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营养性贫血的防控措施探讨
2017-04-04赖伟健
赖伟健
(广东省湛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湛江 524037)
仔猪营养性贫血的防控措施探讨
赖伟健
(广东省湛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湛江 524037)
仔猪营养性贫血是仔猪常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尤其是1~4周龄以内的仔猪多发。此病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病情严重的甚至引起死亡。本文对仔猪营养性贫血的发病机制、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诱发因素做了详细阐述,给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仔猪营养性贫血;发病机制;临床症状;防控
1 发病机制
仔猪在胎儿时期,其体内的铁、铜等的贮存是有限的,如铁的含量仅为45~50mg,这只能狗维持其出生以后10~12d的正常发育。出生以后由于机体的生长发育,铁从肝脏释放以供利用,到4周龄的时候就减少到7mg,最少的只有1mg。而母猪乳汁中的含铁量较少,约占乳汁的0.009%,仅为1周龄仔猪发育所需的1/7左右,随着仔猪体重的增长和血浆量的增加,其血红蛋白就出现了一个生理性降低,不足的部分就需要靠乳汁、补料或者补铁剂中获得。如果此时不能从外界获得或者仔猪出现生理性的吸收障碍,就会出现营养性贫血。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仔猪一般外表肥壮,但是精神萎靡,易于疲劳,呼吸增快,心搏亢进,脉搏微弱,运动以后更为明显。眼角膜、鼻端以及四肢内侧皮肤等处苍白,也有的呈轻度黄疸现象。皮肤松弛,肌肉紧张力下降,被毛粗乱无光、干燥易断,有的表面脱屑,有的在腹下、颌下出现水肿,常因舔食脏土等继发消化不良或者下痢。病程较长的,出现显著性的进行性消瘦,病猪弓背凹腹,垂头曲腿,躺我倦怠,多因衰竭而死。部分存活下来的,生长停止,增重缓慢。
对病死猪解剖发现,血色淡薄,犹如红墨水或者洗猪肉水样,血液凝固性降低,肌肉颜色变浅,胸腹腔内常有积液,心脏扩张,心急弛缓,肝脏肿大等。
3 诱发因素
3.1 饲料营养不全面
由于没有用全价饲料饲养母猪,特别是饲料中缺少生成红细胞的原料铁、铜、钴等,使得母乳中的含铁量有限,达不到仔猪正常生长所需量,于是诱发本病;仔猪出生以后,没有及时人工固定乳头,对弱仔没有及时实施人工寄养、人工哺乳等,造成仔猪出生1~3d内未吃足初乳,或后期弱仔抢不到奶喝,经常挨饿,造成饥饿性贫血;现在养猪多为规模化养殖,即使是中小型的养殖场也是圈养,地面多为水泥,母猪和仔猪就不能和土壤接触,特别是与红土隔绝,不能从土壤中获取所需要的铁、铜等,因而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3.2 饲养管理不当
由于饲养过程中管理不善、养殖环境恶化等,造成仔猪生理代谢紊乱综合症,特别是发生仔猪腹泻综合症等,引起微量元素大量流失或吸收、消化、利用不全,于是引发本病;断奶后仔猪饲料长期较单一或营养不全价,长期不合理的舍饲,运动时间短及阳光照射不足等,干扰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利用,都容易引起本病。
3.3 微量元素之间的拮抗
仔猪补料中碳酸钙和锰的含量过多,对铁的吸收就具有拮抗作用;饲料中的磷酸、植酸、鞣酸、草酸等都可以和铁结合,阻碍铁的吸收,日粮中这些物质的含量过高,就会促进营养性贫血的发生。
3.4 不良应激
规模化、产业化的养殖模式下,仔猪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下,养殖环境过冷、过热、过湿,以及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不达标、消毒不严、病原微生物含量超标等,还有不当的换料、转舍、并群、疫苗接种、滥用药物等,随时会诱发仔猪应激性综合症,引起食欲不佳,营养缺乏,出现消化障碍,代谢紊乱等。
4 治疗
仔猪发病以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一般都等恢复健康。
(1)用硫酸亚铁2.5g、硫酸铜1g、氯化钴2.5g,沸水1L,混合后并加几滴盐酸溶解,过滤,将滤液涂擦于母猪乳头上或直接涂在仔猪口腔内,也可以每天投服,按照0.25ml/kg的用量,连用7~14d[1]。
(2)用肝精注射液(内含叶酸和维生素B12)0.5~1.0ml,5%的葡萄糖溶液1~3.0ml,混合后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7~10d;或维生素B12注射液0.1~0.3m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7~10d;也可以饲喂肝块、肝粉以及健康猪胃制剂,每次1~3g,每天2~3次。
(3)用中药辅助治疗,用何首乌30g,加红糖适量,研末,分成4次,混在饲料中饲喂,每天一次;苍术、陈皮、松针叶、建曲、麦芽、龙胆草各60g,黄柏30g,研末,每次服用5~10g,每天三次。
5 预防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对妊娠母猪和新生仔猪进行精细化饲养管理,饲料营养要均衡,尤其要确保母猪、仔猪日粮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增强其体质和免疫力,减少发病;落实好人工固定乳头、人工寄养和人工哺乳等管理措施,全面确保新生仔猪的壮仔、弱仔都可以吃足初乳,预防营养缺乏性贫血;1月龄及以上的仔猪,每天要进行2~4 h的日光浴及自由运动,提高其消化力和抗病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机体对铁、钙、磷等矿微元素的吸收利用,从而起到预防本病的作用;有健康缺陷的母猪和仔猪要及时淘汰,建立一个营养状况良好、整体健康的猪群,降低本病的发生。
5.2 养殖环境要舒适
新生仔猪对环境要求较严格,尤其是在秋冬低温季节,“恒温保暖、控湿、通风、卫生及防疫消毒”等几方面必须要全面协调统一,才能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1~15日龄仔猪舍内须达到25-30℃、相对湿度65%左右,舍内长期维持清洁、干燥、无菌、空气质量良好的环境,尽量消除各种来自于环境和饲养管理方面的不良应激,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降低本病的发生率。
5.3 做好药物保健
仔猪出生以后,要及时补铁预防本病的发生。如仔猪出生后3日龄,在后腿做深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补血灵),每头2ml,不仅可以预防仔猪贫血,还可以提高日增重,减少下痢的发生。
[1] 康金梅.仔猪营养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6):72-73.
[2] 郭小清,唐莉苹.仔猪营养性贫血的发生与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05,(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