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产业与教育协同发展研究※
2017-04-05邱萍
邱 萍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酒店产业与教育协同发展研究※
邱 萍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酒店人是行业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能够创造商业价值。文章通过对酒店业与酒店教育发展的分析,试图把这两个不相同却又息息相关的行业发展的前景,其分歧、交集以及各自要走向的未来做一定的分析,以期二者携手创造中国酒店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酒店业;教育;协同发展
2017年已近年末,酒店行业人士在各种会议、论坛上积极热烈地分享取得的经验成就,讨论、交流当下的问题与困境,期待寻找新机会,拥抱新市场。酒店教育界也持续不断地围绕市场、产业调专业,建学科。产业的发展与支撑其发展的人力资源是两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对于酒店行业、服务行业来说,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没有好的员工 ,酒店就是一个酒店用品仓库,创造不了任何价值。而教育是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正途。笔者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时期酒店业与酒店教育发展的分析,试图把这两个不相同却又息息相关的行业发展的前景,其分歧、交集以及各自要走向的未来做一定的分析,以期二者携手创造中国酒店业更美好的未来。
1 过去30年酒店产业与教育回顾
1.1酒店产业回顾
酒店产业,如酒店业的一位资深投资人所言,谈酒店必须谈旅游,谈旅游必须谈三产,谈三产必须谈经济发展。过去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GDP年增幅为9.88%,旅游业年增幅为28.19%。“十一五”期间经济的年增幅为11.3%,旅游业年增幅为15%。“十二五”期间经济的年增幅为8%,旅游业年增幅10.1%。[1]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逐年高速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占比上升,且旅游业的发展速度高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速度。纵观30年,我们的酒店业一直是以“五星级”为质量标杆,用星级标准化引领行业发展成长。我们的酒店市场颇具中国特色,是不完全的市场需求。其中,政务接待、公务活动的消费需求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尤其在二、三乃至于四线城市,酒店恰好赢得了这个市场,支撑了产业的繁荣。
旅游业的发展速度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但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爆发、成长、成熟到调整的过程。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酒店业也不例外。[1]
1.2酒店教育回顾
从1979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招收“旅游管理专业”开始,拉开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序幕。南京、浙江、广东、四川、山东等省相继开办了旅游中专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旅游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与行业、产业建立了较深的合作关系,毕业生也受到行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行业就业率比较高。30多年来,酒店管理教育为旅游行业尤其是高星级酒店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的骨干力量。总结这30多年的酒店教育,可以发现它起步早,几乎与行业同步;规模大,与伴随行业的繁荣不断发展;质量高,部分旅游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成了国家级或省级、地区级示范专业,教育质量逐步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认可;贡献大,不断完善的酒店管理教育为提升酒店人才素质、提高酒店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2]
2 酒店产业与教育的发展现状
2.1酒店产业的发展现状
30多年来,酒店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及强直至辉煌。但进入到2010年左右,长期的高速发展,导致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凸显。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国内酒店业的发展已抵达峰值,应该开始下行走低了。事实如此,行业在经历2012—2015年连续几年的产业困境,不光是政策的因素,绝大多数酒店也许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是为满足企业获取利润,满足挣钱的功能。这30多年酒店行业的存在至少有70%是政府需求、公务活动的消费,应该属于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同时,酒店营运成本逐年增高;员工流动率的上升,服务品质下降;“互联网+”带给酒店营销诸多益处,但营销成本大幅度提升(2014年酒店行业亏损51亿,互联网盈利42亿),尤其单体酒店更是举步维艰,因此,要走出困境,靠坚持、实干怕是走不出去了。尤其是传统的星级酒店的人,需要的可能不是行动而是思考。[3]酒店业面临的应该是方向的选择,道路的确定问题。
2015年中国酒店业经历了资本运营、互联网、中央相关政策的影响,行业组织与酒店评价从官方、半官方转向第三方的协会,以体现市场化、公众化、公益化;还有以非标准住宿为代表的新崛起的业态,和星级酒店形成了在住宿业内的竞争态势。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2016年标准住宿业态整体上有所回暖,业绩明显回升。并购重组,一浪高过一浪;变革深化,住宿业革命步入新阶段。以上海、北京及长三角为代表的东部强,中、西部弱,东、中、西部渐次回暖,三地冷暖明显不均。
2.2酒店教育的发展现状
伴随酒店产业的蓬勃发展,酒店教育也紧随其后。30多年的酒店教育从中职、高职、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等,形成一套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酒店人才教育体系。在数量上,2015年全国招收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641所(旅游管理类专业招生学校共1 068所),共招生45 275人,占整个旅游后类专业招生的40.8%。在质量上,2012年酒店管理独立成为本科招生专业,2012年全国只有38所院校招收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招生人数仅3 263人。到2015年,招生院校达131所,招生人数达10 165人。以上数据显示,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酒店行业市场发生深刻变化的这几年,酒店教育受到的影响和冲击并不大。反而因为国家相关政策调整,教育部本、专科目录的修订(2012年酒店管理正式列为本科专业一级目录),政府、国企、房地产企业投向酒店产业,使得酒店数量剧增,规模进一步扩大。每年的招生院校、专业、人数成几何倍增长,从前面的数据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印证。伴随酒店教育数量外延式扩张,酒店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建设,是最近几年教育界讨论的主要话题。面对应用性、实践性超级强大的酒店行业,我们的酒店教育无论中职、高职、本科都存在着些许的问题。如教学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的实习实践,课堂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是否接轨,学生的素养提升等等。或许我们更多地关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未来而非当下”,当下的问题应该由酒店企业、行业来解决。如薪酬已经成为制约当前酒店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高学费低收入,酒店专业学还是不学等许多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酒店产业与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3.1酒店产业
酒店产业,针对目前的行业现状出路究竟在哪里?
3.1.1 经济在发展,消费在增长,前景仍然光明
目前经济波动,酒店业产能过剩,政府倡导廉政建设,使酒店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我们相信经过几年的调整,酒店业的前景仍然光明。2016年带给我们最大的欣喜是标准住宿业态整体上有所回暖,业绩明显回升。这给一直处于寒冬中的酒店人带来了些许温暖,也让大家看到了行业走出低谷的曙光。
3.1.2 中国资本大举走出国门并购重组,引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国内目前有很多品牌做得不错,中国将成为世界性的酒店品牌。2016年,锦江集团在法国收购卢浮集团,在国内先后收购了铂涛和维也纳集团;首旅酒店集团在收购了宁波南苑集团后又马不停蹄地实施了与如家集团的重组;海航集团先后收购了卡尔森集团和希尔顿25%的股权。三大集团的上述收购除动用了约合800亿元人民币的巨量资金外,也进行了十分复杂的资本运作设计,这种大手笔、高难度的收购在若干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酒店集团如此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无疑是2016年中国酒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3.1.3 住宿业形态演化:更加多元更多层次
以民宿、客栈、精品酒店、房车、游艇、亲子、养老、健康等为代表的非标准住宿业在2016年迅猛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其与传统的标准住宿(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共同形成了一个结构更加完整、业态更加丰富的中国住宿产业,中国住宿业革命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住宿业的业态在演化,向着更加多元更多层次转变,酒店业态是多个层次的,有灌木丛生的,也有小草,也有苔藓。未来几年是标准与非标准,传统与反传统并存的时代。
3.1.4 政策推动旅游消费的增长明显
2013年国务院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规划,推动旅游业发展》;2013年2月,国务院出台《国家旅游休闲纲要的通知》;2014年7月,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改革措施;2015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2015年国土资源部在浙江试点,实施旅游用地点状供地的政策。2016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6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将大力推动旅游业、酒店业的发展。
3.1.5 行业人力资源的困境亟待破局
人力资源的困境在住宿业(主要是星级酒店业)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劳动力极度短缺,二是中、高端管理人员的素质整体上越来越不能有效应对产业变革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作为用人方的企业与供人方的院校是支撑行业人力资源供给的两个重要层面。住宿业产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与这两个群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二者合作方式大多在表象的浅层面,深度融合且为行业发展的长效着眼方面欠缺。
当前,中国住宿业的进步亟须以人力资源供给的改进为先导,创新是唯一的通途。企业要在既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套路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找到适应新兴消费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新模式,旅游教育界则需要真正树立以企业需求为培养人的导向的教育理念,实施全面改革,以从根本上扭转人力资源供给上的困难局面。
3.1.6 加强对新需求的分析,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产品
市场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消费趋于理性化,旅游消费趋于时尚化,更重体验性。随着休闲度假业的兴起,需要发展主题文化酒店、乡村度假酒店、度假乐园(主题公园与酒店相结合)、民居民宿酒店、房车酒店等多样化、多层次的休闲度假产品。
面对未来,中国酒店业的前景依然乐观。因为经济速度在放缓,但旅游消费在加速;同时经过几年的调整,酒店市场会逐年趋好。从2016年的营业收入来看,我们充满信心,酒店业柳暗花明的春天即将来临。
3.2酒店教育
在新一轮教育部政策下,酒店管理本科办学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实现弯道超车。酒店行业是需要知识全面的人才。一方面是酒店专业人才跳槽,另一方面也有很多非专业人才进入酒店行业,在跨界人才冲击之下,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3.2.1 酒店教育整体设计
随着中国实行教育改革以来,中国的教育市场似乎出现了三种模式分立的局面,即普通大学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培训。三种教育的利与弊非常明显,竞争态势也十分明显。而酒店管理本科教育也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回归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轨道上。酒店教育的改革需要从整体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顺序、课程环境与课程价值6个方面去考虑。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职业活动为主线;从课堂情境转向工作情境,课程实施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实际应用为主。酒店教育中出现了成功的本科案例:香港理工酒店管理案例,中瑞酒店管理,苏州楷酒店管理学院等等。高职案例有: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即全程交叉式培养,采用“双师+专材+实训”三合一模式,并且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制学院。如教师的配置,院校专职70%,行业兼职30%;课程设置,内容与行业的匹配度;教学实践课程的实现;学生素养提升,敬业养成教育。
3.2.2 建立酒店教育品牌
中国的酒店教育必须要有中国特色,教育也需要品牌,尤其在各类院校林立的中国,形成酒店教育品牌显得尤为必要。一所优质学校的发展应该沿着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方向前进,我们希望逐步实现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比如现有的酒店专业的院校里,本科中的香港理工酒店与旅游学院、北京二外、中瑞等。高职中的南京旅院、浙江旅院、山东旅院等。中职中的广东旅校等学校都是我们发展中的教育品牌。
3.2.3 未来酒店人职业素养
未来酒店人需要更有学习力和应变力。一个合格的酒店职业经理人需要具备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但其中无非就两个点——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职业经理人要不断地学习、吸收新鲜的知识,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学习的形式是多样化、移动化的,酒店人要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组织结构在变,消费模式在变,酒店人要增强自身应变能力,不断地调整组织结构,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以期在企业的变革中发挥大的作用。
对于职业经理人,要积极面对及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调整。对于职业经理人,要以企业价值链为导向,不断地创新,创造客户价值、员工价值及供应商价值,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积极地实施酒店的转型,整合酒店的业务及人员安排,提高质量体系和流程再造,帮助酒店改进,使其运营更加有序、有效率;努力打造现代学习型组织,营造学习氛围及环境,利用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够在企业的变革中发挥大的作用。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那是酒店产业与教育最美丽动容、波澜壮阔的序章;凡是未来,应更美好。美好的事物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愿酒店产业与教育真诚携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共同拥抱美好未来。
[1]陈妙林.酒店业的新趋势与前景展望[EB/OL].(2016-04-26)[2017-8-25].http:∥column.meadin.com/cml/110700_1.shtml.
[2]余昌国.中国酒店管理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EB/OL].(2015-11-10)[2017-08-17].http:∥www.toutiao.com/i6215327004695200258/.
[3]张润钢.中国酒店产业出路[EB/OL].(2016-03-25)[2017-08-26].http:∥column.meadin.com/zrg/110549_1.shtml.
TheSynergeticDevelopmentofHotelIndustryandHospitalityEducation
QIUPing
(Sichuan Tourism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0, Sichuan, China)
Hotel practitioners, who can create commercial values, play a determin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tel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y of hotel industry and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hospitali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ir synerget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ir prospects, discrepancies, and convergences.
hotel industry; education; synergetic development
G642
A
2095-7211(2017)06-0094-04
本文为四川旅游发展中心项目“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YC14-08。
邱萍(1968—),女,四川绵阳人,四川旅游学院西部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部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业标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