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问题

2017-04-05廖福霖

关键词:生产力文明生态

郑 晶, 廖福霖

(1.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福建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7)

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问题

郑 晶1, 廖福霖2*

(1.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福建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7)

资源能源耗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失衡和公众工业病蔓延是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突破瓶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生产力,这是治本之道。为此,应把工业文明的生产目的理念、生产力理念、生产要素投入转变为生态文明的生产目的理念、生产力理念、生产要素投入,建立生态生产力发展机制。

经济新常态;四大新瓶颈;转变生产方式;生态生产力

目前,我国资源约束、环境容量已经超过或接近临界点,资源能源耗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失衡和公众工业病蔓延成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新瓶颈”。突破“四大新瓶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天常蓝、地长绿、水长清、经济常发展、社会常和谐、人民长幸福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先进的生态文明生产力(以下简称“生态生产力”),是突破“四大新瓶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根本之策,是绿色发展和绿色崛起的基石。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是当务之急,但其治本之道还在于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生产力。

一、树立生态文明的生产目的和生产力理念

树立生态文明的生产目的和生产力理念是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生产力、突破“四大新瓶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思想基础。

(一)树立生态文明的生产目的理念

生产目的理念直接决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怎样消费等生产生活模式,是生产方式的思想导向。在工业文明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是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以掠夺自然、污染环境、危害健康为代价的大量生产、大量购买、即用即弃、大量浪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模式。我国以前把生产目的理解为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这与资本主义国家有本质区别,但仍然是不全面的,特别在经济新常态下,需要对于生产目的的内涵进行补充完善,使之更加科学。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生态文明视野下生产目的应该表述为“满足公众不断优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以及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繁荣的需求”。其有3个重要的新变化:(1)满足公众需求从数量增长到质量优化的新常态。从现代生态学看,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追求数量上的不断增长,地球资源总有一天会完全耗竭,不管人类的科技有多先进,也难以逃脱毁灭的境遇。从实际情况看,公众消费已经出现个性化、多元化、高层次的新常态,这说明人们的生活已经从追求数量增长转变到追求质量优化,所以应当把生产目的中的“不断增长”完善为“不断优化”。(2)满足公众对于健康生活的新期待,这也是重要的新常态。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阶段,公众的生活期待是不相同的。在食的方面,农业文明追求的是吃饱即可,工业文明追求吃得高档,而生态文明追求的是吃得健康;在衣的方面,农业文明追求穿得暖和,工业文明追求穿得时尚,而生态文明追求穿得健康;在住的方面,农业文明追求遮风挡雨,工业文明追求住得豪华,生态文明则追求住得健康;在游乐方面,农业文明甚少,工业文明追求好玩,而生态文明追求的是玩得健康。可以说,公众健康水平普遍提高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中,对生态产品(如优良的居住环境、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品等)的需求尤为迫切。生态产品和物质文化产品既有紧密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物质文化产品多属商品,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而生态产品中有许多是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必须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所以在生产目的中应把它单列出来加以明确。(3)满足自然生态系统自身延续繁荣的需求。根据现代生态学原理,自然生态系统也有自身延续繁荣的需求,人类应当反哺它,通过生产环节来满足它,这是区别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的重要标志,应当成为生态文明生产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所以把工业文明生产力发展成为生态生产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工业文明将生产力理解为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这实际上是把人类与自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以致产生了许多认识与行动的误区。在认识上把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误认为征服自然,如人们常把大禹治水作为征服自然的典范。其实不然,大禹治水是人类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所取得的成果。在大禹之前的治水贯穿着“堵”的理念,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而大禹的过人智慧在于他改“堵”的理念为“疏”的理念,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堵是为了更好地疏,这就顺应了水流的自然规律,把水患变成水利,恩泽大地,造福百姓,这是顺应自然的典范。相反,人类把违背自然法则的行为视为改造自然,结果受到自然的惩罚。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1]。这种情况在恩格斯以后的历史中得到印证。“向自然宣战”“改造自然”等口号和行动长期流行于世界,如20世纪初叶美国的“黑龙事件”和20世纪中叶前苏联的“白龙事件”都是人们“改造自然”造成的巨大生态灾难。前苏联在卡拉姆沙漠中修建卡拉姆运河,引阿姆河水灌溉10万km2的农田和草场,被称为创造性地改造自然的奇迹,但是却断了亚洲第三大、世界第四大湖,即咸海湖的主要水源,致使咸海湖底盐碱裸露,周围地区沙化严重,附近环境荒漠化,含有盐尘的风暴接踵而来,永久性地毁灭了许多地区,使其成为生命的禁区,导致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此作出这样的评价:“除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外,地球上恐怕再也找不出像咸海湖周边地区这样生态灾害覆盖面如此之广、涉及的人数如此之多的地区”。更为不幸的是,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宣布,咸海湖已在地球上消失了,接下去的生态灾难是更加难以想象的。

虽然工业文明生产力具有发达的水平维(如发达的科技和生产工具等)、强大的力量维(如管理和做功等),但对于地球生态母系统却是负的价值维,即一加一小于零的负效应。它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生态母系统进行了巨大的破坏。自然界已向人类亮出了黄牌和红牌,人类如果再不悬崖勒马,自然界必将以其固有的方式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这种全球性的共同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共同反思,出现了全球性的共同认识,激发了全球性的共同行动,掀起了全球性的新一轮竞争:这就是把发达的工业文明生产力转变为先进的生态生产力。

“生态生产力是人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2]。它要求遵循地球生态母系统的法则进行生产生活,在保护中发展;通过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治本之道,在发展中保护。它在继承工业文明生产力发达的水平维和巨大的力量维的基础上,凸显正价值,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三维效应,即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与最优化,把水平维、力量维和价值维统一在生态生产力之中。这是和工业文明生产力的本质区别。生态生产力是21世纪人类财富的源泉、文明的希望,是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民族领跑了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能先行在世界中绿色崛起,我国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历史机遇,赢在发展先进的生态生产力的转折点上。

二、实现生态文明的生产要素投入

在树立生态文明生产目的和生产力理念的基础上,还必须实现生态文明的生产要素投入,这是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生产力,突破“四大新瓶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中心环节。

(一)实现以依靠知识资源为主的要素投入

把传统生产中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投入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知识资源投入,是推动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源头。知识资源具有原创性,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展示。资源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最大化地以知识资源取代自然资源,不但是节约自然资源的根本之策,而且能极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能把低端产业链、价值链转变成高端产业链、价值链,极大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生态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二)实现生态化技术要素的投入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生态生产力正价值维的凸显,特别需要把工业文明的技术体系转变为生态化技术体系,即遵循地球生态母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融现代生态技术、各行业各领域的技术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于一体。具有合理的技术结构、有效的技术平台的高新技术体系,其不但具有发达的水平维、强大的力量维,而且对地球生态系统能够产生正价值维,可以从内生力量促进“三大效益”相统一。其中,生态化技术、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属于横向技术,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技术属于纵向技术(简称“两横一纵”的技术结构)。用生态化技术体系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全覆盖的生态高效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必要条件。

(三)实现生态文明管理要素的投入

管理是生产力的力量维。生态生产力正价值维的凸显,还需把工业文明开环式的生产管理转变为生态文明闭环式的生产管理,把工业文明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态文明的过程治理。

开环式生产是把优质低熵变成劣质高熵的过程。闭环式生产是人类学习自然界物质变换的智慧(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一切资源都被充分利用、优化配置,自然界是没有垃圾的,生态学就是研究自然生态的经济学),在生产过程中,掌握生态化技术,寻找共轭产品(产业),延长产品(产业)链,使上一生产环节的“流”变成下一生产环节的“源”,以求最大化地利用资源,与此同时,必然能生产更多的产品,实现排放的最小化(甚至零排放),属于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的生产过程。这实际上也就把工业文明对于环境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态文明的过程治理。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对福建省2002-2012年的环境治理投资效益进行研究,就总体上看,福建省10年中对环境投资的力度很大,位居全国前几名,但投资的效益,即投入产出比较差,排在全国末几位。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尚未从末端治理转变为过程治理。实证研究表明,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污染物,再回过头来治理的成本高、时间长、成效差,且难以根治。如果把同样的资金投入到发展生态化技术体系,实现过程治理中,其“三大效益”会比投入末端治理大出许多。这是从整体上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然要求。

(四)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优势的互相转化

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克服工业文明把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二律背反”的认识与实践误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等理念,把两者作为相辅相成的整体,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优势互转。否则,原有的绿水青山或金山银山都是不可持续的。一个地方如果穷得叮当响,必然是守不住绿水青山,贫穷不是生态文明,只能倒退到原始文明;反之,一个地方如果穷山恶水,哪怕有金山银山,公众健康与幸福也难以保障,也不是生态文明,只能回到工业文明。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创造性),才能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优势的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复合生态系统的共生共荣。

三、建立生态生产力发展机制

建立生态生产力发展机制,是转变生产方式,突破“四大新瓶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根本保障。

(一)深度融合的组织建制

在组织建制上,要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是“一张皮”,而不是“两张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6个专门组,第一个专门组就是经济体制改革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决策的科学性与专业性,但一些地方却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割裂开来,这是片面的。

(二)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

1.政府与市场积极配合。生态资源与环境通常欠缺管理,酿成不少“公地悲剧”。 这种情况单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无法破解的,必须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深度融合,方能彻底解决。在生态产品中,有些具有商品的属性,可以在市场上交换,而有些是公共品的属性,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所以生态产品既无法完全市场化,也不能只靠政府提供,须依靠有“两只手”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与期待。

2.建设绿色市场。发展生态生产力及其生态文明经济的关键之一在于建设绿色市场,而绿色市场的关键是诚信市场。2014年,笔者在福建省福州市不同市场(如金山农贸市场、永辉超市、沃尔玛超市等),随机调查了300多人,共发放了3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44份,有效率达95.6%。调查结果表明,有67%的人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绿色产品,但是真正把此消费意愿转变为消费行为的只有30%,原因主要是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不少,消费者无法辨别。如能建立诚信市场,绿色经济就能蓬勃发展,就能形成经济与生态优势互相转变的持续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因衣食住行有安全感,提高了健康与幸福感指数,容易形成社会和谐的局面,否则相反。所以,创建诚信市场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极其重要环节。创建诚信市场必须遵循市场运行的规律,实施依法治理市场,加强政府监管,创建各方面力量深度融合综合运行的机制。

3.发展生态化技术体系。这也是发展生态生产力及其生态文明经济的关键。许多地方生态化技术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方面都有零星的研发与应用,但覆盖面还不广,离全覆盖还有较大的差距,且各行业各领域生态化技术体系的特点与要求不尽相同,所以应当由地方党政领导协调,综合部门牵头,以行业与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单位协同的“四位一体”的研发机制,建立定期沟通、协调、互补的制度,分行业研究、开发与推广。

(三)综合性的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制度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在的问题是生态补偿标准太低,难以调动生态敏感区、保护区等生态源头的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最终会使上下游区域的经济、社会都陷入不可持续的境地。笔者对福建省厦门、泉州和福州等地区水足迹的研究表明,虽然福建省总体上属于南方丰水区,但是几个自由贸易区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已经处于水足迹亏缺的状态(已经超过或达到临界点),如果经济欠发达的上游山区无法提高(甚至下降)水资源的生产能力和水生态的养护能力,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就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所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迫在眉睫。但生态补偿不能只停留在资金补偿这一思维定势上,应有以下3个方面途径的深度融合:(1)资金的补偿,这是基本途径;(2)理念、科技、信息平台等援助,把补偿的资金与科技、信息有机结合,帮助当地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优势的相互转化与相辅相成;(3)有条件的地方,生态建设与保护应尽量与国际规则接轨,争取国际资金与技术支持。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2]廖福霖.生态文明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72.

(责任编辑: 何晓丽)

Some problems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mid the new normal state for economy

ZHENG Jing1,LIAO Fu-lin2*

(1.College of Public Management,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2.Institut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7,China)

In the new normal state for economy,China′s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ultivation faces four new bottlenecks including the exhaustion of resources and energy,the serious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the ecological degradation and the overspread of public industrial disease. The four new bottlenecks are the pressing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resolved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break the bottlenecks and to build a modernization new pattern in which human and the nature have harmonious development,we should change the way of production and develop ecological productivity. Therefore,we should transform the ideas of production goals,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factors input from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 concep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duction factors input. We also need to build a system for developing ecological productivity.

new normal state for economy; four new bottlenecks; changing productive modes; ecological productivity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0(1):67-70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6-08-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GL066)。

郑晶(1981-),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低碳经济。*为通信作者。

F014.1 <[文献标识码]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922(2017)01-0067-04[文献标识码] A

1671-6922(2017)01-0067-04

A [文章编号] 1671-6922(2017)01-0067-04

10.13322/j.cnki.fjsk.2017.01.013

猜你喜欢

生产力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文明歌
生态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