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探索与实践
2017-04-04朱花刘静刘政郭彬
朱 花 刘 静 刘 政 郭 彬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探索与实践
朱 花 刘 静 刘 政 郭 彬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完善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是培养拔尖人才的目标与方向,同时也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市场竞争力的保障,而组建创新团队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课题和学科竞赛、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以教师课题项目和学科竞赛为依托,通过层层选拔、分类引导、规范管理、有效激励,建立导师带领和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团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还可以较好地提高学术氛围、带动第二课堂,促进课题项目与学科竞赛的有效传承与不断提升,从而实现高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共赢。
大学生; 创新团队; 课题项目; 学科竞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中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李克强总理早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并倡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创新能力已然成为大学生的首要能力,这对我们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曾多次在各种会议及公开场合强调:“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把创新团队的建设放在首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成为国家特别是教育界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责任所在。[1]因此,以合理的模式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内涵及其特点
团队(Team)是若干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位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大学生创新团队是以专业知识为前提、以相关技能为基础、以课题项目为依托、以学科竞赛为平台,由一定数量的知识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学术目的、创新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并共享成果的团队模式。[2]
大学生创新团队的主要特点:(1) 通常结合课题、项目,或学科竞赛而组建的较稳定的课外学术团队;(2) 每位团队成员制定较明确的学习方向与工作任务,彼此取长补短、协同奋进;(3) 成员可分布在大学在校生的一年级至四年级,随着接触时间和机会的不断增多,大家彼此逐渐熟悉和了解,或拥有合作的基础和经历;(4)根据成员分布及人数情况,团队一般要求有2~4名核心成员,为更好地调动和选拔各类优秀人才,核心成员应分布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学院,从而使团队拥有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级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从结构上保证了每一个课题、项目、竞赛的顺利完成,以及知识技能的有效传承。
二、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构建
为培养既具有创新意识又具有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团队模式的构建应在指导教师的选拔下,以校级或院级提供的课外创新实践中心或实验室为平台,以有关部门下达的课题项目或竞赛配套的专项经费为支撑,以学生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出发点,以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有效传承为保障,形成教师的有效引导+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1. 团队构建,导师指导
团队的构建主要结合创新性人才体系的培养要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科的学生中进行选拔,宏观把握,形成一个创新实践梯队。团队成员要求积极主动、基础扎实、思想活跃,有相关的兴趣爱好。
创新性人才体系中要有面向广大学生的基础性项目、课题、学科竞赛,既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考虑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覆盖面广的模式体系。
导师则根据团队大小与学生分布情况,由若干名不同专业的导师联合指导。导师通常由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指导学生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3]指导过程中,所有导师对项目开题、课题讨论、各类结题、学科竞赛及论文撰写、专利申请等方面进行互相把关、相互促进。教师应不断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专题研究项目,并指导学生针对项目内容进行自主的学习、查阅资料、组建小组专门研究等。[4]
2. 相互交流,有效沟通
组建了大学生团队后,及时的沟通、交流显得异常关键。要尽快促进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每个月至少组织两次以上的集中讨论,团队成员每个月需提交一份工作总结和心得,同时还要不定期地开展沟通交流、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导师还可通过定期会议、工作总结、电话短信、在线交流等方式及时掌握团队的基本情况,多与负责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及团队成员的动向和心态。导师和负责学生必须不断提高团队内部的凝聚力,使得队员们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使团队成员了解和掌握彼此的基础、特长、性格、想法,进一步形成默契。当需要组建一个项目或比赛队伍时,有利于迅速从中挑选出最佳组合,并能较好地完成项目与竞赛任务。
3. 健全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的培养不同于理论教学,也不是教师们固定的工作任务。只有教师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创新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突破高等教育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5]同时,要组织学生做好项目、课题、学科竞赛,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没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制度保障,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均会影响积极性,因此对怎样组织培训、辅导、工作量的计算、评奖及奖励等各个环节,需进一步制定较为详细的规章制度,从而激发指导教师、团队成员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第二课堂。为此,我们在推行国家级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时,选拔了部分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责任感较强的教师负责带领所指定的学生进入第二课堂,参与教师们的科研项目以及学科竞赛。这些教师定期组织培训,同时学院给师生提供学习研究的场所,并在相关研究经费上给予配套支持,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评奖和奖励。
团队按照“培养能力、鼓励创新、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选择项目,按照“自由申请、导师推荐、择优资助、规范管理、严格验收”的要求管理项目。[6]每次项目课题结题、学科竞赛结束,组长或队长需提供一份大家共同研讨后的总结材料,并存档。这样,可以为团队的其他成员更好地参与后续相关工作和比赛逐渐积累宝贵的经验,并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健全相关激励机制
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与专业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团队参与的课题、项目、学科竞赛通常和所学学科是紧密结合的。因此通过参加上述活动,可更好地检验和巩固所掌握的学科知识,无形中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兴趣的增强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在参与课题项目研究和学科竞赛过程中,往往发现需要补充学习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其他技能,例如专业软件的掌握与运用等,这就激发了学生们产生扩充知识的要求与积极性,使他们对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掌握远远超出课堂的范围。
对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取得成果的教师与学生,配套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第二课堂参与各类创新实践项目,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一定的综合素质学分奖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申报各类奖助学金;在相关评优评先中给予加分,在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时优先推荐。对于教师在指导学科竞赛、带领学生申报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表现突出和取得优异成绩,可作为教师在年终考核时业绩加分、聘期考核时的进档条件,还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同时优先支助所带领团队申报的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相关管理和奖励制度的完善,可大大提高教师和学生们进入第二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实践与成效
为学生搭建、提供各种实践的平台、机会,组织、调动学生参加各类项目、课题和学科竞赛,创新团队的组织与建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巩固课堂理论教学效果,扩充知识面;(2)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新实践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能力[7];(3)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4)有利于扩大影响面和学生受益面,有力地促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
通过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并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沟通,充分发挥了团队人才的特长、更好地调动团队各类技术人员,将各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还具有人多力量大的人力资源的优势。例如:我们学院从2012年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以来,学科竞赛参与类型不断增加,获奖等级与数量由2013年只荣获2项省部级奖励到2016年获得4项国家级、8项省部级奖励;指导学生申报国家专利数量与级别也在逐年提升,由2013年获批1项实用新型专利到2016年授权3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本团队参与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2014年、2015年荣获全校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团队及时总结参赛经验,于2016年重新整合、组队参加该项赛事荣获全校一等奖,并代表学校进入了全国总决赛现场,最终拿下全国二等奖,该成绩的进步离不开团队前期积累的经验和相关技能的有效传承。团队中成员参与考研人数逐年递增,考上研究生的比例从2013年10%到2016年的65%;团队从2014年开始每年至少有一名同学推免保研。团队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在面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扎实的基础、敏捷的思维、较强的综合能力等,均给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留下较好的印象,学生们不仅都能顺利就业,部分突出的学生有多家单位供其挑选。
四、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与推广可提升学校的学习风气和实践氛围,给学生的创业和就业带来机会与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这种以团队模式的建立带动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实践应用,成功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创新团队的积极性,同时让创新团队的综合能力、竞赛水平均得到进一步提升,还为指导教师更好地完成各项课题、指导学科竞赛提供坚强后盾,为项目课题的可持续发展、学科竞赛水平的不断提升指出了一条有效且较好的途径,这些成果具有普适性和推广价值,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术创新团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释:
[1] 曹龙奎、周睿等:《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的探索》,《农产品加工》2015年第12期。
[2] 蒋永荣、李天煜等:《本科生科研创新团队建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3] 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第11期。
[4][7] 艾倩羽、刘宏伟:《大学生科技活动价值与对策分析》,《吉林教育》(教科版)2007年第8期。
[5] 王 扬、孙振佳、郝春景:《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平台的研究》,《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6] 廖志豪:《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培养》,《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责任编辑:余 言]
2016-11-19
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5-7-17); 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4-7-11);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教高厅函[2013]38号)。
朱 花, 女, 福建沙县人,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硕士。
G644
A
1002-3321(2017)03-0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