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中穴临床应用体会

2017-04-04刘东灵张静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会阴进针传导

陈 伟,刘东灵,张静蓉,明 荷

(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重庆 404000;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000)

环中穴临床应用体会

陈 伟1,刘东灵1,张静蓉1,明 荷2

(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重庆 404000;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000)

环中穴为经外奇穴,位于臀部,当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的中点,临床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腿痛、二阴、妇科病变。我们临床应用环中穴针刺治疗多种病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股后皮神经痛

刘某,男,46岁,2014年10月9日诊。4天前于久坐后右臀下方及右大腿后侧疼痛,呈阵发性剧痛,坐位时疼痛加重。行MRI提示L4/L5、L5/S1椎间盘轻度膨出。查右大腿后侧感觉略迟钝,沿右股后正中线上有浅压痛,右臀部下方有深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挺腹试验(-),双侧“4”试验(-),屈髋伸膝检查(-)。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西医诊为股后皮神经痛。中医诊为痹证(肾阴虚)。取肾俞、环中、殷门、委中、承扶,用0.6mm×60mm粗针针刺,肾俞用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环中穴进针后缓慢直刺4~7cm,使其放电样针感传导到大腿上部的内侧。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3次后疼痛消失,临床治愈。

按:股神经起自第1、2、3骶神经,通过骶丛,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处位于坐骨神经内侧,下行途中逐渐移至坐骨神经的浅面,至臀大肌下缘分出的臀下皮神经,绕过下缘向上行走,在坐骨结节平面下方发出的阴唇后长神经向内行至会阴部[1]。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到臀大肌下缘之间位置表浅,周围蜂窝组织较少,在久坐的体位下易于受到筋膜的卡压而发生疼痛。环中穴进针后缓慢直刺4~7cm,可刺中股后皮神经,放电样针感只需传导到大腿上部的内侧,不需要传至足底。且在针刺治疗时用的是粗针,对松解软组织的粘连和解除神经卡压效果较好。

2 梨状肌综合征

汪某,男,43岁,2015年7月9日诊。2天前因跌倒导致左臀疼痛,呈刀割样,放射到左下肢后外侧,程度剧烈不能入眠,咳嗽时可下肢窜痛加重。CT提示L4/ L5、L5/S1椎间盘轻度膨出。查直腿抬高试验右侧(-),左侧在60°以内(+),超过60°(-),“4”字试验(-),左梨状肌紧张试验(+),腰椎检查(-)。舌淡暗苔薄黄,脉涩。西医诊为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为痹证(瘀血阻络)。取环中、殷门、委中、承扶、承山、阳陵泉,用0.6mm×60mm粗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环中穴进针后针尖向外约0.5cm,缓慢刺入4~7cm,使其放电样针感传导至大腿后侧直到足底,留针30min。经1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连续治疗5次疼痛消失,临床治愈。

按: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间接外力如闪、扭、下蹲、跨越等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造成撕裂,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发生疼痛和功能障碍[2]。环中穴针刺可获得明显的疗效。针刺能使血浆中致痛物质5-HT含量明显下降,从而显著提高痛阈。

3 前列腺增生症

王某,男,72岁,2016年1月16日诊。前列腺增生症10余年,长年解小便较困难,因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手术风险大,故一直采用保守治疗,1个月前症状明显加重,小便点滴而下,伴小腹胀及会阴坠胀疼痛。彩超提示前列腺增生。查尿常规、血常规未见异常。舌红苔黄,脉弦滑稍数。西医诊为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为癃闭(肾阳衰微,下元虚寒,湿热痰瘀)。取肾俞、命门、环中、丰隆、会阴、水泉,用0.35mm×6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肾俞、命门用补法,会阴直刺1~3cm、只捻转不提插,余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环中穴进针后,缓慢刺入4~7cm,使触电样感放射到前生殖器,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10次后小便困难明显减轻,小腹胀及会阴坠胀疼痛均消失。

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必须用长针深刺4~7cm,刺激阴部神经,使有放电样放射针感传导至生殖器。

4 痛 经

屈某,女,17岁,2015年12月9日诊。2年前开始每值经期即下腹剧痛,伴腹部发凉感,虽服止痛药片而不效,同时经期后延,月经量少色黯且夹有瘀块。本次月经昨日来潮,伴腰胀腿软。舌质黯苔白,脉沉紧。妇科检查(包括彩超)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痛经(寒凝血瘀型)。取环中、三阴交、中极、次髎、地机,用直径0.35mm×6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用泻法。环中穴进针后,缓慢刺入4~7cm,使针感放射到下腹部。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2次后小腹冷痛大减,继续治疗至下次月经,未发下腹疼痛,此后月经按期而至俱无不适。

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经皆起于胞中,与月经关系密切。针刺治疗痛经,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温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针刺环中须用长针深刺4~7cm,刺激阴部神经,使有放电样针感传导至下腹部。

5 慢性结肠炎

谢某,男,45岁。2014年4月8日诊。10年前因暴饮冷水致大便泄泻,伴腹痛、腹胀、不思饮食,经多种抗生素及中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每因进食油腻或不易消化之品而症状加重。结肠镜检查提示黏膜充血、水肿,表面粗糙,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大便溏泄、日行3~4次,腹胀纳差,小腹坠胀疼痛,舌淡胖苔薄白,脉濡缓。西医诊为慢性结肠炎。中医诊为泄泻(脾胃虚寒)。取环中、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公孙、水分、阴陵泉、神阙、中脘、脾俞、胃俞、会阴,用直径为0.35mm×6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针用补法,神阙加灸。环中穴针尖向内约0.5cm,缓慢刺入4~7cm,使放电样针感只传导至肛周。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10次,腹泻次数减少,仍腹胀、纳差。加中脘、脾俞、胃俞治疗20次,诸症消失,精神、饮食较好,大便正常,泄泻未再复发。

按: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肠胃气机。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合治内腑。水分利小便而实大便。神阙灸之可温补元阳,固本止泻。足三里乃胃的下合穴,可疏调胃腑气机,与公孙、中脘、脾俞共同健脾益胃。针刺环中治疗泄泻必须用长针深刺4~7cm,刺激阴部神经,使放电样针感传导至肛周。

6 脑梗死

谭某,男,49岁。2014年9月17日初诊。3天前酒后夜寐中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未治疗,2天后开始逐渐出现右侧肢体乏力,伴语言謇涩。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死。颜面红赤,神志清楚,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查右上肢肌力IV级,握力IV级,下肢肌力IV级,足背伸肌力III级,右侧病理征阳性。舌红苔薄白,脉弦滑。西医诊为脑梗死。中医诊为中风(风痰阻络)。穴位上肢取肩髎、曲池、合谷、外关,下肢取环中、足三里、丰隆、阳陵泉。用直径为0.35mm×6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平补平泻。环中穴进针后,缓慢刺入4~7cm,使针感其沿足背传至脚尖。加电针,用50Hz连续波、电流强度以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3次后右侧肢体无力有所好转,治疗10次后右侧肌力均为V级,握力及背伸肌力均为V级,临床治愈。

按:痰浊为患引发的中风治疗需从痰瘀入手。根据“治萎独取阳明”的理论,选取手阳明大肠经及足阳明胃经经穴为主,针刺环中穴时使放电样针感沿大腿后侧传至足部,并沿足背传至脚尖即可。

7 体 会

环中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臀部附近。膀胱经与肾经互为表里,具有疏通经络,宣表散寒,调理气血,祛风胜湿,通阳助阳之功效。从解剖学上看,其部位在臀大肌、股方肌中,穴区浅层有臀上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干和股后皮神经干经过,并有臀下神经、阴部神经、血管、坐骨神经肌支和臀下动脉分布,针刺环中穴可刺激臀上皮神经、坐骨神经干、股后皮神经干以及臀下神经、阴部神经。因此,所支配的下肢运动、感觉,生殖功能,括约肌功能,均可得到改善。

环中穴针刺如局部疾病,如髀不举、枢中痛、湿疹及腰胁相引急痛,可浅刺得气即可。前阴病以及妇科病,如痛经、黄带赤带、遗尿等应深刺使针感向会阴或少腹放射为佳。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股后侧皮神经痛、半身不遂等病症,当用长针深刺4~7cm,刺激坐骨神经干或股后侧皮神经干,使有沿神经解剖部位向下传导的放电样针感。

[1] 苑继承,史文锋,程琰等股后皮神经及其主要分支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J].局部手术学杂志,2012,21(6):623-625.

[2] 罗才贵.推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8.

R249.7

B

1004-2814(2017)05-0576-02

2017-02-03

明 荷

猜你喜欢

会阴进针传导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按摩热敷会阴对减轻产妇会阴损伤程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神奇的骨传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改良式会阴麻醉在正常分娩的临床应用