围绕“我的家乡产什么”“家乡物产展示会”两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家乡的物产及相关知识,初步懂得家乡的特产是丹棱人民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丹棱是农业县,学生具有一定的积累知识、学习观察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家乡的物产,了解家乡有些什么特产,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产品。

教学目标:1.知道丹棱县的特色物产,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初步懂得家乡的特产是丹棱人民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用調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的物产及有关资料,能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教学重点多渠道收集家乡物产的宣传资料,广泛地知道丹棱特色物产的名称及特色。

教学重难点:初步懂得家乡的物产是丹棱人民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并为之自豪。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收集丹棱特物产的图片、包装、实物及相关资料,可食用的丹棱特产八份;学生:1.收集丹棱特色物产的实物、包装、图片等相关资料。2.了解家乡特产生产过程及价值。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家乡物产——小小展示会

新课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好吃的东西,想吃吗?看(利用白板展示“脐橙”“不知火”“冻粑”等)。(2)这是什么呀?家里有种脐橙的请举手,吃过脐橙的请举手。同学们喜欢吃脐橙吗?为什么?家乡的人都喜欢吃脐橙,外地来的人都喜欢吃我们丹棱的脐橙,它是我们丹棱的特产。(3)什么叫特产呢?讨论交流。(4)师: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或某地特有的产品就叫“特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们丹棱有哪些特色的物产。

二、活动一:家乡物产展示会

(1)我们家乡特色物产多吗?请把你们收集到的丹棱特色物产的实物、包装、图片等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开个家乡物产展示会吧!(课件)展示会要求:①小组合作,布置小型展览会。②以小组为单位向同组同学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其他同学认真听。③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汇报(物产名称、生产过程、特色等)。④有序参观其他小组的展览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做相关指导。每组代表交流,教师补充并板书,帮助学生加深对家乡物产的认识,教师和各组代表共同评选出“最佳展示组”。小结:同学们的展示会办得真好,各组底气十足地介绍了我们家乡的物产,真让我们骄傲,让我们自豪,让我们认识到(齐读)“我们家乡的物产多又多!”(2)同学们了解道德课真多!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家乡的物产大聚会,看看家乡都有什么物产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请把你们看到的物产名字大声喊出来。(课件:钟麻子白宰鸡、老峨山禅茶、冻粑、金峡梨、不知火椪柑、丹棱脐橙、碗碗羊肉、丹棱葡萄、曹八娘米豆腐等)(3)小结:,有些是因为丹棱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所形成的,是我们家乡特有的,如老峨山禅茶:有些有特色的物产是靠丹棱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生产出来的,如丹棱冻粑。这些物产给人们提供了工作岗位,增加了收入,促进了丹棱的经济全面发展。

三、活动二:了解全国各地的特色物产,从中找出家乡的物产

1、通过展览会,我们知道了家乡的特色物产各种各样,丰富多彩,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全国各地都有哪些特色物产呢?(课件:在了解全国特产中,重点认识丹棱冻粑和老峨山禅茶),那你们能从各种各样的物产中找到我们家乡的物产吗?让徐学生简单了解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让学生从中加深对家乡物产的认识。

2、播放课件,师生共同欣赏,卡键家乡物产大声喊出来。

3、小组交流看到的物产的产地及特色。4、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的物产?交流汇报,师鼓励并总结。

四、活动三:夸夸我们家乡的物产

1、师:我们家乡这么多物产,有的你看到过、有的你摸到过、有的你闻到过、有的你尝到过,你此时此刻看到这些物产,自己心情这么样?想说些什么呀?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保护特色物产。

五、活动四:享受我们家乡物产

1、师:今天“我们家乡的物产多又多——展示会”办得很成功,但我想我们家乡的物产还需要继续开发,继续创造,让我们加倍努力,学好知识,去开发创造出根由价值的家乡物产来有信心吗?2、开发创造特色物产,就是更好地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那就让我们伴随着《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旋律享受家乡的物产,享受美好生活吧!(每一个学生发一个椪柑和一个葡萄)

六、师宣布:小小展示会结束。

猜你喜欢

物产展示会特产
特产小吃DIY
特产大攻略
中国史料所见琉球国人文风俗
夏天穿过很多衣服,但是BEST是这件! ViVi Model’s优选
东北地域物产及其词语缘由
好大一棵菜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
杭州特产
服装展示会
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