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日语自他动词中蕴含的文化心理
2017-04-06严莉
严莉
摘要:日语中,为了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常使用自他动词将事物描写成自然变化的结果。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究了日语自他动词中蕴含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自他动词 客观结果 主观意志 日本文化
日语中有很多自他属性的动词,它们词根相同,意义相关联,在形态上和词义上都有极大的相似性。对初学者来说,常常被自他动词的用法困扰,一方面,是因为对自他动词概念不清;另一方面,是因为受母语影响,无法理解和掌握自他动词的使用规则。
一、自他动词的属性
自动词与他动词的根本区别在于动作作用的对象是否存在,典型的自动词不表示主体对动作对象的作用,如“降る”“曇る”“咲く”等表示自然现象的动词。它常用于对自发事项的描述,一般没有动作执行者。如:
①電池が切れて、時計が止まった。
②秋になると、木の葉が落ちる。
以上①②两句中“没电了”“钟停了”“树叶落下来了”,均表示自发、非人为的动作。而典型的他动词,则表示动作主体处于某种意志而作用于动作对象,其结果是使动作对象的性质或状态发生变化。如“目が悪くなったので、眼鏡を変えた。”这句话中尽管“换眼镜”动作的执行者没出现,但它隐含在动词词义中,描述了动作主体对象产生的作用。
二、自他动词的区别使用
对自他对应动词来说,看同一事态的角度不同,既可用自动词表达,又可用他动词表达,如:
①髪が伸びたからカットに行く。(头发长了)
②パーマをかけたいから髪を伸ばす。(把头发留长)
①②两句中“伸びる·伸ばす”互为自他动词,均表示“长长、延长”的意思。①中使用自动词“伸びる”,因为头发是自然生长,不是人意志可控制的;②是要把头发留长,这是有意识的动作,强调动作主体性,所以选用了他动词“伸ばす”。
自他对应动词的另一显著区别在于他动词着眼于动作完成,自动词则着眼于变化结果,如“電話をかける·電話がかかる”“大学を受ける·大学に受かる”“電気をつける·電気がつく”等。如“捕まえたが、捕まらなかった”表示“抓了,可没抓住”,“抓了”这个动词视点在于动作过程与完成,用他动词“捕まえる”;“没抓住”这个动词的着眼点在于结果,故用自动词“捕まる”表示。
另外,自动词强调客观结果。当承认自己过失时使用自動词,会给人推卸责任的感觉。如不小心把同事咖啡弄洒了,如果说“コーヒーが零れて、すみません”,对方会很不舒服。虽然语法上没有错误,还用了“すみません”道歉,但由于使用的是“零れる”这个自动词,使这句道歉变成了另一种意思,“咖啡洒了是自然结果,跟本人无关”。而“コーヒーを零してしまって、すみません”则是道歉时承担责任的正确表达方式,虽不是故意为之,但主动承担过失。
三、自动词表达他动意思的含义
日本文化强调顺应自然,与自然共生共存,这渗透在日本人的各个方面,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则体现在很少用他动词主观意志强的语言表达。比起“~する”,日本人更习惯使用“~なる”“~される”,这包含了日本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内涵。如:
①私は来年の春、結婚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
②私は来年の春、結婚することにしました。
①②都是自然日语,但①更常用。由于“ことにする”表示主观决定,用了“ことにする”,给人感觉不论有何障碍,对方是否同意,都会说服对方在明年春天结婚。而如果使用“ことになる”,则向人委婉地、含蓄地表达出自己要结婚。使用“ことになる”这种自动词式,正体现了日本人喜欢使用含蓄表达的特点。
再如“お茶が入りました。どうぞ”(茶泡好了,请用),按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和表达,应说成“お茶を入れました。どうぞ”(我把茶泡好了,请用)。但日本人认为“お茶を入れました”,过分强调人为意愿,含有为对方做了好事的弦外之音,会给对方带来不快,而使用自动词表达,没有任何人为利益驱使,不给人造成压力。
四、结语
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说:“日语中自动词占绝大多数,日本人偏爱使用自动词句,日语是一种静态语言。”日语侧重于客观表达,只有了解其蕴含的文化,才能克服学习和使用上的混乱,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摩擦。
(作者单位:无锡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