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沿革中的农村角色转变及趋势分析

2017-04-05

关键词:空心化城镇化农民

王 文 彬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1120)

历史沿革中的农村角色转变及趋势分析

王 文 彬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1120)

在当前城镇化和农村空心化的双重压力下,农村发展进入了新困境。农村的角色由原先承担的初级劳动力集聚地、传统文化沉淀区和农民稳定生活场所,转变为农民工的后备缓冲地、文化发展不足区域和资源短缺且流失之地。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动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村未来的角色定位应为现代农业文明的承载区、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地和基层政治发展的实践地。

农村角色;空心化;乡土文化;农村发展

1949年以来,农村发展问题一直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要事。而“三农”问题经历了几个阶段,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和现代化进程的“瓶颈”[1]。

2000年,李昌平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集中描述了当时的农村风貌,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概念也由此初步浮现[2]。此后,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学术界也开始对“三农”问题展开深入研究。2005年,我国及时启动了新农村建设战略,不仅有效改变了农村的衰落风貌,推动了农村的快速发展,而且使得农村切实取得长足进步。从实践效果看,这种稳妥的城乡发展模式的确有利于城乡的二元协调、共同进步。但是,从长远发展和城乡对比来看,我国农村的进步仍然十分有限,城乡差距依然巨大。同时,在打工经济持续高涨的态势下,农民加速离开农村,我国农村呈现出空心化(突出表现为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新状况,这使得“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必须正视和思考一个问题:农村未来应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本文拟反思农村的传统功能,并结合现实环境,审视时下农村的发展情况,继而探讨农村未来的角色定位。

一、农村的传统角色定位

历史沿革中,农村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村的传统角色主要表现为初级劳动力的聚集地、传统文化沉淀区、农民稳定生活的场所。从农业生产来看,土地与农民的绑定,使大量初级劳动力聚集在农村;乡绅阶层对乡规民约的维护,促成了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不断沉淀和发展;同时,农民是数量最为庞大的社会群体。因此,农民和农村的稳定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初级劳动力的聚集地

传统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大量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农村依靠农业生产聚集了大量初级劳动力,这一群体被牢牢地束缚在农村土地上。同时,农民留守农村也深受国家政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民为国本”,农民和农业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历朝历代都十分注重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另一方面,农民也深受“守家重土”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意轻易离开农村。当然,随着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进步,部分农村劳动力相继得到解放,这一群体的文化素质较高,已经不再是初级劳动力。伴随“士农工商”格局松动和商业繁荣,这部分人往往会转移到轻工业和商业中去,而轻工业和商业又主要聚集在城市中,也就意味着这部分人会随之转移到城市。尽管历经此般发展历程,但大多数农村初级劳动力依然会留在农村。

(二)传统文化沉淀区

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奠基人[3],农村自然也就成了传统文化的沉淀区。(1)传统社会中,我国农民对于教育是极其重视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预见的农民希望后代能够金榜题名,非常愿意为子女教育投资。为此,大量私塾等教育机构在农村得以持续发展,为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2)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民虽困苦,但知礼”,乡村士绅和家族宗主维护农村秩序时也往往依赖传统文化,这又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在农村的沉淀。通过家庭传承、乡村教育的持续开展,以及乡绅维护,不但使得农村逐渐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场所,而且传统文化往往也能凭借农村的有利环境得以传承和发展。

(三)农民稳定生活的场所

从历史发展看,农民始终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大部分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农村便成了农民稳定生活的场所。历史经验证明,农村和农民的稳定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一旦大量贫困农民在社会上广泛流动,极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动荡。因此,政府一直希望农民能够在农村实现安居乐业。再从农村实际情况来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能够为农民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生活资料。同时,政府推行的“轻徭薄税”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维持农民在农村生活发展。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农村成为了农民稳定生活的场所。

二、农村发展的现实挑战

审视当下农村的角色,首先必须关注农村发展的实际环境。当前,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和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获得了较多的发展机遇,农村建设发展有了较大进步。同时,也不能忽略农村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一方面,由于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大量农村人口正在持续流向城市,甚至逐步超过了农村发展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农村面临日益空心化的危险;另一方面,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时,需要从农村获得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而一旦城镇化手段、方式过激,便会严重阻碍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发展。

(一)农村空心化愈演愈烈

当前,农村空心化问题愈演愈烈,已经成为阻碍农村发展的首要因素。空心化不仅指农村聚落空心化、农业空心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口空心化[4]。一般说来,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后大都成为农民工。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2.77亿[5]。此外,随着农民的外迁发展,以个人为中心的迁移逐渐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迁移。为了更好地增加家庭收入,同时出于让孩子接受更好教育、享有更多优质公共服务等原因考虑,农民举家外迁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导致农村人口急剧减少。于是,在农村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空心化和“农民荒”,这不仅导致农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进程。一方面,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缺乏,农业发展愈发趋向“妇孺农业”和“老人农业”,甚至有大量农地被抛荒或面临被抛荒风险,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缓慢,农业发展的后续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劳动力短缺也使得大量农村基本公共建设难以开展,农村整体风貌提升缓慢。从现实情况看,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风貌,农村空心化将会持续加剧,甚至逐步陷入农村人力资本空心化的局面[6]。这不仅会使城乡一体化进程遭遇严重挑战,而且还将影响到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二)部分地区的激进城镇化

工业化必然要求以城市为主导和归宿,由此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日益边缘化[7]。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部分地区采用了一些激进的城镇化手段。一方面,城镇化的内容实施不完整,只关注到人口非农化转移、土地等资源的城镇化。一些地方为了追求城镇化,甚至以牺牲农村为代价来加速城镇化进程。这种激进的城镇化,不仅给城市的正常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且给农村发展留下了许多后遗症。另一方面,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冒进的做法,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发展严重受阻。有的地方甚至采取了“逼农民上楼”和“强迫农民进城”等激进方式来推进城镇化,不仅不能实现政策目标,反而造成了许多问题。单纯强调土地城镇化、住宅城镇化,追求城镇化率,而城镇的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进城农民无法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导致有些地方出现了产城不统筹等现象[8]。

三、农村发展的困境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正面临一些现实的发展困境。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处于边缘位置,很难融入城市生活,部分农民工很有可能最终会返回农村,农村便成了农民工的后备缓冲地;农村的文化传承发展也出现了巨大变化,大量人口外流造成传统文化传承中断,而大量现代文化的涌入又很难被迅速消化吸收,于是农村变成了文化发展不足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极易导致农村发展资源的短缺且流失,甚至超过农村所能承受的极限值。

(一)农民工的后备缓冲地

有学者指出,农民工成为了城乡之间的“夹生人”[9]。而保留农民在农村的权益,能够确保农民在无法适应城市生活时,可稳妥地退回农村。即农村充当了缓冲地,是农民工无法适应城市时的后备选择[10]。目前,约2.77亿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但是这一群体通常又难以获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他们大都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离开农村,在城市从事脏苦累的工作,劳动报酬相对较低,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即较难在城市获得归属感。尤其是老一代农民工到了年老体衰的阶段,他们会逐渐选择返回农村,凭借他们在农村拥有的承包地等权益,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一定保障。而新生代农民工往往是为了实现个人发展而离开农村,当在城市发展不顺利或者不愿意留在城市时,也往往会选择返回家乡寻找工作或者自主创业。经过在外打工或学习,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素质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他们返乡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发现了这一利好现象,积极制定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业。毫无疑问,农村依旧是支撑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有效依托。

(二)文化发展不足区域

随着农村空心化加剧,农村逐渐丧失了文化传承的对象和环境。而现代文化在农村的传播,又无法获得实质性的进展。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农村逐渐成为乡土文化传承不足而现代文化又接受有限的文化发展不足区域。具体说来,(1)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尤其是青年精英人才的外流,乡村文化在不断流失。人才的流失导致乡土文化的传承受阻,特别是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技术工艺正在不断消失。(2)由于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较为缓慢,导致农村丧失了传承乡土文化的文化环境。(3)留守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理解、接受现代文化的能力较弱,现代文化在农村的传播也步履维艰。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和信息室建设工作,但是这些文化设施的使用率较低,主要原因是留守群体的生产生活任务繁重和个人能力不足。(4)一些不良文化在农村不断传播。如一些地方赌博和迷信之风盛行,不仅反映出农民娱乐休闲方式的匮乏,而且从中还能看出不良文化的腐蚀面正在扩散,农村的纯净文化环境也日益遭到破坏。

(三)资源短缺且流失之地

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和现行体制的制约,我国农村一直较为贫穷,发展资源十分有限,新农村建设也因此受阻。再加上当前明显的城市倾斜政策,又进一步诱使农村原本就稀缺的发展资源流入城市,使得农村发展进入了资源短缺与流失并存的境地[11]。事实上,农村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和城市繁荣作出了牺牲。1949年后,我国长期推行的“以农促工”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得大量农村资源不断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发展资源日益减少。而改革开放后,农村依旧承担着资源输出地的角色,凭借农村供应的原材料和资源,以及农村提供的巨大人口红利,我国快速实现了工业和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日益加速,城市得到了更多的资源支持,而一直担当“牺牲角色”的农村发展却依旧缓慢。当前,城乡差距已经十分悬殊,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使得农村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以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为例,可以看出农村医疗资源的稀缺。2005年,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5.82人,农村仅为2.69人,比城市少3.13人;而到2014年时,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9.7人,农村仅为3.77人,比城市少5.93人[12]。城乡各方面发展日益悬殊且差距不断扩大,不仅会“逼迫”农民加速离开农村,而且会打击农民对农村发展的信心,导致农村的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四、农村的未来角色定位

推动农村建设发展,首先必须清晰定位农村在未来社会变迁中的角色选择。如前所述,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众多问题,不仅深受空心化和城镇化挑战,而且还面临着文化发展不足和资源短缺流失的问题。因此,立足于农村的长远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从这一点上看,国家当前全力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无疑是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具体说来,未来的农村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同步繁荣。农村需要承担起现代农业文明的承载区、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地和基层政治发展的实践地等3个角色。

(一)现代农业文明的承载区

推进农业生产是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而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土地流转,正是推进农村长远发展的必要措施。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农村成为现代农业文明的有效承载区。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对农村承载的现代农业文明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

1.农村应成为新型农民的聚集区。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需要有充足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具体说来,要加速农村土地流转,让土地向少数“种田能手”集中,从而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13]。同时,农村需要积极创造适宜新型农民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尽可能地为新型农民在农村聚集提供便利条件。

2.农村应成为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和实践的有利场所。一方面,农村应建立良好的科技研发环境,用以支持农业科研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农村也需要建立相关的对接机制,通过与相关农业院校等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实现产学研全面结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

3.农村应建立农产品的统筹集散机制。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不同新型经营主体,不仅能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而且还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的规模效应。从全局来说,农业经济的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充分发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为农村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与基础。

总之,通过承载现代农业文明,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农村的发展基础,而且能充分发挥农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二)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地

传统文化一直是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然而随着农民不断外流,农村文化传承面临中断的风险。同时,农村又难以迅速消化吸收现代文化,导致农村的文化建设发展不足。因此,在农村未来的建设中,要重拾农村的文化功能,最重要的是重塑农村承担的传统乡土文化传承地的角色。传统乡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传统村落民居和传统技艺面临消失的风险较大,乡土文化的传承需要得到高度关注。(1)农村未来发展应对传统民居村落进行保护性的开发,要全力保留富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村落民居。据相关报告显示,2000-2012年,全国共有90万自然村消失,日均消失300个,传统村落岌岌可危[14]。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我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工作,出台了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农村的未来建设,绝不能以传统村落的没落为代价。(2)积极保护和传承即将消失的农村传统技艺文化。传统技艺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保存的智慧创造。近年来,由于依靠传统技艺谋生越来越难,许多传统技艺甚至已经消失。在文化传承中,农村应积极地为传统技艺的传播和继承提供有利条件,全力“拯救”和保护濒临消失的传统技艺文化。(3)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实现“农村文化”的美丽。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农村推进国学教育,通过国学中“真善美”文化的熏陶,帮助农村建立良好的村风民情,建设乡村文明。

(三)基层政治发展的实践地

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从农村发展看,作为基层政治发展的实践地,农村未来的发展依旧需要推进治理革新。事实证明,我国农民善于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运用新方法以促进基层政治的发展,如“一事一议”、村民理事会等具体办法,都是农民在农村长期政治实践中的成果,足以证明农民可以承担起农村基层政治发展的重任。具体而言,(1)农村需要创造和维护稳定环境,为基层政治和民主发展提供外在条件。具体可通过增加农村集体活动,强化农民的公共意识和集体观念,为乡村治理创设良好的政治环境;同时,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升村民的民主意识,为农村民主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2)应积极培育农村治理人才,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和各类型人才在农村治理工作中的作用[15]。具体可通过参观调研、集中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村治理人才的管理能力。(3)促进村民自治的实现。党的十八大强调“基层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随着社会发展,农村的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农民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解决方案的初步勾勒,为国家制定涉农政策提供充足的实践支撑,从而推动基层政治的发展。总之,应充分发挥农村各大主体的作用,共同建设民主和谐的美丽乡村。

[1]杜志雄,包宗顺.发达地区贫困村的艰难起飞——江苏泗洪李庄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9.

[2]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20.

[3]贾俊民,董海荣,李毅波.中国新型农民的培养与组织[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8.

[4]刘祖云,武小龙.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殊途而同归——基于研究文献的理论考察[J].行政论坛,2012,19(4):82-88.

[5]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6-04-28)[2016-12-15].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4/t20160428_1349713.html.

[6]郑万军,王文彬.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J].农村经济,2015(12):100-104.

[7]徐勇.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7.

[8]王征.透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产城统筹问题[J].现代城市,2014(2):31-34.

[9]赵树凯.农民与改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200.

[10]洪江.农村管理真问题[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39.

[11]程开明.从城市偏向到城乡统筹:城乡关系演进特征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6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728.

[13]徐更生,刘宗超.我们的治农方略:化解三农问题的“另类”方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97.

[14]张茜翼.两会观察:10年消失90万自然村,中国古村落亟待保护[EB/OL].(2015-03-11)[2016-04-10].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5-03/11/c_1275682 48.htm.

[15]王文彬.农村人才集聚的困境及破解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32(4):42-46.

(责任编辑: 林小芳)

An analysis of the change and trend of the rural roles i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WANG Wen-bi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Chongqing 401120,China)

Under the double pressure of current urbanization and rural hollowing,rural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dilemma. The traditional roles of rural areas are the primary labor gathering place,traditional cultural precipitation area and farmers′ stable living space. But now,the roles have turned into the backup buffer for migrant workers,underdeveloped area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place with resource shortages and loss. In this context,in order to promote rural development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the future roles of rural areas should be the bearing area of modern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native culture and the practical field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he role of rural areas; hollowing; native culture; rural development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0(1):11-15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6-04-12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16110)。

王文彬(1991-),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乡村治理。

F320 <[文献标识码]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922(2017)01-0011-05[文献标识码] A

1671-6922(2017)01-0011-05

A [文章编号] 1671-6922(2017)01-0011-05

10.13322/j.cnki.fjsk.2017.01.003

猜你喜欢

空心化城镇化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家乡的城镇化
乡村空心化并非坏事
乡村旅游视阈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探讨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