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手到感知,从生活到数学
2017-04-06杨艳萍
杨艳萍
近几年,国内外特殊教育大力提倡“教育一体化”“回归主流”“融合教育”,大多数轻度智障儿童进入了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使得江苏省溧阳市培智学校生源发生了变化,招收对象从过去轻、中度智障儿童逐步转向中、重度智障儿童。
2016年上半年,笔者执教了一节数学课──《厚薄》,课本上有两幅图:一幅图中展示了一件T恤,另一幅图中展示了一件棉袄。在备课过程中,笔者想,只要在课堂上出示这两件衣服,让学生摸一摸,学生就能感觉到衣服的厚薄,最后学生完成练习。但上课后,笔者发现,学生只知道哪件衣服是冬天穿的,哪件衣服是夏天穿的,他們对厚薄的概念很模糊。课后,笔者进行了反思:学生在课堂中形成的认识来自于生活,在生活中没有对比过衣服的厚薄,所以学生对厚薄的概念很模糊。于是,笔者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从动手操作开始,在操作中感知概念
“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实践操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动手操作中学生通过摆放、分析、折叠等活动,能感知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知识。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抽象地分析、比较、概括,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针对这节课,笔者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感知概念。
1.整理大小不一、厚薄不一的书
在生活适应课上,笔者把大小不一、厚薄不一的书放在一起,让学生整理书籍。在整理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脑中先出现了大小概念,把书按大小进行分类,很少有学生按厚薄进行整理。他们脑海中先入为主的概念,影响了他们对新概念的接受。鉴于此,笔者设计了第二个活动。
2.整理大小一样、厚薄不一样的书
通过第一个活动,学生学会了按“大小”概念整理书,所以在第二个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能按照“大小”概念进行整理。这时,学生就会主动思考:如何整理桌上的这些书?有的学生马上发现了这些书的不同之处,有的书厚,有的书薄。接着,他们把厚的书放在一起,薄的书放在一起。整理好后,我再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整理?”然后让学生把桌上的书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哪本厚、哪本薄,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厚薄”的概念。
二、扎根生活,实现从生活到数学的“蜕变”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这是数学界权威人士弗赖登塔尔的基本主张。他认为数学教育体系的内容应与现实密切联系,并能在现实中得到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数学教学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用活动作为教学基础,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厚薄”时,会直接启动生活经验,把思维活动与动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思维的动作”与“动作的思维”,从而真正理解知识。
三、整合数学与生活,建立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将学生日常生活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从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1.设置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内容并不完全适合学生学习,为充分体现适应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特点,教师应删改各门学科中脱离生活实际的教材内容,增加大量贴近生活的生活常识和技能训练等内容。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用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教学,促使智障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理解学习的内容。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要学习的内容,运用生活化手段创造适合智障学生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培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