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2017-04-05赵文俊刘宗发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关系大学生

赵文俊 刘宗发

摘要:为探讨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随机抽取某师范学院500名学生测查分析,结果表明:①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得分总体较低、存在显著的年级和专业差异;②大学生心理韧性得分中偏高,情绪控制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③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文章通过分析讨论,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韧性;非理性信念;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111-04

提高大学生的理性信念和心理韧性,增强抗压能力,对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拟了解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和心理韧性的关系,为提高其心理韧性提供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在长江师范学院随机发放500套量表和问卷当场填写后收回,获得有效量表和问卷394套,回收率为78.8%。其中男生111名,女生283名;大一161名,大二63名,大三127名,大四43名;文史类113名,理工类217名,艺体类64名。

(二)研究工具

非理性信念测查选用王玉的《大学生非理性信念问卷》,共15个题目,分四个维度,“采用5级计分,得分越高则非理性信念程度越高”。问卷信效度良好。心理韧性测查选用胡月琴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共27个题目,分5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则心理韧性越好。量表信效度良好。

二、结果

(一)总体测查结果

表1显示,样本非理性信念总分显著低于常模,除概括化评论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外,其余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心理韧性总均分及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2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家庭支持显著低于常模,其余2个维度差异不显著。

(二)性别差异比较结果

表2显示,非理性信念方面,除低挫折忍耐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外,总分与其余维度无显著性别差异。心理韧性方面,除情绪控制维度得分女生显著低于男生外,总分与其余维度无显著性别差异。

(三)年级差异比较结果

表3显示,在非理性总分及糟糕至极维度得分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经检验,大二非理性总分和糟糕至极得分均显著低于大三、大四(p<0.05)。在心理韧性方面,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经检验,大一目标专注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p<0.05);大三情绪控制得分显著低于大一、大二(P<0.05)。其余各项无显著差异。

(四)专业差异比较结果

表4显示,在非理性总分及低挫折忍耐、糟糕至极2个维度得分上存在显著专业差异;经检验,在非理性总分及低挫折忍耐和糟糕至极维度上,文史类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p<0.01)。在心理韧性方面,情绪控制和家庭支持2个维度得分上存在显著专业差异;经检验,在情绪控制(p<0.001)和家庭支持(p<0.01)维度上,理工类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其余各项无显著差异。

(五)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结果

由表5可知,除绝对化要求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外,非理性信念总分及其余维度均与心理韧性总均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心理韧性总均分及各维度均与非理性信念总分呈负相关。

(六)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对心理韧性的回归结果

以非理性信念及其四个维度为自变量,以心理韧性为因变量,做逐步回归分析。得标准化回归方程:心理韧性=0.027×绝对化要求-0.07×概括化评论一0.02×糟糕至极+4.123。结果表明非理性信念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有三个维度进人回归方程,其中,概括化评论、糟糕至极起负向预测作用,绝对化要求起正向预测作用,以概括化评论预测能力最佳,非理性信念总体对心理韧性的总解释量为:-15.7%。

(七)大学生心理韧性对非理性信念的回归结果

以心理韧性及其五个维度为自变量,非理性信念为因变量,做逐步回归分析。得标准化回归方程:非理性信念=-4.372×情绪控制-1.113×人际协助+59.559。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韧性对非理性信念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情绪控制和人际協助2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以情绪控制的预测力最佳,心理韧性总体对非理性信念的总解释量为:-15.7%。

三、讨论

(一)总体状况的讨论

大学生非理性水平较低、心理韧性水平较高;情绪控制水平较低而积极认知水平较高。与赵谦和董亚歌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理性水平相对较高;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挫折经验较少,所以情绪易波动,认知偏理想化。

(二)性别差异讨论

男生的挫折忍耐度和情绪控制水平要显著高于女生。可能是由于社会刻板效应和教育塑造、强化的结果:遇到挫折时男生更克制、坚强,而女生更感性、情绪化。

(三)年级差异讨论

结果表明,大二学生非理性信念总体水平和糟糕至极的想法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大一学生目标专注度和大三学生情绪控制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大一新生面临人生重大变化,处于过渡期,因此,定位模糊、目标专注度低;大三、大四学生面临人生选择及考研、就业的压力,因此,焦虑状态较多、情绪控制水平降低;大二学生度过了适应期,生活相对平稳,压力相对较小,认知理解自然相对理性一些。

(四)专业差异讨论

结果显示文史类学生的非理性程度和糟糕至极的想法显著高于理工类,而挫折忍耐度、情绪控制水平和家庭支持水平显著低于理工类。可能是因为相对于理工类学生,文史类学生较为感性,遭遇困境时易陷入深深的挫败感中,放大了自身的糟糕处境,评价就不够理性。

(五)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相关分析结果讨论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但绝对化要求维度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绝对化要求”是苛求、也是追求完美的心理趋向,虽被归为非理性信念,但不失为激励战胜逆境,实现“自我完美预言”的强大动力。

与之对应,心理韧性总分与非理性信念呈显著负相关。但积极认知维度与非理性信念相关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积极认知与非理性信念中的两个维度呈正相关、另外两个维度呈负相关,正负相抵后,对总体影响就不大了。

(六)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回归结果讨论

结果显示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能相互负向预测,“概括化评论”对心理韧性预测能力最佳,“情绪控制”对非理性信念的预测力最佳。因此,可以通过降低非理性信念及其因子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反之,也可通过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及其因子降低非理性信念。

四、结论

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程度总体较低;非理性程度大二学生低于大三、大四学生,理工类学生低于文史类学生;挫折忍耐度女生低于男生;大学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情绪控制水平女生低于男生,大三低于大一、大二学生,文史类低于理工类学生;目标专注度大一低于大二、大三学生;家庭支持水平文史类低于理工类学生;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有明显的双向负预测作用。

五、建议

加强心理辅导针对性。①注意提高女生的挫折忍耐度和情绪控制水平;②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建立新的人生目标;③加强高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合理期望值,降低绝对化要求、概括化评论,提高情绪控制水平;④加强文史類学生的辅导,提高获取家庭支持的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降低非理性程度。

纠正大学生的认知信念偏差。绝对化要求是大学生主要的非理性信念。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多参社会实践活动,以开阔眼界;引导他们辩证地认识人和事。

降低非理性信念以提高心理韧性。设法改变大学生以一概全的概括化评论、非此即彼的绝对化的要求和稍不如意就感到“糟糕至极”的想法;相反,也可以提高目标专注度、情绪控制力、积极认知、获取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等方式,以此达到提高心理韧性,改变非理性信念的目的。

[责任编辑:韩璐]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关系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